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城市又能怎样?李白初入长安,盛世国都依旧壮志难酬

大城市又能怎样?李白初入长安,盛世国都依旧壮志难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854 更新时间:2023/12/4 19:57:48

欲游历长安

他东游齐鲁的时候,在兰陵(今山东临沂市)的一家酒店,喝到了当地特产的兰陵美酒,感到既香又醇,味道美极了,比他从前喝过的任何酒都要好。酒家主人知道他是大诗人李白之后,一定要恳求他题诗留念。

李白不加推托,又喝了三杯之后,大笔一挥而就写出一首七言绝句《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在两次江南漫游的一年当中,李白觉得南方的天空特别明净,山岭特别秀美,江水特别澄清,就连空气也特别清新,非常像西蜀的昌明老家,于是,就萌发了举家迁移的念头。

他一回到任城,就把此意对许氏夫人提起。许氏夫人开始不答应,说搬一次家不容易,太麻烦了。后经李白的劝说,她才觉得夫君作为一个诗人,不应该固居一个地方而应该多住几处,才能让不同地域的山色风光写进诗中,于是便答应了。

在许氏的支持下,李白开始了他的长安游历。开元十八年初夏时分,李白取道襄阳、南阳、内乡、上洛、蓝田,前往长安。一千五百多里的路程,加上途中耽搁,整整花了一个月时间。到达长安,已是盛夏时候。

初到京城

为了使自己早日能谋到一个自己称心如意的官职,李白来长安的心比较急切,到了长安后,他感到长安的天空好像特别晴朗,万里无云;长安的太阳好像特别明亮,发出的光是那样灿烂耀眼;长安的道路也特别平坦宽阔,像箭一样笔直地伸向远方。

从灞上到长安之间,清一色的高大的垂柳形成一条长四十里、宽五十步的绿荫大道,用它们的浓荫挡住火辣辣的骄阳,用它们下垂的长条迎送着来来往往的马匹和车辆。一路都有饭馆、酒店、凉亭、小摊,出卖各种饮食和水果,尤其是卖西瓜的,在路边堆成一座座的小山。

卖瓜的小贩们,用又弯又长的刀,把一个个西瓜打开,大声地叫喊:“哎!都来买我的瓜啦,薄皮沙瓤,保熟保甜,不甜不要钱!”那瓜皮绿得如同翡翠,瓜瓤红得好似珊瑚,再加上小贩起劲的吆喝声,任谁也要止步停下来,花上三文两文的钱,吃上它一个半个的。

李白却不顾人困马乏,直接来到城门跟前,却又不马上进城,反而勒住马缰,停在了路旁。啊,他终于看到了长安,他总算来到了长安,这大唐王朝的京城!这赫赫有名的皇城!

城门大开,上面刻着“春明门”三个金光灿灿的大字。高高大大的三个门洞,进从左门,出从右门,行人熙熙攘攘,却是秩序井然。再向上望,是一带整齐的女墙,女墙后面站着头戴羽盔、身穿金甲、手握长戟的禁军。

再向上望,就是巍然耸峙的城楼,它那飞檐山脊和雕梁画栋好像嵌在蓝天上,直看得李白头晕目眩,眼花缭乱,脖子发软,这才低下头来。这时,他才感到又饥又渴,疲惫困乏,便下马,来到一个西瓜摊跟前,买了一个,一面吃着,一面和卖瓜的老汉说起话来:“请问老伯,春明门是长安城最大的城门吗?”

“不,最大的是正南的明德门,有五个门洞。”

“听说长安共有十二道城门,要是绕城走一圈有多少路程?”

“有八十里!骑上马,你一天也转不过来。长安城大得很!你先住下再慢慢地游吧!”

