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楚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国内矛盾重重。对内有公子仪与公子燮的叛乱,对外有晋国虎耽耽。楚庄王面对此处境,竟然不理朝政,整日沉溺于酒色当中。
[var1]
但后来楚庄王却成为中原霸主,这是为何?
楚庄王刚开始是纨绔子弟,花花公子,后来转变为一位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君王。在转变的道路上少不了大臣们的纳谏及贤妃的忠言相劝。这其中,也发生一些历史趣事。樊姬以蓬头垢面示人,劝诫楚庄王,可谓用心良苦。
楚庄王即位之初,不理朝政,连他的老婆都看不下去了。楚庄王即位时,贪恋酒色,不理朝政,终日饮酒作乐,通宵达旦。樊姬屡次苦口婆心地劝导,却收效甚微,楚庄王依旧我行我素。樊姬心灰意冷,为此不再梳妆打扮,终日蓬头垢面。楚庄王察觉后觉得奇怪,便问樊姬为什么不施粉黛,不着艳装,樊姬回答说:“您整日沉迷酒色,荒废国事,楚国的前途一片黯淡,我哪里还有心思梳妆打扮呢?”楚庄王听后当即表示悔改。
[var1]
然而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楚庄王没过多久又旧病复发。樊姬于是命人在纪南城南城垣筑起一个高台,每天晚上她登上此台,独自对着月亮和星星梳妆。楚庄王见后深感奇怪,便问樊姬为什么夜晚独自一人在野外梳妆?樊姬回答说:“大王答应我要远离声色犬马,励精图治,但大王根本不在乎对我的承诺,因此我干吗要打扮给不在乎我的人呢?还不如让星月欣赏!”楚庄王这才明白樊姬的良苦用心,终于痛改前非,专心朝政。
楚庄王还有一位爱姬――许姬,许姬是一位大美女,大臣们看了都垂涎三尺。楚庄王御驾亲征,打了胜仗,为了犒劳三军将士,在宫中举行庆功宴并且命令他的美人许姬为大臣们斟酒。
公元前606年,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一举消灭了叛党,回到郢都,开了一个庆功会。这个宴会名为“太平宴”。君臣们喝得很高兴,从白天一直喝到晚上,还没尽兴。
这时,楚庄王最宠爱的许姬奉命为群臣斟酒。突然,一阵大风,将屋里所有的蜡烛都吹灭了。许姬长得很漂亮,让哪个男人都很心动,其中有位大臣趁着黑灯瞎火,趁机揩许姬的油,去拉她的袖子,去捏她的手。
[var1]
许姬也很聪明,保留了些证据,顺手把那人帽子的缨子揪了下来,快步来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要楚庄王快点命人点燃蜡烛,看看是谁那么大胆,竟敢趁机调戏她。
你们猜楚庄王会怎么做?听从许姬的点燃蜡烛还是继续黑灯瞎火?
楚庄王是一代明君,成为后来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想了想还是:命人不要点蜡烛,既然大家喝得这么高兴,就不要在乎君臣之礼,大家开怀畅饮,而且命令大家全部摘下帽子,大臣们都感到莫名奇妙。
当文武百官都摘下帽子后,楚庄王才命人将蜡烛点上。这样一来,许姬就不知道是哪个调戏她,楚庄王间接保护了这位大臣。
当宴会散去之后,许姬对楚庄王似乎有责怪之意。深明大义的楚庄王对许姬解释说:“今天是寡人请文武百官喝庆功酒的,酒醉出现狂态乃正常之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如果寡人按你所说的把那个人查出来,这样的确显示了你的贞节,但却让群臣不欢而散,那样就会说我楚庄王胸怀狭窄,度量太小,那以后谁还会为我拼死效劳呢?”
[var1]
后来,楚国与郑国交战时,前部主帅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当先锋,为大军开路。他英勇杀敌,使楚军大获全胜,帮助楚庄王成就霸王。这位唐狡正是在宴会上调戏许姬之人,为报楚庄王的不杀之恩,唐狡才舍命相报。
楚庄王能成为后来的霸主,离不开这两位女人,同时少不了苏从与伍举的冒死进谏。他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本是废材却成为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