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登基后,怎样处理大哥朱标的妻儿?

朱棣登基后,怎样处理大哥朱标的妻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69 更新时间:2024/1/30 9:27:02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权力的追求都是无穷无尽的。在我国古代,皇帝的位置更是让无数人为之疯狂,为了争夺皇位,不少朝代都发生了父子相戮、兄弟相残、同室操戈的悲剧。

为了争夺皇位,藩王起兵是常有的事,但从古至今,只有一位藩王起兵成功,他便是明成祖——朱棣

众所周知,靖难之役前,在位的皇帝是朱棣的大哥朱标的儿子建文帝,而朱棣因为皇位之争一把大火结束了朱允炆的生命。那么在朱棣登基之后,又会如何对待大哥朱标的妻儿们呢?

乱世深宫出豪杰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建立大明王朝,当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

为了拓宽和巩固自己的地盘和势力,朱元璋一直忙于战事,因此朱棣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并没有给他起名字,甚至连多看他一眼的时间都没有,便匆匆上了前线。

直到他功成名就,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才在祭祖大典上,为七岁的朱棣和其他六个儿子正式起了名字。

朱元璋

朱元璋是从一个农民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历经千辛万苦才建立了大明王朝。因此他在登基以后,对儿子们的要求都十分严格。

他让儿子们去到军营里和士兵们一起接受训练,也没有因为他们是皇子就给予他们任何特殊的待遇,而是让他们从最基础、最严酷的军事训练开始。他还经常亲自来到军营里检查儿子们的武艺。

除了注重儿子们的体魄外,朱元璋也十分注重对他们的文化教育,他花重金聘请了许多大儒和饱学之士为孩子们讲课。

朱棣从小便耳濡目染父亲朱元璋打天下的种种英勇事迹,他也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志在天下的君主,因此他从小便以父亲朱元璋为榜样。

但朱元璋作为一国之君,日理万机,虽然他对自己的儿子们关怀备至,但奈何子女太多,并不能兼顾到每一个人。

而朱棣自己也明白,他一个庶出的皇子,如果不出色一点,是很难被父亲注意到的。

朱棣

因此他在军事和文化学习上都异常刻苦,皇天不负有心人,勤奋刻苦的他很快便在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年纪轻轻便被朱元璋封为燕王,封地北平。

因此朱棣在十六岁的时候便离开明朝的首都南京去到了北平。朱棣心里明白,父亲此举一方面有巩固统治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期许。

而朱棣也不负众望,年纪轻轻便扛起了肃清大漠的重任 。当时北方仍有部分元朝旧部,但在他镇守北平期间,边境一直都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骚动。

朱棣

在他三十岁那年,元军一直前来侵扰。朱棣为了维护明朝边境的安稳,率兵向大漠进军,在雪中奇袭敌军,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政治手段使得敌军投降,一举肃清了北方大漠。

在听闻了朱棣的捷报之后,朱元璋忍不住赞叹道:“肃清沙漠者,燕王也!”。也正是因为这一仗,朱棣更受朱元璋的倚重。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元璋也早已步入老年,曾经的荣光不再。虽然朱元璋开始老去,但关于皇位的继承者,早已有了一个不二人选,那便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便将朱标立为太子,从小便对他寄予厚望。而朱标也并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厚望,文治武功兼备,一直以来都勤勤勉勉地辅佐朱元璋进行监国理政,深得群臣和诸王的喜爱。

但不幸的是,1392年,朱标太子奉命前去巡视陕西,在归来的时候感染了风寒,最后不治身亡。一场小小的风寒竟带走了自己最心爱的儿子,为此朱元璋痛心不已。

靖难之役,手握生杀大权

朱标死后,太子的位置便空了出来。一时间,诸王都开始盘算起太子的位置。朱棣在诸王之中仅次于朱标,朱标在的时候他自然没有这种想法,但如今朱标去世,他在思来想去之后也想为自己的未来争取一下。

