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桓公田午:力挽狂澜,拯救齐国于危难之际的人,是个乱臣贼子

田桓公田午:力挽狂澜,拯救齐国于危难之际的人,是个乱臣贼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28 更新时间:2024/2/4 17:45:15

[var1]

(齐国)

齐国的田氏,很牛。

牛到什么程度?

田氏的这帮大臣们,有的操持过朝政,有的废立过君王,有的干脆手起刀落,把齐国的国君给弄死了。

齐国的国君歇菜的歇菜,辞职的辞职,领盒饭的领盒饭,可以说是死走逃亡伤,个顶个的都混了个悲惨收场。

公元前404年,在田氏家族的拥立下,齐国终于迎来了他新国君,齐康公吕贷。

老实说,齐国的几代国君被权臣桎梏的血泪史,齐康公不仅知道,而且基本上是亲眼所见。

齐国是姜子牙(吕尚)建立,齐国姓吕,不姓田,作为一个新上台的国君,他当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赶紧韬光养晦,暗自发展,然后寻找时机击溃田氏,夺回主权。

别的不说,咱不争馒头,咱也得争口气啊,堂堂齐国王氏,老是被臣下田氏这么压着,这也太不是滋味了。

不过很显然,齐康公并没有这份惊涛骇浪般的雄心壮志,他一生中最大的志向,就是享受生活。

[var1]

(齐康公吕贷 形象)

当了国君之位,这位仁兄整日流连后宫,饮酒取乐,小日子过得是相当滋润。

齐康公在这边躺平了,摆烂了,那边的田氏却一天比一天努力。

田氏中一位叫做田和的权臣,尤其努力,齐康公白天在宫里睡觉,田和就在宫里结交大臣,齐康公晚上在宫里喝酒,田和就跑到诸位大臣家里去培养感情,俩人可以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你说,你能跟谁说理去?

结果,在田和彻底的掌握了齐国的大权之后,他立刻毫不客气的把齐康公放逐到了齐国边境的海岛上。

到这一步,齐康公如梦初醒,他已经在整日的骄奢淫逸中失去了一切。

可叹啊可叹,齐康公同志,不是上天不给你机会,而是给了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史书记载,田和一开始还算比较仁慈,只是“食一城,以奉其先祀”,意思是虽然把齐康公撵到了海岛上,但还是供给他俸禄和食物,让他能够勉强过活,到后来田和大权坐稳,干脆就给齐康公断水断粮,任由其自生自灭了。

这位终年在宫殿里享受上等美味佳肴,被无数奴仆侍候的国君,此刻没了补给,没有办法,只好自力更生,在有关于他最后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齐康公每天在海边捕鱼,然后在海岛中的斜坡上挖洞为灶,烹鱼而食,就这么一天一天的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怎么死的,死于何时,没人关心,也没人在乎。

[var1]

(齐太公田和 形象)

由此,田和代齐,成为了齐国的新王。

田和传长子田剡,田剡被弟弟田午所杀,而田午,我们一般称之为田桓公。

虽然齐国田氏王族和之前的吕氏王族八竿子打不着,也没有一丁点的血缘关系,但齐人尚武好战的性格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当年齐桓公小白带领齐国九合诸侯,号令天下,一直是齐国历代国君想要重现的景象,这个想法在他们的心里简直已经成为了一块心病,即便到了田氏代齐这个时间节点,齐国人的心中依然存在着这个梦想。

但实际上,齐国人属实是有点强迫症了。

这么多年下来,也许他们在内心深处已经对恢复齐桓公时期的盛世并不感兴趣了,沧海横流,白驹过隙,日子一天一天地过,齐桓公变成了田桓公,谁还会在乎那个过去的时代呢?他们之所以每天还在嚷嚷着要恢复盛世,大概率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已经习惯了。

习惯了枕戈待旦,习惯了对外扩张,习惯了以霸主的身份过日子。

这么来看的话,齐国人倒是很坚韧。

[var1]

(齐桓公称霸)

不过,他们虽然性格坚韧,但他们却没有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梦想和理想是不同的。

梦想之所以叫做梦想,是因为它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梦中,所以并不一定非要去实现它。

结果正如作者所料,没有评估好自身实力,也没有对当前环境做出过分析的齐国如同一个愣头青一样不断地挑起战争,结果屡战屡败,被打的是鼻青脸肿,一天不如一天。

在田剡当国君的时候,齐国曾经在廪丘(山东郓城)被赵魏两国按着揍,在桑丘(山东济宁)被韩赵两国吊着打,那日子过得就别提了。

晋国当年强大的时候,喜欢和楚国打架,后来韩赵魏三家分了晋,反而畏惧于楚人善战,矛头一转,开始收拾齐国。

事情发展了到了这一步,齐国彻底地沦为了一个人人可欺的软柿子。

田午弑兄夺位之后,齐国政坛动荡,国力不稳,这种情况则更为严重。

从早晨到王宫里上班开始算,一封接一封的战报就接连不断地送到了田桓公田午的案头。

[var1]