李白又向老汉问起旅馆情况。老汉说:“这春明门是长安城的正东门有一条天街与城西的金光门连着,有二十里长哩!还有南北走向的一条大道叫朱雀大街,也有二十里长。这两条纵横的大街交叉处是全城的中心,也是全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方,旅馆基本上都在那一带。你要去,光走路也得半天。

这会儿天色已晚,旅馆怕都住满了,找一个住处不容易。到了西时,街鼓一响,到处坊门一关,你就不能随便在大街上走动了。犯夜可不是玩的!不如就在这东门里趁早找一家客栈先住下再说。”

李白见他说得有理,就起身进城,在东门里的道政坊找了一家小客栈安顿下了。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初识长安,满心艳羡

第二天天色刚亮,果真听得一阵隆隆的鼓声。鼓声之后,坊门轧轧地开了,店门也接连地打开了,人们开始在大街上来回走动,街上的车轻声、马蹄声、小販叫卖声、行人谈话声逐渐多起来。长安城又一个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攘的日子开始了。

李白一大早就来到朱雀大街。朱雀大街正对着长安城的朱雀门,皇城 坐北朝南,有一带赭红的墙垣把它紧紧包围,郁郁葱葱的松柏之中,稍微露出琉璃瓦的屋顶。

李白认为皇帝可能就住在这里面,后来才发现这是三 公、六省、九寺、十四卫府所在的地方,也就是朝廷文武大臣的衙门。

朱雀门前的大广场上,停着许多彩绘的车辆。广场两旁的大槐树下拴着一 匹骏马,银鞍下还搭着锦障泥,一些官员正在大街上穿梭,有的身穿绿袍银带,一看就知道是六品,七品,有的身穿绯袍金带,一看就知是四品、五品;还有的身着紫袍玉带,众人都赶紧让路,显然是三品以上的大员。

李白远远站着,看着,心里十分羡慕。他多么希望将来能走进他们的行列,和他们齐心协力、同心同德,辅佐大唐皇帝,济苍生、安社稷,最后功成身退,名留青史。

晚上直到华灯初上,李白才又回到客店里。本来想马上写几首诗把长安歌颂一番,但刚开始构思,一个翘得很高的鼻子老是挡住他的思路。他想既然是歌颂帝都,还是以赋为好,或用长篇歌行也好。那就等过几天把头等大事办了再说吧。于是他从行囊里找出岳父大人给光禄卿许辅乾写的亲笔信来。

许辅乾是许员外的侄孙,算起来是李白的姻侄。但由于他是长房之后,年龄却比李白还要大。光禄卿是给皇帝专管饮食的官员,因此荐举一事还得请托别人。许辅乾看了他叔公的来信后,叫李白先搬到家里来,待他忙过了这段时间再说。这段时间,他正忙着准备玄宗四十六岁诞辰的篷席。

《李白问酒图》

观赏名胜

在许辅乾家等候的日子,李白又观赏了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曲江池、慈恩寺塔等名胜。

太极宫在长安城正南面,又称“大内”。它的南门叫承天门,每逢国家盛典,比如改元、大赦、阅兵、受俘等,皇帝都要登上承天门举行“外朝”,就好比现在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检阅一样。

太极宫宫门

宫内有太极殿,是皇上平时接见大臣,处理朝政国事,举行“中朝”的地方。宫内还有个两仪殿,是皇帝召见少数大臣,商谈大唐机密,举行“内朝”的地方。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又称“东内”。它的南门叫做丹凤门。宫内有含元殿、麟德殿、金銮殿。太宗时始建,高宗时曾扩建,比原有的太极宫显得更为高大宏伟,富丽堂皇。从高宗之后,皇帝举行“外朝”“中朝”“内朝”,就都移到了大明宫里了。

大明宫复原图

兴庆宫在大明宫南面,又称“南内”,原是玄宗没有登基以前的住处,后来又经过几次扩建而成。开元二年之后,玄宗就经常在这里居住和听政。兴庆宫虽不像大明宫那样宏大,但庭园之盛却没有能比得过的。它的勤政务大楼紧临春明门大街,玄宗千秋节“与民同乐”就在此地。

兴庆宫

不管是太极宫、大明宫还是兴庆宫,李白都只能在它们的宫墙外徘徊,在它们的宫门前远远的站住,瞧瞧而已。他设想着,总有一天,他也会大摇大摆、明正言顺地通过这些禁卫森严的大门,来到红墙以内,而把他们这些贾昌之流赶走。

