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华佗预知死亡的本领,讨论青史留名重要,还是著作传世重要?

从华佗预知死亡的本领,讨论青史留名重要,还是著作传世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74 更新时间:2024/2/28 17:19:51

《三国志.方技传》记载了华佗许多不可思议的行医事迹。他诊病开药,几种中药材,简单搭配,药效强大;他抓药,不必称重,一把抓起,从无偏差;他针灸,穴位不过一两处,病患针到病除,一扎见效。如果需要动外科手术,华佗会让病人喝下他发明的麻沸散,麻醉病人后再开刀,而麻沸散自然也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麻醉剂。

即便不喜欢研读历史的朋友,对于华佗的医术想必都有所耳闻,但华佗还有个神奇本领,却是不太为人所知的,这个本事叫作“预知死亡”。

没错,就是预知死亡!华佗不会算命卜卦,也不会看面相,他凭借的是一流医术,据以分析。说他预知死亡,其实是他能预知病患病情所能拖延的生命时程。

《三国志》记载,有个叫梅平的人,病了,被老板炒了鱿鱼,要回家静养。半路遇到华佗,华佗诊断后说:“你要早点碰到我就好了,现在为时已晚,你快回家和家人见最后一面,你只能撑五天了。”五日后梅平果然挂了。

有时候病人按时服药可以不死,但命运就么奇怪,阎王要人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有此记载:李成有病,久咳不愈,失眠,不时吐血,华佗一诊,说:“你的病源是肠子肿毒,咳出浓血,不是来自肺部。开两钱药散给你,服药后会吐出两升多浓血,好好调养,一个月后可以起床,一年后痊愈。十八年后会复发,服药就会好,否则会死。”华佗留药两钱给李成。五六年后,李成亲人得了同样的病,快要死了,就向李成要这药方救急,并答应等病好了,再跟华佗要一帖还他。不料华佗后来出了事,求不到药,十八年后,李成的病复发,没药,就死了。华佗真的神准。

华佗治病,不一定抓药,有时只用简易食疗。有人食不下咽,喉咙哽住,华佗告诉病患家属,前方路边有个卖饼的,他的配料有一种蒜泥调和的酸醋,吃个三升,不药而愈。果然,病人服用后吐出蛇状寄生虫,人就没事了。

有时甚至不必任何药物食物。某郡太守有病,华佗诊断发现,不需开药,只要怒气攻心。于是华佗收了钱后,对太守的病情不闻不问,最后还来一出逃跑,太守闻讯勃然大怒,怒火攻心,吐出黑血。这一吐,咦,病好了。

华佗妙手回春,完成临床上不可能的任务,许多事迹过于神奇,以至有人怀疑他的故事糅合了神话传说,本身没那么厉害,甚至有人怀疑华佗是外国人。

不管华佗之名源自哪里,考诸史书,华佗不是虚构人物,的确有这么一位医生,医术高明,但可能不像传说那么神乎其技。

华佗不是光会治病,他懂养生之道。本来嘛,养病不如养生,保养就是保命。华佗保养有方,驻颜有术,靠的不单是吃药针灸,还有一套健身运动、养生操。他发明了五禽戏,所谓五禽戏指的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依五种动物动作所展开的健身操。

常看功夫、武侠电影的朋友,对少林五形拳应该不陌生。少林五形拳:龙拳、虎拳、豹拳、鹤拳、蛇拳,据说脱胎自华佗的五禽戏。两相对照,虎还是虎,而鹿、熊、猿改为龙、豹、蛇,鸟则转变为鹤,成为鹤拳。

一般说少林五形拳是达摩祖师面壁九年领悟而创,其实是觉远大师等人参研改造而成。而这套武功源起于华佗,虽然华佗并非武术高手,五禽戏也不用来打斗。

像华佗这种国宝级人物,到哪里应该都像国宝一样,列入重点保护的行列。然而就像很多文学艺术、农耕、棋艺等专业人士,常常穷困潦倒,得不到社会的尊崇礼遇。技术力比不过政治力,让人心生无奈。

