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我大明江山能传几代?刘伯温:万子万孙!之后果然应验了

朱元璋:我大明江山能传几代?刘伯温:万子万孙!之后果然应验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88 更新时间:2024/2/12 2:40:45

虽然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都意识到,长命百岁只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更多的也只是把这种愿望寄托在文学作品中。

但放在古代,长生不老却是每一位帝王的毕生追求。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每一位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并借此来维持自己千秋万代的统治地位。

朱元璋就曾在统治后期问过刘伯温:大明的江山能传续几代?刘伯温回答他:万子万孙!

乍一听这句话,刘伯温的意思是,大明江山能够永远繁荣昌盛下去?朱元璋听后,也不管此话有无依据,依然是龙颜大悦。

但仔细想来,当时的刘伯温,真的只是这个意思吗?

朱元璋:把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心

朱元璋毕竟是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若没有做到不断地学习,必将落于人后,也就无法推动国家达到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即使登上皇位后,朱元璋也并没有居功自傲、懈怠国事,依旧不断学习治国之道,以求巩固自己的统治。

作为一位出身底层的草根皇帝,朱元璋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进取学习中度过。

虽然其家世背景与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相比,可谓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但朱元璋依然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努力,成功将明朝的集权统治推向巅峰。

但也许是出身的原因,朱元璋心思多疑又好猜忌。在他晚年的一段时间,不断地加强中央集权,把封建王朝的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后来的《铁榜文》、《臣戒录》等文,全是他为了教育大臣效忠自己而编撰。而朱元璋这种多疑的心理在统治后期更加严重了,他甚至因此而诛杀了很多忠臣,由此可见对权力的执念有多深。

而纵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不同王朝,便会发现,虽然各朝各代的统治风格各不相同,但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许多皇帝都非常信奉天命神学之说。

几乎每位皇帝在在位期间,都曾专门找来占卜大师为自己卜算国运。“修仙炼丹”、“长生不老”自不必提,“祭天祈福”也是每个朝代的皇帝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而在这些“天子”的“宣传”之下,古代社会的占卜文化也得到了持续、大力的发展。

大明朝能传几代?“万子万孙!”

虽然在对古代历史的持续研究之中,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所谓的占卜学说并无确切依据。

但了解一些记载下来的占卜故事就能发现,古代社会的某些术士的确能力颇高,他们的预言内容也有一定的准确率,而刘伯温便是这其中之一。

作为一位贤臣,刘伯温各方面的能力都十分出色。早年帮助朱元璋一统天下,又会审时度势,总能读懂朱元璋的想法并进言。

因此,刘伯温经常得到朱元璋召见,帮朱元璋排忧解难、出谋划策,而又从不贪功。长此以往,刘伯温就成为了朱元璋最信任的一位大臣。

曾经在他与朱元璋的聊天过程中,朱元璋好奇问道:“大明朝江山究竟能够存续多长时间?而又会亡于何人之手?”

面对朱元璋的提问,刘伯温感到十分惶恐。毕竟,从古至今,从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够永远存在。

秦统一六国然二世而亡,李世民治理出大唐盛世,也无法阻止后期唐朝的衰败。一个国家,短则区区几十年,多则几百年。

但若就这样回答,肯定不能使朱元璋满意,还极有可能遭到处罚。

再者,朱元璋生性多疑,如果说了什么让他怀疑的话,自己肯定要“引火烧身”。于是想了想,刘伯温选择了一个最稳妥的回答:“万子万孙!”

就这四个字,让朱元璋龙颜大悦,万分欣喜。朱元璋的理解是:刘伯温这句话便是说,大明朝江山能够存续千秋万代,直至万子万孙。

其实,朱元璋这样问,也未必是真的想知道未来。毕竟世上哪里会有不落的太阳,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后人都是明君呢。

从平民走到今日的朱元璋最是知道这个道理,这样问也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罢了。

后世证实,果然“万子万孙"!

不过,刘伯温这句话也许并非空穴来风。了解下明朝的历史就能发现,刘伯温所说的“万子万孙”,应该就是指明朝的万历皇帝。

明朝后期,有一位年号为万历的皇帝,他荒废朝政,二十多年都不上朝,明朝在他的统治下逐渐走向衰落。

而彼时,清朝的前身——努尔哈赤创建的后金政权,正在东北地区发展壮大,明朝灭亡的种子自此种下。

后来,万历的儿子继位不到一个月就暴病身亡,而万历的孙子皇帝则更加昏庸。这位皇帝在继位后,因为迷恋木匠工作,又整日荒淫无度,还信任魏忠贤这样的宦官,导致宦官专权,祸乱朝纲,进一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天启死后,万历的又一个孙子崇祯继位了。在崇祯统治时期,明朝的衰败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前朝留下的祸患早已深深腐蚀了国家根基。

即使兢兢业业,一心想要恢复曾经的盛世,但迫于能力限制,崇祯也再难从这些烂摊子里做到力挽狂澜。最终,在公元1644年,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明朝,在崇祯的任上走至灭亡。

到了今日,我们回过头一看,刘伯温的预言果然还是正确的。原来刘伯温所说的“万子万孙”并非是指大明江山能够传承到万子万孙,而是指明朝会在“万历的孙子一辈”走向覆灭。这样说来,刘伯温的预言果真准确。

