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江喝下毒酒前才恍然大悟:原来梁山泊真正的老大,并不是他自己

宋江喝下毒酒前才恍然大悟:原来梁山泊真正的老大,并不是他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63 更新时间:2024/2/6 4:54:15

天魁星陨,水泊梁山的时代就此落下帷幕。

而就在宋江喝下毒酒前,他才恍然大悟:其实这些年来梁山背后的真正大哥,并不是他自己。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智取生辰纲显智谋

梁山好汉的故事,还要从“智取生辰纲”这一关键节点说起。

话说北宋末年,大名府留守梁中书为讨好岳父蔡京,命杨志押送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前去祝寿。

消息传至沿途绿林好汉耳中,不少人纷纷打起了这批不义之财的主意。

其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盘踞在晁家庄的晁盖等人。

在谋臣吴用的策划下,阮氏三雄、入云龙公孙胜、赤发鬼刘唐先后入伙,准备从杨志手中夺走这批财物。

另一边,本就戴罪立功的青面虎杨志,沿途处处小心,生怕押送生辰纲途中出现差池。

为安全起见,杨志命令队伍天热时赶路、天凉时休息,其原意是避开沿路盗贼频繁活动时间,尽可能保护生辰纲安全。

可这个举动却苦了随行的老都管和虞侯,几天下来众人就在烈日的炙烤下倒了下去,任凭杨志打骂也不愿起身。

无奈之下,杨志只得改变上路时间。

不久后,一行人行至黄泥岗地界。

待众人在一处密林中休息时,忽然蹿出一队“商人”,来者正是以晁盖为首的绿林好汉。

为避免夜长梦多,杨志勒令队伍尽快起身出发,随行差役一个个叫苦不迭。

正当双方拉扯纠缠时,一位肩挑两个木桶的小酒贩也来到林中,此人正是智取生辰纲中的关键人物——白日鼠白胜

得知白胜酒贩身份,嘴干舌燥的差役们当即就要过去买酒吃,谁料杨志以怀疑酒中有蒙汗药为由,不让众人买酒。

一旁的白胜顿时“不乐意”了,竟也赌气般的表示不会向对方卖酒。

此时,晁盖等人按照计划走了过来,先从白胜那里买了一桶酒来吃。

看着隔壁的商贩酒后各个酣畅淋漓,差役们苦不堪言,只能继续央求杨志。

察觉到晁盖等人吃酒后并无异样,杨志放松了警惕,在差役们的再三恳求下,他只能松口。

谁知,刚刚被杨志出言讽刺过“酒中有蒙汗药”的白胜,反倒不肯卖了,观此情景杨志更是放松了警惕。

最后,白胜“勉为其难”的把酒卖出,并在众人开怀畅饮时,悄悄将一包蒙汗药倒入其中。

待杨志和差役们酒醒后,晁盖等人早已带着十万生辰纲逃之夭夭。

这就是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过程中杨志处处小心谨慎,但终究败在了吴用天衣无缝的计谋之下。

无论他怎么提防、怎么猜测都没有用,因为吴用早已经洞察了杨志的心理,并且将所有的事情都早在了前边。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杨志一步一步踏入了吴用为他准备的连环计,最终输的一败涂地。

吴用绰号“智多星”,仅智取生辰纲一事就可以看出,吴用确实人如其名。

他是水泊梁山首屈一指的军师、谋臣,也是宋江口中那个梁山好汉背后真正的老大。

那么,宋江为何会做出如此评断呢?

胸怀大志的吴用

吴用,山东济州郓城县人士,其父亲是当地知名文人,吴用因此自小受到良好教育,长大后更是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

吴用成年后,满怀信心赴京赶考,他的才华在考场上彰显无遗,差点就被评选为状元。

可惜就在考官上报科考结果时,权臣蔡京却指出,吴用的文章虽好,但名字却不吉利,如果成为了状元郎,势必会折损大宋威严。

这句话彻底将吴用打入了地狱,但也造就了一个名满江湖的智多星。

春去冬来,转眼间又到了科考时节,吴用被父亲催促再次赴京赶考。

结果他在路上遇到一老者,此人长相普通,但精通周易兵法,于是吴用便拜这位老者为师,在他身边学习了三年。

整整三年,吴用与高人朝夕相伴,习得一身本领。

当吴用回到家中,受到父亲的严厉斥责,一度被赶出家门。

无奈之下,吴用只能自谋生路。

他一路走南闯北,最后投奔到了晁家庄,成为晁盖手下一个教书先生。

晁盖此人,武艺高强、为人仗义,却是典型的头脑简单,吴用在其手底下根本无用武之地。

一身本领的吴用自然不甘就此沉寂下去,这时突然传来了生辰纲的消息,且此事关乎仇人蔡京,吴用自然第一时间抓住了机会。

他准备借此报仇雪恨的同时,也逼晁盖一把,以期晁盖能够把家业做大。

就结果来看,吴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智取生辰纲后,朝廷很块查到了晁盖的头上,几人被逼无奈只能落草为寇,并投奔到水泊梁山。

