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与侍卫下棋时中途离开,并让他在原地等待,内官:他死了

康熙与侍卫下棋时中途离开,并让他在原地等待,内官:他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079 更新时间:2023/12/31 11:08:45

这就是说,除开大是大非以外的问题,康熙帝的处理态度一很宽和,待人接物也很是仁厚,这得益于烙印在他骨子里的儒家思想。

但正是这样一位宽仁爱民的明君,却让一条鲜活的生命无辜丧生。

这一切的背后又埋藏着怎样的历史纠葛?

康熙围猎

在许多影视剧中都会展示皇帝们对围猎的喜爱,而清朝皇帝对围猎的执着,就好比北方同胞对饺子的热爱。

不管是什么节日,围猎都会成为清朝皇帝们的首选活动。

如此耗费财力人力,奢靡铺张的活动,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殊寓意?就连康熙帝这样一位节俭的皇帝都对其乐此不疲。

清朝是游牧民族出身,个个都是马背上的骁勇悍将,清军入关之后,有了固定的居所,掌握了中原大地的绝对统治权。

他们开始学习汉族的化和习俗,但同时骑射作为其夺取天下的看家本事,自然也是不能丢弃的。

许多人认为,围猎仅仅是专门给皇帝消遣的娱乐活动,其实并非如此,在康熙时期,围猎的作用有三个。

一是让久居京城的勋贵子弟莫忘了祖宗之法,顺便练习下骑射;二是对先人打天下不易的纪念和祈福国泰民安的祭祀活动;三也是最重要的,把三军将士拉到围猎场遛一遛。

围场作为牵制沙俄,平衡满蒙关系的政治桥头堡,其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武力威慑。

康熙帝于1681年开设了占地1.5万平方千米的木兰围场,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这地方与内蒙草原接壤,军事意图显而易见。

在木兰围场修建之后,其使用频率极高,用途多样

1698年,清朝初显大旱之兆。除了向各地发放赈灾粮食和钱财,康熙帝还计划去木兰围场,希望通过祈福的方式上达天听,降下甘霖。

煎熬的棋局

谁都没有料到这场将至未至的大旱,在后面几年里的发展会是一波三折。在干旱严重的部分地区,其灾况愈演愈烈,进而暴露出康熙中晚期的政治危机。

康熙此次祈福,随行的有诸多重臣,还有几个儿子。

既然是围猎祈福,那就要亲自上马好好大展拳脚,才能显示出祈福的诚心,这时的康熙已是年过五十的老人,愣是撑着身体在猎场上驰骋了一天一夜。

即便是如他年轻力壮的儿子们,在如此高强度的狩猎下,身体也吃不消,打小伺候康熙的内官们担心龙体有恙,又不敢直接谏言让其停下。

于是,他们想了一个既能让康熙休息,又能让他欣然接受的办法——下棋。

棋盘上的博弈有如战场,你来我往的厮杀往往能让康熙精神勃发,可是谁来和康熙下棋,却变成了一件难事。

康熙帝酷爱下棋,且棋艺精湛,棋艺不佳的,不配与康熙对弈,棋艺超凡的,又不能赢过康熙,扫了皇帝的面子。

待康熙回到营帐中时,内官们早已经准备好了棋盘,康熙龙颜大悦,喜笑颜开朝身边的大臣们发出邀请。

“哪位爱卿愿意同朕一较高下啊?”

诸位大臣都是混迹朝堂的老油条,谁没揣着八百个心眼子,纷纷自谦棋艺不精,互相推诿,最后这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光地的头上。

李光地是老臣,也是重臣,同时也是参与了康熙平三藩的重要人物,他与康熙有着深厚的情谊,是君臣,亦是知己。

他对于康熙的棋艺水平也是十分清楚的,而李光地的棋艺却是略高康熙一筹,众人都明白,此次下棋为的是帮助康熙解忧消遣,那自然得让康熙赢。

李光地恭敬地朝康熙揖手,硬着头皮坐在了棋盘的一端,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放水,可几个来回下来,康熙的脸色越来越黑。

他放水放得颇没有技术含量,围观的诸位人人都能看出,也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一局棋罢,康熙不出意外地赢了,脸也是不出意外的黑,康熙虽然有些不悦,但他也明白大臣们的的顾虑。

“棋盘之上无君臣,能者该用实力说话,朕还能跟你们计较不成?”

