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北宋太宗赵光义年间,在宋都东京汴梁城的一个幽静的院落内,南唐后主李煜一直在软禁中。在太宗皇帝继位不久,先是召见小周后,然后并令人作画官人临幸小周后图,南唐后主李煜正满面愁容地来回踱步。李煜降宋后,一直被软禁在这座院子里度日如年,眼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勾起李煜对故国的怀念。院中石阶的缝隙之中,滋生出了离离春草。李煜将草踩在脚下,嫌恶地揉搓了一阵,然后后长叹起来。此刻令他心潮翻覆的,就是这阶前春草。
想当年,李煜还在南唐做皇帝的时候,李煜曾为清暑阁前的杂草恼怒不已,地砖缝隙之间,稍经雨润,就会生出青草来,反复拔除亦难以根绝。后来有博学之士徐锴,取来“桂树”木屑数斗,撒在砖缝之中,杂草遂不再复生。秋日飘香的桂花树,怎能用来除草了呢?大学士徐锴则解释道:桂树非只是一种,江南有种“牡桂”与众不同,唯其有毒可除杂草。可如今身陷东京汴梁的牢笼之中,李煜到哪里去找江南的“牡桂”来除却眼前和心中的杂草?借着愁绪,李煜填了一首《清平乐》词,其中说道:“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真可谓是“阶前春草忆故国”。
南唐后主李煜惦念的江南植物“牡桂”,在古代较为正式的名称叫作“梫”(qǐn).《尔雅》记载:“梫,木桂。”大约从唐朝开始起,由于“木”“牡”同音,名字渐渐变成了“牡桂”。实际上,这种植物“似桂非桂雪满枝”,只因枝叶与桂花树相似,所以被古人看作是桂树的一种。如今在植物分类中,它的中文正式名叫马醉木,隶属于杜鹃花科,和各种杜鹃花有一定亲缘关系,而与桂花(属木樨科)相去甚远。
文化是一条河流,历史是绚丽的花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以上分析,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我是有趣的天空c,一个爱好文化历史的小导游。(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各位朋友使用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