此时的梁山大哥是落魄书生王伦,此人心胸狭隘,不想收留晁盖一干人等。

吴用一眼看出王伦不堪大用,于是撺掇早已看王伦不顺眼的豹子头林冲,将王伦火并。

晁盖就此落草,并成为梁山的新任大哥。

早期的梁山,背后一直是吴用在出谋划策,这是晁盖安身立命且带领梁山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此时的吴用却忧心忡忡,因为晁盖也并不是一个堪当大任的主公,他没有大志向,只想和兄弟们在山上逍遥快活,这与吴用以梁山为中心,不断扩大势力,最后与朝廷相抗衡的远大设想是不符的。

于是,晁盖成为了吴用心里一块绊脚石。

恰逢此时宋江因杀害妻子被发配江州,宋江在江湖中素有“及时雨”“呼保义”的美名,他与晁盖又是好兄弟,于情于理梁山都不会对此坐视不理。

最后也是在吴用的策划下,宋江成功被劫出,并落草梁山。

辅佐宋江

宋江素来为人仗义,因为常年当差的缘故,组织能力、领导能力非常强,且为人圆滑、善于笼络人心。

这样一位有威望、有能力的首领,自然更加符合吴用的期许。

或许是上天相助,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不幸中箭身亡,论资历、论威望,宋江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梁山第三任首领,这让吴用十分高兴。

宋江的确没有让吴用失望,梁山在宋江的带领下、在吴用的暗中扶持下迅速发展,已然成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随着一百零八将陆续归位,梁山的声势也来到了顶点。

在天罡地煞封将仪式中,宋江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玉麒麟卢俊义,再往下是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这几人几乎就是梁山的最高权力中枢。

然而,卢俊义来梁山时间不长,根基不稳;公孙胜本就是出家道人,无心权力争斗。

这就导致梁山到头来仍然是宋江和吴用说了算,而宋江对吴用又十分倚重,很多计谋决策都是吴用提供,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是吴用在全盘操控着梁山的大小事务。

彼时,北宋朝廷腐朽没落,但终究是名正言顺的官家。

反观梁山,一帮绿林好汉虽说每日快活,可随时要面临朝廷的围剿,时刻有丧命的危险。

看清楚这些的吴用,开始思考起接下来梁山兄弟们的去向。

不久后朝廷传来招安意向,这正符合吴用的胃口。

所以在一众兄弟站出来反对招安的时候,吴用却坚定的站在了宋江身边。

另一方面,吴用当年多次参与科举,这一行为也恰恰说明了他对于仕途的渴望,或许这也是从根本上解释他倾向于招安的原因。

至于官吏出身的宋江,本就信奉“忠义”二字,现如今有一个重新为朝廷和国家效力的机会,宋江自然很心动。

宋江与吴用一拍即合,最后带领梁山好汉成功归附朝廷。

可惜的是,腐败堕落的朝堂根本没有宋江等人的容身之所。

在蔡京、高俅一干人等的设计下,梁山大军先后北上抗辽、平田虎、征方腊

在一系列的南征北战中,梁山众兄弟损失惨重,宋江的羽翼一点点被斩去。

吴用虽然竭尽全力为宋江出谋划策,但战事的残酷终究还是带走了很多兄弟们的性命。

眼看身边的兄弟一个接一个离开,宋江这才开始心生悔意。

可惜为时已晚,蔡京、高俅自然不会放过梁山之首的宋江,设计陷害其喝下毒酒。

临终前的宋江终于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也不过是一颗棋子而已,梁山背后真正的主事人一直都是吴用。

的确,从当初智取生辰纲开始,吴用就在一路引导着晁盖等人走上梁山,到后来迎接宋江上山、辅佐他成为首领、支持宋江招安。

凡此种种均是吴用在背后筹划,晁盖也好、宋江也罢,不过是明面上的梁山主人,他们都没有逃过吴用的摆布和控制。

或许吴用在宋江去世之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自知愧对梁山弟兄的他,索性也自缢在了宋江坟前,水泊梁山至此落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跟门卫分赃,与权宠互殴,大清王爷多逍遥?你做梦也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小妾欺负王爷,情侣与门卫大爷互殴

    这个数字多可怕?这么说吧,一品大员牛不?俸禄才180两白银,180斛粮食。为啥给这么多钱呢? 一来,稀缺 清朝共13个皇帝,传世260多年,后代成千上万,可封王的,仅有200人。其中,被封为“亲王”、“郡王”的,只有3中情况: 死后追封 多为开国功臣,例:礼敦、额尔衮、齐堪与舒尔哈齐 建功立业