高级的放水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大臣们当然明白康熙的意思,可依旧没有人敢出头,陪着康熙把这棋给下下去。

内官见康熙有些愠怒的模样,提议让纳兰明珠来试一试。诸位大臣听闻这个名字都面面相觑,心里暗道这内官好大的胆子。

彼时的纳兰明珠早已不是位高权重的太子太傅。他于1688年就已经因为朋党之罪而被贬为光禄大夫,这道贬谪的令还是康熙亲自下的。

自被贬之后,纳兰明珠在朝堂就不甚活跃,也并不受到康熙重用,而内官之所以这样提议,还是经过慎重考量的。

论关系,纳兰明珠还是康熙帝的堂姑父;论棋艺,放眼整个朝堂,纳兰明珠都可以算是上等;论心态,被贬谪的官员本就没有什么前途,就算他当真赢了康熙,其境遇也不会比现在更差,少了忐忑之心,说不定反而敢展露真实的棋艺。

纳兰明珠在听到康熙专挑自己去下棋时,颇有些意外,可当他暗中了解了下皇帝营帐中发生了何事后,他也知道这盘棋不好下。

下棋之前,康熙帝还刻意交代了一句。

“端范,拿出你的实力来,让他们都好好看看。”

纳兰明珠恭敬应承,一出手就是步步紧逼,康熙帝的兴致一下就被激发出来,全神贯注地开始对弈。

下到中途时,康熙几次举棋不定,二人你来我往,棋盘上的博弈甚是动人心魄,几个回合下来,双方依旧杀得难舍难分。

康熙虽兴致高昂,但也面露疲态,纳兰明珠也是一位善于洞察人心的主,顺势留下了破绽,让康熙的赢面逐渐显露出来。

康熙眼尖,一眼便抓住了破绽,将整盘棋一举拿下,一子决胜负,围观的大臣无一不拍手较好,纷纷向康熙道贺。

这盘棋赢得不易,康熙这才感到赢棋的快感,纳兰明珠也笑着说自愧不如。

要不说纳兰明珠高明呢?他是真的输了吗?他放水了,放得恰到好处,不留痕迹,一盘棋的输赢于他而言有何重要,能博龙颜大悦,获得圣心才是最重要的。

老虎害人

大臣们本意是希望能通过下棋让康熙好好休息,可康熙在和纳兰明珠的对弈之后,兴致更甚了。

可是堂下居然没有任何一人敢站出来应战的,康熙恨铁不成钢,便提出想去爬山,诸位大臣却松了口气,只要不让他们下棋,做什么都可以奉陪。

可是行至猎场的小山上时,康熙仍是手痒,便突然对身后随行的大臣们下了命令。

“不论是谁,能赢得了朕的,重赏!”

赏什么呢?纹银百两,加官进爵。这是为了让同康熙对弈的人放下顾虑,安心下棋,并且无论身分贵贱,都可以参与。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文臣们虽然心动,但碍于面子以示清高,都表示不参与。但靠下棋得来的财富和地位,不比上阵杀敌更快么?

于是,人群中走出了一位名叫仁福的小侍卫,毕恭毕敬地向康熙自荐。

此人虽非勋贵之家,没有条件学习棋艺,但他一有空闲时间就愿意自个儿琢磨棋艺,在侍卫中是出了名的“棋疯子”。

光是这份胆色,比之在场大多数人都要强,甚至让康熙两眼放光。

“堂下何人?棋艺如何?”

康熙简明扼要地发问,威严肃穆之态尽显无疑,小侍卫仁福则不卑不亢。

“奴才是一名大内侍卫,不敢自夸棋艺,还请皇上赐教。”

康熙朗声大笑,招手让仁福上来同自己一较高下。

仁福胆大心细,自知身份低微,怎敢与天子平起平坐,直接在康熙对面跪坐下来,康熙将这个小动作看在眼里,心里对这名知礼懂礼的小侍卫更加深了好感。

于是,开盘第一手,他便让仁福先走,仁福惶恐,只能全神贯注投入棋局中,以报康熙知遇之恩。

刚下过几手,康熙就惊喜地发现仁福确实有两把刷子,再落子时也变得不再掉以轻心。

而仁福沉浸在棋局变幻的精彩之中,使出浑身解数将康熙的围堵一一化解,甚至多次将康熙的棋子围困,这一幕幕看得周围的人倒抽一口凉气。

并非是惊讶于一个小小侍卫竟然有如此高超的棋艺,而是区区一个侍卫竟敢真的同至高无上的九五至尊比划,也不知是功利熏心,还是年少轻狂?