虽然在很多专家研究后,认为刘伯温当初的预言不过是一个巧合,也不管当初的刘伯温是真预见了未来,还是他为了哄朱元璋开心。

我们看到的结果都是,大明朝并不是一个例外,它像其它朝代一样,总会在某个时间,因为某种原因,走向不可避免的灭亡。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一个朝代能否存续、能够存续多久,就不止是一个明君就能解决的问题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参考文献:《明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问道士:我能活多久?道士:比我多一天,朱元璋: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帝王之中,也不乏一些是十分迷信的,比如说晚年寻遍长生不老秘方的秦始皇,但朱元璋就是反感迷信思想的。自古以来,就有宿命论之说,因此就有许多人认为,人的旦夕祸福早就是注定的。但是朱元璋偏偏就不信邪。在一次微服出巡中,朱元璋问一个道士:我能活多久?道士说:比我多一天。朱元璋听后,直接让侍卫斩了他。这究

  • 朱元璋问少女:天下什么最大?少女仅回4字,被朱元璋封为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元朝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朱元璋虏回来敌方的一名妙龄少女,多次想让其劝解自己的兄长归顺,可是这个少女并不答应,后来,朱元璋问这个女子:天下什么最大?这个女子仅用四个字,就让朱元璋将其许配给了自己的儿子。 朱元璋为什么对元朝十分的不满呢?这一切都起因于朱元璋小的时候。他的童年和青年生活十分的

  • 朱元璋问儿媳:天下何物最大?儿媳答了4个字,却被迫嫁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的这一招屡试不爽,却使手下的臣子们十分惶恐,明成祖朱元璋刚建立明朝时,将元朝大将王保保的妹妹王氏拉来做俘虏,并问她一个十分奇怪的问题: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王氏听到后只回答了4个字,却在回答后被迫嫁人,朱元璋为什么要俘虏王氏呢?王氏回答了什么?她最终嫁给何人了呢?朱元璋名字的由来元朝末年,因元朝

  • 朱棣登基称帝22年,为何无子女出生?不是不想,而是原因很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为何登基后没有生孩子,朱棣如何继位的,朱棣是怎么登皇位的

    然而朱棣在当了皇帝之后没有一儿半女。虽然朱棣一生有九个孩子,但大多数都是在燕王府出生的。成为永乐大帝之后,朱棣也并非专宠一人,那么他为什么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呢?一位宫女临死前说出了答案。 宫女临死前的答案朱棣一生一共有九个孩子,其中有六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妻子徐达的大女儿徐氏给自己所生。在朱棣去世之后,

  • 朱棣登基后,怎样处理大哥朱标的妻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棣是如何对待朱标妻儿的,朱标与朱棣关系,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关系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权力的追求都是无穷无尽的。在我国古代,皇帝的位置更是让无数人为之疯狂,为了争夺皇位,不少朝代都发生了父子相戮、兄弟相残、同室操戈的悲剧。为了争夺皇位,藩王起兵是常有的事,但从古至今,只有一位藩王起兵成功,他便是明成祖——朱棣。众所周知,靖难之役前,在位的皇帝是朱棣的大哥朱标的儿子建

  • 朱棣登基后,姚广孝仍坚持不脱僧衣,是淡泊名利还是怕功高震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封姚广孝什么国公,姚广孝和朱棣对话完整版,明成祖朱棣和姚广孝

    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因战乱而上山出家避祸的人,这里我们来介绍一个比较特殊的人——姚广孝。 姚广孝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做过和尚,不过很多人都不了解姚广孝这位和尚。姚广孝本是苏州人,家里人世代行医,在当地可谓是“德高望重”。等到姚广孝这一辈的时候,元朝已经快要灭亡,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每况愈下

  • 朱棣登基之后,如何处置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但因建文帝在削藩时采取了错误的政策,一味的只知武力去威胁,及镇压地方藩王,从而引起了明朝那些开国藩王的剧烈反弹,而后又采取先削弱藩,再削强藩,致使燕王朱棣有了足够的时间去运筹帷幄,排兵布阵。最终在接连的错误下,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

  •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剿灭了曾在靖难之役时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朵颜三卫有多少兵力,朱棣收买朵颜三卫,朱棣为何发动靖难之役

    其实在朱棣登基为帝之后,他对朵颜三卫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朱棣与朵颜三卫闹掰了,随即对朵颜三卫进行了清剿。朱棣是明朝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但不可否认的是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没有做好,以至于在后来给他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酿成了“土木堡之变”,下面就说一说朱棣为何要剿灭曾经对他帮助极大

  •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真实目的是为了搜寻建文帝,从三点可以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朱棣在攻进南京后,紫禁城失火,朱允炆失踪。为了安定人心,朱棣就随便指认被大火烧焦的一具尸体,说是建文帝。但实际上,更可靠的说法是建文帝化妆成和尚,逃出了南京。 建文帝的出逃,让朱棣头疼不已。他唯恐朱允炆忽然在哪个地方,号召勤王,重新和自己争夺天下,自己这个皇帝就做不消停。所以,他同时派出两路人

  • 朱棣活剐3000宫女,是真的?还是谣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像这样的一位明君,在有些史料中居然也有人给他抹黑的。在《李朝实录》中记载了一起无头惨案。有一名朝鲜美女贾呂因与太监鱼氏有了私情,后来奸情暴露后双双畏罪自杀。出了命案后,朱棣知道后就派人将贾吕和鱼氏有关的宫女抓来审问,谁知审问之下,奸情没审出个着落,竟然审出后宫之中有人要谋害皇帝。 朱棣得知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