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00 更新时间:2024/1/19 12:48:51

说起“契丹族”对于我们或许古老而陌生,毕竟现在的55个少数民族并没有“契丹”,要知道古代的“契丹”那可是个“战斗民族”,宋朝两代都曾败在它的手下。那么,如今的“契丹”成了什么样子?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让北宋头疼的“契丹”

“契丹”这两个字最早见于《魏书》。《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题材,是北齐学者魏收所著。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中国出现了一次民族大融合,五胡乱华,那个时候东汉已亡,中原群雄逐鹿,三国时代逐渐凋零,南北朝各方势力东迁。

当时中原的政权割据非常多,而关外的游牧民族有些深受中原思想,再加上自身发展也形成了不少大小不一的部落。古书上有记载的游牧民族,貉、貊、匈奴、契丹、东胡,在当时都发展迅速,有自己的部落过着群居生活。

而契丹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壮大,到了唐朝咸通年间,契丹族降生了一位“神童”,据《辽史》记载,此孩童从出生开始就是奇迹,三个月会下地行走,满百日可以开口说话,凡事都未卜先知,更有一左一右两位神明护法。还是儿童时代就可以参与国家大事,当时的皇帝不懂得问题都要请教他,这个人就是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自幼聪明过人,文武双全,对于契丹族的大权更是势在必得,当时唐朝与契丹并未发生较大冲突,虽表面上和平共处,实则唐朝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局面,梁王朱温对于唐朝政权虎视眈眈,而腐败无能的唐末朝廷已经完全招架不住。

面对这种局面,耶律阿保机趁机侵犯中原,派遣部队攻打刘仁恭,朱温为了拉拢耶律阿保机,与他私下交好。耶律阿保机也十分识趣接受了朱温的好意,毕竟当时耶律阿保机要统一部落登上皇位了。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随后来到上京,逐渐被中原制度同化,颁布法律,制定官爵,制定契丹文字,弘扬民族文化。

契丹国建立,北部地区权属掌控在了耶律阿保机手里,而中原地区,五代十国的混战打得不可开交,最后却成全了赵匡胤。自陈桥驿兵变后,赵匡胤就接受了小皇帝的禅位,当上了大宋开国皇帝,可是即便最终宋朝灭掉了后蜀和后唐,却始终没办法跨过“契丹”。

宋辽之战,一打就打了二十几年,从宋太宗开始,大大小小战役不断,戏曲中经常放“杨家将”的故事,当时杨家军对抗的就是契丹,那时候已经称为“大辽”,宋朝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赵匡胤的皇位说好听点是禅位,说难听点是篡权,所以为了防止其他武将学他兵变,假模假样的来了一场“杯酒释兵权”。

宋代将军打仗,指挥战场的文官,而大辽马背上出身,战斗民族.对于辽宋之战,宋朝经常惨败,太宗、真宗父子俩更是软弱无能,太宗灭了北汉后,开始轻敌,扬言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碰到了辽国励精图治的辽景宗,双方的战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宋军大败而归。

到了真宗时代,宋辽战役中,北宋获得胜利,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檀渊之盟”,条约竟然是宋朝每年赠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战胜国给战败国赠银,没有比这更难堪的了,庆历二年,赠改成了“纳”这种屈辱宋朝竟然坦然接受。

这个时候双方才勉强得到了安宁,只不过虽说宋辽平静得不少,但边界上辽军始终没有放弃进犯,这也让宋朝头疼得好多年。只是最终契丹民族,慢慢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

契丹族不断变迁

辽景宗的励精图治让这个游牧民族走向了辉煌,大辽的兴盛一度赶上了中原北宋。只可惜,学会了中原文化,也学会了中原腐败。辽兴宗继位后,国力逐渐下降,辽兴宗此人黩武穷兵,在位时已经是奸佞当道,民不聊生。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建立自己的丰功伟绩对外用兵征讨西夏,致使民不聊生,百姓心中多有怨恨。

