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的背后-以曹操为首的寒族对豪强士族阶级的战略阻击

官渡之战的背后-以曹操为首的寒族对豪强士族阶级的战略阻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32 更新时间:2024/1/2 15:15:34

关于官渡之战,相信很多人通过历史课本、小说影视都有所了解。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军事胜利,但其背后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盘踞东汉政坛百余年的豪强望族被击溃,以曹操为代表的寒族势力首次当家做主。

乱世奸雄的另一面——正直且不畏权贵的栋梁之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大众对曹操的印象,在很多戏剧曲目中,曹操也是以篡权汉贼的形象出现。

殊不知,曹操在青年时却是一个能力突出、正直果敢、不依附权贵的才俊。

公元155年,曹操出生于宦官世家,没错,是宦官,而不是官宦,他的父亲曹嵩是当时的大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

后来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即便曹操的父亲看似位高权重,可从背景看,不过是依靠宦官上位罢了。

与邓氏、窦氏等元勋豪族比起来,简直不要太寒酸,而曹操从小就对政治权谋耳濡目染,对骄奢淫逸的豪族权贵深恶痛绝,再加上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南阳何颙说:

“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曹操入仕后,做了以下三件事充分体现曹操的能力和正直不阿的品性。

第一件事:174年,不到二十岁的曹操凭借门荫关系,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是东汉都城,也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

但年轻的曹操一到任,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还造了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申明“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矛头直指朝廷权贵,可压根没人在乎。

一天,大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被曹操发现,直接将他用五色棒打死。一时间这件事在权贵中间炸开了锅,顿时“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曹操虽然出了名,但也因此得罪了当朝权贵,不过碍于父亲曹嵩的面子,只能将他明升暗降,调任其为顿丘县令。

第二件事:180年,党锢之祸爆发,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被宦官杀害。

曹操不顾个人安危,顶住压力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严厉批评朝廷之上遍布奸邪之徒,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十分恳切,虽没有被汉灵帝采纳,但却让那些宦官为之震惊。

第三件事:184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展现了出色的军事天赋,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凭借军功被任命为济南相。

虽然曹操历经十年宦海沉浮,但初心不改,面对济南国内各县长吏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横行无忌的情况。

曹操雷霆出击,将为非作歹的官吏全部罢免,济南官吏仅剩十之二三,济南顿时“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在当时政治极其黑暗的东汉,曹操不愿依附权贵,可谓政坛上的一股清流。不过曹操的出身以及所做作为算是彻底得罪了豪强权贵,在未来也不为权贵阶级所容。

官渡大胜,曹操成功遏制豪强集团的强势反扑

公元189年东汉政坛发生一件大事: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与十常侍的宦官集团为争夺权力发生火并,最后何进被十常侍杀死。

同年九月,地方军阀董卓入京,接管朝政,废汉少帝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

以袁绍为首的地方豪强借讨伐董卓,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彼此之间战争摩擦不断,至此地方军阀势力取代外戚宦官,成为东汉政局主宰。

曹操也趁此机会壮大自己的实力,很快就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192年曹操在青州击败黄巾军,俘获降卒三十余万,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

在此后的四年间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割据势力,196年,将汉献帝迎至许昌,自任司空、车骑将军,总揽朝政,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后曹操势力向北发展,将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在曹操东征西讨的同时,北方另一个大军阀袁绍也在大肆扩张地盘。

199年,袁绍战胜公孙瓒,占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

北方最强大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

与曹操相比,袁绍的背景要强大得多,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名门世家“汝南袁氏”,这个家族有多么厉害?

