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越争霸持续36年,勾践和夫差只是配角,幕后推手是4个楚国人

吴越争霸持续36年,勾践和夫差只是配角,幕后推手是4个楚国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50 更新时间:2024/1/3 19:34:39

[var1]

在先秦时代,楚国逐渐从一隅小国成长为幅员辽阔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在滚滚长江水的孕育下,楚国人才辈出,不管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几乎到处都有楚国人的身影。到了距今约2500年前,4个楚国人“导演”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吴越争霸”。

[var1]

这四个楚国人分别是伍子胥伯嚭范蠡、文种。

一、四个楚国人的出场

伍子胥,原名伍员,字子胥,楚国人。因为楚平王杀掉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伍子胥冒死逃出生天,靠一路乞讨才来到吴国,得到了公子光的信任。后来,公子光派刺客专诸刺杀自己的堂弟吴王僚,坐上了国君之位,公子光也就成了著名的吴王阖闾,而伍子胥则成为公子光的左膀右臂。

[var1]

吴王阖闾继位后,在楚国,有一位叫伯嚭的楚国贵族,因为父亲获罪而被楚王诛杀全族,伯嚭和当年的伍子胥一样逃到了吴国。伯嚭的父亲曾是楚王左尹,很有才华,吴王阖闾早闻伯嚭大名,于是,对伯嚭非常礼遇,后来,让伯嚭担任吴国太宰。

就这样,两个楚国人成为吴王阖闾身边最倚重的臣子文武之臣。但是,一山不容二虎,伍子胥和伯嚭同样身在高位,即使文武有别,但难免有利益冲突,久而久之,二人心生罅隙,相处的并不愉快。

[var1]

公元前516年,也就是吴王阖闾篡位的前一年,在楚国宛县,有一位叫文种的县令发布求贤令,遍访县内有识之士。一位叫范蠡的书生,年仅20岁,意气风发,他听闻县令求贤,不主动推荐自己,反而装疯卖傻,发表一些狂逆的言论。文种听闻后,不但没有怪罪范蠡,反而亲自上门请教范蠡。范蠡拒绝了文种,文种再次登门,范蠡被文种的诚意所感动,和文种成为至交好友。二人畅谈天下大事,决定携手做一番大事业。但是,楚国人才济济,他们已经没有施展的空间。

四年后,范蠡和文种打算离开楚国,前往吴国谋求机会。只是,吴国武有伍子胥,文有伯嚭,二人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排挤。不得已的情况下,范蠡和文种离开了吴国,沿长江继续往东走,来到了越国。

[var1]

越王允常慧眼识人,他亲自接见了范蠡和文种,二人非常感动,决定留在越国,辅佐允常成就大事。可惜的是,允常不久就病逝了,他的儿子越王勾践继承王位。

于是,吴国有伍子胥和伯嚭,越国有范蠡和文种,四个楚国人,成了吴越两国的肱股。

二、勾践,你摊上大事了

在伍子胥、伯嚭的辅佐下,吴王阖闾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吴国很快强大起来。公元前512年,阖闾率领伍子胥、伯嚭攻打楚国,大胜而归,而后几年,吴国5次打败楚军,并且攻入了楚国都城郢都,伍子胥为了报父兄之仇,将楚平王掘墓鞭尸,从此,吴国独霸江淮,齐国、晋国,以及周边的小国都不敢轻易招惹吴国。

公元前496年,在伍子胥的建议下,吴王阖闾出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自知不是阖闾的对手,十分惶恐,连忙向范蠡和文种问计。最终,范蠡给越王勾践出了一个主意,让勾践派一个约百人的敢死队,让敢死队员们列队于敌军(吴军)面前,然后大吼一声,齐刷刷地刎颈自杀。

[var1]

吴王阖闾哪见过这个场面,吓得面如土色。吴军将士更是目瞪口呆,心想:原来越国人狠起来连自己都杀。不知不觉中,阖闾身后军心大乱,勾践趁机打开城门,越国将士们以一敌十,杀得吴军丢盔卸甲,吴王阖闾在撤退过程中被射中脚趾头,回到吴国后,竟然一命呜呼了。

后人猜测,要么是阖闾所中的箭上有毒,要么是伤口感染,没得到及时处理,最终殃及性命。

总之,曾经独霸江淮的吴王阖闾,死在了越国人手里。

吴王阖闾临死前,叫来了自己的儿子夫差,告诉他:杀父之仇你千万不能忘!