(交战)

这些战报,有魏国打博陵的,有赵军攻占甄城的,还有燕国袭取林壶的。

魏,赵,燕这些在当时都属于大国,欺负欺负自己也就算了,自己还能忍,发展到后来,就连鲁国和卫国这种小国也纷纷攻打自己,田桓公实在是受不了了。

作为一个人,沉默久了,就会爆发,但爆发久了,就会崩塌,在一轮又一轮的诸侯凌辱之下,田桓公光复齐国盛世的幻想终于崩塌了。

他知道,如果齐国人继续做这种不切实际的美梦,那么等待着齐国的,只有灭亡的厄运。

在田桓公看来,齐国之所以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佳,屡屡被敌国打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多年前一场场的齐国内乱让齐国一大批优秀的文臣武将因此丧命,而这些人,原本都是齐国的人才。

以前的齐国,人才济济,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管仲晏子那种SSR级别的。

而现在,别说人才,就是能派上战争的人,那也是凤毛麟角,再混两天,搞不好就得他田桓公自己上战场。

想到这里,田桓公不再犹豫,他大手一挥,立刻开始寻求拯救齐国之道,而在这个过程中,稷下学宫随之建立了。

稷下学宫这四个字,读起来很简单,写起来也很简单,但讲起来,却是大大的不简单。

[var1]

(稷下学宫遗址)

作者不卖关子了,摊牌了,简单明了一句话:

这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科学院和政府智库。

想学习的人,可以来这里当学生,有文化有水平的人,可以来这里当老师,想搞科研的,咱们这里有实验室,想要实现梦想的,我田桓公田午砸锅卖铁,也帮你圆梦。

果然,稷下学宫一经开办,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才前来效力,道儒法名兵农阴阳学汇聚一堂,可以说是人声鼎沸,百家争鸣。

在这一方小小的学宫里,更是走出了很多春秋战国时期时的历史明星,比如圣贤孟子,大贤荀子,变法达人申子,兵法鬼才淳于髡,多如牛毛,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这些从稷下学宫中走出来的人们,有些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缔造了属于自己的时代,有些精研学术,成为了某一流派的开山宗师,而更多的人,他们流入了齐国的朝堂,成为了齐国人事系统里的中坚力量。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得到了一批优秀人才帮助的齐国很快再次复兴,虽然没能达到一飞冲天的高度,但至少,从此之后不用再被人按着在地上捶了。

[var1]

(田桓公田午 形象)

稷下学宫的繁荣和发展让田桓公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才必须得到使用,那才算是人才。

因为,辩论和演讲从来都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自己所处的这个时节,是靠实力说话的。

田桓公用实力给齐国缔造了一片崭新的天空,但随之而来的,是他的身体的情况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

齐国永远年轻,因为国家总在不断发展,只要不灭亡,它就没有老去的一天,但田桓公虽然是齐国的王,是无上的存在,但他毕竟是血肉凡胎的人,他总会逐渐老去。

并且,这个老去的过程,还在不断加快。

公元前357年,逐渐老去的田桓公迎来了上天留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这一年,名医扁鹊来到齐国游历,参见田桓公时突然发现田桓公的皮肤有点问题,想要动手给田桓公诊治一下。

[var1]

(扁鹊 形象)

扁鹊是名医,但很显然,田桓公并没有把扁鹊放在眼里,所以直接了当地拒绝了扁鹊,表示我没事儿,不耽误你时间了,你还是该干嘛干嘛去吧。

扁鹊走后十五天,田桓公病发,顷刻间就已经到了卧床不起,水米不进,行而将死的地步,他这时才深感后悔,赶紧派人去找扁鹊,但天大地大,人烟渺茫,扁鹊早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了。

结果,有病不找医生看的田桓公田午,就这么死了。

生时,他不如夏花般绚烂,死时,他却如秋叶般寂静。

遥望江山如此,我想,田桓公的心中应该是十分留恋的。

不过留恋也没啥大用,因为江山是主,人是客,命中注定,一代帝王,总要离开。

更多文章

  • 妲己之墓重见天日,考古专家有了新认识,她真的很恶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妲己墓,妲己迷人照片,商纣王妲己的真实历史

    由于史料有限,所以很多人对妲己的认知都只停留于史学家笔下的抹黑上,大部分人认为,妲己生来性格就非常残忍暴虐,关于苏妲己,有这样几个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苏妲己有一次,在冬天出门游玩,发现一个平民百姓,赤脚走在寒冷的冰块之上,这时,苏妲己在想,自己穿着厚厚的貂皮大衣,依然冷得要命,这个平民百姓能够赤脚

  • 秦国的开国君主秦非子给周王养马被封,其实这都源于一场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非子养马,秦非子建立秦国,秦王是给周王养马的吗

