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表昏聩无能?武夫割据、大族盘踞,3年他让荆州成为三国"乐土"

刘表昏聩无能?武夫割据、大族盘踞,3年他让荆州成为三国"乐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53 更新时间:2024/1/24 6:03:08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政局迭荡、群雄纷争的东汉末年,刘表曾是一位声名卓著之人物。他一度控辖荆州,保境息民,颇有治绩,但因其割据终归于失败,故后人或讥其不通机变,或斥其昏愦无能。

然而,刘表在荆州究竟干了什么?为何能控辖荆州凡40年?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1、刘表全面掌控荆州有多难?

初平元年, 公元190年,荆州刺史王睿被长沙太守孙坚杀害,东汉朝廷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

当时天下纷争已起,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正如《刘镇南碑》所描述得那样:

“俄而汉室大乱,祸起萧墙,贼臣专政,豪雄虎争。县邑闾里,奸仇烟发,州县残破,天下分崩,四海大坏。”

在这一背景下,刘表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当与其出自皇室有关。

刘表(142一208),字景升,《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载其山阳高平人。《后汉书》卷七四(下)《刘表传》载其乃汉景帝子“鲁恭王之后也”。

与此同时,汉廷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刘繇为扬州牧、刘虞为幽州牧,诸人皆为士大夫化之皇族疏宗代表,朝廷希望通过宗室大臣镇守地方,以拱卫中央,延续其国祚。

但实际上,这些人有的很快也转变为地方割据者。

当时东汉王朝已无力直接统辖地方,荆州之地乱象纷呈,朝廷对刘表的任命差不多只是一纸具文而已。

《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司马彪《战略》记述荆州局势云:

“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

《后汉书·刘表传》也载:

“初,荆州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麋沸。”

面对荆州地方势力的武装割据和下层社会的变乱,刘表怎样才能取得统治权呢?

作为汉末士大夫社会的杰出代表,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争取荆襄地区世家大族人物的支持。

应该说,刘表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既有优越的皇族血统,又为世代承传的冠族子弟,早已成为士大夫社会的一员。

特别是在当时激烈的反宦官斗争浪潮中,刘表表现得十分活跃,《三国志》本传称其“少知名,号八俊”。

所谓“八俊”,是当时士人对反宦官斗争中贡献卓著者的一种舆论上的赞誉与评价。

正因为如此,党锢祸中,刘表成为朝廷悬赏通缉的对象,幸得人帮助,“亡走得免”。

直到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解除党禁,刘表才结束流亡生活,重新得到任用。刘表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经历与卓著的声望,对荆襄士族社会当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荆襄地区邻近东汉皇族故里,在各种优惠政策的刺激下,社会经济、文化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不少名门大族。

东汉末,面对地方动荡的局面,从荆襄地方大族的角度看,他们也迫切期待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领袖人物来统辖地方,将各家族的力量聚拢起来,进而剿灭“宗贼”,收编各路武装,抵御外敌,安辑流民,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刘表至荆州,首先拜访当地大族名士代表,与相谋划,《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司马彪《战略》载有双方的对话:

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

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表初到,单马入宜城,而延中庐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与谋。表曰:“宗贼甚盛,而众不附,袁术因之,祸今至矣!吾欲征兵,恐不集,其策安出?”

从这一对话可见,刘表向荆襄大族名士代表请教安定荆州之策,荆襄大族有明确的安定地方的愿望,即所谓“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他们对刘表的德望、声名甚为敬慕,以为“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这实际上表明了他们对刘表的支持与合作的态度。

他们明确表达了对苏代、贝羽等武人的轻视,希望刘表实施儒家仁义德政,这实际上是要求他执行对当地大族有利的政策,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地大族的全力支持。

至于具体平乱治理等军政事务,他们不仅早已有所考虑与布置,而且在地方自治的战略上也有深思熟虑的规划,即所谓“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

2、三年站稳脚跟

毫无疑问,襄阳大族代表对稳定地方有相当的实力与充分的自信,他们在众多豪杰人物中寻找其代理人。

从刘表之处境看,他之所以首先与蒯越、蔡瑁等人“与共谋划”,主要在于他们是当地大族名士之代表,其态度对当地各家族与人物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

蒯越,《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傅子》载:

“越,蒯通之后也,深中足智,魁杰有雄姿。大将军何进闻其名,辟为东曹掾。越劝进诛诸阉官,进犹豫不决。越知进必败,求出为汝阳令,佐刘表平定境内,表得以强大。诏书拜章陵太守,封樊亭侯。荆州平,太祖与荀彧书曰:‘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建安十九年卒。”

