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五霸之宋襄公-被仁义洗脑的伪霸主做了哪些啼笑皆非的蠢事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被仁义洗脑的伪霸主做了哪些啼笑皆非的蠢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85 更新时间:2023/12/28 10:24:13

谦虚礼让的宋公子

宋襄公姓子,名兹甫,是商纣王哥哥微子的后代。

[var1]

西周初年,周公平定三监之乱,按照延续前朝香火的传统,将微子封在商朝旧都商丘,建立宋国,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所以政治上宋国地位比较特殊。

对于这些商朝遗民,周公还比较够意思,宋国被封区域位于中原,面积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非常适宜人们生产生活。

同时宋国继承商朝善于经商的传统,商业文化繁荣昌盛,商丘等多个都市都成为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

不过由于国土狭小,宋国虽富,但在综合实力上仍是小国,在春秋时期上百个诸侯国中是一个不温不火的存在。

[var1]

不过兹甫继承王位后,想要改变现状,相传在兹甫的父亲宋桓公病重时,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兹甫本应是继位之人。

可是他在父亲面前恳求,要把太子之位让给庶兄目夷,还说:“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仁义,请立目夷为国君吧。”

不过目夷没敢受让,还跑到卫国去了,前651年,兹甫顺利地登上王位,是为宋襄公,并把目夷找回来,封他为相,主管军政大权,辅佐自己处理朝政。

相比于齐桓公的刀兵相见和晋文公的颠沛流离,宋襄公的上位真的可以用君子谦逊美德来形容,不过宋襄公在此之后的表现堪称灾难级。

不自量力,图霸不成反被囚禁

在当时,齐桓公是诸侯盟主,各路诸侯都要听他号令,宋襄公继位后接到齐桓公盟约邀请后欣然赴会,自愿接受齐桓公制定的盟约规矩。

可能是宋襄公这个人看着靠谱,齐桓公在会后委托他在其死后照顾太子昭,能得到齐桓公如此信任,宋襄公自然非常乐意,满口答应。

前643年齐国发生五公子内乱,齐桓公也被饿死在宫内,太子昭逃到宋国向宋襄公求援。

宋襄公觉得自己受到齐桓公托孤,很自觉地把自己放到诸侯盟主的位置,向各路诸侯发通知要求一起前往齐国平叛。

[var1]

但是他的号召力实在不行,多数诸侯把他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卫国、曹国、虢国三个小国派了一些人马来。

于是宋襄公纠集四国联军向齐国进发,打了齐国一个措手不及,平定了齐国内乱,宋襄公一时间变得小有名气。

平叛齐国让宋襄公自信心爆棚,于是他想效仿齐桓公,会盟诸侯,确立霸主地位,但是这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宋国只是一个实力中等的国家,很多诸侯尤其是楚国这样的大国不服,于是诸侯中形成两大集团,一个是以楚国为首的十几个诸侯,一个是以宋国为首的四五个小国。

前639年 宋襄公在鹿地首次会合诸侯,各国相聚在一起,襄公以盟主自居,引起楚王不满。

不仅如此,宋襄公还不征求楚王意见,直接约定当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会合诸侯。

宋襄公的傲慢连本国大臣都看不过去了,他的哥哥目夷劝他,不要妄自尊大,而且在会盟时要带上军队,以防不测。

可是宋襄公却说道:

“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与楚人已约好,怎能不守信用呢?”

[var1]

于是,宋襄公不带军队赴会。结果会盟之时,楚国早已埋伏好大军,楚成王与宋襄公在争论谁是盟主之时,楚成王突然命人抓住宋襄公,把他带回楚国囚禁起来。

堂堂一国之君稀里糊涂地成为阶下囚,这还是春秋以来第一例,宋襄公好不容易积累的政治声望被打得粉碎,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下,襄公才被释放。

泓水之战撕下伪霸主的迂腐仁义

对于宋襄公来说,士可杀不可辱,怎么想都咽不下这口气,在他心中,自己就是当之无愧的诸侯盟主,必须把这个面子找回来!

宋襄公决定必须教训一下楚国,在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后,就决定攻打郑国,敲山震虎。

[var1]

前638年,楚国接到郑国求助,楚成王派大军直接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

这一招围魏救赵让宋襄公慌了神,唯恐国内有失,宋襄公只好从郑国撤退,双方在泓水相遇。

楚军作为进攻一方先发制人,开始渡泓水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说:

“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却说:

“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

结果宋军眼睁睁看着楚军渡过河流,无动于衷。楚军过河后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

“可以进攻了。”

宋襄公又说:

“等他们列好阵地。”

于是宋军又眼巴巴看着楚军布阵,楚军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不会问宋军有没有准备,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var1]

宋军损失惨重,仓皇逃窜,很多宋国大臣埋怨宋襄公不听目夷的话,可是不知道是被圣贤书教迂了还是面子下不来台,宋襄公教训道:

“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此话一出顿时让人无语,有一位叫子鱼的大臣实在忍不住了,讥讽道:

“打仗是以胜利为目的,还说什么君子之道!真的按襄公你说的做,就去当奴隶服侍算了,何必还打仗呢?”

