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曾坦言,张士诚这个对手,我永远无法打败

朱元璋曾坦言,张士诚这个对手,我永远无法打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30 更新时间:2023/12/28 1:56:17

一转眼,大浪淘沙,台上只留下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这几股势力。

1363年,当朱元璋在鄱阳湖成功消灭陈友谅后,不久,剑指张士诚——破平江那日,朱元璋非常惊讶,因为他分明看见全体军民依然奋不顾身,战斗在大街小巷。

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多年后才找到答案,原来他从来没有真正打败过这个对手。

张士诚影视剧照

张士诚,小名九四,1321年出生于泰州兴化白驹场(今盐城大丰)。

那些年,泰州迎着海风,但却没有什么好光景,更何况张士诚一落地就是个“亭民”。

什么是亭民呢?这些人专门为官府运输食盐,粗索拉纤、肩挑背磨,赤着脚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汗臭。

张士诚身后还有三个弟弟,分别是士义、士德、士信,“诚义德信”算是齐了活,而且同操一个职业。

彼时,盐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却是紧俏商品,由官方定价,实行专卖,换句话说如有人偷运就是走私,一经发现指不定就会掉脑袋。

而张士诚常常利用工作之便在官盐里夹些私货,算是个胆大妄为的走私犯。

不过,张士诚贩盐很有特点,自己颗粒不取,只为周济朋友、乡亲或是那些比他更穷苦的人。

时间一长,老百姓非常敬佩他的侠肝义胆。

张士诚画像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张士诚夹带私货的消息也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一些富裕人家看到了这点,他们知道张士诚一定不敢声张,于是逼迫他为自家干苦力,如果不答应就报官,若是挑肥拣瘦,还可以干两拳。

其中有个叫丘义的弓箭手更是豪横,即使给他家干完了苦力,照样会拿起弓箭对准张士诚的胸口作射击状,意思是,把柄在我手,你能把我怎么样?

愤怒、屈辱和仇恨一齐被点燃。《明史.张士诚传》载:

张士诚四兄弟和朋友李伯升一起解决了丘义,然后拿起镰刀扁担杀掉那些曾欺负过他的大户,并放火点了他们的房子。

在大火中,张士诚宣布起义,从此,江南诞生了一支新的义军。彼时,和张士诚一起的共有18人,所以历史把这一段称作“18条扁担起义”。

而这18个人也即将和张士诚一起踏上新的征程。

张士诚塑像

在白驹场,张士诚振臂一呼,各地百姓蜂拥而来,他们实在是穷困潦倒,之所以选择在刀尖上过活,无非是为了碗里能有一粥一饭。

不久,义军攻下泰州,而此时,作为首领的张士诚彷徨无计,突然作了个奇怪的决定一一接受高邮守备李齐的招降。

在城内,李齐开出价码,责成队伍就地解散,而且不拿返费,还暗示日后不会有好果子吃。

张士诚怒不可遏,提头套现的事化为泡影,于是命众兄弟再次高举义旗。

一行人打到兴化,杀掉行省参政赵琏,不久,来到德胜湖,回头一看,义军已有万人。

那些年,大江南北烽烟四起,元廷疲于奔命,加之内讧不断,所以只能频频招降。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还能体现地方大员的政治水平。

面对张士诚浩浩荡荡的队伍,元廷毫不吝啬,开出的价码是一一封万户。

张士诚呢?坚决不接受,之后诱杀李齐,进驻高邮城,自称诚王,建国大周,年号天祐。

这是1353年,这一年,朱元璋刚刚加入郭子兴的队伍,陈友谅还在沔阳老家晒鱼干。

朱元璋影视剧照

张士诚定都高邮后就着手建国,活脱脱做成了第二个徐寿辉(国号天完)。

因为在元廷看来,老百姓小打小闹做做山贼或可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可以拿些金银来消灾弥难。

可一旦建立政权,性质就发生了改变,不再是打家劫舍那么简单,而是要撵统治阶级下台,那蒙古人的战马和弯刀就绝不会手软。

不料,在经过几次小规模围剿后,张士诚厉兵秣马反而壮大。

1354年,面对不断拓展领地的张士诚,元廷突然下令,任命丞相脱脱为总兵官,率领百万步骑兵往高邮而来。

脱脱老练沉着,并不急于进攻,为减少伤亡干了三件事:

1:团团围住高邮,切断补给线;2:架云梯,时不时从高处往城内射毒箭;3:挖城墙,大卸八块。

平江古城图

一阵操作后,张士诚站在城楼上望着一望无际的人流和帐篷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办法了,张只好选择在深夜用小股骑兵突围,结果,战马用呼吸声就把这些士兵挡了回去。与此同时,蒙古兵挥舞着军刀只等着入城后砍瓜切菜。