那时候游牧女真一族崛起,首领完颜阿骨打带领女真开始强盛,为了反抗辽国对他们的压迫,完颜打骨打抓住辽国内部叛乱,一举歼灭了辽国,辽国灭亡后,全族人民分散到了各处。耶律大石不甘心灭国召集旧部建立了西辽,还没来得及复国,成吉思汗就直接把契丹民族灭掉了。然而契丹一部分人员投降蒙古,被分配到了蒙古各部,进入蒙古族的契丹与其通婚生存。

而之前被阿骨打灭掉的人归顺了金朝,两股势力水火不容,只不过后来金朝惨败给了蒙古,那时候的契丹人民早就同化与蒙古、女真,最后统统归了蒙古族,成吉思汗的出现,是华夏大地上最佳征战帝王,元朝的版图在古代已经逼近欧洲,南征北战掠夺土地成了蒙古族最喜欢的干的事,而一些契丹人则跟随着部队英勇善战。

有些契丹人在东北、东南亚、内蒙古都有定居,因为背靠俄国双方都有交集,至今俄语中中国的发音还是“契丹”,可见契丹民族当年生活的地方之广,影响之大。

到了2004年,契丹族之谜才慢慢解开,55个少数民族中达斡尔族与契丹族有着血亲相近之处。这也就说明了达斡尔族是契丹人的后裔,经过这1000多年的变化,从北宋、南宋、金国、再到蒙古。自大辽灭亡之后,契丹人再也没有“谁主沉浮”的气场了,后期的女真还能建立大清,可契丹却慢慢消失,不过这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自从大辽被金朝灭亡后,百姓就分散在全国各地,辽兴宗在位已经是民怨沸腾,天祚帝在位刚愎自用、荒废政务,这才给了金国反击的机会,既然已成俘虏,何不既来之则安之。

契丹族的消失

到此刻,或许大家都该明白了,辽金两国融合时,契丹部分血统已经成为了“混血”,到了蒙古成吉思汗时期,西辽的小政权也被灭得很干净。成吉思汗是一代大英雄,能跟着他南征北战也算无限光荣,契丹跟蒙古融合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而后,忽必烈的出现拯救了中原王朝,靖康之耻是整个华夏族的悲哀,金朝被灭,元朝建立是中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迎来“异族”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契丹、金朝、蒙古、汉族已经进行了民族大融合,契丹和女真在中原并没有有利的地位,分散到全国中,只能看着自己的民族一点一滴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历来民族间的通婚都是存在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契丹应该已经不存在了,留下来的全部都是各个民族通婚后的结果。不过华夏泱泱五千年,各个民族都曾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如今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这盛世局面,就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作为唐朝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唐朝安史之乱简介,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能控制江南

    最严重的一个影响,就是使古代封建王朝的立国之本,小农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或者说从根本上击溃了小农经济。安史之乱以后,社会急剧动荡,百姓流离失所,为了维护唐朝稳定,百姓需要纳的税进一步增多。百姓受到的压迫更加严重,流民增多,劳动力减少,并且大量劳动力南迁。对于百姓剥削越来越严重,使得农民起义不断。并

  • 事实上,中国落后世界,始于明朝,而商人却是落后的最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的商人有多牛,明朝商人不能穿丝绸吗,明朝为什么落后于世界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英国的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换句话说就是一帮中产阶级和新贵族干死老贵族建立君主立宪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南北战争也是这一套,北方的自由资本市场与南方黑奴封建种植园之间的对抗。一个国家要工业化,必然要有一场革命,新的利益集团想要崛起,要先干死老的才行。就拿亚洲的日本来说,它