  • 李鸿章访德始末:当李鸿章遇见俾斯麦,东西方巨人会晤谈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1896年6月13日, 光绪二十二年,李鸿章及其随行人员离开了俄罗斯,乘火车前往欧洲内陆的强国——德意志帝国。 1、盛况空前的接待仪式 为了充分体现德国对李鸿章来访的重视,该国驻中国大臣特遣使随行,作

  • 燕王的“臂膀”朱能:靖难之役横扫千军,没有他就没有永乐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燕王为何能靖难成功,朱能简介,朱棣为什么杀朱能

    朱能,明朝初期朱棣麾下的大将之一,靖难之役中功劳算的上是居功至伟,后被朱棣亲自封为国公,可以说在永乐年间的四大国公中都是佼佼者。自追随朱棣开始,朱能就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之地称之为“辅吾成大业者”。那么,朱能的一生究竟如何?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少年之时便从龙想要更好地了解朱

  • 工地发现清代干尸,穿着清朝一品官服和龙袍,却留着明朝发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最外部是一品官员穿的衣袍,里面更奇怪,竟然是只有亲王以上的才有资格穿的四爪蟒袍和五爪龙袍,更令人不解的是黄拙吾的发型,根据发际线可以看出是清朝的阿哥头,但是后面却是明朝才有的发簪,要知道,清朝为了防止明朝遗民反叛,连服饰都是不允许有明朝样式的,等何况是发型了,再者,一个明朝官员敢梳这种发簪,别说官位

  • 女真举国南征、北宋全力求和,没有自强的求和终是自取其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女真灭北宋,女真侵宋分南北打一字,女真为什么能两次崛起

    靖康元年,八月十四日,金太宗下令再次攻宋;十一月二十四日,女真东路军抵达开封;闰十一月初二日,女真西路军抵达开封。在将近4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垃圾的军事表演,北宋还在一厢情愿且矢志不渝地求和。女真刚一宣战,北宋就派出了一堆求和使团,主要是:派去女真庙堂向金太宗求和的刘岑使团、派去东路军向斡离不求和的宗

  • 得知花束子有孕,皇后美艳的脸崩溃,顺治成功报复一回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皇后真是没有一点皇后的自觉,这只是一个怒火中烧的女人在向她的情敌示威而已。不过皇后有一句话说对了:花束子说穿了,就是皇上手中的玩物。皇上因为受到皇后天长日久的压迫,太后又不允许他有别的嫔妃,所以他宠幸了花束子,自以为喜欢花束子,但是其实花束子就是他排遣寂寞,与皇后与太后赌气的工具。现在他觉得花束子温

  • 戚继光的晚年为什么如此凄惨?是“纳妾风波”,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明朝中后期,北部鞑靼、南部倭寇始终威胁着大明王朝的统治,然而能征善战的将领却变得稀缺罕见,而戚继光就是最耀眼的一个,他接连创造战场奇迹,以一己之力守卫明朝半壁江山。戚继光祖籍是山东人,从小喜爱读书,属于“文史专家”类型的。在嘉靖时期,戚继光承袭祖上职位,到登州卫所担任指挥佥事。古代登州就在今天的

  • 许凯、朱亚文,谁饰演绎的朱瞻基更贴近历史上的明宣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说一下历史上的朱瞻基,生于洪武年间(建文执政)时期,朱瞻基下生前朱棣梦到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这件事对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变有着很大的作用。幼年聪颖,允文允武,武不逊色于朱高煦,文不逊色于朱高炽,并且深谙政治权谋。朱瞻基擅长骑射,年少时便击球、射柳样样精湛,“击射

  • 曾国藩为了戒色,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方案,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曾国藩人生六戒,曾国藩的一生六大戒律,曾国藩六戒真实感悟

    俗话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意思就是对自己要求要严格,对别人要求要宽松。可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那这个贪官污吏,不就是因为没有办法做到严于律己,才会让自己身陷囹圄吗?可见严于律己这四个字,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也不是能够那么轻易就可以做到的。今天小编跟大家介绍一个能够始终坚持严于律己这四个字的人,他

  • 此女与姐姐同入清宫,姐姐被顺治封后,她却成了康熙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顺治十年八月,清宫曝出重大“新闻”:顺治帝废后了!说起这位被废的皇后,大家可能有所了解,她是孝庄太后的娘家侄女,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孟古青。顺治帝与这位表妹感情不合,便把她降为静妃,改居侧室,据说后来又将其赶回了娘家。第二年,少年天子顺治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大婚,新娘还是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