好在天祐张士诚,奇迹出现了。

远在大都的元顺帝听了奸臣的谗言,说丞相脱脱按兵不动,意图谋反,于是突然下旨解除了他的兵权,并削去官爵,押赴上都。

张士诚获救了,由于百万大军群龙无首,他想利用这个空窗期,率领全军浴血拼杀,冲出包围圈。

不曾想,蒙古兵不缺战时补助,根本无心恋战,一时间作了鸟兽散。就这样,高邮之围解,张士诚奇迹般地赢得了一场史诗级的胜利。

此役后,张士诚名动天下;此役后,张士诚信心爆棚;此役后,张士诚超过徐寿辉,成为江南实力最强的那支红巾军。

脱脱画像

一年后,淮东闹饥荒,眼瞅着时机成熟,张士诚即刻命二弟张士德渡江常熟,决定占领江浙这块富庶之地。

张士德是员猛将,军事才华不亚于日后的徐达和常遇春,而且很有气节,如果不英年早逝,天祐政权或会是另一种局面。

这期间,张士诚手握雄兵,怀揣着逐鹿天下之志。在攻下常熟后,又命张士德和李伯升兵分两路取平江、湖州,随后拿下松江、常州诸路,与元蒙军队在正面战场展开激烈厮杀。

不久,张士诚来到平江,看到这里人心思归,从而决定迁都,随即将平江改为隆庆府,把承天寺作为自己的行宫。

开张那天,张士诚站在大殿上,提弓朝正梁射去三支箭羽,意即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同时,减免老百姓六成赋税,大兴水利,鼓励开荒种田,开科考,一时间手下能人倍出。

其中武有张家兄弟和李伯升,文人更是爆棚,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施耐庵和罗贯中让这块土地闪耀着光辉。

实事求是讲,就治国理政而言,张士诚的确是把好手,体系健全,措施得力,一直小心呵护着治下的百姓。

这一点,在平江破城那日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平江古城一角

时光像硝烟一样悄然流逝。

1355年,朱元璋突然渡过长江拿下采石矶,之后顺流而下得太平、集庆(南京),紧接着占领萧山、嘉兴一带,当他和张士诚的军队同时攻打镇江时,才发现两人的版图已连在了一起。

徐寿辉呢?1360年被陈友谅击杀并取而代之,建国汉(陈汉),自封为皇帝,改元“大义”。

陈友谅等同横空出世,拥兵数十万,还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师,一夕间竟成为北方红巾军的重炮手,尤其可贵的是,面对元军决不退缩,挑起了匡正河山的大梁。

中原大地铸成新的三国时代。

史评:张士诚“器小”,陈友谅“志骄”,那朱元璋呢?就是“雪藏”。

他听了谋士朱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躲在韩林儿的背后,既不称王、也不称帝,悄悄积攒实力,等待着对陈、张二人的致命一击。

从战略上讲,朱元璋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此时他地理位置居中,相对弱小,不得不采取隐忍的办法让二人为其躺枪。

其实,陈友谅早就看穿了朱元璋的鬼把戏,所以他一直试图联合张士诚共同灭了朱元璋。

张士诚的态度呢?表面答应,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举动,只因他不相信朱元璋日后会做大,另外,江南的丝竹声渐渐磨掉了他的锐气。

这是一轮新的三国志:陈友谅挑头,张士诚观望,朱元璋完胜。陈、张二人生生错过了灭朱的机会。

陈友谅影视剧照

陈友谅看着张士诚的格局,气不打一处来,既然联合不成,只能甩开膀子单干,由于他不是本文重点,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与此同时,张士诚遇到了史上最狡猾的邻居一一朱元璋。

让张士诚想不到的是,这个狡猾的邻居此时麾下已人才济济,文有刘伯温、叶琛等绝顶高参,武还有徐达、常遇春这样的旷世名将。

经研究,他们的策略是:各个击破,最后与元蒙对决。至于具体如何对付张士诚就三样:麻痹、示弱加演戏。

《明史.张士诚传》记载了朱元璋写给张士诚的一封信,由于原文生涩难懂就不再转载。但大意却包含以下几个意思。

1:把张士诚比喻成当年在天水开疆拓土、自立为王的隗嚣一一拍马屁;

2:我朱某初来乍到,无意与你为敌,我非常欣赏古人提倡的睦邻守境的原则,建议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一一示弱;

3:我主动写信和你互动,并向你保证,绝不寻衅滋事,也请你像我一样,彼此坦诚交流,加大沟通和合作的力度一一演戏。

张士诚看完信后,毫不思索地扣下信使杨宪

而正是扣下杨宪这个举动,暴露了他的弱点一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说明张士诚没有谋取天下的野心和气度。

