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子朱标死后,秦王朱樉跃跃欲试,朱元璋却打下招呼:不要碰

太子朱标死后,秦王朱樉跃跃欲试,朱元璋却打下招呼:不要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96 更新时间:2023/12/17 18:05:00

明朝建立后,为江山代传,国祚永恒,不再重蹈史上覆辙,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国家传承与子嗣延绵之上,目的很简单,用“明”字打头,重新构建一个理想王国,让自己的子孙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世世代代地耕耘下去。

可历史和他开了个玩笑,从他的第二代起,有的子孙就不按套路出牌了。

[var1]

紫禁城

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皇子。长子朱标出生于战争年代,早年被封为世子,建国后又被册立为太子(1368年),自然而然地成了明帝国合法的继承人。

可他没能完成与父亲的长跑,1392年,就挂了。

这是一个重大的风向标,决定帝国命运不同凡响的政治信号。可以这样讲,太子朱标之死使原本站在山巅的明帝国突然间坠落山谷,接下来,他的子孙一次次拾起之后重来,朝着另一个山头奔跑,使局面变得波诡云谲,扑朔迷离一一一当然,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帝国传承,无意中又演绎了一幕又一幕的精彩。

朱标死后不久,朱元璋初衷不改,坚定着“立长立嫡”的信念,几乎同时立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长子朱雄英早夭),试图浇灭诸皇子心中的欲望。可是他错了,既然可以选择朱允炆为皇太孙,他完全有理由在自己庞大的皇子队伍中选择新的接班人一一一他漠视了诸皇子的决心。于是在西安的二皇子朱樉,北平的四皇子朱棣等一个个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一一一这无疑是朱元璋自己,亲自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

[var1]

朱标影视剧照

今天,我们重点展开,明史上第一个受封藩王,却被朱元璋漠视的千年老二,秦王朱樉。

朱樉(1356年一1395年),与太子朱标、周王朱橚等同为马皇后所生,正宫嫡出,根正苗红。太子朱标逝后,最有资格和实力继统的他,却在1395年离奇暴亡,死后还被父亲在赐下的谥册中责骂,控诉他犯下了三十七宗罪,这样,他只好把后来的精彩留给了侄儿朱允炆和四皇弟朱棣。

可“革车六千、带甲八万”的朱樉为什么会离奇死亡?为什么会被控诉三十七宗罪?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漠视,与皇权擦肩而过?朱樉真的身负重罪,有那么不堪吗?今天,请允许我用一些史实,试图去揭开真相。

朱樉,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王号得冠以“秦”一一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封号。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同样被他的父亲封为秦王。秦与晋横贯北方,俯视中原,其封号气吞山河,这体现了朱元璋对朱樉的厚望;不过,为巩固边防,永保朱氏江山,朱元璋在朱樉身上布下了一个精巧的局。

洪武十一年(1378),朱樉前往属地陕甘西安就藩。

这里有两点耐人寻味,值得推敲。第一:为什么朱樉会受封八年后才前往藩地?

也许这就是朱元璋的老谋深算。

因为明朝刚建国不久,元蒙残余势力还很强大,包括云南、陕甘与东北好多地方还在它的掌控之下,换句话说,北方一线是两军对垒的前沿,而陕甘又正好处于恶战的最中心。

八年后,元明之间局势逆转,元蒙基本处于被歼灭的状态。这时候朱元璋才稍稍放下戒心,派二皇子朱樉前去镇守,这个决定多少带有一点赌博性质,但是,这个重磅人事安排又必须体现朝廷的决心,因为朱元璋希望以点带面,鼓舞前方将士。

第二个需要推敲的问题:朱樉临行,带走了一部分朝中文臣,武将却是鼎鼎大名,以防守著称的耿炳文。这一点,再次佐证了陕甘局势已趋于稳定,而朱樉驻守西安后,可以调遣东西两线的所有守军,全力投入各种战斗,权力之大仅次于朱元璋,足见当时朱樉的实力和受器重的程度。

这充分说明,“革车六千、带甲八万”绝不是一句空话。个人认为,朱樉的卫队甚至超过了朱元璋规定的限额(朱元璋规定了藩王的私人卫队,可以保留五千至一万九千人不等),因为朱樉是驻守在外的第一个藩王,居于前线,带甲实力理应更多一筹。

这就是秦王!而朱元璋对待他就象一枚刚刚被孵下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在篮中,生怕将其打碎。

[var1]

朱樉影视剧照

接下来,朱樉势大,声名鹊起。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又开始放大了招子,牢牢地盯着北境。

与此同时,元蒙的战神王保保护主有功,在与明军多年的交战中偶尔占据上风,给明军剿元制造了大麻烦,由此延续了元蒙的生命。王保保精通韬略,善于用兵,像一条狡猾的泥鳅,神出鬼没,明军若要消灭并活捉他不啻于一个神话。

可在政治上,王保保和朱元璋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朱元璋几经思考,希望招降王保保,于是布下一个局,想对朱樉、王保保以及元蒙实施了战略捆绑。而这个局改变了朱樉,决定了他一生的走向。