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与袁绍关系较近的是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

这就相当于一家子里出了五任总理级别的人物,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袁绍享有的资源和机遇也要比常人多得多。

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出任濮阳县长,搁当代就是正处级干部,而现在二十岁的年轻人还在大学校园里读书,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中,有多少人干一辈子就是个副科。

所以袁绍注定会有不平凡的人生,而出自名门士族也必然代表地主豪强阶级的利益。

在党锢之祸中,袁绍积极帮助士大夫避难,并与有同样爱国抱负的曹操结成一个反宦官专政的政治集团。

可曹操反的不仅是宦官,还有士族豪强,而袁绍则致力于恢复豪强地主的统治,政治目的的不同注定袁操二人分道扬镳。

果然在公元200年,两人在战场相遇,官渡之战爆发。

河北袁绍拥兵十万南下进攻许都,虽然曹操仅有两三万人马,但凭借过人的谋略,加之能够正确分析客观条件,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

他屡次击败袁绍,在相持两个月后,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七万余人,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这场战争的胜利标志着豪强士族的反扑宣告失败,以曹操为代表的寒门势力得以崛起。

打破阶级固化的先驱者

曹操消灭袁氏势力后,豪强士族集团元气大伤,已无足够资本与曹操抗衡,曹操得以在北方大地实施新政。

小编总结就是“一打一拉”。

一打是指惩治豪强,曹操以猛药治疴、重典治世的方式打击侵蚀社会、瓦解国家政权的顽固地主。

先后起用王修、司马芝、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惩办不法豪强,抑制土地兼并,缓解社会矛盾,中原百姓为之称道。

一拉是指唯才是举,东汉以来,选拔官吏首先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这样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使豪强士族垄断了所有政治资源,堵死了平民百姓的上升渠道。

久而久之,就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阶级矛盾激化,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曹操打破这一壁垒,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出身下层也可提拔。

同时,他也注意用人不重虚誉,选用官员只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即可,至于所谓的封建道德不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曹操提拔人才不拘一格,注重实用主义。

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达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成功打破世族门第观念,争取中下层地主阶级支持,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除了政治手段,曹操还利用经济手段振作社会。

一是兴办屯田,即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农业集体耕作,集中人力物力,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短时间内就使地方“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一扫往日饥荒遍野,赤地千里的局面。

二是扶植自耕农经济,通过采取招抚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等办法,解决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问题,恢复农业生产。

同时颁布法令,抑制豪强地主兼并小农土地,防止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

在曹操的治理下,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北方大地经过连年战火,又有了生机活力。

曹操通过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打击地主豪强,改革社会积弊。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豪强士族和儒家士大夫拍手称快,但对于平民百姓却是不幸,因为正是在曹操执政北方的二十年间,寒门子弟才有了突破阶级壁垒,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

曹丕继位后逼迫汉献帝禅位,建立曹魏政权,实行九品中正制,豪强士族卷土重来,再次垄断政治资源,平民阶级在未来几百年间无出头之日,直到下一个政治强人武则天的出现。

小结

《三国演义》和戏剧曲艺把曹操描绘成一个白脸大奸臣的形象,诚然,曹操在掌权后挟持天子,成为一代权相。

但在“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经济遭受空前破坏的悲惨景象下,是曹操通过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稳定局面。

而且曹操不仅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在文学艺术上取得较高成就,擅长书法,开建安文风。

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曹操心胸宽广、豁达乐观的豪迈大气品格以及独有的人格魅力。

更多文章

  • 吕不韦花重金助嬴异人登王位,却换来“儿子”秦始皇的一杯毒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不韦之死秦王大怒,吕不韦被赐毒酒,皓镧传琼华公主喝毒酒

    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出生在战国时期的卫国,从小有点小聪明,善于做生意,是卫国著名的商人。有一天,吕不韦到赵国去做生意,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成为当地的一名富商。但他觉得这些财富只是过眼云烟,必须结交权贵才能永保后世的荣华富贵,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隐患。[var1]他听闻秦国公子嬴异人在赵

  • 范文程-清朝入关第一功臣,与张良、刘伯温相提并论的大清国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范文程(1597年—1666年),今辽宁沈阳人,早年投奔清太祖努尔哈赤,后历任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代帝王。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最大的功绩在于为满清问鼎中原“定议国策”,清初统治者正是在范文程的计划下,使清朝在北京站稳脚跟,并以仅仅十万八旗在十余年间横扫中原,统一海内。同时范文程还一手参与设计清初