但此时朱元璋的心里并没有合适的人选,随着身心的衰老,他的猜疑之心也愈发浓烈。他知道诸王都觊觎着太子的位置,因此他的内心十分不安。

他害怕类似玄武门之变的历史再度发生,他不想自己变成像李渊那样的太上皇。同时他又十分喜爱自己的嫡长子朱标,因此一时之间无法选出适合当下一任君主的人选。

朱元璋影视形象

最后,朱元璋做了一个令诸王都震惊的决定,他将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个决定一方面是为了断绝诸王们对于皇位的觊觎,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朱允炆年幼孱弱,并不能对自己造成多大的威胁。

那么为什么会选朱标的二儿子呢?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皇室十分注重嫡长子继承制,而朱标的大儿子在八岁的时候不幸去世,因此按照顺序,皇位的继承便交到了二儿子朱允炆的肩上。

朱元璋选一个年幼的皇孙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也不是毫无保障的,他在去世前便为朱允炆留下了一批得力的助手,还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严厉地约束了诸王,不仅削减了他们的实力,还在去世的时候留下遗诏:“没有皇帝的召见,诸王不得随意进京!”

朱允炆

即使朱元璋为朱允炆做了许多的铺垫,但年幼的朱允炆在登基之后还是无法服众。和父亲朱标相比,他更是缺乏政治智慧和政治经验。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贸然接受了臣子的纳谏,开始削藩。

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有多位藩王被废除,此时的朱棣手握重兵,见到其他亲王们落得如此下场,他心里明白,如果自己不有所行动,很快自己便会轮到他。

于是,朱棣以“靖国难,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朱允炆这位久居深宫的皇帝哪里是常年在外南征北战的朱棣的对手。朱棣带着战士们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经过三年的厮杀,最后兵临南京城下。

靖难之役

在进城时,他派人进城将皇太后——吕氏,请到了军营之中,向她诉说自己起兵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还让他进城劝说朱允炆和解。

但在吕氏回城还没走到皇宫的时候,便得知宫中起了大火,而皇上朱允炆和皇后都随着那场熊熊烈火而消失。

很快,朱棣便带着军队进了南京城,并在不久之后宣布登基。

覆巢之下无完卵

朱棣登基之后,民间便开始有了许多关于他的流言蜚语,面对这些流言蜚语,朱棣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镇压,其中不乏对朱标的妻儿们的措施。

朱棣在1402年打进南京,他登基称帝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更改朱标的谥号。在朱标因病去世之后,朱元璋给他谥号“懿文太子”。而在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之后,朱允炆下令追尊朱标为“孝康皇帝”。但朱棣并不认同朱允炆所做的一切,因此在他登基之后,又将朱标的谥号改为“懿文太子”

那么朱标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一方面是为了表明自己不承认朱允炆的追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皇位是从朱元璋的手里继承过来的,和朱标以及朱允炆都没有关系。

在虒夺了大哥朱标的谥号之后,朱棣也将朱标的妻子——吕氏的“皇太后”的尊号给虒夺了,降为“懿文太子妃”,然后下令让吕氏带着朱标11岁的小儿子朱允熙住到朱标的陵墓旁,负责为朱标守陵。

他们母子俩自然是不敢违背朱棣的旨意,于是便在朱标的陵墓旁搭了间小房子住了下来。但不幸的是,四年后的一天,吕氏和朱允熙所住的府邸突然失火,而吕氏和朱允熙也因为来不及逃跑而双双丧命在大火中

朱标的三儿子朱允熥和四儿子朱允熞在朱允炆当皇帝的时候分别被封为吴王和衡王。而朱棣登基之后,便将两人分别改封为广泽王和怀恩王,并将他们俩迁到了漳州和建昌。

朱标的陵墓遗址

但朱棣心里始终担心朱标的这两个儿子以后会卷土重来,生起祸端。于是在封王半年之后,朱棣便急不可待地将他们兄弟二人召回了京城,以“弗知自行,自生疑怼”的理由将他们俩贬为庶民,之后又以保护他们兄弟两的名义将他们两人囚禁在凤阳。

本以为兄弟二人被贬为庶人以后便可以保住性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1417年,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蜀王朱椿和他的儿子朱悦燇因为一些家庭琐事闹翻了。于是,朱悦燇便赌气跑到了长沙,投奔了他的叔叔,也就是朱元璋的第十九个儿子谷王朱橞。

朱橞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曾经帮助过朱允炆在南京城内抵抗过朱棣,后来因为朱允炆失势,善于附合的他便打开了金川门放朱棣进城。

