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民族为汉族前身,因灭过夏朝遭后世抹黑,专家:该还原真相

此民族为汉族前身,因灭过夏朝遭后世抹黑,专家:该还原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75 更新时间:2024/1/16 12:57:26

事实上,即使是在汉族诞生以后,民族融合的进程也并未停止,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匈奴、羌、突厥等,因为长期与汉人杂居,也成为了汉族的一部分。

而在汉朝建立之前,还没有汉族一说,华夏区域内生活的人们被统称为华夏族,但实际上,华夏这个概念非常窄,因为受传统的夷夏观念影响,只有居天下之中(黄河中下游)的才能叫华夏,而居于四周的群体则分别被叫做“夷蛮戎狄”,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而我今天要说的就是汉族的另一支前身:东夷。

东夷是华夏政权对生活在我国东部地区的人群的统称,发源地是如今的山东中南部一带。在与华夏族融合为同一民族之前,东夷和夏、商、周等中原王朝进行过长期的战争。

当时的天下治理模式很有意思,颇有点像古希腊式的城邦制,天下由众多的方国组成,而最强大的方国就被推举为天下共主(盟主),带着盟军征讨不服从号令的方国。

大禹死后,东夷的首领益原本是有希望成为天下共主的,但禹的儿子却在其它方国的拥护下,击败了东夷,杀益而夺得君位,从而建立夏朝。

但好景不长,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位,因沉迷声色不理国事,被东夷的另一个方国有穷国击败,都城沦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康失国”。不过,有穷的首领羿(也叫夷羿、后羿)并没有更改国号,而是采取了“因夏民以代夏政”的方式,统治了夏朝国都斟鄩8年。

此后,大臣寒浞又将后羿杀死,建立寒国,并发兵攻打夏朝残余势力,寒国二十年,寒军攻入帝丘,夏王相被杀,夏朝的全部统治区域都落入寒浞之手,至此夏朝灭亡。直到40多年后,夏王相的遗腹子少康才在同姓方国的帮助下,灭掉寒国,重建了夏朝。

所以,如果比照周朝、宋朝遭遇外部势力侵入被分割为东西周、南北宋的方式,夏朝其实也应该区分为东西夏或南北夏,并且前者被东夷族建立的寒国所灭。

但后世史家深受华夷观的影响,视夏朝为正统,将东夷灭亡夏朝的行为看成是大臣篡政,把东夷的方国首领羿和寒浞也都描述成是“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的无德之人。

实际上,上古时期还没有所谓的正统和非正统,华夏和东夷都是汉族的前身之一,他们的战争属于华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部族利益之战。

著名考古学家江林昌教授就说过,后羿和寒浞是东夷两个非常活跃的部族,他们不仅创造了辉煌的东夷文化,而且还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做出了重要贡献。只不过受到“夷夏之辨”观念的偏见,这两个部族一直蒙受不白之冤,现在应该做的,就是还原这两个远古部族的历史真相。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宁夏固原传奇1:“料民于大原”,秦国的磅礴壮阔历史之源和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固原历史简介,宁夏历史真实故事,西汉时期的固原

    《固原传奇》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var1]前言固原,是宁夏的五个地级市之一,它的地理位置有些特殊,背靠六盘山,面对宁夏平原,而六盘山背后,就是著名的关中平原!关中平原是属于中原农耕文明影响的地方,宁夏平原则属于游牧文明覆盖的地方,所以六盘山也成了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天然

  • 女战神妇好:为国家打下一半的领土,自己却因为难产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武丁仔细端详着卦象,考虑到西北羌人的蠢蠢欲动,迫于无奈,只能让心爱的女人征战沙场。此人是谁?竟敢口出狂言,武丁身为一国之主,都头疼已久的事情,她就敢大包大榄?原来,她就是武丁的首任王后。武丁也没想到自己娶了一个军事奇才, 机缘巧合之下,妇好一战成名。当时,商朝的西北边境多年来屡遭古印欧人的侵犯,他们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这是中国古代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坚战,此战之后赵国损失45万精兵,之前建立的优势急转直下,赵国国内无论是国内的经济建设,还是军事上的休养生息,赵国都很难再调整恢复到战前的巅峰状态。而秦国取得了最终胜利,但是却并未趁机一举灭掉赵国,这是为何?[var1]

  • 夏朝是怎么建立的?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公元前2033 至公元前1562)夏朝开国君主-禹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此为

  • 史料中的夏朝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但已是崩溃边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汉司马迁作《夏本纪》,所载夏世系十七君十四世,世系分明;并且所列诸王名,竟与数百年以后晋人在汲冢所发现的战国时人所撰《竹书纪年》记载的大致相合,可见司马迁作《夏本纪》一定是有所根据的。所以说,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夏代,是不容置疑的,不可能是一个神话。传说夏部落是由包括夏氏族在内的十多个氏族联合发展而

  • 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什么不进攻战败的蜀国,而选择进攻取得大胜的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出兵,曹丕

    这两个重大失误,一个发生在夷陵之战前,另一个发生在夷陵之战后。[var1]在刘备兴兵伐吴之初,孙权两度派遣使臣向曹丕称臣,遣使纳贡,态度十分谦卑,还把当初扣留在东吴的于禁等人送还曹丕。孙刘联盟本身就是为了结盟对付曹魏的,现在两家相互攻伐,自然是曹丕喜闻乐见的事情。早在一年前,曹丕就召开会议研究刘备的

  • 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最早的国都,位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瓷器的前身原始青瓷,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二百年前,广泛分布黄河、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宋代,中国进入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名瓷名窑遍及大半个中国,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当时五大名窑。在五大名窑中,钧窑瓷器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和“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其釉色灵活、变化微妙,被称为“

  • 山东出土简牍揭开孙膑虚伪真面目,为什么会被庞涓刺字挖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一)考古兵书1964年的时候,山东临沂市一处施工建房的地方,无意当中挖出一座墓葬,随后得到上级批准,山东考古队联合当地的调查小组对这座汉墓进行挖掘行动,在这里一共发掘出来2座汉朝的古墓,其中包括4974枚竹简和竹简残片,绝大部分都是现在已经失传的文献。[var1]这些竹简的内容,包括早已失传的《孙

  • 甲骨文的发现有哪些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发现甲骨文的意义,我国谁先发现甲骨文,甲骨文最早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根据推断,这种文字,主要为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也是现在已知道的文字中,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然而他的重新现世,就差点遭受毁灭。中医中有种说法, 说龙骨其可以入药,有治疗咳逆、泻痢、便血的作用。当时被挖出来,就一直当龙骨使用,不仅熬药,有些还被磨成粉磨。

  • 用对人——兴旺发达;用错人——万劫不复。——观齐桓公用人的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桓公,齐桓公的成语典故,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的思考和感悟

    齐桓公(公子小白)无论古今社会,事业的发展最主要的还要靠人才,在用人上如果用对了人,你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如果用错了人事业就得不到好的结果,甚至有可能万劫不复。下面从春秋时期齐桓公的用人得失上,向大家展示一下用人方面启示。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位公认的霸主,齐国是姜尚的后代子孙,齐桓公名叫小白,父亲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