  • 齐桓公的起伏人生: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成霸业,晚年离世后无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商纣王自焚而亡,灭商建西周。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

  • 新华社关注商丘宋国故城遗址:这些树枝,刷新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近400平方米的桑、柏树枝堆积层近日在宋国故城遗址被发现其保存状况较好纹理结构清晰这些树枝背后藏着古代令人惊叹的建筑智慧研究发现大面积桑、柏树枝为宋代遗存主要用于城墙地基的加固保护滑动长图了解一下吧![var1]记者从河南省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批生活用具及少量冶铸遗存等此外,在

  • 司马懿一战将“四国演义”打成三国鼎立,与诸葛亮用兵立判高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蜀汉诸葛亮坚持与东吴和好,又在平定南蛮孟获之后,一心要北伐中原,与占据中原的曹魏拼个你死我亡,才将三国鼎立的局面渐渐打破。那时候的战争主要发生在魏蜀之间,魏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再加上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官人法将北方人才统统收拢于自己的旗帜之下,士子与豪族们对四百年汉朝天下的留恋也彻彻底底被清洗殆

  • 鬼谷子是否是孙膑、庞涓之师?鬼谷子授徒地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鬼谷子让孙膑和庞涓各摘一朵山花,鬼谷子送给庞涓八个字什么意思,鬼谷子预言庞涓之死

    其《苏秦列传》载:“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此后,在西汉杨雄、东汉初王充、东汉末应邵等人的著述中都有记载。在两汉人的眼中,鬼谷子确有其人,他是曾“连六国从亲”的苏秦和曾“散六国之从”的张仪的老师,是战国纵横之术的鼻祖。鬼谷子大约出生在公元前390年左右,卒于前320年后

  • 秦国没有出过一个昏君,十年统一六国,那之前的一百多年都在干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统一六国后为啥很快灭国了,秦国为什么六代不出昏君,秦国统一六国的场面

    [var1][var1]第一个问题,就是秦国最后十年横扫六国之前,他们的一个多世纪都在干什么?首先秦国处在西北的一个小地方,和西北的蛮族为邻,在建国之后就一直在被中原各地所鄙视。当时秦国甚至被视为是蛮人。而关中这块地方,也是周王室东迁之后所废弃的一块地方,处在文明的边缘。要不是当年秦穆公征服了周边的

  • 汉和帝刘肇-靠宦官上位,被后世忽视,缔造永元之隆的盛世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和帝刘肇简介,刘肇烨照片,刘肇是怎样死的

    刘肇是东汉第四位皇帝,公元88年,汉章帝刘炟病逝,九岁的刘肇继承皇位,继位之初,皇权旁落,上有窦太后临朝称制,下有窦宪擅权朝政。幼年刘肇隐忍不发,等待时机,公元92年,十三岁的刘肇联合宦官郑众出其不意,捕杀窦宪及其党羽,夺回朝政大权。亲政后,刘肇勤勉政事,对内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对外重用班超等一批贤

  • 《大秦赋》中,芈华和秦王一见钟情,为什么最后却输给了离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妻子芈华的下场,芈华和离秋结局,大秦赋芈华

    [var1]《大秦赋》最近热播的《大秦赋》中,几个古代女性的人物塑造让人深刻。而秦王的两个夫人芈华和离秋,也引起了不少话题。在剧中,芈华和秦王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剧情中透露出的秦王更是偏爱芈华更多,但为什么最后芈华却输给了离秋,落得了个自闭冷宫?芈华、离秋和嬴政的婚姻,可以说都是政治婚姻。一个是华阳太

  • 曹操最大的秘密:暗恋终生,数次机会,为何至死都不娶蔡文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因着这句话,陈宫弃他而去,渐渐地他周围越来越多的人也都弃他而去。或许见识到了太多的背叛,面对自己心头的白月光蔡文姬,他亦只字不提对她的爱意,最后也只能送其上花轿,可叹终究是有缘相识却无缘相爱罢!一、我生君已老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蔡文姬就生于这乱世之中,其父为蔡邕,蔡邕门徒济济,他的名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