因此朱棣登基之后对他也是十分感激,便没有追问他的罪责,而是让他居住在长沙。而朱橞来到长沙之后,仗着自己帮过朱棣而胡作非为,欺压百姓,做了许多坏事。而因为朱棣的这层关系,许多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因为朱棣长期的容忍,久而久之,朱橞也开始变得目中无人,贪得无厌。在朱悦燇去投奔他的时候,他想到了一个自以为巧妙的“好方法”,他把朱悦燇打扮成下落不明的朱允炆准备造反。

朱棣影视形象

朱悦燇在得知朱橞的计划后,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百般不同意,但他在长沙势单力薄,哪里是朱橞的对手。于是只能表面表示赞成,然后派人偷偷跑去告诉自己父亲朱椿这个消息。

很快,朱悦燇的父亲朱椿知道了朱橞要造反的事情,心急如焚的他马上进京将这件事告诉了朱棣。朱棣听后十分震惊,即刻派出军队去到长沙,将企图造反的朱橞抓了起来,并将他和他的儿子一同贬为了庶人,后把朱悦燇送回了蜀王府。

朱椿

这件事虽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波,但朱棣却不由得担心了起来,他担心自己养虎为患,害怕以后有人拿被囚禁了15年之久的朱允熥和朱允熞来做文章,密谋造反。也就是在朱棣开始担心这件事的十几天后,负责监视的士兵来报,朱允熥和朱允熞兄弟二人双双暴卒……

至此,朱标的妻儿们全部离开了人世……

朱棣手下的永乐盛世

朱棣是藩王上位, 因此在他刚登基的时候,地位还不是十分的稳固,为了避免藩王起兵造反的事情再次发生,他对藩王们采取了分化的手段。

首先是对实力不足的藩王实行优待政策,其次便是将实力较好的藩王迁到贫寒之地,以此来削弱他们的实力最后,他还将下令将建文帝时期被削的藩王们都恢复旧封。而藩王们在他的分化措施之下也都再无力与朝廷抗衡。

虽然是藩王上位,但朱棣对于治理国家还是有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的。在他即位之后,他便开始考虑迁都的事宜。

为了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朱棣准备了十几年,他派人从山西和江南各地往北京移民,以此来促进北京的发展;还派人疏通了大运河,打通了我国南北的运输线。最后派姚广孝负责建造在北京的宫殿。而这座宫殿便是我们现如今的故宫。

而北京从永乐开始,就逐渐成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可以说朱棣对北京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还派八十万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了安南,使安南归于我国的版图。并五次亲征蒙古,极大的巩固了我国的边疆。

除了在军事上有极大的贡献,朱棣在政治文化上也有极大的创新。

在永乐元年的时候,朱棣便下令让解缙负责编撰《永乐大典》。为了编纂好这本书,朱棣召集了全国三千多个文人一起来参与大典的编纂,历时五年才编纂完成。

这本书一共有22937卷,11095本,全书总字数达3,7亿多,是我古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里保存了我国古代的大量珍贵文献,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永乐大典》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但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郑和一生七次下西洋,前六次都是在永乐年间。

朱元璋在世时曾明令禁止海外贸易,而朱棣却敢于打破陈规旧矩。命令郑和开始他的下西洋活动,沿途拜访了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地区的三十多个国家。

而郑和也始终秉持着朱棣“内安华夏,外辅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指示,沿途积极调解各国矛盾,还开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极大的提高了明朝的威望,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的优秀精神……

更多文章

  • 朱棣登基后,姚广孝仍坚持不脱僧衣,是淡泊名利还是怕功高震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封姚广孝什么国公,姚广孝和朱棣对话完整版,明成祖朱棣和姚广孝

    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因战乱而上山出家避祸的人,这里我们来介绍一个比较特殊的人——姚广孝。 姚广孝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做过和尚,不过很多人都不了解姚广孝这位和尚。姚广孝本是苏州人,家里人世代行医,在当地可谓是“德高望重”。等到姚广孝这一辈的时候,元朝已经快要灭亡,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每况愈下