这等于向朱元璋传递了一个信号,张士诚也必将为自己的一时之快付出惨重代价。

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动手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侵吞土地。

不久,兵分两路,徐达攻镇江,常遇春取常州双双获胜。

张士诚损兵折将又丢了地盘,这才抬眼朝朱元璋睨去,并同意免费提供二十万石粮草,意图很明显一一按你信中说的办。

朱元璋狂喜,但为了增加谈判的趣味性,再开狮子口:粮草至少要五十万担,还必须把杨宪给我乖乖地送回来。

结果,张士诚开启静音模式,不和朱元璋聊了。这次反倒从冲动变成了冷静。

1357年,双方还发生了一件更有趣的事。据《明史.张士诚传》记载:

双方战火时断时续,张士诚在战场上擒获了朱元璋麾下的大将廖永安,而在宜兴徐达却俘虏了张士德。

前文对张士德已作了介绍,这一回,张士诚心急如焚,首先开条件:廖、张二人都是军中的高级将领,彼此交换就是了,不设置任何条件。

朱元璋呢?强忍心中所痛,坚决不换,意在进一步试探张士诚,指不定对方真愿意贡献五十万担粮草。

双方斗智斗勇,最终朱元璋的计划落空。

勇敢倔强的张士德在牢中水米不进,绝食而死。死前托人转告大哥,朱元璋老谋深算,是个可怕的敌人,大哥只有联手元蒙才可以击败他。

张士诚冲冠一怒,复仇的野望被重新点燃!

张士诚影视剧照

此时,元蒙的丞相已是达识帖睦迩。他告诉张士诚,你只要每年给朝廷提供二十万担粮草就可以招安了。

然而张士诚却提出,必须维持自己的军事力量,反过来,朝廷要给这些士兵发军晌。

元蒙毕竟不是蠢猪,张士诚决定退而求其次,那就讨个王当当吧!不料,遭到顶层断然拒绝,短时间内张士诚再次复叛,联合元蒙对付朱元璋的计划宣告破产。

1363年9月,张士诚在平江再建政权,国号吴(即东吴,朱元璋为西吴),自称吴王,尊母亲曹氏为太妃。

接下来,张士诚身上出现了一些可怕的变化一一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军队渐渐失去战斗力。

而之前,中原大地却被陈友谅和朱元璋搞得天翻地覆。

从1360年起,陈友谅和朱元璋展开了殊死较量一一龙湾之战一一洪都之战一一鄱阳湖之战,无一不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试想,假如张士诚在龙湾之战前和陈友谅联手,如果在洪都之战时直捣朱元璋的老巢,又或许在鄱阳湖之战给朱元璋后方沉痛一击,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至少,有资格和陈友谅一起站在最后的拳台上。

遗憾的是,历史没有如果,张士诚的格局注定只能成为一个观望者。

陈友谅影视剧照

1363年,鄱阳湖一战陈友谅折戟沉沙,天下只剩下朱和张了。

为对付张士诚,朱元璋还是颇费思量。

他用迂回包抄的方式,命徐达、李文忠、常遇春等率轻骑兵拿下泰州、高邮、湖州、嘉兴多地,成功剪除两翼。

之后,形成合围,剑指张士诚的老巢一一平江像一座孤岛漂浮在汪洋大海之上。

这一次,张士诚依然像当年在高邮对付元蒙丞相脱脱一样,利用平江的城坚炮利足足坚守了8个月,誓不投降。

1367年7月,徐达敲开了平江的第一道门一一葑门,接下来,大军鱼贯而入。

面对灭顶之灾,平江没哭,百姓也不哭,只因他们知道,张将军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当徐达发现张士诚后,不禁肃然起敬,只见他坐在椅子上表情坚毅、一言不发,用沉默望着平江的一草一木。

在应天,只有朱元璋才有资格对张士诚进行最后的审问,而整个过程张士诚只说了一句话:

你只是比我运气好一点而己!

朱元璋听后,平视着这个对手。

张士诚影视剧照

后记:

多年后,朱元璋私访平江,发现家家户户都在祭拜张士诚,老百姓一边化纸,一边流泪。

朱元璋突然猛醒,江山也好,天下也罢,百姓才是撑起瓦檐的那道脊梁。

参考资料:《明史》及各列传

图片:来自头条图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献忠为何在“江口沉银”?他真的屠尽四川吗?考古学又有新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11月16日,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们对外公布了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也就是咱们老百姓更熟知的“张献忠沉银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同时也表示,“在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基础上,同步推进江口沉银博物馆的建设和展陈工作,力争在2023年底建成开馆。”所以明年的这个时候,大家再去岷江边看看,可能真的就会有这样一座博物