华佗经常悔不当初,怎不循正常管道,读书、考试、升官、发财呢?讽刺的是,华佗的医术活人无数,却害死自己。

曹操有亲戚重病,华佗看诊,说这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治好,必须长期医疗,才可活命。但他想念家中妻小,得先请假,返乡探亲。华佗回到家,不舍离开,多次延假,惹火曹操。华佗心想,自己拥有一身医术专业,曹操气归气不会怎样。谁知曹操才不管专不专业,不管华佗可以拯救天下苍生,更何况曹操的头风剧痛,虽然多年来仰赖华佗缓解,却无力根治,曹操以为华佗故意留一手,拿跷耍大牌,如今又叫不回来,一时火大,派人捉来,下狱,把他害死了。

后来,当曹操心爱的儿子曹冲病重,群医束手无策时,曹操才后悔杀害了华佗。

华佗下狱时把他的医书《青囊经》交给狱吏,却因狱吏害怕而焚火烧掉,从此绝迹人间。

虽然华佗的医术、著作都未能流传,但至少名字留了下来,史书有传。另一位名医,和华佗并称一时瑜亮的张仲景,《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书中找不到他的记载,但他的医学著作却保留至今,成为医学经典。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等医学书籍。他运用“望、闻、问、切”等四诊,分析和检查疾病的部位与性质,再归纳为三阳、三阴等六种症候类型,也就是所谓六经,并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决定治病原则。《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后人把《伤寒杂病论》重编拆解为《伤寒论》和《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即《金匮要略》)两书。

这么神奇而伟大的医书,幸亏最后流传了下来,但张仲景的相关事迹却埋入了历史的尘埃当中,境遇正好与华佗相反。

张仲景的毕生的心血得以保留,并且流传了下来,但他个人的事迹却不见于史书当中;华佗的相关事迹虽然载于史书,但承载他心血的医书却只流传下来一个名字,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若给您一个选择的机会,您觉得是留名于史书重要,还是毕生所学流传下去更重要呢?欢迎留言、评论、转发,更别忘了关注一下小岩,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完)

相关阅读:

赵云的美男子形象究竟是从何而来的?赵云的形象变迁

赵云是被吹起来的,他只是个贴身保镖?

赵云与张郃,这两位河北老乡,谁更强?

诸葛亮那些投靠曹魏的好友,真的没有受到重用吗?

刘备为何要听从诸葛亮建议杀养子刘封?背后真相超残酷

更多文章

  • 作为“魏国派”的秦武王后,为什么输给了作为“楚国派”的芈八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芈八子与秦武王的关系,魏惠王与秦国实力,秦献公是芈八子的什么人

    秦武王后,生卒年不详,姓名不详,魏国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的王后。[var1] 秦武王虽然只在位四年,最后死得也不太光荣,是和人斗力举鼎被鼎砸死的。但他在位期间,却依然延续秦国一贯的战略,继续问鼎中原,力图实现华夏统一。他一方面联合越国攻打楚国,一方面联合魏国攻打韩国。为了和魏国结成更牢固的盟友

  • 任见:天下危急,曹操陈留募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27政局翻覆,前途难卜,却说曹操为典军校尉半年之后,朝廷即发生了重大变化。前曾述及,汉灵帝死,外戚何进与宦官蹇硕大打出手,人头纷纷落地。何进死前招来平定宫廷的西凉刺史董卓于公元189年进入洛阳,在郊外找到流落荒草中的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进入南宫。接着,董卓废少帝刘辩,改立刘协。

  • 刘备并不是为了什么信义讨伐吴国,他只是单纯地为一个盟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如果当时刘备率蜀汉主力大军大败东吴,直下江左,而当时曹魏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樊城出击攻荆州,但问题就在于,当时的曹魏有那个能力吗?不要忘记,我为何一再强调当时确实是刘备的最好机会,就是因为曹魏曹丕刚刚继位,曹魏势力正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内部叛乱更是不断,哪抽的出时机打刘备呢?何况,即使当时