  • 朱棣登基之后,如何处置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但因建文帝在削藩时采取了错误的政策,一味的只知武力去威胁,及镇压地方藩王,从而引起了明朝那些开国藩王的剧烈反弹,而后又采取先削弱藩,再削强藩,致使燕王朱棣有了足够的时间去运筹帷幄,排兵布阵。最终在接连的错误下,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

  •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剿灭了曾在靖难之役时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朵颜三卫有多少兵力,朱棣收买朵颜三卫,朱棣为何发动靖难之役

    其实在朱棣登基为帝之后,他对朵颜三卫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朱棣与朵颜三卫闹掰了,随即对朵颜三卫进行了清剿。朱棣是明朝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但不可否认的是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没有做好,以至于在后来给他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酿成了“土木堡之变”,下面就说一说朱棣为何要剿灭曾经对他帮助极大

  •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真实目的是为了搜寻建文帝,从三点可以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朱棣在攻进南京后,紫禁城失火,朱允炆失踪。为了安定人心,朱棣就随便指认被大火烧焦的一具尸体,说是建文帝。但实际上,更可靠的说法是建文帝化妆成和尚,逃出了南京。 建文帝的出逃,让朱棣头疼不已。他唯恐朱允炆忽然在哪个地方,号召勤王,重新和自己争夺天下,自己这个皇帝就做不消停。所以,他同时派出两路人

  • 朱棣活剐3000宫女,是真的?还是谣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像这样的一位明君,在有些史料中居然也有人给他抹黑的。在《李朝实录》中记载了一起无头惨案。有一名朝鲜美女贾呂因与太监鱼氏有了私情,后来奸情暴露后双双畏罪自杀。出了命案后,朱棣知道后就派人将贾吕和鱼氏有关的宫女抓来审问,谁知审问之下,奸情没审出个着落,竟然审出后宫之中有人要谋害皇帝。 朱棣得知后非

  • 朱棣最宠爱的女儿墓葬被挖开,专家走近一看,立即叫人封上墓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的老婆一览表,朱棣的棣怎么读,朱棣墓

    1974年,南京市溧阳县因为一所医院的建立,一座明朝合葬墓被发现。专家考虑到古墓文物的重要性,对这座古墓进行了简单的勘察和清理。 清理的过程中,专家们从发现的墓志铭中得知这座古墓的墓主人是朱棣的第四个女儿,和她丈夫宋瑛。史料记载,朱棣最疼爱的就是第四个女儿咸宁公主,随着咸宁公主慢慢长大,朱棣就亲自为

  • 朱棣文韬武略,朱元璋为何不让他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一介猛人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因为是庶子,所以并不怎么受老爹朱元璋的重视。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十岁的青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当时的北平不像现在的北京,那时北平还是个寒苦之地,而且和北方战乱之地多接壤,所以此地算是边防重地,经常有战事发生。 况且当年朱元璋封朱棣为燕王之意,也是想

  • 朱棣攻入皇宫后,为何先不急着称帝,而是斩尽所有的后宫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的老婆一览表,朱棣的棣怎么读,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公元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按照其生前遗嘱,皇长孙朱允炆继承帝位,史称“建文帝”,登基后,朱允炆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并改革了祖父留下的一些弊政,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算得上是位好皇帝。 只可惜,朱允炆有位不省心的叔叔,他的皇位还没坐热,叔叔便开始谋划造

  • 朱棣攻入南京时,发现了一道圣旨,看见内容后:父皇你害的我好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朱棣的登基之路上也有一些抹不去的污点,那便是靖难之役,他是通过军事政变才夺得皇位的。在古人的眼里,这属于名不正、言不顺,方孝孺就曾斥责过朱棣。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棣靖难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事情,就是他攻入南京城后,发现了一道圣旨,随即痛哭道:“父皇你害得我好苦啊!”那么,圣旨中究竟写了什么,为何朱

  • 朱棣拒绝郑和从西洋带来的侍女?想多了,这事多半没发生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拒绝郑和从西洋带来的侍女?老套路,我们先来看看这件事真实与否。 对于历史人物或事件,要证明真实发生与否,要么是史书记载,要么是考古遗迹,如果只有前者,则不是绝对证据,但我们可以姑妄信之;如果两者都有,就一定实锤了。单就侍女一事,考古遗迹就不要说了,我们直接看史料吧。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外交通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