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一共有五位好朋友,三个在魏国当官,一个战死,一个失踪

诸葛亮一共有五位好朋友,三个在魏国当官,一个战死,一个失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540 更新时间:2024/1/1 21:45:42

在魏国当官的三人:徐庶孟建石韬

[var1]

第一个:徐庶

徐庶,本名徐福,他早年是一个侠客,游历江湖,后在荆州居住。刘备被曹操击败,投奔刘表,在新野驻扎。此时,徐庶仰慕刘备,认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是一个仁德之君,于是前去投奔刘备,成为刘备手下的一个谋士。

诸葛亮就是徐庶向刘备推荐的,还再三叮嘱刘备,要亲自去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刘备先后去了三次,才请出卧龙先生诸葛亮。徐庶和诸葛亮两人“同朝为官”,共同辅佐刘备,建功立业。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公元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刘备不敌,只能逃走。在当阳长坂坡,刘备十万军民被曹操大军追上。在混战中,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军俘虏。众所周知,徐庶是一个大孝子,他不忍心老母亲在曹营之中受到虐待,于是辞别刘备,进入曹营。

魏国建立后,徐庶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也算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了。后来,徐庶病逝。

[var1]

第二个:孟建

孟建,字公威,也是诸葛亮的好朋友。他是汝南人,但长期在荆州求学。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他结识了石韬、徐庶、孟建三个好朋友,四人常常在一起谈天说地,探讨知识。石韬、徐庶、孟建三人对知识务必要精熟,而诸葛亮只是把握整体,并不深究。诸葛亮对这三人说道:“你们三人将来的成就有限,最多官至刺史、郡守。”徐庶等三人并未反驳,而是反问诸葛亮将来能当多大的官。

孟建在荆州,只是客居,时间长了,便想念家乡的亲戚、朋友,还有泥土。他于是回去了,在魏国官拜凉州刺史、征东将军。诸葛亮多次北伐,说不定能碰到孟建,和孟建交战。

[var1]

第三个:石韬

石韬,虽然是诸葛亮的好朋友,在魏国建立后,他却跑到魏国当官去了,被任命为典农校尉。他和徐庶是老乡,都是颍川人,两人关系密切。

荆州刘琮归顺曹操,刘备和诸葛亮逃走,石韬便跟着徐庶的步伐,回到北方,投靠了曹操。魏国建立,石韬被任命为郡守、典农校尉。

以上三人虽然都是诸葛亮的好朋友,但他们都站在了诸葛亮的对立面,都在魏国当官。尤其是徐庶,特别可惜,但没人指责徐庶,因为“忠孝不能两全”,徐庶是一个大孝子,他选择了孝。

[var1]

诸葛亮剩下的两个朋友分别是庞统崔钧

其中庞统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和诸葛亮齐名的凤雏。他后来也辅佐刘备,成为刘备手下的军师,与诸葛亮平起平坐。说实话,庞统也非常有才,他为刘备规划了夺取益州三策,分别是上中下三策。可惜的是庞统运气不好,在攻打雒城时,中流失阵亡。

接下来再说说失踪的崔钧

崔钧,字州平,是博陵安平人。与徐庶、石韬两人是寒族不同,崔钧出身名门望族,他的父亲是东汉太尉崔烈,他的哥哥是议郎崔均。崔钧早年在东汉王朝当官,历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在董卓作乱时,崔钧和袁绍一同起兵,讨伐董卓,导致他的父亲崔烈被董卓收押。

[var1]

后来,可能是崔钧看破一切,便辞官前往荆州游历,和诸葛亮、徐庶等人成为好朋友。说实话,崔钧岁数比诸葛亮等人大许多岁,但他和诸葛亮谈得来,因此成为忘年交。后来,历史上便再没有崔钧的相关记载,他失踪了。

结语

三国时期,诸葛亮一共有五个至交好友,其中三人回归北方,成为魏国大臣,与诸葛亮成为敌人,庞统不幸战死沙场,崔钧崔州平失踪。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更多文章

  • 玛雅人原来是商朝时期的中国人迁移过去的!这其中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玛雅人是商朝人的后裔,商朝女人长相复原图,商朝灭亡后商人去哪了