[var1]

夫差哭着答应。然后,阖闾将夫差托付给伍子胥,让伍子胥辅佐夫差。

为了让夫差牢记杀父之仇,伍子胥让夫差身边的护卫每次见到夫差,都大声问夫差:“你忘记杀父之仇了吗?”夫差每次都要回答:“不敢忘!”在这种氛围下,吴越之间的仇恨已经不能化解,越王勾践摊上了大事。

三、不听楚人言,吃亏至眼前

勾践自从打败阖闾之后,变得激进起来,他几次跃跃欲试,幻想一举灭掉吴国。范蠡劝他:“吴国军民现在一听说要攻打越国,情绪都非常高涨,我们现在攻打吴国,时机不合适。”

勾践哪里肯听,最终,勾践举全国之力入侵吴国。而吴王夫差早就憋着一股狠劲,把勾践一顿猛揍,勾践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得退守会稽山。此时,范蠡提出了很关键的建议:乞和。

勾践派文种出使吴国,文种带着美女和财帛先贿赂伯嚭,让伯嚭出面劝说夫差接受越国求和。夫差看到越国开出的条件,非常心动。伍子胥阻拦道:“上天要吴国灭掉越国,大王如果不顺天意,将来越国必然会灭掉吴国。”

[var1]

夫差内心非常犹豫,一边是德高望重的伍子胥,另一边是金钱和美女,夫差犹豫三秒钟后,决定选择后者,答应越国求和,保留了越国的江山社稷,条件是:勾践必须入吴国为奴。

勾践要离开越国前往吴国做夫差的奴隶,文种说:“大王,我陪你去吧!”范蠡劝道:“治理内政,我不如你,但搞外交,你不如我,还是让我去吧!”就这样,范蠡陪勾践来到了吴国。与此同时,文种制定了“灭吴九术”,范蠡和文种一内一外,在试图改变越国眼前被动的局面。

在吴国,勾践听从了范蠡的建议,他低声下气地服侍夫差,为夫差牵马,为夫差试药,甚至在夫差生病时,勾践主动品尝夫差的粪便。伍子胥多次劝夫差杀掉勾践,夫差都不听从,在伯嚭的离间下,夫差更加厌恶伍子胥。

三年后,夫差大发慈悲,决定放勾践归国。勾践归来后,卧薪尝胆,时刻等待着机会。

[var1]

在越国的重金贿赂下,伯嚭多次在夫差面前献谗言,说伍子胥意图谋反。夫差也想摆脱伍子胥的阴影,于是赐了一柄短剑给伍子胥,令他自尽。

伍子胥临终前大怒道:“你父亲(阖闾)当初要与我平分天下,我都不同意,因为我只想效忠于你们父子。如今,你却听信谗言,诬陷我谋反。我死后,请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东门城墙上,我要亲眼看着吴国被越国所灭。”

[var1]

三、灭吴九术,好狠的灭国之术

勾践归国后,认真贯彻文种提出的“灭吴九术”。“灭吴九术”具体是在信仰、国力、邦交等各方面让吴国走向灭亡。比如第四术是“遗之美好,以为劳其志”;第五术是“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第六术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

在文种的多方面谋划下,勾践杀了伍子胥,妄自尊大,欺辱周边小国,宠信奸佞,沉迷美色,不理朝政。吴国百姓怨声载道,吴国的威望虽然还在,但早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每当吴国国内发生自然灾害、内乱或忠臣被杀,越王勾践都跃跃欲试,打算一雪前耻。范蠡总是劝勾践:“大王,且等等,这不是最佳时机。”

直到公元前482年,夫差参加黄池会盟,吴国国内空虚,范蠡连忙找到勾践说:“大王,时机成熟,请立即发兵伐吴!”