  • 他用两万兵马抵抗陈友谅六十万大军进攻,朱元璋却将他活活打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起义军有很多支,其中以陈友谅的势力最大,其次是张士诚,而朱元璋就夹杂在他们两张之间。为了消灭掉他们,朱元璋与陈友谅厮杀了五年时间,最终在鄱阳湖一战,让陈友谅全军覆没。朱元璋转而攻打张士诚。就在朱元璋与其他剩下的农民军队伍厮杀的时候,他历经千辛万苦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有一天他接到一封奏报,上面写

  • 东突厥回来了?当年唐朝如何处理,李世民让其彻底臣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土耳其与突厥有什么关系?这点咱们在这里不细说,咱们要说的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王朝之一的唐朝,在开国时是如何应对突厥这强悍外敌的。突厥,作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在南北朝时期,趁势崛起。期间不断侵犯中原大地,掠夺人口财物。齐后主天启三年,突厥分为东西两部,虽然此次的分裂极大削弱了突厥的实力,但也加

  • 万邦来朝,唐高宗被日本这一特色风俗吓得龙颜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盛唐时期万邦来朝,日本人对唐高宗的评价,唐朝万邦来朝的诗句

    一水之隔东瀛(今日本)也想和大唐搞好关系,好能学点先进的文化壮大实力,于是派遣了遣唐使来取经,类似于现代的留学。想偷师学艺自然要带点自家的土特产以表诚意,其中就包含了两个东瀛美女,献给了大唐皇帝唐高宗。唐高宗对东瀛谦虚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为了不辜负东瀛的好意,唐高宗当晚就宠幸了那两个美女,遣唐使本来

  • 有饭吃有衣穿:明朝统治者的“理想国“为何却成为商业的“挡路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海商的断绝、官营手工业、贸易限制等,使明朝的国家经济发生了倒退。虽然明朝的户口、田亩比之前的宋朝有所增加,可是经济状况却不如宋朝的好。这种情况,与明初的政策有着很大的关联。到了明朝中后期,明朝发生了很多改变,这种改变,是由下及上的。由于统治者的任意妄为,昏庸无度,明初严格的政府管制逐渐放松,大明王朝

  • 《唐朝诡事录》中的鸡师公的师父孙思邈,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孙思邈,唐代的医药,道士,后来被称为“药王”,都说穷人的还在早当家,孙思邈就应了这句话,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是他非常的聪明,嗜学如渴,知识渊博,更是喜欢道家老庄学说,可是天不遂人愿,从小聪明的他,却身患疾病,经常请医生治疗,花费了很多家财,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于是,他便立志

  • 朱元璋“大战”孟子:剥夺亚圣孟子地位,还把他赶出孔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将孟子逐出孔庙,孟子亚圣,孟子为什么叫亚圣

    自宋朝起,孟子进入孔庙配享,又先后被加封,至元朝仁宗1316年的时候,孔庙四配已定型:孟子、颜子、曾子、子思的名位、名号、封爵等已完备,也成为天下读书人的传统偶像。没想到,明太祖朱元璋登基没几年,就越看孟子越不顺眼,一心想要把孟子牌位从四配的位置上撤掉,取消他的待遇,由此引发了一场风波。孟子早已作古

  • “玉女登梯”是武则天发明的刑罚,女囚用了后,无不哀叫求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研究唐朝历史上,绝对绕不开的一个政治人物。从她的身份来看,武则天不仅是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而且她还是以一个女子的身份推翻唐朝,建立了武周。从武则天的功绩来看,正因为武则天延续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才为后世唐朝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武则天狠辣的手段以及一些严酷的刑罚,一直以来都受到了许多后世

  • 朱元璋指着猪蹄为难沈万三?沈万三自贬身份,巧妙回答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朱元璋如何给沈万三面子,沈万三是怎么得罪朱元璋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这个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朱元璋是历史上著名的草根皇帝,在从政之前他的出身和境遇都十分的落魄。为了生存下去,他出没各个行业领域,做过乞丐,当过和尚,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登基的过程可谓是非常坎坷,最后继承大统之后,整个人也十分的机警,对身边的大臣很难做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