  • 卑微的歌者舞伎 成曹操最离不开的女人 生育4子 72岁登人生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卞氏,于延熹二年十二月己巳日出生在齐郡白亭,卞家世操卑贱职业,是以声色谋生的歌者舞伎。据说卞氏出生的时候,产房中整天都充满黄光,初为人父的卞敬侯非常奇怪,便去向卜者王旦问卜。王旦回答:“这是大吉之兆,这个小女孩前途不可限量。”但是人还是要生活的,要活在现实的,为了谋生,卞氏成为一名歌舞伎,后被曹操看

  • “纸上谈兵”赵括一一人们误解了他千年,他从来没有“纸上谈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纸上谈兵赵括真的一无是处吗,赵括纸上谈兵启示800字,赵括纸上谈兵文言文

    今天的人们或许不知道赵括为何许人也,但大多数人一定知道“纸上谈兵”的成语。“纸上谈兵”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赵囯“长平之战”的主帅赵括。[var1]在“纸上谈兵”的故事里赵括自幼熟读兵书,但他不会灵活运用,所以他的父亲赵奢在临终前,坚决反对让其为将,否则赵军必然失败。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赵王派大将

  • 三国第一智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光耀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历史上诸葛亮真实的能力如何,相信喜欢历史并且熟读历史的朋友们心中自然有数。我也没有必要在这里强行为诸葛亮正名。在此,我只向大家提供一些证据,正名诸葛亮的能力和美名并不仅仅是被罗贯中赋予的。司马懿对于诸葛亮是这样评价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 诸葛亮真实的姓是什么?刘禅说八个字,道出他的真实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阿斗刘禅诸葛亮,诸葛亮的历史地位

    由于出场的时候,就是刘备不厌其烦地登门拜访,为此关于诸葛亮的身世,人们也是语蔫不详。普通人只知道他只是住在卧龙岗,知道得多一些的人,也只是知道他大概是从琅琊迁居至此,更多的信息也就不太清楚了。但事实上关于这一点,书中其实是通过刘禅之口有过交代的。刘备在临终之际,对于自己的儿子很是放心不下,于是就演了

  • 《三国机密》后母果然狠毒 卞夫人承认害死曹昂 曹丕成为背锅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最毒妇人心,卞夫人说过为了自己的三个孩子,自己背负多少罪孽也无所谓。曹昂是曹操长子,被正妻丁夫人抚养长大,本身又是文武双全,是曹操最宠爱的儿子,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是曹操事业的最好继承人。曹昂的存在让曹丕三兄弟的才华无处施展。卞夫人很不甘心,她为了自己的三个孩子的前途,害死了曹昂。其实最让曹丕愧疚的是

  • 伊阙之战:不过是白起的战术胜利,却成合纵、连横战略的大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康白起真人照片,白起伊阙之战详细经过,白起对赵括的评价原文

    [var1] 一时间,合纵力量变得空前强大,令东周局势巨变。 眼看东周局势即将逆转,两件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却突然发生了:公元前295年,赵国突然爆发沙丘之乱,赵武灵王被权臣围困饿杀;就在赵国这次内乱的前后,齐闵王对孟尝君生出了疑心,一度将他驱逐。赵国与齐国,是山东诸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这

  • 倘若在落凤坡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三国的走向会发生变化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和庞统都是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诸葛亮适合做宰相,能够稳定局势,发展经济,在内政方面称他为三国第一也不为过。而庞统则是更适合作为军师,智谋超群,适合攻城略地,为蜀汉开疆拓土。但单论在各自领域的成就,此二人应是在伯仲之间。但是和诸葛亮相比,庞统留给蜀汉的实在是太少了,年仅三十六岁就殒命于落凤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