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决定楚怀王命运一战的前后:先被孟尝君欺骗,后有楚人给齐军指路

决定楚怀王命运一战的前后:先被孟尝君欺骗,后有楚人给齐军指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981 更新时间:2024/3/5 18:27:54

对楚国来说,秦国政坛这次的变动,应该算是一个大利好——因为秦昭王的母亲芈太后,就是楚女。为了与娘家拉好关系,在芈太后推动下,秦国主动将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归还给了楚国,并再度与楚国联姻。

[var1]

因丹阳一战而陡然恶化的秦、楚关系从此得到改善,楚国在西北方向的战略压力也大为缓解。

然而,秦、楚又一次结盟,却引起了齐国的高度不满。当年张仪背信弃义戏耍楚怀王,诱骗楚国与齐绝交而与秦国结盟,导致了楚军丹阳之战的大败,还让楚国失去了汉中;如今楚人竟然不思悔改,又背弃齐国与秦结盟,齐人当然愤慨不已。

为了报复楚国,公元前303年,在孟尝君推动下,齐、韩、魏三国共同出兵,前往伐楚。眼见三国联军步步逼近,楚怀王不得不将太子横送到秦国作人质,乞求秦国出手相救。

听到秦国即将出兵,孟尝君不由得眉头紧锁:如果秦、楚携手与齐、魏、韩三国对抗,胜负归于何方确实是难以预料。

这时,孟尝君身边的谋士献上了一计:“可以派使者去告知楚国:‘三国军队将撤退,楚国如果能响应一起攻秦,攻入蓝田(今陕西蓝田)还是难事吗?更何况是那些楚国故地了!’”

张仪以六里之地骗得楚怀王与齐国绝交后,楚怀王恼羞成怒,派兵攻秦,却在丹阳遭遇大败,失去了汉中;不服气的楚怀王再次出兵,又在蓝田再遭惨败!齐人提及蓝田,也是想故意刺激楚怀王。

[var1]

这位谋士继续说:“楚国原本就怀疑秦国未必能救自己,现在三国这么提议,楚人必定会积极响应,这样就形成楚国与三国谋划攻秦的局面了。如果秦国知道这事,必定不敢出兵救楚。这时,三国再加紧进攻,楚人一定会更加着急地催促秦国出兵,而秦人就愈发不敢出兵。这样我们的离间计就能成功,这次讨伐也一定可以建功!”

此计成功的关键,就是让秦人在恰当的时候知道楚人将背叛!孟尝君听了,心领神会,马上依计而行。

果然,一直就对秦国余恨未消的楚怀王一听说三国要伐秦,二话不说,就予以积极响应。可这时,孟尝君却故意将消息透露给秦人,然后再命三国军队突然向楚国发起了猛攻!

上了大当的楚怀王不得已,只有再派出使者向秦国告急,而生怕有诈的秦国自然不敢出兵。就这样,三国联军以众欺寡,很快就击败了楚军!

[var1]

不过,秦国虽然不敢发兵救楚,却也能坐收渔翁之利。

见韩、魏大军主力已南下,秦军大举东出,先后攻占了魏国的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阳晋(今山西永济乡镇西北)、封陵(今山西永济市)以及韩国的武遂(今山西临汾西南)。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结成了盟友,危急之时却不肯出兵相救,只顾自己抢占土地,这让留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横变得有些狂躁不安了。一天,太子横与某位秦国大夫发生了争执;盛怒之下,太子横竟下狠手,直接将这位秦国大夫给杀了!

