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6年,正值30岁的司马炎登基,成功的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多年分裂动乱,建立了西晋。可皇帝的凳子都还没坐热的他,就早早的开始考虑太子人选之事了。
“陛下,炎有君人之德,且自先秦立宗法后皆定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贤,此乃祖宗家法。”司马炎为了皇位与大臣们合作,让他们在父亲身边说下这些话语。
迫于宗法和大臣的压力,司马昭最后还是立了司马炎为太子。
正是因为自己曾经身为嫡长子也差点丢失皇位,司马炎这一层心结使得他更能理解如今的长子司马衷的处境,也更愿意立嫡不立贤。
辗转多次,立太子之事他犹豫不决
“裴秀,早些时候我的长子死了,如今我想立太子,你说我该不该立如今的长子司马衷为太子呢?”
司马炎正与他最信任的大臣讨论太子一事。裴秀早年帮他当上太子跟着司马炎多年,深得司马炎信任。
“人们常论道,长子司马衷不太聪慧,也无治国理政之才,但毕竟为嫡长,若陛下要选贤必不是最佳人选。”裴秀也没给出别的人选。
司马炎心里其实也有自己的算盘,自己的儿子也不少,但是其实优秀的也没几个。司马炎很爱自己的妻子杨皇后,司马衷是他和爱妻生下的第二个孩子,加上又是嫡长子,理应设他为太子。
可是许多人都说司马衷是智力低下,司马炎心里也有顾虑,没多久又去询问杨皇后的意见。
“长子衷天生愚钝,不堪造就,朝堂皆知,我欲立他人为太子。”
“衷虽不算聪慧,但为人宽厚仁义,好生教导, 定有长进,且其为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皇后杨氏虽知道自己的儿子不聪明,但也疼爱儿子,不愿皇位给他人获得。
问了别人的意见,加上自己曾经身为嫡长子差点丢失皇位,司马炎更加愿意将太子之位给年仅8岁的司马衷。但司马炎也不傻,他觉得自己要亲自考验一下这个儿子,出了一份包括日常常识、治国方针等各个方面试卷,要求他三天内交卷。
但司马炎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给儿子司马衷找的妻子是如此的有心机。这个女子叫贾南风,她的父亲是西晋开国功勋贾充。贾南风据说奇丑无比,当初杨皇后和司马炎之所以许配她给司马衷完完全全是一场政治联姻。
当时的司马衷虽然小,但是已经有了一个皇孙叫司马遹。这个皇孙的母亲是谢玖原是晋武帝后宫的才人,晋惠帝当了太子要纳太子妃,猴急的司马炎担心司马衷还小不懂房事,特命谢玖前往东宫侍寝,生下了一个皇孙。
一天夜晚宫中突发大火,司马炎登楼眺望。当时司马遹只有5岁, 也跟在旁边。他牵着司马炎的衣角说:“暮夜仓猝, 宜备非常, 不可令照见人主。”司马炎对他这个只有5岁的孙子的聪明和见识大为惊叹, 后对群臣说司马遹的才智与自己的爷爷司马懿年幼时相当。
在这之后,年幼的皇孙经常呆在司马炎左右,他很疼爱这个孙子,在孙子这看到了希望的他也慢慢断掉了废太子之心。可司马炎不知,他以为他把这个白痴儿子的后路以及铺垫好了,但事与愿违。
没过多久司马炎就中风去世,儿子司马衷继位成惠帝,全国多低连年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瘟疫,民不聊生。而晋惠帝司马衷面对饥民还说出了令后人耻笑的:“何不食肉糜?”不久八王之乱,他心爱的皇孙也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