这是一个什么局呢?表面上看起来,它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金庸先生笔下,《依天屠龙记》里的那个郡主赵敏大家耳熟能祥吧!她就是元蒙战神王保保的亲姐姐一一一聪明刁钻,武功卓绝,一生把张无忌爱得死去活来。可那只是小说里的杜撰,不知什么原因,朱元璋居然把这个“王赵敏”找到了,历史上她的真实身份就是朱樉的老婆一一一名副其实的秦王妃。

不过,朱樉却全然不是金先生笔下的张无忌,他不接受父亲对他的安排,拒绝政治联姻一一一也许这个“王赵敏”并非书中描写的那么惊若天人,负气的朱樉也没能和她一起演绎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相反把她囚禁起来,不闻不问,孤独一生,死前还下令要求为自己殉葬,这个结局实际上是体现了金庸先生的幽默。

朱元璋气急败坏,指责朱樉的叛逆和不孝,所幸这期间王保保也挂了。朱元璋长抒一口气,同时心生恻隐,又把开国功臣邓愈的女儿作为次妃许给了朱樉,但“不传制,不发册,不亲迎”,这样一来,又把邓愈和朱樉差点气个半死。

无独有偶,偏偏这个邓氏又不是个善茬,嫁入王府后深得朱樉喜爱,自恃根正苗红,不甘居次妃,于是吃起了“王赵敏”的干醋,向被囚于宫宇的她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凌利的攻势。此计正中朱樉下怀,可时间一长,这事居然闹到了南京(也许要求册立为正室),朱元璋自觉颜面扫地,愤然下了道严旨,责成邓氏自缢。

邓氏死后,朱樉再次遭受打击,父子间那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被越拉越宽,甚至被撕裂。各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势如水火。

[var1]

秦王妃(赵敏)影视剧照

随着时局的变化,朱樉坐大,实力雄厚,逐渐成为朱元璋的眼中钉。

让我们回顾一下,朱樉就藩以后,朱元璋对朱樉的叮嘱与警告,然后再把朱樉之死有机地联系起来。

洪武十一年五月赐玺书曰:

关内之民,自元代失政,不胜其敝……尔之国,若宫室已完,其不急之务悉已之。”

这是朱元璋对秦王就藩的第一个叮嘱。

“十五年八月,高皇后崩,与晋、燕诸王奔丧京师,十月还国……二十二年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以樉为宗人令。”

洪武二十二年,所谓劣行昭昭的朱樉被朱元璋扣留在京城,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封朱樉为宗人令。

宗人府是干什么的呢?它等同于皇家为管理家事而设下的一座私人监狱,专门收容那些因反叛、谋逆、犯下重大过失的皇族,是他们了却残生的地方,而偏偏朱元璋又委任朱樉为宗人令,这分明是让一个犯下重科的大头目,去管理其他罪行难书的皇子皇孙。不得不说,这项人事任命对朱樉意味着莫大的讽刺。

这是警告吗?也许早就超出了警告的范畴。

“二十四年,以樉多过失,召还京师,令太子巡视关陕。太子还,为之解。明年命归藩”。

这就是前文提到的所谓三十七宗罪:什么抢劫民女,旧钞(银)换新钞(银),与外军勾结,私自扩大宫殿规模,超越帝制等等等等,反正死有余辜。不过太子朱标巡幸关陕,回来后向朱元璋解释,称其中所列罪行大多子虚乌有,为奸人谗言,胡编乱造,于是第二年,朱元璋放过了他。

[var1]

朱樉陵

朱樉一件好事都没干吗?还真不是!明史记下了他丰功伟绩的一笔。

“二十八年正月,命帅平羌将军甯正征叛于洮州,番惧而降。帝悦,赉其甚厚。”

关于平叛洮州,历史没有祥细的记载,在这里不作过多解读。个人相信“革车六千、带甲八万”的朱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战而屈人之兵,侧面佐证了北线一带防守严密、固若金汤;洮州守备不战而降可以窥见秦王实力,朱樉功不可没。

洪武二十八年,其年三月朱樉薨,赐谥册曰:“哀痛者,父子之情;追谥者,天下之公。朕封建诸子……首封于秦……。夫何不良德,竟殒厥身,其谥曰憨。”

1395年,朱樉成功平叛后,在宫中突然暴毙。关于朱樉之死,有人说他因勾结外邦事情败露,被异族谋杀;有人说他暴唳残忍,挥霍无度,被宫人灭了;还有人说他觊觎了南京皇权,死于惨烈的政治斗年,多年来齐说不一,莫衷一是。

请各位读者参阅一下下面的时间节点。

1392年,太子朱标崩逝,同年他的次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1398年,正式登基,史称建文;1402年,四皇子燕王朱棣靖难功成,从侄子手中夺过了江山;而朱樉暴亡于1395的三月,恰恰在1392年一1398年这个空档期。

