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6年,齐国大夫管至父等人发动叛乱,杀害了国君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这公孙上任不久又被另外一个大夫雍廪派人杀死,齐国可说是一片混乱。这时候,齐国的公子们也纷纷从他国赶回来,经历了一系列的争斗后,齐桓公登上国君的宝座。
[var1]
[var1]
齐桓公姓姜,是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孙,他名字叫小白。
这姜小白上任后,面对的是被连年战火摧残的国家,国力衰退,民不聊生,一片凄凉。为了振兴齐国,他立即任命管仲为相,虚心接受管仲的建议,并且重用当时的贤人,组建齐国强有力的管理团队,让团队成员各司其责,他对内例行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对外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中原霸主。
但这个受到周天子赞赏,得到众诸侯尊敬,被国民爱戴的齐桓公在晚年却是死得很惨,先是活活饿死,死后还67天无人收葬。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重用三个佞臣。
[var1]
[var1]
第一位:竖刁,也作“竖刀”。他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忠心,自行阉割。管仲曾经这样评价此人:“人情莫过爱其身者,竖刁不爱其身,岂能爱君乎?”
第二位:易牙,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他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忠心,竟然把自己的亲儿子给煮了对给齐桓公吃。管仲评价他说:“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
还有一位:卫开方,是卫国的一位贵族。他表面上对齐桓公很忠心,十五年没有回家,父母去世也不回国奔丧。所以对他这个人,管仲说,此人“不爱其亲,安能爱君,不可为相。”
有这三个人陪伴在齐桓公能有好的晚年生活吗?所以管仲很不放心。公元前643年,管仲病倒了,他料知自己来日无多,他就向齐桓公建议,竖刁、易牙和卫开方这三个小人一定不能再亲近,同时明确向齐桓公说,在他去世之后,必须把他们全部赶出王宫,他们三个人肯定会在宫中作乱的。
管仲去世后,齐桓公果真将易牙、竖刁、开方三人驱逐出宫,可一段时间后,齐桓公慢慢地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因为他已习惯了易牙、竖刁、开方在身边的阿谀逢迎。毕竟齐桓公年龄大了,喜欢被别人捧着、说些好听的话,可是现在身边的大臣就喜欢跟自己唱反调。于是,齐桓公又把易牙、竖刁、开方三人请回了宫里,让他们三个继续在宫中陪着自己玩。
可是,也没过多久,齐桓公也突然患了重病,卧床不起。齐桓公的儿子们都忙着争权夺位,而易牙、竖刁、开方三人为了支持长公子,便借齐桓公的名义张贴了一张布告,禁止任何人入宫看望,并且他们用高墙把王宫给围起来,只在墙根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洞口,不准任何人进出。齐桓公病在床上不能自理,不要说请医生来看病了,就连想喝口水都无能为力。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权位互相残杀,谁也不管齐桓公的死活。最后,这位称雄一世的霸主竟然被活活饿死在宫内。
死了到也罢了,死后的齐桓公在寿宫里整整被搁置了67天,生了蛆也没有人去收葬,真是可悲!他在死前一定很后悔没有听管仲的建议,是的,他就是后悔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