  • 他是晚清最后的硬汉,收复新疆击退洋人,他死后列强长松一口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左宗棠更像是清朝最后的脊梁,是“断臂”清朝最后的骨气,左宗棠生于1812年。此时是嘉庆十七年,湖南人,从小饱读诗书,从四书五经到儒家经典,15岁县试第一,第二年长沙府试第二,看似顺利的仕途,却一次次的阻隔在了赴京的会试,三次会试没考中的他也有些迷离了。并不算顺利的仕途但三次尝试之后,左宗棠没有堕落,

  • 蓝玉询问自己能活多久?谋士说和我同一天死,后来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金华府志》对明初谋士刘日新的记载。蓝玉蓝玉能够统帅明军,靠的是朱元璋的支持,才得以青云直上。蓝玉最终被抄家问斩,也同样是因为惹怒了朱元璋,连累了全家人。蓝玉一生的功与名,都是朱元璋给的,最终也被朱元璋给收回了。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跟随姐夫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常遇春战死沙场后,蓝玉渐渐

  • 孙中山先生有3任妻子,但仅有1个儿子?他的名字我们也耳熟能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中山的五位妻子,孙中山有几个妻妾简历,孙中山有几个名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无数的仁人志士纷纷举起了反对清政府、抗击西方列强的火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一点又一点的微弱火光,最终照亮了昏暗无比的旧中国。而在这许许多多的手举火把的人之中,有一个人是不得不大书特书的,这个人就是孙中山先生。回首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曾有过三任妻子

  • 刘伯温: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却死于他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伯温朱元璋陈友谅,曾仕强讲刘伯温和朱元璋,刘伯温死后送朱元璋鱼是什么意思

    为此,刘福通、徐寿辉、张士诚等纷纷拿着镰刀扁担在大江南北揭竿而起,最后朱元璋弯弓搭箭脱颖而出,平定中原各路义军,谱写了打败元帝国的神话。按说,最初朱元璋并不强大,可他为什么能完成这项使命呢?在笔者看来,除了能谋善断、心坚如铁外或与一个人有关,而这个人就是他的谋士刘伯温。刘伯温影视剧照01展开刘伯温,

  • 大玉儿被迫嫁给姑父,第二天姑姑和皇太极的对话亮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文/小伟观史近日,《孝庄秘史》中大玉儿扮演者宁静在某节目中演唱了该剧的主题曲《美人吟》,给观众来了一波回忆杀。这不经让观众们回想起了这部2003热映的电视剧。《孝庄秘史》是尤小刚导演的秘史系列中的代表作品,虽然已经过去了15年,但是观众对这部剧的喜爱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少。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

  • 古代“国书”编纂完成后还有进奉仪式?聊聊南宋时期的“进书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的南宋文书,书仪,宋代三大刻书系统特点

    宋神宗进书仪主要指将官方编纂的宗室谱系属籍、君主玉牒等皇室档案,实录、宝训、圣政类官修史籍以及其他君主著作安奉至专属殿阁的活动。南宋绍兴晚期,官修著作在编纂完成后举行仪式进奉逐渐形成为固定的进书制度。进书仪制的确立、固定与完善体现了高宗朝后期以来对于祖宗朝史籍的崇奉之意,更多地赋予了“国书”仪制层面

  • 他是辛亥革命后第一次北伐总司令,37岁却被军阀黎天才乱枪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季雨霖(1881—1918) 说到季雨霖,有这样一件事:武昌首义时,季雨霖在北京。闻讯后昼夜兼程,于10月12日到达汉口过江去武昌。由于武昌革命军政府戒严,城门关闭,不许出入。季雨霖递入名片,城内欢呼,奔走相告:“季大人回湖北来了!”季雨霖之所以受到这样的重视,是因为他在革命军中的威信。果然,他被

  • 慈禧宠爱的太监道士刘得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满清立国之初,就参考明代的制度让太监充当道士、僧人,管理宫内的寺庙,所以有清一代有不少太监皈依了道教,而一些太监还做到了兴隆寺、护国寺等著名寺庙的主持,刘得印即是其中的一位。刘得印是直隶东光人,少年时代随家人迁居到北京,之后净身成为太监。刘得印为人聪明伶俐,八面玲珑,小小年纪就受到清廷高层权贵的青睐

  • 腐败的清王朝到底赔了多少钱给西方列强?说出来让你感觉非常气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王朝的腐败,清王朝真实事件,清王朝的覆灭是偶然还是必然

    据统计,这段时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各国签订一系列的条约,达到1175件,不仅要赔钱,还要割地,丧权辱国。这些条约直接加重当时我国人民的经济负担,使我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么,清政府到赔了多少钱给外国政府?清朝灭亡后,这些钱还要不要赔,怎么赔?说出来可能让你感觉非常气愤!历史背景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