经过此战后,宋襄公称霸诸侯的幻想彻底破灭,笔者看来,宋襄公之所以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是因为太要面子,又没有台阶下。

[var1]

因为在泓水之战的第二年,宋襄公就因为旧伤复发不治身亡,其实说是伤病倒不如说是心病。

自己的霸主没当成,反倒被抓当囚徒,又打了败仗,被狠狠羞辱两次,可是又没处发泄,只能心里闷着,宋襄公自认为自己是一代正人君子,哪受得了这个气,最后抑郁而终。

霸主争议

我们看了宋襄公的履历,除了平定齐国内乱,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反而是各种出糗,不仅配不上“五霸”称号,还很迂腐。

[var1]

但是客观来看,宋襄公不是一无是处,他上任后任用目夷等一批贤良之臣,内修国政,仁义治国,国力有较大的提升。

不过在笔者看来,宋襄公充其量是一个中等实力的君主,与齐桓晋文等霸主是有很大差距的。

更多文章

  • 吕布被斩首后,曹操是如何处理其妻女的?陈宫临终前透露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说起吕布,众人无不嗤之以鼻,因为吕布不仅有勇无谋,而且还喜欢干诛杀义父的勾当!不过事实上,上述这些说法,主要来自于三国演义,在三国正史中,吕布的形象还是有所不同的!正史中,吕布号称飞将,正是因为他非常骁勇,所以丁原才将其收于麾下。不过与演义中不同的是,吕布并非一个莽夫,因为他加入丁原麾下时,担任

  • 没有阿娇,刘彻能登上皇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刘彻的父亲是汉景帝,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而这十四个儿子,都不是他的第一任皇后薄氏所生。也就是说,在刘彻被立为太子前的这段时间里,景帝并没有嫡子——虽然汉朝立储,并不是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但没有嫡子,总是给其他皇子们提供了比较大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十四个皇子,每个人都有机会被立为太子。景帝的第一

  • 决定楚怀王命运一战的前后:先被孟尝君欺骗,后有楚人给齐军指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对楚国来说,秦国政坛这次的变动,应该算是一个大利好——因为秦昭王的母亲芈太后,就是楚女。为了与娘家拉好关系,在芈太后推动下,秦国主动将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归还给了楚国,并再度与楚国联姻。[var1] 因丹阳一战而陡然恶化的秦、楚关系从此得到改善,楚国在西北方向的战略压力也大为缓解。 然而,秦、楚又一

  • 关羽、张飞对战马超、黄忠,哪一方能赢?答案很明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张飞搭配马超好还是黄忠好,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虎上将,张飞黄忠马超能组么

    其一,关羽、张飞两人协同作战多年,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战力。关羽和张飞两人,在刘备白手起家镇压黄巾军的时候,便和刘备在桃园结义,成为同生共死的异姓兄弟。从此,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吃住在一起,平时训练也在一起,打仗一同上战场。刘关张打造完兵器后,投奔了太守刘焉,突然有五万黄巾军来犯。刘关张三人带着五

  • 农民无意中挖到秦国“虎符”,三次鉴定为仿品,博物馆以50元征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杨东锋大吃一惊,还以为小妹被人欺负了。见小妹气喘吁吁,话也说不顺,却一手撑膝,一手将自己给她的小老虎递过来,他才意识到小妹如此反常是和这个小老虎有关。杨东锋接过小老虎,发现经过小妹把玩,小老虎身上的绿锈早已剥落,露出漆黑的底色,让他惊讶的是,虎身上居然出现一排排金字,分外耀眼。杨东锋数了数,共九行4

  • 打断楚国脊梁的杜陵之战源起:张仪以商於六百里地骗楚王与齐断交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身为东周最强诸侯国的国相,其身边人竟然过得如此寒酸,连衣物如此破旧不堪了? 说起来,张仪沦落到这种地步,某种程度上也是咎由自取。自从张仪入秦后,秦国国力一日比一日强。早年间,在张仪辅佐下,秦惠王顺利称王;其后,又在张仪策划下,秦国坐收魏、齐、楚等等山东列强互斗的渔翁之利,成功地突破崤函

  • 史说三国:三九六 二王争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王浑因为王濬不等到他来,就先接受孙皓投降,心中十分怨恨,就想攻打王濬。何攀劝王濬把孙皓送给王浑,事情才暂时得到缓解。何恽急忙给周浚写信,说:“《尚书》中尊崇礼让,《周易》中赞赏谦让,这是古文所吟咏的,道家所崇尚的。前次我们打败张悌,吴国人丧失气势,王濬乘着有利的时机,攻陷吴国的大片土地。若论先后,我

  • 你知道集美名与骂名于千古的曹操,最后的遗书到底写的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遗书有哪些,曹操的遗书是什么,曹操最无奈的遗言

    在易中天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曹操》里的曹操,应该是迄今为止最颠覆,也最丰满的一个形象。他们说他是祸乱朝纲的奸臣,但在十常侍只手遮天的时候,是曹操只身一人,前去刺杀宦官张让,这是奸臣?他们说他老不知羞,妻妾数不胜数,尤其好在攻城夺寨之后,把敌方首领的老婆据为己有。但你想过没有,这些女子嫁给那些首领,

  •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南方,可否得到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汉真的能打败魏国吗,蜀汉人和魏国实力,东吴蜀汉真正联手打得过魏国吗

    其中北线是曹魏,面对的是富庶的关中平原和较为残破的凉州地区。讨伐魏国是蜀汉立国的政治基础,如果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收益也是可观的,所以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来讲,北伐是蜀汉的唯一出路。如果不伐魏,蜀汉国内的派系矛盾会激化,和东吴的关系也会恶化,对于蜀汉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为何说和东吴的关系会恶化呢?因

  • 三国7位英年早逝的人物,如果他们不死,三国历史将会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猛将,三国英年早逝影响最大的十个人,三国时期早逝的几位人

    一、曹昂曹昂(?~197年),字子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昂是曹操的长子,为刘氏所生,因为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从这一角度来看,曹昂可以说是曹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大约二十岁的时候,曹昂被举为孝廉,并受到了曹操的悉心栽培。建安二年(197年),当时只有二十多岁的曹昂就跟随曹操出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