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神吴起:被孔子学生曾子逐出师门,为何成为战国“最牛经理人”

战神吴起:被孔子学生曾子逐出师门,为何成为战国“最牛经理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040 更新时间:2023/12/14 16:03:40

吴起,公元前440年,战国时期卫国生人。被后世称为“吴子”,其所作的《吴子兵法》更被后世称为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齐名的兵法著作。而吴起一生先后于鲁、魏、楚三国任职“高层”,也可以称的上古往今来“最牛职业经理人”。

聊一聊吴起是如何拜在曾子门下,最后又为何被曾子逐出师门。

年幼的吴起还生活在卫国,正是年少轻狂的状态,成天跟一群当地的“小混混”在一起舞刀弄枪,虽然在街坊邻居眼里是不务正业,但当时吴起将剑舞的那真是“豪气干云争舞剑,疏狂潇洒欲作仙”。也正是这个时候的经历,也为他以后成为将军垫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吴起的母亲却因为吴起不务正业经常训斥他,经常打的吴起是离家出走。可以看出,吴母是很不喜欢当时的吴起。因为在吴母的心里认为,吴起一天只知舞剑,跟一群小混混走街串巷,担心吴起以后会受“大环境”影响,没有了斗志与上进心。

[var1]

年幼时吴起潇洒舞剑

其实,吴母的担心是对的,因为当时的吴起心里确实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心思,更不会有以后成为大将军的心理,而只是想着带领他的小伙伴,称霸乡里做“地头蛇”。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到,著名的汉武帝刘邦,当时不也是成天跟一群小混混在一起么,最后不也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了么。

但是从后来的事实可以看出,吴起和刘邦的结局是截然不同的。历史上刘邦创立了大汉,而吴起却捞的一个三次跳槽,最后却还是被害死在了楚国。但值得庆幸的是,吴起生活在有着悠久文化沉淀的国度,吴母秉承古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文化思想,硬生生的将吴起打醒悟了。

在某一天的下午,吴起再次受到吴母的训诫,这也是吴母这一生最后一次教育儿子了。因为这一次吴起受到母亲的责骂后,吴起狠狠的在自己的手臂上咬了一块肉下来,然后向母亲发下血誓:“起不为卿相,誓不复入卫。”只见吴起转身走后头也不回的从吴母的视线里消失,单独留下眼泪汪汪的吴母。《东周列国志》:母泣而流只,起竟出北门不顾。其实吴母打心里认为,这辈子也不会再见到吴起了。并不是因为吴母年老了,而是因为吴母压根就不相信吴起会有出息的那一天。

就这样吴起转身离开了家,开始了出游列国,谋取功名之路。因为吴起所处的年代,距离春秋时期孔子游教列国只有40多年,而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热潮,还没有褪去。更巧的是当时离卫国最近的鲁国,正是孔子爱徒曾参,也就是曾子说教的地方,吴起便做起了“鲁漂”来到鲁国,拜师曾子。

[var1]

历史上的吴起与曾子

吴起从拜师曾子门下后,每日都勤学苦练,为的就是年少吹下的牛。果然不出多久,吴起成为了曾子的得意门生,大名也已经传遍各国。直到有一次,当时任齐国大夫的田居,也就是吴起未来的老丈人来到鲁国访问的时候,特到曾子府中,向曾子问政。当时的吴起作为曾子得意门生伺候在旁,然后田居格外注意到了这个“未来女婿”,便单独与吴子交谈,谈笑间,田居看出吴起有一定大将风范,也非常看重吴起的能力,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吴起。从后来的史事来看,这个齐国大夫田居果然有一定眼力,看对了吴起有大将风范,成为了鲁、魏、楚的高层领导。但田居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女儿却因为吴起求官,而被吴起亲手杀死,

