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雎:因小人诬陷险些丧命,装死逃脱,终成秦国宰相开启复仇之路

范雎:因小人诬陷险些丧命,装死逃脱,终成秦国宰相开启复仇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59 更新时间:2024/2/17 21:59:16

能忍辱负重者常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范雎一介小小门客,蒙受不白之冤,受尽折磨与屈辱,差点丧命。但最终让他逃魏入秦,有如龙游大海,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var1]

死里逃生,逃魏入秦

范雎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是著名的军事家与谋略家。

范雎字叔,今山西人,他出身于贫苦家庭,但胸怀大志,饱读诗书。长大成人后,周游列国寻找发展的机会,但都没有得到重用,又回到了魏国。

由于家庭贫困,他没有获取高官的资本,就从基层做起。他刚开始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一名门客。某一天,魏王担心遭到齐国的报复,因为之前魏国曾帮燕国攻打过齐国,后因田单复国,齐国重整旗鼓,国力强盛,跻身强国之列。

于是,魏王派须贾出使齐国,作为门客的范雎也跟随他来到齐国。

来到齐国后,他们逗留了好几个月,也没能谈出什么。但齐国国君齐襄王发现范雎是个人才,欲重用他。齐襄王派人给范雎送去了黄金、牛肉、美酒等大礼,范雎面对这些,不为所动,但顾及齐王的面子他只收下了牛肉、美酒等食物,把黄金送了回去。

[var1]

回到魏国后,须贾得知此事,认为范雎一定是出卖了魏国的秘密,所以齐襄王才会如此厚赐他。须贾作为他的直接上司,他都没得到赏赐,手下范雎竟然得到齐王的赏赐,说出去我面子往哪搁!对此,须贾表示很恼火、嫉妒范雎,便将此事报告给了魏国的宰相魏齐。

魏齐听说此事,大发雷霆,命令自己的近臣惩罚范雎,将范雎肋骨打断,牙齿也打掉了。

当时,范雎忍受不住,只好装死。魏齐见范雎已然“死”去,就找人把他扔到厕所里。当时宴饮的宾客喝醉了,看到范雎,都跑到他身旁肆意侮辱他,范雎痛不欲生,只能默默忍受。

到了晚上,范雎拼尽全力对看守的小兵说:“若您放我走,我日后必定重谢!”看守见他可怜,便有意放他走,看守小兵向魏齐请示:席子里的死人发臭了。”此时的魏齐喝得酩酊大醉,不假思索地说:“将这厮扔出城外。”

就这样,范雎装死逃脱,死里逃生,开了逃亡之路。在逃亡路上,遇到了魏国人郑安平,他感念范雎含冤,帮助范雎躲过魏齐的追捕,并改名为张禄。

[var1]

改名为张禄,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一天不离开魏国,他就感觉有生命危险。

机会终于来了。公元前271年,秦昭王派遣使臣王稽出访魏国,郑安平于是找了个机会,假装差役去侍候王稽。

郑安平伺机将范雎推荐给王稽,王稽也是一位爱才之人。

郑安平对王稽说:“魏国有一位张禄先生,才气极高,也十分同意同大人您交流。不过,这位先生有仇人,不敢在白天里出来。”

王稽说:“这样的话,那就让他在夜里同你一起来吧。”

夜里,郑安平带着张禄来拜见王稽。两人交谈甚欢,相见恨晚,王稽觉得范雎是难得的贤才,便对他说:“先生如此,请在三亭冈的南边等着我。”

范雎如约而至,王稽也完成出使任务,赶回秦国,并悄悄带走了范雎。就这样,范雎逃到了秦国,开启另一段人生。

[var1]

巧言觐见,语激秦昭王

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王稽将范雎举荐给秦王:“魏国先生张禄,是天下难得的能言善辩之士。范雎说秦王的国家处境危险,若采用我的方略便可安全。但需面谈不能用书信传达。因此我把他载到秦国来了。”

然而,秦王听王稽这么一说,并没有完全相信他,只让范雎住在客舍里,给他粗劣的饭食吃。但范雎并不抱怨,只耐心等待。这一等,就是一年。

一年后,范雎还没得到秦王的信任,于是他写信给秦王自荐表明心迹。在信中,给秦王分析秦国的基本情况,外戚专权,是秦昭襄王的一大烦恼。

秦国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弟弟。魏冉担任相国,掌管秦国几十年,在宣太后的庇护下,他的资产甚至超过国库。穰候担任秦国将军,又想要越过韩国和魏国,去攻打齐国,想凭借此来扩大他在陶邑的封地。

范雎在信中分析此举是错误的决定,但碍于魏冉在秦国的势力,没有具体说明,须当面与秦王面谈。

秦昭王当时正在烦恼,读了这封书信后,心中大喜,向王稽表示了歉意,派他用专车去接范雎。

范雎终于看到了曙光,得到秦王的召见。但他却摆起“架子”来激怒秦王,他来到宫门口,心生一计,他假装不知道自己所走的路是内宫的通道,就大摇大摆往里面走。宦官见此情景发怒,驱赶范雎,说着“大王来了!”