这下可闯了大祸:原本秦、楚就已生出了嫌隙,如今楚太子又在秦国公然杀人,杀的还是秦国大夫,这无异于是在火上浇油!楚太子自知闯祸,不想留在秦国任人摆布,赶忙逃回了楚国。对秦国不出兵相救还耿耿于怀的楚怀王看到逃回的太子横,非但没有责备儿子,甚至也没有对秦国表示出一丝丝的歉意。

这瞬间激怒了秦人。

秦国当即宣布与楚国断交,并积极修复与韩、魏二国的关系,甚至还把刚抢占的蒲坂还给了魏国。与此同时,秦国还积极与韩、魏、齐三国谋划,提议再次伐楚。

两年前韩、魏、齐三国伐楚,虽然取得战果,可毕竟秦国在背后虎视眈眈,让韩、魏二国的损失不小。现在秦国主动提出伐楚,这当然让齐、魏、韩三国欣喜异常,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var1]

公元前301年,秦国芈戎、齐国匡章、魏国公孙喜、韩国暴鸢分别率领四国军队,向楚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

见四国军队前来,楚怀王也不敢怠慢,任命唐眛为主将,前往迎战。(唐眛,有史料记为“唐蔑”或“唐明”。)

四国军队中,齐军进攻最为深入,率先在沘(bǐ)水(也称泌水,源于今河南泌阳县东的白云山)边碰到了楚军主力。两国大军突然遭遇,一时间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就各自驻扎在沘水两岸,对峙起来。

[var1]

很快半年过去,双方都按兵不动,这让劳师远征的齐国首先觉得支撑不住了。齐王对战事进展迟缓极为不满,特地派出周最来到前线督促匡章尽快开战,措辞极为严厉。

面对国君的斥责,匡章十分激动,强硬地回答:“罢免我、杀死我、甚至灭我全族,这些齐王都可以做到;可不能交战却强行开战,可以开战却不让交战,在我这里齐王就办不到!”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匡章这是在以生命来维护战场主帅的权威!

匡章可是齐威王时期的老将,看到他这么强势,周最也无可奈何,只能独自回去复命了。

打发走周最后,匡章自己也清楚,劳师远征而长期对峙,确实不是好兆头。这半年来,匡章也一直在寻找楚军防线的突破口,奈何前面还横着一条沘水!他多次派人去打探沘水的深浅,可齐国斥候一靠近河岸,就会遭到楚军弓箭的密集射击,非死即伤。前有强大的敌军,后有国君的督责,这让匡章的压力越来越大!

就在匡章天天都苦思冥想破敌之策时,惊喜却意外降临了。

[var1]

一次,齐国斥候侦查时,恰好碰到了一位在河边割草的当地人。与这位楚人一交谈,他就说出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河水的深浅很容易知道。凡是楚军重兵把守的河段,就是水浅的地方;防守粗疏的河段,就是水深的地方。”斥候听了,马上带着这位楚人前去见匡章。匡章听了后,大喜。于是,他乘夜色派精兵突袭楚军重兵镇守的河段,成功渡过了沘水,随后在垂沙(今河南唐河)大胜楚军,杀死了楚将唐眛,还攻占了重丘(今河南泌阳东北)!

齐军一突破,其他三国也随后发起进攻:秦军攻占了楚国的新城(今河南襄城),魏军则在陉山(今河南新郑市南)一带大败楚军。

楚军的全线溃败,终于让楚怀王彻底认怂了。

为此,楚怀王派昭应陪同太子到齐国,主动向孟尝君求和。可“屋漏偏逢连阴雨”,偏巧在这时赵武灵王又从中作梗,在齐、楚二国间施展离间计,让楚怀王的和齐计划也落空了!

如此一来,楚国就更显得孤立无援了。

[var1]

秦国趁机大举入侵楚国,一度攻占了新市(今湖北京山市东北),迫近到郢都家门口!

强大压力下,楚怀王只能入秦求和,却又被秦人扣押,至死都没能再回到楚国!

继位之初,楚怀王曾担任“纵长”,率领天下诸侯抗秦;执政中期时,楚怀王却被张仪玩弄于股掌之中,于丹阳一战被秦人彻底打断了脊梁;晚年时,又遭遇垂沙大败,不但令楚国彻底被天下诸侯孤立,楚怀王自己还困死在秦国。由此可见,垂沙之战,确实是决定楚怀王命运的一战——如此高开低走的人生,楚怀王究竟做错了什么?

垂沙之战过后,韩国曾派太史疾出使楚国。见到他国太史,楚怀王顺口就问:“客人修行哪家学术?”