由蒯越劝何进“诛诸阉官”,可见他反宦官的立场,这与“党人”是一致的,也决定他必然崇敬刘表,并助其“平定境内”。

蒯越之弟蒯良也参与了与刘表的谋划。

又,蔡瑁,《襄阳耆旧记》卷一“人物·蔡瑁”条载:

“蔡瑁,字德珪,襄阳人,性豪自喜。…是时,瑁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四墙皆以青石结角。婢妾数百人,别业四五十处。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后妇,瑁之姊也。瓒,字茂珪,为鄢相;琰,字文珪,为巴郡太守,瑁同堂也。”

由此可见,蔡氏为汉末襄阳地区的著姓,诸豪门子弟皆与之联姻。蒯氏、蔡氏决定辅佐刘表,其他地方势力自然多表示顺从,这便确立了刘表的统治基础及其政权之性质。

对襄阳大族的政治要求,刘表当然是慨然允诺的。双方既已达成了共识,便着手实施上述战略。

《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司马彪《战略》载:

刘表“遂使(蒯)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袭取其众,或即授部曲。唯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襄阳,表乃使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江南遂悉平”。

《后汉书·刘表传》载:

荆州各地“守令闻表威名,多解印绶去。表遂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这里所谓“闻表威名,多解印绶”云云,恐怕有所夸饰,刘表固然有“威名”,但稳定荆州八郡靠的是荆襄大族的实力及其对刘表的支持。

初平三年,刘表遣使入关贡献,汉献帝封之为镇南将军、荆州牧。

3、地方大族的代理人

此后,刘表在内政方面,他紧密依靠荆襄大族人物,努力巩固荆州统治的稳定。

建安三年,刘表在镇压了长沙太守张羡的反叛后,“于是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成为南方地区最大的割据者。

对外则采取“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的策略,即在名分上尊奉汉献帝,同时与袁绍结盟。

这一举措在当时士人社会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后汉书》卷六四《赵岐传》载:

“兴平元年,诏书征岐,会帝当还洛阳,先遣卫将军董承修理宫室。岐谓承曰:‘今海内分崩,唯有荆州境广地胜,西通巴蜀,南当交趾,年谷独登,兵人差全。岐虽迫大命,犹志报国家,欲自乘牛车,南说刘表,可使其身自将兵来卫朝廷,与将军并心同力,共奖王室。此安上救人之策也。’承即表遣岐使荆州,督租粮。岐至,刘表即遣兵诣洛阳助修宫室,军资委输,前后不绝”。

赵岐为当时名士代表,他称誉刘表在“海内分崩”的乱局中稳定荆州,可承担“共奖王室”以维系王朝命运之重任。

由此可见刘表稳定荆州及其相关政策,对当时儒学士大夫社会的影响甚著。

自初平元年至建安十三年的近二十年里,刘表在荆州的割据统治较为稳定,究其原因,其关键在于努力协调与荆襄大族人物的关系。

从有关文献记载看,刘表幕府中军政核心权力多为荆襄本土士人所控辖。

缪钺先生在《王粲行年考》中曾考证指出:

“刘表在荆州,所与谋军政大计者,有蒯良、蒯越、蔡瑁、韩嵩、刘先、邓羲等。”

而北方寄寓之士是很难进入权力中心的。

4、刘表统治荆州的隐患

荆襄名士代表如蒯越,《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傅子》载其接受汉廷所授为“章陵太守,封樊亭侯”,其家族实际上是刘表创立荆州政权主要支撑。

从相关记载看,刘表统治荆州过程中,关系最为密切的襄阳蔡氏家族。

他最倚重的是蔡瑁,前已述及刘表娶蔡瑁姊为“后妇”,刘表子刘琮又娶其妇侄女为妻。刘氏与蔡氏两代联姻,目的在于加强和巩固双方的利益关系。

《襄阳耆旧记》卷一“人物·蔡瑁”条载:

“瑁,刘表时为江夏、南郡、章陵太守,镇南大将军军师。”

荆州共有八郡,蔡瑁担任了三个郡的长官,此三郡均在州治襄樊附近,为刘表政权的核心区域,这一安排实非偶然。

蔡瑁又为刘表军师,参与军事谋划与指挥,可以说刘表荆州政权之军政权力无不受其节制。

由蔡瑁的情况,充分反映出刘表与荆襄豪强大族结盟的政治特质。

韩嵩,《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先贤行状》:

“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于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别驾,转从事中郎。”

又,《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傅子》载刘表后妻蔡氏曾说:“韩嵩,楚国之望也。”

刘先,《后汉书·刘表传》注引《零陵先贤传》:

“先字始宗,博学强记,尤好黄老言,明习汉家典故”,刘表征为别驾。

邓羲,章陵人,刘表任为治中。

至于其他家族子弟在刘表政权中的任职情况,由于文献记载不足,难以一一考实,但鉴于当时荆襄大族相互通婚等情况,可以说荆襄地域大族社会各家族无不与刘表政权发生密切联系。

此外,在经济上,刘表也极力满足荆襄大族的利益。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注引《魏略》载有诸葛亮与刘备的一段对话,其中说:

“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刘)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诸葛亮崇尚法术,他给刘备出主意,建议招聚荆州境内“游户”以壮大实力,“备从其计,故众遂强”。由此可见,在刘表治下的荆襄地区,其境内“非人少也,而著籍者寡”。

由刘表政权建立之背景、过程及其性质,决定了其执政必然对大族之兼并土地与隐占户口采取宽弛之政策,以致大量的游户成为大族豪门之私附,从而不再承担官方的赋税和兵役,刘表对此不敢过分干预。

前引《襄阳耆旧记》卷一“人物·蔡瑁”条载瑁有“别业四五十处”,所谓“别业”,即是私人田庄。

蔡瑁如此,其他大族亦当如此。旧史所谓刘表政宽,其原因与实质正在于此。

可以说,刘表政权的军事组织与动员力量比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方大族豪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刘表的对外军政战略及其格局。

5、荆州何以繁盛一时?

刘表经营荆州期间,正值关中、关东两大地区军阀混战最为激烈的时候,相对而言,荆州便显得较为安定。

其情形,正如前引赵岐所说的那样:

“今海内纷崩,唯有荆州境广地胜,…年谷独登,兵人差全”。

于是,各地士众纷纷逃往荆州避祸。

据《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卫觊传》载:

“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

河南兖、豫等地之流移民众数量虽无具体记载,但其总数当较关中为多。当时荆州地区地广人稀,丘陵山地远没有得到开发,经济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这样,众多流民的涌入不仅带来了劳动力,而且还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

因此,刘表着力招揽流民,发展地方经济。

荆襄大族豪强也趁机隐占人户,扩大田庄。

关于荆州经济的发展状况,《全三国文》卷五六所录《刘镇南碑》云:

(表)劝穑务农,以田以渔,余粟红腐,年谷丰多。江湖之中,无劫掠之寇;沅湘之间,无攘窃之民。郡首令长,冠带章服,府寺亭乡,崇栋高门,皆如其旧。当世知名,辐辏而至,四方襁负,自远若归,穷山幽谷,于是为邦。百工集趣,机巧万端,器械通变,利民无穷。邻邦怀慕,交、扬、益州,尽遣驿使,冠盖相望。

这段碑文虽难免有所夸饰,但所述当时荆州的稳定与富庶,大体上还是有史实可以证明的。正因为如此,至刘表统治末年,荆州已成为南北军阀争夺的焦点。

鲁肃便曾向孙权进言: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此外,刘表为政力行德治,“爱民养士”,《后汉书·本传》称其“在荆州几二十年,家无余积”。刘表律己既严,吏治当然也较清明,无扰民之政。对此,历代史家都有较高的评价。

如宋代叶适论曰:

“刘表当乱世,雍容文义,自保一方,比于袁(绍)、曹(操)之残民,不犹愈乎?”

王夫之说:

“(表)不为祸先而仅保其境,无袁、曹显著之逆,无公孙瓒乐杀之愚,故天下纷纭,而荆州自若。”

清代何焯说:

“尽费养士,亦不厚敛于民,故能保境殁身也。”

这都肯定了刘表保境息民、开发荆州的历史业绩。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山海经》里有两条关于“地狱门”的记载,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地狱门”三个字,向来都是一个不好的代名词。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流传着各式各样的传说,直到现在也有“十八层地狱”的说法。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每一层都对应着掌管的阎罗,十八位罗汉们各司其职,掌管民间百姓的生离死别。包括一些经典书籍和电视剧里,也都有过对它的描写。[var1]回归到现实中,每个人