[var1]

范雎知道秦昭襄王过来了,就故意乱嚷着说:“秦国哪里有王?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

秦王听后,激起他的兴趣,心想此人非同一般,竟然敢说出这样的话,就请范雎上车。知道他就是给自己写信的人后,秦王让身边的近臣退下,两人进行秘谈。

秦王诚恳向范雎讨教,范雎对秦昭王说:“现在的局势,已经可以看出这韩国和魏国并不友善,穰侯却要越过韩、魏两国去进攻齐国。与其如此,大王不如结交远邦,攻伐近国,这样攻取一寸土地就成为您的一寸土地。楚国强大,您就亲近赵国,赵国强大,您就亲近楚国。这样一来,楚国、赵国都亲附您,齐国必然会恐惧。齐国一旦恐惧,必定会低声下气,愿意效忠秦国。齐国一旦亲附秦国,韩、魏两国便也乘势可以收服了。”

秦昭襄王听后非常满意,采纳了范雎的“远交近攻”的策略,于是赐给了范雎客卿的官职,同一起谋划军事。

[var1]

出谋划策助秦,睚眦必报昔日仇人

范雎在秦国有了一席之地,开始劝说秦昭王拉拢韩国。

范雎称,只要发兵攻占荥阳,那么韩国就会被分割,韩国也就不得不对秦国言听计从。秦昭襄王听后也觉得有道理,就决定采用这个计谋。

范雎逐渐取得秦昭襄王的信任,也慢慢地积攒着自己的力量。

某天,范雎请求与秦昭襄王商议国家大事,他说:“如今,宣太后独断专行而毫无顾忌,穰侯出使国外从不报告。现在的秦国,从小乡官到各个大官吏,甚至是大王的左右侍从,没有一个不是相国穰侯的亲信。大王在朝廷里孤单一人,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您所看到的是天下王土,但在您身后,拥有秦国的恐怕就不是您的子孙了。”

[var1]

秦昭王听罢,惊恐万分:“您说得有道理。”于是秦昭襄王按照范雎的计策,削弱了宣太后和贵族的实力。不久后,秦昭襄王收回了魏冉的相印,又让泾阳君、高陵君等人到关外去。他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开展了解除四贵,把宣太后从专制的位子上给请下来的激烈行动。经过他的一番作为,君主专制得到了大大加强,秦王对他更是看重。

至此,秦昭襄王任命范雎为相国,将应城封给范雎,封号为“应侯”。

范雎为相国后,尽心尽力辅佐秦王,但他昔日的仇人也没有忘,他是睚眦必报之人。须贾曾诬陷他,范雎设计侮辱须贾,逼得魏齐走投无路,自刎而亡。而对曾有恩于他的人,加以重用,他举荐郑安平为大将军,王稽为河东太守,不过这两人却辜负了范雎对他们的信任,郑安平被迫向赵国投降,王稽也有私通叛国之嫌。

按照秦国的律法,被举荐人犯罪,举荐人也有连带责任,范雎也因此失去秦王的宠信。于是他辞去相国去往封地,前255年,范雎病逝。

范雎这人为人恩怨分明,睚眦必报。但对秦国是有贡献的人,在长平之战,他利用反间计,使赵国临阵换下廉颇,改为纸上谈兵的赵括,白起大败赵军,这是秦国的统一霸业上的立国之战。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如此评价: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var1]

同时他也不是圣人,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但他那种面对困境,通过隐忍置之死地而后生,善于抓住机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温:比董卓更凶残,比曹操更奸诈,比孙权更圆滑,比刘备更虚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和朱温,曹操和朱温谁更厉害,朱温与诸侯关系

    (后梁太祖朱温 画像)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如果时间再具体一点,那就是公元852年十二月五日的夜里。一个叫做朱温的小朋友,出生在宋州砀山县,大概是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朱温的家庭背景很普通,祖上没有当官的,但祖父是当地的老学究,而父亲是本地的教师。所以就算老朱家无权无势,总归还算是有文化的。文化,