即便是最懂康熙心意的内官们,虽看不懂棋局,但感受着四下里焦灼的对弈气氛也察觉到了不妙,于是一名内官假意干咳,示意浑小子仁福能收敛一些。

可是仁福心直利落,哪里晓得朝堂上这一套做人的阿谀奉承,内官一个劲儿地干咳,惹得正被棋局困扰的康熙有些不悦。

“你想做什么?嗓子有那么难受?”

内官一语凝噎,不敢再咳。随行的大臣们深知内官所为是为何,可观棋不语,他们也不能出声制止皇帝的雅兴,再观棋局,康熙明显已经落入下风。

可是,内官们一门心思想着要维护皇上主子的脸面,个个垂首耷耳地思索着到底怎样才能叫停。

一个小黄门鬼祟地走到内官身侧,拿手在内官耳边轻声低语,内官听完,瞅了眼山下的方向,当即有了新的主意。

他在心中措辞了一番,便朝着康熙欣喜禀告。

“万岁爷,底下的侍卫来报,发现一头千载难逢的老虎,请万岁爷尊驾。”

老虎乃是百兽之,能猎下老虎的自然得皇帝出马,更何况,老虎在木兰围场并不常见,康熙不愿错过猎虎的好机会,但又舍不得这盘厮杀到白热化的棋局。

“小子,你在此等候,朕且去猎虎。待朕凯旋而归,再同你一决胜负!”

内官闻言大喜,立刻吩咐下去,只见康熙翻身策马,率领浩浩荡荡的猎虎队伍向围场深处狂奔而去,大部队在围场深处兜兜转转,直到天黑都没有找到老虎的踪迹。

可所行依旧是收获颇丰,康熙猎得其他大兽,在众人的夸赞中尽兴而归,折腾了这么几天,康熙帝终于感到周身疲惫,困意上头,那盘棋局也抛在了脑后。

贴身照顾的内官谢天谢地,吩咐周围人谁都别再提下棋那事,让万岁爷好好地歇息。

好巧不巧,自这次过度消耗精力的围猎之后,康熙帝一直觉得身体不太利落,连着半月没有再去围猎,连营帐也没有出过,朝堂大事也都是臣子们来帐中回禀。

但即便是日理万机也总有片刻的闲暇,康熙突然想起了那盘未完的棋局,于是立刻招人询问,回话的人不敢隐瞒,但实情却让康熙自责不已。

那位名叫仁福的小侍卫,已经死了!

康熙猎虎前,曾吩咐他在山上等候,其他众人都随着康熙狩猎,结束之后也都回到了各自营帐休整,他们没想到仁福竟然真的会死守在棋盘之前。

康熙懊悔不已,他觉得自己枉为一代明君,竟然做出这等草菅人命的事情,无论身边的朝臣如何宽慰,他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后来,康熙连夜下了封罪己诏,按照约定给仁福赏百银,加官三级,予以厚葬。

荒政危机

这次木兰围猎的初衷本是祈福,没曾想却害了人命,此事在康熙的心里一直都是一个抹不去的伤痛。

这次大旱并没有因为围猎祭祀而消停,断断续续一直绵延到了1702年,此后的三四年间,各地旱灾不断,以山东最为严重。

康熙夙兴夜寐忙于灾情,可是中央的措施对地方始终是鞭长莫及,钱粮落实不到百姓之手,加剧了地方财政与中央亏空的矛盾。

但是,康熙始终没有忘记那名叫仁福的侍卫,他在无数个殚精竭虑的日夜里,都时刻提醒着康熙要勤政爱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对于整个华夏文明史,可以没有李世民,但不能没有秦始皇的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要是在李世民十三岁时就病亡了,唐太宗还有出头之日,李建成第一个不答应。还有唐统一战争南中国可不是他李世民平定的,别把那群唐军南征将领不当人。另外秦帝国能够大举修宫殿,驰道,陵墓,长城,运河等大工程。这本身不就是嬴政君臣的能力体现吗?能组织起上百万人常年累月的工作,还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反叛也是魔幻。

  • 明朝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刺杀多尔衮、追杀李自成,下场却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关宁铁骑手持“三眼铁铳”让后金士卒损伤无数。(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关宁铁骑的“关”是指山海关,“宁”指宁远,山海关、宁远、锦州等辽土是大明抵御后金的重要防线。当时的明末名将袁崇焕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因此在归附的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军队,同时大力栽培祖大寿、满桂、赵率教等一大批