就这样吴起在曾子门下一学就是六年,虽然吴起个人修养和能力上都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大家都知道儒家是非常看重“孝悌”的,这也是作为儒家学生必须要做的。而曾参却发现,吴起在身边呆了这么多年,却从来没有回家探母,这让曾参也很好奇。再一次聊天中,曾参便问吴起为何从未见他回家探母。吴起说当年因为自己从家出来的时候曾发誓,不出人头地绝不回家。而作为儒家传教者的曾参怎么能允许自己的学生犯这等错误呢,便训斥吴起,并要求吴起尽快回家探望母亲,吴起也随口应承了一下,这件事也就这样暂别段落了。

而后没多久,在一次曾子上课的期间,卫国有人传来消息,说吴起的母亲过世了。当吴起得知噩耗的时候,吴起只是仰天大喊,哭了几声,便马上抹了一抹眼泪,回过头,接着若无其事的上课。而这一切曾子都看在眼里,曾子认为作为儒家学生,本应以孝悌为第一,吴起却在听闻母亲去世后,只哭了几声便若无其事了,见过铁石心肠的人,却没有见过如此狠的人,便断定吴起是一个不知孝悌的人,便将吴起赶出了师门。并且对吴起说了一句:以后在外面,不要说我是你的老师。而吴起心里也明白,在曾子学习的这六年里,自己也已经修的一身武艺,也深知只要在这个战乱的时代能呼风唤雨就已经足够了,做不做曾子的弟子已经不重要了。便向曾子,叩拜了三下,便起身昂首挺胸的走了。而这一走,也正式的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

[var1]

吴起曾“跳槽”鲁、魏、楚、三个国家担任要职,堪称战国“最牛经理人”

吴起第一次任职:被鲁国公仪休举荐为鲁国大夫

吴起从曾子那里出来之后,一直逗留在鲁国。直至公元前412年,齐国打过来了,鲁国只能奋起自卫,但自卫必须有一个队长,而且还要是一个合格的队长。由于吴起在曾子门下的时候名声就已在外,所以这个时候鲁相国公仪休向鲁国君举荐吴起。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有一个齐国的妻子,鲁国人就对他有所怀疑。而吴起很渴望这次出人头地的机会,就毅然决然的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以表决心,这也是著名的“杀妻求将”。

吴起杀死了妻子,表示了自己绝无二心,消除了鲁国上下的疑虑。就这样鲁国君任他为大夫,率领鲁国军队迎战齐国。而吴起果然不负众望,吴起到达前线后,并没有急于跟齐军开战,先向齐军示弱,让齐军误认为鲁国军队不堪一击,从而“骄其志,懈其备”,然后出其不意将齐军一举击败,吴起率领的鲁国军队大获全胜。

[var1]

京剧:吴起杀妻求将

有话说:“人红是非多。”吴起一战成名,一时鲁国内流言四起。就开始有人“卸磨杀驴”,诽谤吴起是一个残暴的人,为了当官都可以将自己的妻子杀死,其母去世,也不回家探望,可谓不孝无义之人,怎么能对国家忠诚呢?就这样鲁国国君也因而疑虑,便辞退了吴起。就这样吴起第一个“职场生涯”匆匆结束了,吴起也离开了鲁国,踏上了他乡之路。

吴起第二次任职:被魏国魏文侯选中,当上魏国将军

吴起离开了鲁国后,听别人说魏国的国君很贤明,便只身来到魏国。魏文侯也得知吴起的到来,便问了身边的大臣:吴起可不可用?魏国大臣李悝认为:吴起在鲁国都曾打败了齐国的司马穰苴,可以说上是用兵如神,就这样魏文侯便任命吴起为将军。后于公元前409年魏文侯命吴起攻打秦国,吴起一举攻克了秦国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今澄城南),(今华县),筑洛阴(今大荔南)、合阳(今合阳东南),五座城池。后来在吴起的主导下,发生在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更是以少胜多,仅以五万魏军就大败秦军五十万之多,这一战也使得魏国成为了一方强国。