  • 曹操因误会而杀了伯父全家,他痛苦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杀过一个人,足以让大家咬牙切齿,不是崔琰,不是荀彧,更不是杨修,而是吕伯奢。吕伯奢是谁?曹操要叫他伯父,在他刺杀董卓失败后,和私自释放他的陈宫成为了国家的通缉犯,吕伯奢收留了他们,可是曹操恩将仇报,是因为误会杀了吕家一家八口,在逃跑的路上碰见正拿着酒往回赶的吕伯奢,也被曹操一剑斩杀。翻开史书,版

  • 作法自毙?自作自受?不,这绝不是对商鞅的正确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作法自毙的商鞅,孙膑评价商鞅,商鞅车裂图片

    有几个成语与此相关,如立木为信、作法自毙;或是徙木立信、做法自缚。[var1] 无论是“自缚”或“自毙”,似乎都在表明一个结果,是商鞅自作自受,也就是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 这种说法可以找到权威的出处,据传,“作法自毙”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商君喟然叹曰:“嗟

  • 从华佗预知死亡的本领,讨论青史留名重要,还是著作传世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佗临终遗言,医圣华佗,孙尚香落入黄巾军被华佗用刑

    《三国志.方技传》记载了华佗许多不可思议的行医事迹。他诊病开药,几种中药材,简单搭配,药效强大;他抓药,不必称重,一把抓起,从无偏差;他针灸,穴位不过一两处,病患针到病除,一扎见效。如果需要动外科手术,华佗会让病人喝下他发明的麻沸散,麻醉病人后再开刀,而麻沸散自然也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麻醉剂。即便不

  • 作为“魏国派”的秦武王后,为什么输给了作为“楚国派”的芈八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芈八子与秦武王的关系,魏惠王与秦国实力,秦献公是芈八子的什么人

    秦武王后,生卒年不详,姓名不详,魏国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的王后。[var1] 秦武王虽然只在位四年,最后死得也不太光荣,是和人斗力举鼎被鼎砸死的。但他在位期间,却依然延续秦国一贯的战略,继续问鼎中原,力图实现华夏统一。他一方面联合越国攻打楚国,一方面联合魏国攻打韩国。为了和魏国结成更牢固的盟友

  • 任见:天下危急,曹操陈留募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27政局翻覆,前途难卜,却说曹操为典军校尉半年之后,朝廷即发生了重大变化。前曾述及,汉灵帝死,外戚何进与宦官蹇硕大打出手,人头纷纷落地。何进死前招来平定宫廷的西凉刺史董卓于公元189年进入洛阳,在郊外找到流落荒草中的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进入南宫。接着,董卓废少帝刘辩,改立刘协。

  • 刘备并不是为了什么信义讨伐吴国,他只是单纯地为一个盟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如果当时刘备率蜀汉主力大军大败东吴,直下江左,而当时曹魏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樊城出击攻荆州,但问题就在于,当时的曹魏有那个能力吗?不要忘记,我为何一再强调当时确实是刘备的最好机会,就是因为曹魏曹丕刚刚继位,曹魏势力正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内部叛乱更是不断,哪抽的出时机打刘备呢?何况,即使当时

  • 卑微的歌者舞伎 成曹操最离不开的女人 生育4子 72岁登人生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卞氏,于延熹二年十二月己巳日出生在齐郡白亭,卞家世操卑贱职业,是以声色谋生的歌者舞伎。据说卞氏出生的时候,产房中整天都充满黄光,初为人父的卞敬侯非常奇怪,便去向卜者王旦问卜。王旦回答:“这是大吉之兆,这个小女孩前途不可限量。”但是人还是要生活的,要活在现实的,为了谋生,卞氏成为一名歌舞伎,后被曹操看

  • “纸上谈兵”赵括一一人们误解了他千年,他从来没有“纸上谈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纸上谈兵赵括真的一无是处吗,赵括纸上谈兵启示800字,赵括纸上谈兵文言文

    今天的人们或许不知道赵括为何许人也,但大多数人一定知道“纸上谈兵”的成语。“纸上谈兵”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赵囯“长平之战”的主帅赵括。[var1]在“纸上谈兵”的故事里赵括自幼熟读兵书,但他不会灵活运用,所以他的父亲赵奢在临终前,坚决反对让其为将,否则赵军必然失败。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赵王派大将

  • 三国第一智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光耀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历史上诸葛亮真实的能力如何,相信喜欢历史并且熟读历史的朋友们心中自然有数。我也没有必要在这里强行为诸葛亮正名。在此,我只向大家提供一些证据,正名诸葛亮的能力和美名并不仅仅是被罗贯中赋予的。司马懿对于诸葛亮是这样评价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