  • 为什么说李白笔下的汪伦绝非普通农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喜欢李白的人都知道,李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站在中国诗坛上最顶尖的人物,他一生有三大爱好,一是旅游;二是爱酒;三是结交朋友。通过熟读李白的诗,无不体现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当然,李白好酒,并不是因为他酒量有多大,他其实并没有多大的酒量,可以说一饮就醉,然后就诗如泉涌,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文章

  • 曾国藩为何私自处置了李秀成?太平军被剿后,曾氏兄弟又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曾国藩杀李秀成,李秀成子孙现状,忠王李秀成之死

    李秀成被捕后,按照清政府对太平天国将领的“待遇”,通常都是处以凌迟之刑,比如石达开,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都是被凌迟处死。但是对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忠王李秀成却是个例外,湘军在抓了他之后,不但没有将其押解至京城,而且曾国藩还私自将其处死了。那么,曾国藩为何敢私自对李秀成用了死刑呢?这其中与湘军在镇压

  • 单雄信不止一次对李世民出手,等到李世民大胜后,就准备直接触处决单雄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兄弟俩一商量,就打算为李渊效力,也被安排到了李世民的手下。单雄信却孤苦伶仃的为王世充效力,一直持续到王世充走向毁灭。瓦岗军的这些将领,因为这件事也被打散到不同的阵营当中,没过几年,双方就开始交手。反观单雄信原本就跟李世民矛盾不断,在史书上都有提到。第一次是因为李世民带领兵马征战王世充的大本营洛阳

  • 公元1860:溃败的江南大营、崛起的湘军与回光返照中的太平天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平天国湘军攻破南京,太平天国时代湘军有多少人,太平天国时期的湘军

    而这一年,又正好是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分庭抗礼的第十个年头。对于清廷而言,1860年上半年,内战中苦心经营的江南大营化为乌有,下半年又被英法联军一把火将圆明园烧成了废墟。 作为对手的太平天国在这一年也同样不太顺心,天京东面刚刚开辟出苏福省的后方基地,西面门户重镇安庆却又陷于湘军重围。 而湘军在经历了18

  • 为什么说唐朝覆灭是注定的?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盛转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长期以来,中国的王朝就被“马尔萨斯陷阱”给束缚,陷入了几百年一次的轮回之中。所谓“马尔萨斯陷阱”,别名为王朝周期率,简单来说就是解释人口和土地之间的关系。 在农业社会期间,王朝人口的增长是呈现几何倍数级增长的,但是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增长却十分缓慢,长久以来,就会出现人多地少,人口平均占有土地极少的情况

  • 大清亡国后,当时的格格都嫁给了谁?这几位大明星竟是皇室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清最后的格格嫁给了谁,哪些大明星是清朝的皇室子孙,大清最特殊的5位皇子

    当辛亥革命结束之后,满清朝廷也彻底地走下了历史的舞台,而满清朝廷作为清朝的遗老遗少的庇护者在满清朝廷灭亡之后,大清的格格们都嫁给了谁呢?如今在娱乐圈中也有几位明星都曾经是皇室子孙。溥仪作为满清朝廷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因为溥仪成为了满清朝廷的亡国之君,所以他是不幸的,但是溥仪却看

  • 为什么说唐朝之后,长安城就不再适合当首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后的长安城,唐朝长安城内宏伟富丽的建筑,唐朝长安城在哪个城市

    回顾历史,自秦朝到唐朝的一千多年,长安城因其魅力吸引了众多王朝在此建都,包括秦、汉、隋、唐等强盛的王朝。甚至在长安称帝是很多人的毕生所愿,更有诸葛亮“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说法。可是自唐朝衰亡后,长安城也再没有了它的光环,后世的统治者也都不再选择在此建都。 长安的光环没落了,但是之前的繁华不可否认

  • 1989年,曾国藩墓被盗,专家进入墓穴探查后,为何下令永久封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1989年的冬天,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110接警中心接到报案:头天夜里,居民们后半夜听到有闷雷似的声响,怀疑是有人在那里搞爆破,方向就在桐溪寺后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安机关接到报案,迅速赶到了桐溪寺,由寺里的僧人引导着来到寺后的伏龙山,只见这里有一处墓穴被炸开了,只见墓碑上的铭文写道:“皇清太傅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