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的父亲是汉景帝,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而这十四个儿子,都不是他的第一任皇后薄氏所生。也就是说,在刘彻被立为太子前的这段时间里,景帝并没有嫡子——虽然汉朝立储,并不是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但没有嫡子,总是给其他皇子们提供了比较大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十四个皇子,每个人都有机会被立为太子。
景帝的第一任太子,是他的长子刘荣。历史上对这位太子的记载并不太多,反倒是他的母亲,受宠多年的栗姬,恃宠而骄、看不清局势,连累儿子被废。
既然是受到生母的影响而被废,那么栗姬的另外两个儿子,河间王刘德、临江王刘瘀于,自然而然地,也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剩下来的十一位皇子,既没有显赫的出身,也缺乏特别突出的才干(有的实在太年幼,还来不及展示才干)。理论上来说,他们被立储的机会,可以算是基本相当的。而汉景帝对立嗣之事,也没有明显的倾向性。
这时候刘彻还很小。据史料记载,景帝信任的姐姐馆陶公主,曾试探着问刘彻:“你想娶媳妇吗?你喜欢哪个宫女?宫女都看不上,愿意娶我女儿阿娇吗?”刘彻回答:“如果我能娶阿娇为妻,我就建一所金屋子给她住。”
刘彻七岁被立为太子,这是在立太子之前,还只是一个幼年小童。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取悦有权势的姑母,这聪明智慧,绝对超出了一般小童的水平。
前面说了,景帝对自己的十一个儿子,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而要选择储君,肯定会选择比较聪明的。刘彻聪明,而且能在恰当的时候表现出他的聪明懂事,他被父亲选中的机会也是比较大的。
“金屋藏娇”、与馆陶公主联姻,这是一个偶然事件。这个偶然事件大大帮助了刘彻。但如果没有这个偶然事件,刘彻也是有机会登上皇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