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次巫蛊之祸,十万余人丧命,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因何晚景凄凉

三次巫蛊之祸,十万余人丧命,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因何晚景凄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19 更新时间:2024/1/4 11:49:23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位文治武功的成功帝王,一生造成了三次巫蛊之乱,共计十万余人丧命。不仅引发了恐慌,还造成了朝廷空旷,皇位后继无人等恶果。汉武帝也因此晚景凄凉,品尝着自己迷信残忍带来的后果。

第一次巫蛊之祸:废后。

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是自己的表姐陈阿娇。汉武帝的太子之位是依仗自己的姑姑馆陶公主得来的,因此阿娇十分骄傲,夫妻相处从不肯稍作退让。而汉武帝也不是能忍气吞声,做小伏低的主。时间一长,少年夫妻的情分也就消磨的差不多了。

大概是近亲结婚的缘故:汉武帝与阿娇成婚多年,一直没有子女。新鲜感不断减弱,有木有孩子维系感情,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远。后来,皇帝看上了歌伎出身的卫子夫。不同于陈阿娇的骄矜,卫子夫是个温柔如水的女子。温柔的卫子夫很快博得了皇帝全部的热情与怜爱,陈皇后由此失宠。

失宠的皇后不情愿就此认输,她希望通过巫术重获帝王的怜爱。然而汉武帝是个极其迷信的皇帝,他发现此事后勃然大怒,废掉了皇后,并将参与此事的巫师全部处死,总共杀死了3000多人。

第二次巫蛊之祸:公主被杀,丞相灭族。

这一次巫蛊之祸,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因为,这一次祸患来源于一个通缉犯:朱安世;必然是因为:汉武帝年纪大了,更多疑、更迷信了。

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也就是卫子夫的外甥,因为犯法被捕入狱。丞相为了救儿子,就请求汉武帝,想用追捕罪犯朱安世的功劳给儿子赎罪。汉武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可狱中的朱安世知道这件事后,十分嫉恨。他上书告发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声称二人用巫术诅咒汉武帝。

这一次巫蛊之祸。丞相公孙贺、其子公孙敬声被处死,而且祸及九族。卫皇后所生的两位公主: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也受牵连被杀。这一次巫蛊之祸牵连甚广,被杀的人数远远多于上次。

第三次巫蛊之祸:皇后自尽,太子冤死。

前两次巫蛊之祸虽然残忍,但毕竟对王朝的统治没有太大的损害。可第三次巫蛊之祸,不仅牵连极广,而且使太子含冤而死。太子是皇位继承人,尤其是在皇帝年迈体衰的情况下,是非常重要的。太子冤死,可以说是动摇国本。

这次祸患是因为一个叫江充的小人。他早年和太子结怨,害怕太子继位以后受到报复,于是铤而走险,陷害太子。皇帝越老越多疑,上次巫蛊之祸,杀死了亲女儿。这次牵扯的是当了很多年太子,羽翼丰满的儿子。可怜太子糊里糊涂的成了反贼。这件事的结果是:皇后自尽,太子带着两个皇孙出逃民间,很快被杀。刚出生不久的皇曾孙流落民间,好不容易逃过一劫。

事后明白过来的汉武帝懊悔不已,他为太子平反,下罪已诏忏悔,将江充灭族。然而事情已经无法挽回:老年丧子,人生大不幸。更何况死去的不仅是多年来寄予厚望的儿子,还是最优秀的王朝继承人。

太子死后,汉武帝在太子被杀的地方建了一座“归来望思台”,用来悼念早逝的儿子。年迈的汉武帝在台上老泪纵横,品尝着自己亲手酿造的苦果。10万余人的生命葬送在了自己手里。

更多文章

  • 对付匈奴,严尤所谓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朝无策,是否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对匈奴的防御措施,西汉不同时期对匈奴的政策,秦末汉初对匈奴使用什么政策

    对于匈奴人的入侵,周朝人的策略是“命将征之,尽境而还”。通俗点儿说就是你敢打我、我就打你,这叫正当防卫;但防卫有限度,所以把匈奴人赶出国境就行。但是,你禁止不了人家下次还来打你,所以只能一直正当防卫。所谓“汉得下策”,简单说就是以极高代价追求极端目标,目标是釜底抽薪、永绝后患,但这实在太难,成本也太