韩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就是旧时郑国所在地。因为如此,很多韩人深受郑国文化影响,史疾也不列外:“我主修列御寇的学术。”列御寇,就是列子,是与子产同时代的郑国道家学者,号称能御风而行。

“您崇尚什么?”

“我崇尚正名。”

楚怀王有些奇怪:“正名也可以用来治国吗?”

史疾回答:“当然可以。”

楚怀王想为难一下他,就问:“现在楚国盗贼很多,正名可以防范盗贼吗?”

史疾没有直接回答,反倒是指着一只喜鹊问:“请问楚国把这种鸟叫什么?”

“喜鹊。”

“把它叫成乌鸦可以吗?”

“不行。”

[var1]

史疾这才正容答道:“如今大王的国家有柱国、令尹、司马、典令等等众多高官,他们在任命官员的时候,一定说过要廉洁奉公、要能胜任自己的职务。现在楚国盗贼横行却无法禁止,这就和乌鸦不称之为乌鸦、喜鹊不称之为喜鹊一样!”史疾这是在讽刺楚国官员,大多都名不符实。

与他国使者交流时,楚怀王提到盗贼很多,这说明了楚国治安形势的恶劣。为什么在东周第一大国,会有这么多盗贼?

苏氏兄弟也曾在这一时期与楚怀王谈起楚国政事:“如今大王的群臣父兄,喜欢伤害贤明的人以求进身,他们还向百姓征收厚重的赋税,令大王被百姓憎恨。群臣向民众宣扬大王的过失,又用大王的土地广泛贿赂诸侯,这样大王的国家就必然处在了危险之中!下臣希望大王不要听信群臣互相诽谤的话语,谨慎地选用大臣和父兄,重用民众喜欢的人,节制自身嗜欲,以安定百姓。为国君死容易做到,垂沙之战,死者数以千计;为国君受辱容易做到,自令尹以下,屈身侍奉大王的也数以千计;可当前的楚国,没有妒心而能积极进献贤才的,却看不到一个!”

[var1]

由这番话可看出,楚国之所以盗贼甚多,根源就在于政治的腐化:大臣们多妒贤忌能之辈,使得贤才无法在楚国施展才华;楚国又多横征暴敛,让底层百姓赋税负担沉重、日常生活举步维艰,很多人都不得不落草为寇了!在决定楚怀王命运的垂沙之战中,当地楚人甚至情愿为齐军指路——这从另一侧面证明底层百姓已对楚国彻底失望了!

楚国政治的腐化,难道只是如苏氏所说,是楚怀王被大臣们蒙骗了?

执政三十年后楚国局势还每况愈下,只能证明一点:楚怀王自己才是罪魁祸首。在外屡屡上当受骗,在内又不能任人唯贤,楚怀王没有彻底葬送楚国,已经是万幸!

太史公曾说,秦灭六国过程中,“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可深究起来,所谓“无罪”的楚怀王就是一位长期尸位素餐而碌碌无为的昏庸之君。后来困死秦国,某种程度上就是他自作自受,后人们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张飞对战马超、黄忠,哪一方能赢?答案很明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张飞搭配马超好还是黄忠好,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虎上将,张飞黄忠马超能组么

    其一,关羽、张飞两人协同作战多年,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战力。关羽和张飞两人,在刘备白手起家镇压黄巾军的时候,便和刘备在桃园结义,成为同生共死的异姓兄弟。从此,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吃住在一起,平时训练也在一起,打仗一同上战场。刘关张打造完兵器后,投奔了太守刘焉,突然有五万黄巾军来犯。刘关张三人带着五

  • 农民无意中挖到秦国“虎符”,三次鉴定为仿品,博物馆以50元征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杨东锋大吃一惊,还以为小妹被人欺负了。见小妹气喘吁吁,话也说不顺,却一手撑膝,一手将自己给她的小老虎递过来,他才意识到小妹如此反常是和这个小老虎有关。杨东锋接过小老虎,发现经过小妹把玩,小老虎身上的绿锈早已剥落,露出漆黑的底色,让他惊讶的是,虎身上居然出现一排排金字,分外耀眼。杨东锋数了数,共九行4