    ▶历史背景公元前910年,本应为太子姬歇的周孝王姬辟方即位,成为西周的第八位君主,史称孝周王。他一上台就志存高远。想想历代统治者都和权融打过多次仗,尤其是周夷王在位的时候,他的性子就更加懦弱了。即位后,政治日益腐败,国力逐渐衰落。北方的狄人和西方的狗军不断侵扰周朝的领土,使百姓生活在焦虑和愤怒之中。

  • 墨子居然是一位另类的黑社会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墨子简历资料,墨子的真实现状,墨子真实照片

    [var1] 穿草鞋是墨子的大众形象,《史记》上说墨子在宋国任过大夫,与公输班一样,公输班就是我们所说的鲁班,和墨子一样都是鲁国人,墨子是出身贫寒,自称下等人,走的也完全是草根路线,年轻时墨子也学习过儒家学说,但很快就觉得这一套东西礼节实在太繁琐,尤其是厚葬死者这样的规矩劳民而害事,一塌糊涂,于是他

  • 从刘备手下跳槽的五大牛人,武将不输关羽,谋士不输诸葛亮,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的十大谋士排名,赵云关羽刘备,刘备大骂关羽张飞气走了军师

    三国乱世,群雄并起,争夺地盘和资源,更重要的是争夺人才。人才,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宝贵的,尤其是在三国这样的乱世,三巨头曹操、刘备和孙权无一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刘备从一个编草鞋的平民,最后成为割据一方的霸主,靠的就是对人才的重用以及眼光。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早已经成为经典,家喻户晓,传为美谈。得到了诸

  • 田忌能赢得赛马比赛,不是他的马强悍,而是孙膑作了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田忌与孙膑的第二次赛马,齐威王田忌孙膑故事续写40字,孙膑用什么方法让田忌获胜

    [var1]而这件被很多人忽视掉的小事,跟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孙膑有关。走投无路孙膑降齐孙膑出生于齐国,是兵圣孙武的后人。即便没有老祖宗的光环,孙膑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唐朝流行祭拜武成王庙,曾将韩信、诸葛亮等十哲和管仲、乐毅等六十四位古今名将做为从祀。而孙膑就是六十四位名将之一,可见其在后人心目

  • 身高有7尺,曹操究竟长什么样?作者用了8个字完美形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曹操身高,曹操身长几尺,历史上形容曹操的样貌

    ▲曹操在历史剧中的形象。(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回顾《三国演义》本身,作者除了创作故事之外,对曹操外貌描写通篇,似乎只有八个字“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有趣的是,这个身长七尺,被认为是过去的一种量词,与现在“尺”,在单位上势必不同,不然7尺乍听之下, 似乎非常惊人。除了《三国演义》之外,形象阴险

  • 为证明孔子是韩国人,韩国学者亮3大“铁证”!中方仅用两字回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国人对孔子的评价,韩国是怎样看待孔子的,韩国人说孔子是韩国的有证据没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的选择让孔子正式超越诸子百家,成为我国古代最主流的学派,而孔子也确实担当起这样的重任,他的很多想法,直到今天也依然被大家所重视。[var1]可就在大家不断研究孔子思想的同时,我们的老邻居韩国人又来作妖了,他们竟然声称孔子是他们国家的人,为此还不知从哪找出了所谓的三大铁证,要

  • 东汉风云:张角甲子起黄巾,皇甫用计破贼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巾首领张角,三国志11 黄巾之乱张角厉害吗,黄巾之乱中刘备破张角的法术

    张角逍遥法外,私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位等将军;讹言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阴令徒党混入京中,夜用白土为书,自京城寺门,以及大小官署,皆写成甲子二字。甲子岁次,就是灵帝光和第七年(公元184年),大方贼帅马元义先收荆、扬无赖徒数万人,与张角约期起兵,自己辇运金

  • 为何齐桓公会由英明到昏庸?浅析一代名相管仲对齐国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之后,中原地区进入群雄争霸时代,这就是春秋时期,在春秋时期,第一个达到霸主地位,并有希望完成统一的是齐国,齐国也是春秋五霸之首,那时的乱世,秦国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不过可惜的是,齐国的辉煌只坚持了齐桓公一位诸侯,如果齐国的能够像秦国一样坚守下去,也许战国便不会开启,那么齐桓公究竟做了什么,才能让

  • 汉武帝临终前,看了一眼宠妃,狠心说了一句:太美了,把她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活了70岁,爱过的女人有金窝藏娇陈阿娇,有大汉贤后卫子夫,有倾国倾城李夫人,而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位宠妃则是天生不凡的钩弋夫人。钩弋夫人本姓赵,她出生之后双手握拳,从来没有展开来过。汉武帝巡视河间的时候,有人说这里有一名奇女子,汉武帝便派人寻访。赵氏生俱异相,长得又很漂亮,汉武帝就把她带回宫,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