  • 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19年历经千辛万苦,62岁登上君位,终成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文公重耳的悲惨下场,晋文公重耳如何称霸,晋文公重耳逃亡经历

    [var1]骊姬之乱,祸起红颜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年老,因宠爱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逼死原太子申生,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也不得逃奔他国。因为骊姬之乱,加上晋献公本就年老体衰,不久后就离开人世,使得晋国处于内乱之中,有大臣意图匡扶重耳为新王,而重耳却辞谢了。公元前650年,夷吾回到晋国即位,是

  • 敢枪挑关羽!勇冠曹营三军的第一猛将为何不肯弃汉而受曹操加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论及武艺与威名并重者,还当属蜀汉刘备的二弟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关羽在后世千年早被视作了神一样的人物,深受百姓的崇敬和供奉,而在当时关羽的真实事迹也足以叫人击节赞叹,称颂不已。温酒斩华雄,使曹操最早成为他的忠实铁粉。斩颜良诛文丑,视百万军中上将首级犹若无物。过五关斩六将,威名与武功远扬四海。单刀赴

  • 齐桓公因为出现在今年高考的作文题目里,又“火”了起来,成为大家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齐桓公与外甥女,孔子评价齐桓公,高考关于齐桓公的素材

    齐桓公未称霸王之前,叫作“小白”,是一位官二代。他们一家生活很混乱,齐桓公是齐僖公之子,齐僖公生有三子两女,齐僖公的大公子姜诸儿继承王位称为齐襄公。这位齐襄公在位期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因为他的王位怕被他的堂兄姜无知抢了过去,最后也难逃一死。宫中美女众多,而齐襄公却偏偏看上了他的妹妹文姜。在宫中偷偷

  • 官渡之战的背后-以曹操为首的寒族对豪强士族阶级的战略阻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官渡之战曹操取胜原因,三国士族与寒族的博弈史,官渡之战是曹操和哪位之间的战争

    关于官渡之战,相信很多人通过历史课本、小说影视都有所了解。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军事胜利,但其背后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盘踞东汉政坛百余年的豪强望族被击溃,以曹操为代表的寒族势力首次当家做主。乱世奸雄的另一面——正直且不畏权

  • 吕不韦花重金助嬴异人登王位,却换来“儿子”秦始皇的一杯毒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不韦之死秦王大怒,吕不韦被赐毒酒,皓镧传琼华公主喝毒酒

    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出生在战国时期的卫国,从小有点小聪明,善于做生意,是卫国著名的商人。有一天,吕不韦到赵国去做生意,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成为当地的一名富商。但他觉得这些财富只是过眼云烟,必须结交权贵才能永保后世的荣华富贵,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隐患。[var1]他听闻秦国公子嬴异人在赵

  • 范文程-清朝入关第一功臣,与张良、刘伯温相提并论的大清国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范文程(1597年—1666年),今辽宁沈阳人,早年投奔清太祖努尔哈赤,后历任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代帝王。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最大的功绩在于为满清问鼎中原“定议国策”,清初统治者正是在范文程的计划下,使清朝在北京站稳脚跟,并以仅仅十万八旗在十余年间横扫中原,统一海内。同时范文程还一手参与设计清初

  • 齐桓公的起伏人生: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成霸业,晚年离世后无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商纣王自焚而亡,灭商建西周。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

  • 新华社关注商丘宋国故城遗址:这些树枝,刷新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近400平方米的桑、柏树枝堆积层近日在宋国故城遗址被发现其保存状况较好纹理结构清晰这些树枝背后藏着古代令人惊叹的建筑智慧研究发现大面积桑、柏树枝为宋代遗存主要用于城墙地基的加固保护滑动长图了解一下吧![var1]记者从河南省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批生活用具及少量冶铸遗存等此外,在

  • 司马懿一战将“四国演义”打成三国鼎立,与诸葛亮用兵立判高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蜀汉诸葛亮坚持与东吴和好,又在平定南蛮孟获之后,一心要北伐中原,与占据中原的曹魏拼个你死我亡,才将三国鼎立的局面渐渐打破。那时候的战争主要发生在魏蜀之间,魏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再加上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官人法将北方人才统统收拢于自己的旗帜之下,士子与豪族们对四百年汉朝天下的留恋也彻彻底底被清洗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