人红终究难逃是非多,吴起一时间又成为了魏国的“红人”,也因此成为了很多人的眼中钉。在魏文侯死后,太子继位,称魏武帝。魏国的公叔任相,但他担心吴起会威胁他的地位,便想加害吴起。公叔身边人了解吴起为人廉洁重誉,是个有操守的人。便让公叔向武侯谏言将一位公主许配给吴起,然后邀吴起来相府做客。因为公叔的妻子也是公主,让公叔妻子可以在吴起面前羞辱公叔,让吴起认为娶了公主以后,就无操守可言,便一定会谢绝武侯,从而武侯便会降罪于吴起。就这样,公叔依计行事,果然吴起因为看见娶了公主后的公叔的窝囊样,便谢绝了武侯。在古代,一国之君说话那是一言九鼎,怎能随意收回。吴起猜测会被武侯降罪,便连夜收拾行李,逃出魏国,来到了楚国。就这样吴起的“第二次职场生涯”又短暂结束了。

[var1]

魏相向武侯打小报告

吴起第三次任职达到人生巅峰,也迎来了人生落幕:被楚悼王任为楚相,实行变法,最后由于楚悼王意外逝世而失败,自己也送了命。

公元前402年,楚国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件,楚国君主楚声王在驾车巡视期间,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强盗所杀,其子熊疑继位楚悼王。楚悼王知道杀掉他父亲的正是楚国的旧贵族势力,从继位之初他便立誓要打压楚国旧贵族势力,但是苦于身边无能人,只能忍气吞声,等待机会。

直到吴起的出现,而吴起的名声早已传到了楚悼王的耳朵里,楚悼王认为吴起就是其打压旧贵族势力的不二人选。所以吴起刚到楚国,就被任为楚相。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打压楚国贵族势力,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起变法”。

吴起跟楚悼王一拍即合,首先针对打压贵族势力而推出了“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的法令。意思就是贵族势力以往的世袭制,三世以后便作废。对待官员上,更是将许多无用的官吏遣散回家,停止给予俸禄。通过一系列改革,不仅有效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更是通过改组国家的官僚机构,使得楚国在经济上得到了有力发展。在军事上,通过奖励军士,鼓励士兵勇敢杀敌,也使得楚国平定了越国、陈国、蔡国,还消灭了韩、赵、魏的威胁;在吴起的统领下,还曾讨伐了秦国,使得楚国的疆域一度达到了鼎盛。

但是好景不长,这场风风火火的变法仅经历了五年之久,便因为楚悼王的死而宣告失败。不仅仅变法失败了,也因为吴起变法得罪的楚国旧贵族势力,在楚悼王暴毙当天,贵族势力便迫不及待地将吴起杀害。最后吴起在楚悼王遗体旁万箭穿心致死后仍被处于车裂,可见吴起给楚国贵族造成心理阴影有多大。

[var1]

写在最后:

吴起前后在三个国家都担任过重任,享尽了人间荣誉,可以算得上战国时期的“最牛经理人”。但是吴起的一生是漂泊的,从背井离乡,到先后投奔了三个国家,最后客死他乡,吴起的一生也是悲哀的一生。

为了出人头地杀了自己的妻子,就连自己的母亲去世,他都没有回去探望,因为这两件事,吴起到今天都是备受争议。历史从来都是胜者为王,很多学者都认为他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尽管吴起失败了,但是十哑君也认定吴起是一个悲哀的英雄!他也是英雄!

更多文章

  • 街亭之败,错在诸葛亮吗?诸葛亮为何不让大将赵云、魏延去守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赵云率一支大军出斜谷,被曹真堵在山里了。诸葛亮在刚抵达天水附近的时候,就派马谡去街亭 了,为了堵住魏国的援军。街亭建城后,诸葛亮其实是可以往西进凉州的。蜀汉缺马,如果你想北上跟曹魏打,平原作战不可能没有骑兵。如果能占据雍凉,就可以组建骑兵,然后就像董卓或者马超一样,反过来进军长安。诸葛亮选择进攻陇西

  • 项羽有多猛?千百年来,没有第二个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死后三大怪异现象,项羽一句名言流传千古,项羽打得过李存孝吗

    华夏青史悠悠数千年,涌现出很多战神名将。如果论带兵征战,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李靖、吴起等等,都堪称一代战神。如果论个人武勇,恐怕千载之下,无人能和项羽相提并论。不要再提吕布和李元霸,吕布我会具体分析,而李元霸只是个虚构的人物,不存在的。首先说明一点,除了个人勇武之外,项羽带兵征战可丝毫不弱,也