  • 刘邦出身低微,为何能够成功、能够驾驭那么多不世出的牛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关键时机这个世界不是无限的、也不是连续的。美洲新大陆只有一个,哥伦布发现了。后来之人,即便强过哥伦布十倍百倍,也只能唏嘘感慨。谁也不可能再发现一个新大陆。这跟哥伦布能不能打破蛋壳、竖起鸡蛋,没一毛钱关系。在关键的窗口期,哥伦布恰逢其时了。而这就行了。其他人,与其羡慕嫉妒恨或顶礼膜拜,不如赶快认

  • 李白的剑术号称大唐第二,他招收的徒弟曾在乱军中救回他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白个人简介,李白100首必背诗,登太白峰李白

    同样,古代绝大多数的文人,都不会拿诗歌作为主业,他们都有着别的才能,李白一生希望能进入政坛,令人惊讶的是,他还有着非常高超的武艺。比如李白的剑术,在他的诗歌里面,剑就是经常出现的,读李白的诗,也总是能感受到他身上的豪气。李白的武艺相当厉害,剑术更是当时的一绝,他表示自己十分喜好剑术,在我们的印象里,

  • 刘备在夏侯渊阵亡后说了什么,让黄忠听后心寒,张飞听了心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这个人在三国中的的形象大家都知道,是一个不容易信任别人的人,但是如果有人被他重用,他就会非常信任,这个在剧中我们就能明显的看出来。在曹操把夏侯渊一个人留在汉中这件事就能看出来,曹操去接受他人的投降,留夏侯渊一个人留守汉中,他明知道这个时候刘备一定会攻过来,但是他还是只留下夏侯渊一人,可见对夏侯渊

  • 唐朝为什么要死磕高句丽?中央帝国容不下这个穿越的怪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灭掉高句丽的原因,唐朝为什么一直攻打高句丽,为何唐朝要征高句丽

    高句丽到底有多不好打隋文帝万里长城万里战线,八道出击、横扫漠北,一仗下来就把突厥人打得哭爹喊娘。历经隋末乱世,突厥再次成为草原霸主。公元626年8月,东突厥二十万大军席卷关中,饮马渭水河畔,逼着一代雄主李世民签下了渭水之盟。李世民称之为渭水之耻,太宗不修宫殿、宿卫勤练弓马。三年后,公元629年11月

  • 赵云去世后,诸葛亮哭泣,张苞去世后,诸葛亮吐血晕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两人的人生经历更加的精彩,尤其是张苞,他和张飞一样勇猛、英俊,使用的武器是张飞曾经的使用的八丈蛇矛,是蜀汉后期的大将,曾大败魏将郭淮、孙礼,在追赶郭淮、孙礼二人时坠崖,之后被诸葛亮送回成都养病。回到成都,张苞的病情加重,不能下床,米饭也难以入口,过了几天,张苞病逝。侍从将张苞去世的消

  • 玄武门之变不为人知的黑暗面:李世民差点被杀,两样东西反败为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详解,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李世民晚年后悔玄武门之变吗

    众所周知,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战功卓著、功勋巨大,每每遇到难打的硬仗,难啃的骨头,都由李世民亲自出马解决,而每次李世民几乎都能成功,这也使得他周围聚起了一帮文臣武将,一股足以与太子李建成抗衡的势力。作为唐朝的开国君主唐高祖李渊一直对这个儿子青睐有加,除了太子之位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几次甚至当着李世

  • “兵仙”韩信为什么看不起战神“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白起污点,一个是战场杀降,另一个是不择手段。战场杀降,主要是秦赵长平之战。至于是不是坑杀了四十万人,很多人表示怀疑。原因就是太违背常识、不可想象。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杀了那么多年、花了那么多钱,可以说费了老鼻子劲,总共才杀了六百万人。而白起一场长平之战下来,竟活埋40万人。这个没法想象。就是这40万人

  • 唐朝这个民族相当彪悍,将唐军打的落花流水,最后全族被赐为李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沙陀人和匈奴人一样,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在突厥动荡分裂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支民族。安史之乱后,唐朝对地方的控制逐渐虚弱,一些手握重兵的地方将领纷纷建立自己的领地。而沙陀人居住的西域便在这个时候脱离唐朝的控制,形成了自己的小势力。然而沙陀实力太小,被面对西南的吐蕃国,沙陀人没得办法只好向吐蕃称臣,沦为

  • 韩信一生征战无数,为何最后下场凄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成也萧何败萧何”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俗语的意思是一件事情的成功完全是依赖于一个人,但是一件事情的失败也完全是依赖一个人。今天小编想跟大家具体说说萧何这个人。这个典故其实说的是韩信的一生,韩信是一个十分有才能的一个人,但是苦于没有人引荐,所以在碰到萧何前他的日子是郁郁不得志的。萧何呢,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