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诡事录》中, “斜封官”是什么官?为什么苏无名不屑接受?

《唐朝诡事录》中, “斜封官”是什么官?为什么苏无名不屑接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64 更新时间:2024/1/20 10:22:14

那么什么是斜封官呢?洛州刺史一句话就点明了这种官职的本质: “公主的一句话比什么公文都好使”,可见这个“斜封官”并非按照正式程序任命,而是通过人情、关系而获得的官职。

“斜封官”在历史资料上有记载,见于《新唐书》安乐公主的传记中:

(安乐公主)与太平等七公主皆开府,而主府官属尤滥,皆出屠贩,纳訾售官,降墨敕斜封授之,故号“斜封官”。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小女儿,她出生于684年,当时李显正被贬黜去房陵。因为一路颠簸,李显的妻子韦氏动了胎气,所以早产生下了安乐公主。当时条件简陋,准备又不充分,李显只能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包裹新生儿,所以安乐公主小名叫“裹儿”。

李裹儿相貌美艳,深得父亲李显和母亲韦氏的宠爱,所以她被娇惯得性格蛮横霸道,十分任性。

698年,李显被召回京城,武则天将他立为太子,李裹儿则以郡主的身份嫁给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

705年,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

唐中宗感念韦氏陪伴自己度过艰难的流放生涯,又心疼女儿李裹儿从小受尽苦难,所以对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李裹儿十分纵容,任凭她们把持朝中大权,让她们由着性子胡作非为。

安乐公主倚仗自己尊贵的身份为所欲为,当时很多王侯权臣都出自她的府上。

安乐公主和她的姑姑太平公主一样,都是深受君主宠爱、掌握大权的人物,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巴结讨好。那些没有学问和能力走科举入仕的人,比如屠夫、商贩等等,只要他们向这些皇族成员缴纳一定的财物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官职。这样得来的官职和正式程序任命的官职有一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任命文书不同:正式任命官员的文书是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字,这种买来的职位则是批降墨敕斜封,所以被称为“斜封官”。

在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专权期间,通过他们任命的“斜封官”多达数千上万人。

正因为“斜封官”是韦皇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这些人掌权时期的产物,所以但凡有学问和能力通过科举入仕的人都对“斜封官”嗤之以鼻。所以,这也就很好理解,当《唐朝诡事录》中的苏无名看到自己的长史任命文书是“斜封”来的时,他为什么表现得十分恼怒,甚至不愿意接受这个官职了。

苏无名一向以是“狄仁杰亲传弟子”而自傲,他为人处事自然也会向自己的老师看齐,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投靠哪方集团,哪怕自己已经成为公主和太子两方都尽力争取的目标,他仍然不会屈身投靠。

在《唐朝诡事录》的结尾,当公主和苏无名商量,想认回儿子卢凌风的时候,苏无名连忙拦住了。因为苏无名知道,卢凌风和自己一样,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骄傲,卢凌风一向以出自范阳卢氏而自傲,一旦他知道自己是公主的私生子,那他所承受的痛苦将会比苏无名接受“斜封官”还要剧烈。

苏无名和卢凌风堪称知己,他们了解彼此的内心,虽然两人性格不同,但是他们的选择却常常大同小异。因此,这也注定他们要走相同的“凭本事挣前程”的道路,虽然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所选择的道路注定更多曲折,但是他们却都坦然承受,无怨无悔。

更多文章

  • 楼兰犯了什么错?为何李白、杜甫、王昌龄排着队要揍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提说起楼兰,总有一层神秘的面纱,它曾是西域古国名,曾向汉朝称臣,又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盛极一时,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存在了600余年的古老国家突然消失了,有人说是亡于战乱频发,有人说是亡于生态恶劣,总之,楼兰的灭亡是神秘的。对现代人来说,楼兰响当当的大名,多半要归功于唐诗,因为对于唐朝诗人来说

  • 朱元璋跌倒,大臣都装没看到,只有他上去搀扶,朱元璋: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胡军版朱元璋训斥太子,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朱元璋刘伯温死后朱元璋怎么查案

    可能因为人生经历的缘故,朱元璋的疑心可以说非常的重,他事必躬亲的一个原因也就是。不能相信其他的人能够对自己百分百的忠诚,朱元璋也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的高。康熙当年评价他:“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不过朱元璋作为一个人身上也有很多的缺点,他残忍,生性多疑。同时也