[var1]

勾践早已迫不及待,他亲率5000大军攻打吴国,吴国太子留守国内,根本想不到越国敢来侵犯,仓皇应对,但越国人在国仇家恨面前,个个英勇善战,吴国大败,太子被俘。

此后几年,吴越双方交战不止,直到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践最后一次伐吴,夫差兵败,退守到姑苏台上。他知道,自己作为吴国第25代君主,将会眼看着吴国灭亡。

勾践本不想杀夫差,想将他流放到甬东,夫差不忍受辱,拔剑自杀。自杀前,夫差命人用三寸白布遮住自己的双眼,说道:“我无面目以见伍子胥也!”

[var1]

吴王夫差死了,伯嚭见吴国已灭,以为自己有功于勾践,不曾想,勾践进入姑苏城,第一件事就是诛杀伯嚭,罪名是“外受贿赂,不忠其君”。

四个楚国人,伍子胥死于夫差之手,伯嚭死于勾践之手,还剩下两位。

四、飞鸟尽,良弓藏。

勾践率领越国将士灭掉吴国,成为新一代霸主,在回越国的路上,范蠡突然提出要辞官归隐。勾践大吃一惊,连忙劝阻说:“我之所以能够灭掉吴国,一雪前耻,全靠你的谋划。如今大功告成,你怎可离去?”勾践甚至承诺“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他这是要和范蠡平分天下。

范蠡说:“你的大业完成了,我的价值也实现了,从此,我们各有去处。”说完,范蠡飘然而去,独留勾践怅然回国。

[var1]

范蠡离开了朝堂,归隐于江湖,做起了生意,很快成为巨贾。他写信给昔日的好友文种,告诉他一句话:

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多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文种收到范蠡的信后,半信半疑,没有当机立断,他先称病在家观望,后来被勾践看出破绽,勾践随后以谋反罪将文种赐死,文种最终只能伏剑自杀

如果说伯嚭之死是罪有应得的话,那伍子胥和文种之死其实相当遗憾,伍子胥作为一代名将,他最终被冤杀,让人想起了白起、韩信。文种作为一代名臣,他被冤杀,让人想起了商鞅、于谦。

[var1]

只有范蠡,泛舟于江湖,从此成为人间巨富。古人云: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

这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吴越争霸”持续了36年,在这种的大背景下,四个楚国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最终善终者仅有范蠡一人。

楚国八百年,楚人不计其数。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千千万万个楚国人曾崭露头角,遗憾的是,能成为范蠡的,能有几人?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没有立皇后的是因为在等她,但是一直没有等到心上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来说一说关于秦始皇女人的话题,但是这个女人不是秦始皇的母亲,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就是秦始皇的皇后的问题。众所周知的是秦始皇是没有立过皇后的,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但是史料中关于秦始皇妻子的记载几乎是没有的,就连秦始皇的儿子的记载也只有两位,分别是公子扶苏和胡亥,但是这两位公子的生母是没有记载的,可见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众大臣急得直瞪眼,却被12岁孩童巧妙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王的斗争故事,秦王为什么打胜仗,秦王最后被谁打败

    [var1]有一天秦王就被小人的话语所迷惑了,在上朝的时候就和下面的大臣们说,他想要吃公鸡下的蛋,并且要求下面的大臣们要在三天之内把公鸡下的蛋拿到他的跟前来,要不然底下所有的人都会被他杀死,底下的大臣们听了都非常的惊恐,上哪里去找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var1]在回到家中后,甘茂的儿子甘罗在

  • 张飞把夏侯渊13岁的侄女抢去做了媳妇,为何夏侯一家没去报复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飞为夏侯渊收尸,张飞为什么娶了夏侯渊的女儿,夏侯渊与张飞的关系

    《魏略》中是这么记载的:建安五年,夏侯霸从妹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为良家女,遂以为妻。那么建安5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一年的春天,因为衣带诏事件的发生,曹操亲自率军讨伐刘备。结果刘备被击败,逃亡河北,投奔了袁绍。事件的背景是这样的,汉献帝刘协让董承带出了一封信,让他联系刘备等人谋杀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诸大臣束手无策,却被1个小孩1句话轻松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王的事迹,秦王的功过是非,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