纵观前后,个人认为,朱樉也许死于挤身前位这个独特的身份,也许死于南京布下的一个精妙的局。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

图片:来自头条图库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帝陵,有重要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的将军俑秦始皇兵马俑考古新突破!初步厘清秦军军阵排列规律 新发现220余件陶俑扫荡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军如何排兵布阵?秦陵陶俑制作流程如何?这些千古之谜的答案已开始浮出历史的水面。陕西省文物局12日发布了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其中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又有新收获,考古工

  • 西汉王室也喜欢“保温杯”“围炉煮茶” 盱眙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带你穿越古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盱眙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12日正式开馆。 朱鼎兆 摄这不是保温杯吗?咦,原来西汉都王也很潮,喜欢围炉煮茶!哦,西汉王室成员还喜欢吃火锅……12日上午,在刚开馆的盱眙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内,游客看着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时,在感慨这些物品主人——西汉江都王刘非的“奢华生活”同时,不禁将有些形同现在人们生活中

  • 为什么说伊阙之战,改变了战国时代的战争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时期的伊阙之战,战国时期的三个重要战役,战国时期最关键的战役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大分裂和大变革时代,自从赵、魏、韩三氏瓜分了晋国,取得了周天子的封号后,宣告了战国时代正式形成。此时,天下的诸侯从周武王分封时的成百上千家,经过几百年的战争和兼并后,只剩下二十几家。由于各诸侯国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

  • 赵王朱高燧:大哥是太子,二哥太光芒,我也想上位,到底该咋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10岁被封燕王,40岁起兵靖难,4年后从侄儿手中夺下江山,一生征大漠、定边疆,刀剑不离手,活成了让人顶礼膜拜的永乐大帝。[var1]朱棣影视剧照可朱棣怎么也没想到,身边三个儿子的故事或比自己更精彩。长子朱高炽宅心仁厚,书生气极浓,一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下,在位不足十个月,一口气掀开了盛世大幕;次子

  • 郭淮是曹魏功勋名将,为何司马懿造反时,他没有起兵讨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懿杀郭淮,司马懿郭嘉郭淮搭配,司马懿许褚徐晃郭淮怎么组合

    曹魏建立后,拜雍州刺史、射阳亭侯,迁镇西将军(曹真)长史,阻止诸葛亮北伐,料敌精准,屡立战功。正始元年(240年),郭淮击退蜀国姜维,后累迁征西将军。由此,郭淮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等君主,堪称曹魏的功勋名将。那么,既然如此,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郭淮为何坐视不理呢?对此,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分

  • 此人大才,诸葛亮死后却被夷灭三族,直接导致蜀国第一个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魏延可以说是相当的冤枉,根本不可能有造反一说。历史上,魏延是非常受刘备重用的。我们都知道,刘备的一大本事就是识人,那么刘备对魏延的重用就可以直接说明魏延是一个有才能且十分值得相信的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魏延虽然具有大将之才,但无奈出身低微,即使屡立战功,但刘备也不敢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关羽张飞那样直接

  • 透过“白公胜之乱”,可看出楚国初期形成的政治体系已注定其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哪个省是正宗楚国人,楚国47位君主列表,春秋争霸第116关白公胜作乱

    公元前475年,中国古代进入战国时代之初,当时出现的战国七雄,楚国无论是疆域、经济、还是人口都是其他六国望其项背的。然而,却因为楚国在建国之初埋下的封建旧贵族势力的种子,导致贵族势力像寄生虫似的常年的附在楚国这个母体上,严重的腐蚀着楚国的经济与政权。导致楚国的政治架构上的问题严重的拖了社会发展的后腿

  • 魏国打仗从不缺粮,为何花了43年才灭掉弱小的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曹魏并非一经建立就要展开灭蜀之战,这中间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以及各方势力、关系转化的。就好比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我们如何衡量始皇帝使用了多长时间灭掉一个国家。我们是以灭国之战的开始到结束而衡量的,并不是以秦国何时建立到所灭国家何时灭亡而计算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在秦国建立之初,以

  • 公元198年,关羽向曹操要一个女人,曹操为何选择了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关羽跟了曹操多久,曹操为什么要和关羽交往,关羽为何要向曹操投降

    为什么刘备和曹操会一起打吕布呢?刘备的理由是,我之前在吕布落难的时候,妄想收服这个主动来投的小弟,但是没想到吕布不当人子,不光不像关羽张飞那样感激自己,还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给抢了;曹操的理由是,自己也曾想收吕布当小弟,但那是吕布选择了拒绝,当时曹老板野心勃勃的要和袁绍开战,自然要防止后院起火,于是孙

  • 秦始皇兵马俑考古,有新突破!研究人员:甬道被人挖开过!是项羽干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扫荡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军如何排兵布阵?秦陵陶俑制作流程如何?这些千古之谜的答案已开始浮出历史的水面。据新华社消息,陕西省文物局12日发布了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其中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又有新收获,考古工作者对陵园外围的大型陪葬坑——一号坑进行了持续十余年的第三次考古发掘,新发现陶俑22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