  • 李渊是如何被架空的,为何朝中重臣无人帮他?这3点足以“致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过于平衡。当时李渊将李建成定为太子,那么将来唐王朝必将传授于李建成。可是对于自己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他又于心不忍于是便给与他各种权利。当时的李世民所拥有的权利,基本上是不逊色太子李建成的。李世民当时的头衔有秦王、太尉、司徒、尚书令、各道行台、州牧、总管等,可以说他的封号已经无可附加。先不说李渊是

  • 朱元璋锯开刘伯温棺材一角,看见6个大字后,为何大喊:朕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所有的封建王朝,不论是哪个新的朝代,作为新朝代的统治者他们的初心都是想着自己建立的王朝能够千秋万世不改。在建立新的王朝的初期为了巩固他们皇权的至上,他们就杀去一些功臣。因为功臣的存在让他感到不安全了。很多皇帝都是这样,尤其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上皇位后杀了不少的有功劳的人,就连为他拿下半壁

  • 朱元璋避雨,问农民姓啥?老农回答后,朱元璋直接封其世代为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孝陵卫流传着一个鲜为人知故事: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朱元璋曾在他家避雨,因为他的姓氏,就被朱元璋封了官,而且是世袭的官位,后代子孙可以一直做下去。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官职,明代的董谷在他的《碧园杂存》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故事。紫金山的南麓山清水秀,周围环绕着山川,而且山里有很多的鹿,明孝陵就

  • 朱元璋请沈万三吃饭,指着猪蹄问菜名,沈万三说出3字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请沈万三吃肘子,沈万三如何惹恼朱元璋,朱元璋教训沈万三

    我国古代皇权社会,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他的意思不能违背,有些皇帝性格多变,反复无常,因此弄得那些察言观色的大臣们人心惶惶,或许上一秒皇帝还夸夸奖你,下一秒就要砍你的头,所谓伴君如伴虎尤是如此。朱元璋是一位传奇皇帝,他出名的原因不管是以草根之身变成了真龙天子,还有一部分他大杀功臣的原因,从许多史料里

  • 李白找工作,写了封自荐信十分狂妄,却又把马屁拍到了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白个人简介,李白的仕途之路,李白的藏头诗

    于是他和当下许多艺术家一样,决定出去闯闯世界,李白来到首都长安,成了长漂一族。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绝对是个最不肯安分的诗人,他想尽一切办法展示自己的能量风采,他曾写过一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出生高贵,他的父亲李客相当有钱,是绵州昌明县青莲乡的首富。他一生娶了4位妻子,个个都是钟鸣鼎

  • 朱元璋请沈万三吃饭,指着猪蹄问菜名,沈万三说3字,逃过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请沈万三吃肘子,朱元璋刁难沈万三,沈万三如何惹恼朱元璋

    在古代,皇朝中最忌讳的就是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人,甚至是同音都能成为一个能让人不听话受刑的理由。这不,饭局上朱元璋正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道菜的菜名,面对如此刻意的问题,难免让沈万三难为情,因为如果他回答这道菜就叫“猪蹄”,那么“猪”与朱元璋的姓“朱”就重音了,这可就是对皇帝大大的冒犯啊!但他如果不就事实说

  • 吐蕃王活捉一名唐朝名将,下令处死他时多看了一眼,突然跪地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久经风霜的成年人一般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不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的事情有时候也会超出人们的想象。比如在公元678年的唐朝就曾经因为“认错人”而发生了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吐蕃王活捉一名唐朝大将,准备杀死他时多看了一眼,突然伏地大哭,还差点叫了一声“爸爸”。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唐朝建立于公元6

  • 朱元璋设宴算计沈万三,故意问猪蹄叫啥名?沈万三巧答3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猪蹄叫啥,朱元璋假装不认识沈万三,朱元璋为什么将沈万三满门抄斩

    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非常有才干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非常的有钱,古代也有很多有钱的商人,有的甚至富可敌国,非常的厉害。而在商人里面,钱最多的,就是明朝的沈万三了。沈万三又叫万三千,他这个外号就是为了表现自己钱多。这个人当时的钱非常的多,具体多到什么程度,也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当时几乎没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