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孙刘濡须口之战,孙权玩过一次草船借箭。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孙权这么玩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向曹操挑衅,你到底敢不敢打,曹操的回答是不敢打,我就射你;另一个是孙权借机踏勘一下曹军阵地,了解了解曹军的虚实。
他真的没想去借什么箭,也没兴师动众地派出几十条草船一起去借。
01.孙权草船借箭为什么不是去借箭
孙权肯定不能在太阳高照、万里无云的大白天,去玩草船借箭。他要是敢这么玩,曹操就是再怂,也得派出几条战船,把他给收拾了。
所以,要么天黑、要没薄雾,曹军视线不好,不知道孙权虚实,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弓箭招呼。
而孙权呢?则可以根据沿岸火光或大体轮廓,了解一下曹军虚实。然后,这就可以了,他可以走了。
为什么要草船呢?
因为孙权怕死,他过去曹操肯定放箭射他,要不被射死就得给船穿上“重甲”。当然打造铁皮战船就太贵了,而且船太沉也跑不快,所以堆满芦苇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就只能草船了。
为什么一面受箭、再要一面受箭?
船在水里驰行,一面重、一面轻,必然会影响船速,甚至一个浪都可能把船掀翻。所以,两边受箭,然后才好继续水中漫步。
02.孙权难道不是去借箭吗
孙权就是再穷,也不至于连弓箭都制备不起。而且,孙曹双方在濡须口这个地方你来我往打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孙权要是不把弓箭准备好,东吴战士还拿什么去打仗?
即便真得去借箭,孙权也不会亲自出动,随便派几个校尉就把这个工作给干了。一国之君、御驾亲征,然后就是为了借几船箭回来。孙权干这事,是在崩人设,这个一国主公就是要钱不要命的主,而且还不要脸。孙权都这德行了,以后谁还跟他玩?
还有,就是草船借箭真得借不来多少箭。
孙权带一艘船过去,肯定不能装一船弓箭回来,也就是把他的战船射成刺猬,然后回来以后大家一起拔箭镞。你这么借能借来多少箭?
既然你不是什么大规模进攻,曹军的弓箭也就是意思意思,警告一下,你别过来,过来就射死你,仅此而已。就算曹操有的是钱,可以敞开射,但真能射到孙权船上的箭又能有几根?真要把孙权的战船射满了,曹军的弓箭得有多少浪费到水里、打了空靶。
所以,借不来多少箭,孙权的目的只能是踏勘一下曹军阵地,然后挑衅一下,就行了。
03.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烧死孙权
要是几支火箭就能把孙权的战船点着了,那赤壁之战也不用黄盖假投降、带着快船冲进曹营去点火了。黄盖直接射火箭就可以了,还用船干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万千火箭、群星闪耀,趁着东南风,直接就把曹营给烧了。
原因就是古代的火箭没有那么大的威力,在北方干燥战场还可以玩个火攻,在南方潮湿战场根本就点不着火。
首先是南方,本就潮湿;其次是水战,就在河边。还有孙权也不是傻子,肯定不会装一船干草就来了,然后等着被曹操烧死。就是冬天没有青草芦苇,也可以把芦苇浇上水再用,人总不能被尿憋死。
再者,谁说曹军就没射火箭了?
为了确定方位,肯定有人射火箭,因为得指引一下大家往哪里瞄准,而且都不只射了一支或几支。浓雾或夜晚的环境中,能见度太低,总不能让一支军队听声辨位、胡乱射箭吧。如果这么玩,曹军射不到孙权、孙权也别想借到箭。所以,曹军总得要用火箭照个亮、找找方位,然后才能奔着孙权的战船箭雨倾泻。
只不过火箭点不着战船,射得再多也没用。而且即便是把船射着火了,哪哪都是水,还不会救火吗?
所以,草船借箭,是我们想多了;而草船借箭会不会烧死,是我们想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