  • 打断楚国脊梁的杜陵之战源起:张仪以商於六百里地骗楚王与齐断交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身为东周最强诸侯国的国相,其身边人竟然过得如此寒酸,连衣物如此破旧不堪了? 说起来,张仪沦落到这种地步,某种程度上也是咎由自取。自从张仪入秦后,秦国国力一日比一日强。早年间,在张仪辅佐下,秦惠王顺利称王;其后,又在张仪策划下,秦国坐收魏、齐、楚等等山东列强互斗的渔翁之利,成功地突破崤函

  • 史说三国:三九六 二王争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王浑因为王濬不等到他来,就先接受孙皓投降,心中十分怨恨,就想攻打王濬。何攀劝王濬把孙皓送给王浑,事情才暂时得到缓解。何恽急忙给周浚写信,说:“《尚书》中尊崇礼让,《周易》中赞赏谦让,这是古文所吟咏的,道家所崇尚的。前次我们打败张悌,吴国人丧失气势,王濬乘着有利的时机,攻陷吴国的大片土地。若论先后,我

  • 你知道集美名与骂名于千古的曹操,最后的遗书到底写的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遗书有哪些,曹操的遗书是什么,曹操最无奈的遗言

    在易中天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曹操》里的曹操,应该是迄今为止最颠覆,也最丰满的一个形象。他们说他是祸乱朝纲的奸臣,但在十常侍只手遮天的时候,是曹操只身一人,前去刺杀宦官张让,这是奸臣?他们说他老不知羞,妻妾数不胜数,尤其好在攻城夺寨之后,把敌方首领的老婆据为己有。但你想过没有,这些女子嫁给那些首领,

  •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南方,可否得到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汉真的能打败魏国吗,蜀汉人和魏国实力,东吴蜀汉真正联手打得过魏国吗

    其中北线是曹魏,面对的是富庶的关中平原和较为残破的凉州地区。讨伐魏国是蜀汉立国的政治基础,如果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收益也是可观的,所以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来讲,北伐是蜀汉的唯一出路。如果不伐魏,蜀汉国内的派系矛盾会激化,和东吴的关系也会恶化,对于蜀汉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为何说和东吴的关系会恶化呢?因

  • 三国7位英年早逝的人物,如果他们不死,三国历史将会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猛将,三国英年早逝影响最大的十个人,三国时期早逝的几位人

    一、曹昂曹昂(?~197年),字子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昂是曹操的长子,为刘氏所生,因为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从这一角度来看,曹昂可以说是曹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大约二十岁的时候,曹昂被举为孝廉,并受到了曹操的悉心栽培。建安二年(197年),当时只有二十多岁的曹昂就跟随曹操出征张

  • 如果扶苏继位,秦国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扶苏能活多久,秦国扶苏,扶苏不死秦朝会灭亡吗

    秦朝结束了东周时期,长达500年的大分裂,最主要的是,秦国不仅仅是消灭了六国,而是深度统一了中国。 通过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风俗这些等等这些措施,秦朝把华夏大地打造成一个非常坚实的整体,尤其是给人们灌输了一个思想,那就是我们是统一的整体,这种思想被深深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这也使得我们的国家

  • 三国时谁哭的次数最多,刘备6次名声很响,但还有2人比他更能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这种认知基本上是因为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因为刘备在这本小说中的哭戏多达30多次,不过小说毕竟是小说,里面故事大多经过了艺术加工,其实在相对严谨的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大概也就哭了6次。刘备第一次哭,是他在豫州当刺史时,当时风华正茂的田豫曾在刘备麾下任职,但后来小田以“母老求归”的理由,像刘

  • 长平之战时,秦军千里迢迢来到赵国境内作战,为何能够取得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败了有多惨,赵国长平在哪,长平赵国不出击能赢吗

    [var1]赵国通过赵武灵王改革,成为六国唯一一个可以单独军事对抗秦国的国家。但长平之战最后以赵国40万大军全军覆没告终,此战在赵国境内,为何最终胜利却属于秦国,从而改变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呢?一、两国政权性质不同1、赵国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策略改革下,逐渐强大起来,军事实力大幅度提升。并且也注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