    关于玛雅人的印象,最出名的就要属世界末日的预警,当然最终证明这种说法不过是无稽之谈。传闻玛雅人早已经消亡,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个种族并没有完全消失。一些学者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在世界某个角落依然留存着玛雅人的后裔,他们继承了先祖的外貌特征,有着丰满的嘴唇和宽阔的额头,这和玛雅人所留下了雕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 晋国羊舌氏覆灭记,“晋国无公族”的受益者,后代大富大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羊舌氏,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姓氏,反正和羊的舌头有关,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杨姓的一部份。羊舌氏在晋国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成败呢?且看本章。晋献公的有个弟弟叫姬伯侨,姬伯侨有个儿子叫姬文,姬文有个儿子叫姬突,这个姬突后来被封于羊舌邑,其后称羊舌氏,羊舌突就是羊舌氏的开基祖。算起来,羊舌突是晋献

  • 从西周的宗法制度入手,聊聊其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大程度上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取决于华夏文明本身就具有极其大的“连续性”,要追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那么肯定要谈到西周的宗法制度,那么文明的“连续性”与西周的宗法制究竟有什么关系?一、宗法血缘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了中华文明,使得中华文明的发展较为完整1、血缘一直是联系任何事情的最好方式,包括中华文

  • 安庆富豪韩定旺:公务员下海,8000万投资潜山,因故辞去代表职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1953年,韩定旺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他毕业于安庆师范学校(现为安庆师范大学),后到东北当兵。回到安徽以后,他进入安庆机械局,当了一名汽车司机。机缘巧合,他救助了一辆翻入稻田的外贸局汽车,得以转入外贸局工作,从业务员做到人事科长,再做到冷冻厂厂长。但不知为何,多年以后,安徽当地媒体写他,都说他

  • 周朝则天大圣皇帝武曌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曌的简介,周朝的皇帝武则天,武曌谥号有哪几个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周朝则天大圣皇帝

  • 古代暴虐无道的4个帝王,纣王仅排第2,第1多数人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真正的纣王,历史上有关纣王的真实记载,历史上真实的纣王是什么样子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孙皓是孙权之孙,深得孙权的喜爱,被赐名为“彭祖”。吴景帝孙休后,在朱皇后(后来的朱太后)的支持下,孙皓当上了东吴皇帝。孙皓执政初期,下令开仓放粮、抚恤贫民,因此一度被誉为“令主”(贤德的君主)。但孙皓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志得意满,开始沉迷酒色,以“杀”治国。孙皓通过杀人来震慑那些劝谏

  • 《大秦赋》:张鲁一即将亲政,“郑国渠”阴谋败露,差点毁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鲁一的情史,张鲁一和秦始皇长得有多像,张鲁一个人资料演过的电视剧

    《大秦赋》中关内侯被杀,渭阳君的妻子也遭到了嫪毐的杀害,嫪毐引起了老秦人宗室的一致怒火,他领盒饭的日子也不远了。同时,因为嫪毐没有净身,便被吕不韦献给了太后赵姬,还生下了两个孩子。他自己也被牵连,在驱逐出秦国的路上,嬴政一杯毒酒将其赐死。[var1]自此,嬴政(张鲁一)迎来真正亲政时刻,仿佛人生也到

  • 历史上的纣王被称暴君,其实大家都错了,而是一个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喜欢娱乐八卦的朋友们,来看小编的文章,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对于各位小伙伴们来说,即便是不是很了解历史,但也是熟知古代商纣王的残暴了,其实从历史上来说,这是一个偏激的看法了,很多学者都只是看到了商纣王的残暴,却没有看到商纣王对于历史进程的一些贡献了,毕竟作为商朝最后一个国君,那么商朝的灭亡,很多人也

  • 战国策:永远不要与愚蠢的人商量谋划,愚蠢者只会坏了你的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这时候秦武王身边的大臣却对秦武王说:“您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够治好,假如治不好的话,反而会使耳朵聋了与眼睛看不见了。”这些话让秦武王心中产生了顾虑,于是就把大臣们的这些话对扁鹊说了。扁鹊很生气,把治病的工具一丢,对秦武王说道:“您与聪明人商量谋划,却又与不聪明的人来败坏他。就凭这个,我

  • 乐毅为什么不攻下齐国最后两座城?越是想得清楚,越是觉得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乐毅在齐国几年,乐毅连下齐国七十二城,乐毅伐齐消灭了齐国多少兵力

    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打得东方强国齐国最后只剩下东都即墨和南都莒城两座孤城。 齐国眼睁睁就要亡国了,可是,摧枯拉朽打下齐国70余城的乐毅为什么对这最后两座孤城没有攻下来呢?按照常规的军事套路,围而不打或者集中火力,都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为什么乐毅没有采用呢?他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背后又有什么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