  • 韩学者金泰成:中国正超越美国,成为值得全世界尊重并依靠的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有时候,我们了解自己是需要借助别人的评价的。韩国学者金泰成就曾说过:中国正超越美国,成为值得全世界尊重并倚重的大国。[var1]中国金泰成是何人?大多数人对金泰成可能并不了解,甚至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他既不是韩国政要,也并非韩国财阀。他只是韩国一名著名的翻译家。1959年,金泰成在韩国的首都

  • 数钱耗时半年,“孔子衣镜”颠覆认知,吃瓜致死,海昏侯墓真相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这是权臣霍光在决定废掉自己拥立的皇帝刘贺时,宣读的罪状。而自埋葬刘贺的海昏侯墓被发掘后,让人重新思考,之前对很多历史的认知。[var1]图/海昏侯墓葬地下结构图(图自网络)2015年考古人员挖开墓室顶板时,他们被眼前一座2米高的“钱山”

  • 敌间谍献计坑秦国被识破,嬴政却下令重用,16年后方知秦王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嬴政在赵国时期被哪两个人欺负,嬴政当时派谁守边关,谁先发现嬴政的弱点的

    在经常被秦国收拾的东方六国中,处境最悲剧的是韩国。[var1]韩国本身就是六国中国力最弱的国家,更加倒霉的是韩国恰好位于秦国东进的通道上,所以秦国从公元前265年几乎每年都要发兵侵略韩国,弱小的韩国在秦军眼中如同公共厕所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在秦军的反复蹂躏、摧残之下,韩国的灭

  • 什么样的人能称为顶级谋士?说说曹操、孙权底下的荀彧和鲁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以下是本期部分文字内容 #历史#  #三国#  从小军阀发展到称霸一方,需要的不是一战之胜败,一地之得失,而是发展方向是否正确以至于在下一个发展浪潮打来时还能站在浪尖上,这就是战略家和普通谋士的区别,荀彧和鲁肃就是战略家。家庭背景颍川荀氏,从祖父开始族人就在朝为官,荀家知名当世吃瓜:我一直不明

  • 秦始皇陵甬道被人挖开过!可能是项羽干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记者12日从陕西省文物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共清理陶俑220余件,初步厘清军阵的排列规律,明确了陶俑的制作程序,甬道迹象可为项羽破坏秦始皇陵园和兵马俑坑提供非常有力的佐证。 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平面呈长方形,按照排列密度估计

  • 1700多年前的刘禅是扶不上墙的“阿斗”吗?看他都做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刘禅为什么被称为阿斗,阿斗对刘禅的评价

    刘禅在位40多年,要是他没有一点过人之处,又怎么能安稳的执政40年,以致他降魏后还能善终呢?看他都做了啥?东汉末年是一个乱世,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各路诸侯纷纷起兵争夺天下。刘备这个破落的的皇室后裔居然也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与天下英雄一起争夺天下,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备终于在221年建立蜀汉政权。

  • 长平之战赵括并非一无所获,用纸上谈兵讽刺他,实在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平赵括,赵括兵败长平视频完整版,长平之战赵括的水平

    两国交伐,生死攸关1、秦赵崛起纸上谈兵说的是赵括,但是为何会爆发这场战争,还得从两国先后崛起开始讲。战国时期,曾经“三家分晋”之一的魏国,在马陵之战当中落败,从此一蹶不振。五个诸侯国联攻伐盛极一时的齐国之后,秦国趁机开始崛起。[var1]秦国在经历一场商鞅变法,开始了自己强势东出,逐鹿中原的历程。从

  • 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有新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陕西省文物局1月12日发布了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其中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又有新收获,考古工作者对陵园外围的大型陪葬坑——一号坑进行了持续十余年的第三次考古发掘,新发现陶俑220余件,并初步厘清军阵的排列规律,还明确了秦陵陶俑的制作程序。这是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的将军俑。一号坑的第三次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