    [var1]秦始皇非常痴迷于寻找长生的方法,一次秦始皇听周围的方士说''如果能找到公鸡下的蛋,吃了之后便会长生不老。”秦始皇心里那个开心啊,赶紧下令让甘罗的父亲去寻找公鸡下的蛋。甘罗的父亲接到了命令十分烦恼,在家中长吁短叹,甘罗看到之后便问父亲:“父亲,您是有什么烦恼的事情吗?”[var1]甘茂只得

  • 樊哙舍身救过刘邦,为何刘邦听信谗言诛杀他,原来刘邦想效仿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为何要杀樊哙,樊哙和妻子在草堂吻戏,樊哙和吕小妹被刘邦抓住

    根据史料记载,樊哙曾经在刘邦命悬一线的时候救了了刘邦一命,按道理来说,对于救命恩人,应该要涌泉相报,相敬有加。然而,刘邦却施恩忘报,当别人跟他说樊哙造反的时候,他深知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派人把樊哙给杀掉了。许多人奇怪,为什么刘邦会这样做?为什么刘邦会成为一个背信忘义的人?事实的真相正如上面提及的一样

  • 秦武王19岁登基,4年后举鼎而亡,他对秦国的贡献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武王不死秦国会一统天下吗,秦武王时秦国疆土多大,秦国赵武灵王实力

    [var1]这家伙刚继位,就想着去揍一下国外,小试牛刀。他让左丞相甘茂带着许多金子去贿赂魏国,使国外和魏国取消盟约,继而和魏国结盟,了却后顾之忧。结果秦军顺利攻克国外宜阳孤城,斩敌六万首级。一鼓作气乘胜渡过黄河,夺取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并筑城,韩襄王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议和。[var1]

  • 为何刘备与孙尚香结婚三年都没子嗣,娶了吴夫人却立马生下两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稍微懂点三国历史的朋友一定听过“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大致说的是:当时的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却不幸被诸葛亮“借”走,这快大肥肉转眼就落入刘备手中,但孙权不会就此罢休;想要夺回只能智取,此时周瑜献出一计——令孙权小妹孙尚香与刘备假结婚,一旦刘备入赘东吴便能成为他们的人质,接下来只需要以此威胁诸

  • 示敌以弱,以守为攻,稳健派的李牧用这种战法让匈奴损失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牧抵抗了匈奴多少年,李牧大战匈奴阅读感想,李牧vs匈奴完整视频

    [var1]赵国名将李牧和其他知名的将领一样,都做到了赏罚分明,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程度。但是,李牧有一点与其他将帅大为不同,那就是他对属下做了这个一条特殊的规定:发现匈奴兵来袭击,要立刻退回营区自保;有胆敢去捕掳敌人的,处以斩刑。正如他所规定的那样,每次匈奴来了,赵军只要看到了烽火报警,立马就退入营垒

  • 史上最豪气的四句话,两句出自汉朝,据说90%的人都知道第一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人最霸气的几句名言,汉朝最霸气的五句话,刘邦最霸气的诗句

    很多喜欢历史的人,想必对历史上的事件非常的熟悉,当然也很感兴趣,不过其实也是中国有这么久远的历史,每一个朝代都是人才辈出,虽然最后有的朝代时间长,有的短,但是每个朝代都是有一些比较出名的人,然后就会衍生一些比较经典又熟悉的名句。其实说起古代人小编也是感觉很敬佩的,虽然思想可能没有现在人的自由,但是他

  • 白起坑杀40万大军的真相:三请秦王下令,秦王却只留了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起坑杀赵国40万后各国的反应,白起时期秦国损失多少,白起为何坑赵军

    [var1]说到“杀神”白起,自然要说一下令其一战成名的“长平之战”!这场旷世大战,开启了秦灭六国的进程,正史之中对于此战的评价极高,认为此战之后,秦国统一天下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而这一战,对于白起来说也至关重要,因为这一战,他坑杀了数十万赵国将士,“杀神”之名,因此而来。[var1]长平之战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