曲江池在长安城的东南角上,秦汉时代就已经非常有名。玄宗时又再次扩建,并特意开凿了一条大渠,把渠水引到池内。除了原有的芙蓉和杨柳以外,又栽种了很多奇花异木,使曲江池成了一个万紫千红的蓬莱胜境。但此处只有皇宫中的贵人可以随时来玩乐,考中进士以后可以来此观赏一天。

李白这时也只能在外面溜达溜达。他想:有朝一日,我做了宰相,一定给皇上建议,把这些地方全都开放,真正做到与民同乐。

曲江池遗址公园

游大雁塔,盼大展宏图

慈恩寺塔,现在俗称大雁塔,在南城里,原是佛教寺院。玄奘和尚在此翻译过他从天竺国取回的佛经,后来这里也成了达官贵人行乐之所。但禁卫不像上述几处地方那么森严,凡达官贵人不来的日子,倒也可以通行无碍。

李白运气不错,正赶上开放的日子,因为这大热天,许多达官贵人都去自己的离宫别馆避暑去了。李白先在寺院里转游了一圈,然后来到塔下,看到塔下嵌着许多石碑,上面雕刻着历届及第进士的姓名,这就是所谓的“雁塔题名”。

大雁塔

凡是新科进士及第之后,总有三件让他们终身难忘的得意事:一是瞻仰“大内”,二是曲江赐宴,第三就是雁塔题名。李白望着那一个个进士姓名,心里好不羡慕,却又转而一想:“这有什么可荣耀的?待我将来济苍生、安社稷,功成名就之后,可上凌烟阁!”

少年时代所见过的凌烟阁的木刻本,丹青妙手曹霸所画的大唐开国功臣李靖等二十四人在凌烟阁上的图像,个个英姿飒爽的模样,又在他脑海里出现。他仿佛看到那上面也有自己的图像。

最后,他登上塔的顶端。从塔顶的窗户向外望去,好像置身在九霄云外,鸟儿反而在下面飞了。

南望终南山,山色苍茫,积雪皑皑,犹如帝京天然屏障;东望骊山,绣岭蜿蜒,紫气缭绕,皇帝正在那里避暑:那里的温泉官就在那一片紫气祥云的环绕中吧?西望原上,五陵松柏,郁郁葱葱,汉唐的列祖列宗的坟墓就在那一片青濛濛的云霭之内吧?北望长安城就在眼前,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三大宫殿群坐落在一望无际的林海之中。或隐或现,正和太阳争辉斗艳。

笔直的朱雀大街,两旁的无数的里坊就像一畦畦整齐的苗圃,这皇城帝陵,固若金汤的干里京畿!这赫赫扬扬,威震遐迩的大唐皇朝!我要为你赴汤蹈火,我要为你绞尽脑汁,我要让你永驻青春。请你为我敞开所有的大门,让我展翅腾飞!

李白在慈因寺塔上热血沸腾,孕育出了他的《帝京篇》,也叫《皇都赋》,或者就叫《长安颂》。

他十分佩服骆宾王的《帝京篇》,写得那样雄浑:“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却不明白为什么结尾却是如此衰退:“已矣哉,归去来!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谋。……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大概是武后之朝不如当今,而现在的开元盛世远远超过了秦皇汉武时代!

大雁塔

总而言之,初到长安,目睹帝京文物之盛的李白,心情舒畅,意气风发。他一心认为,登朝入仕,指日可待,大展鸿图,为时不远了。

); }

正版全19册中国名人大传曾国藩洪秀全胡雪岩纪晓岚康有为孔子李白

¥180

购买

更多文章

  • 陕西首次考古出土柳公权真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柳公权,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其书法以楷书著称,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自创“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与颜真卿齐名,称“颜柳”,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柳公权书法名扬天下,以致“当时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为不孝

  • 西夏王陵:东方的金字塔,皇家陵寝,埋葬了西夏王朝的多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西夏王朝,是在宋朝时期盘踞于我国西北的一个党项族政权的王国,虽然他在历史上的篇幅并不算长,但是西夏也曾是当时与北宋、辽,所并称的第三大强国,也拥有着短暂而辉煌的历史和文明。党项人十分英勇好斗,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所以迅速崛起,成长为令宋朝不容忽视的一方势力。但从政权的开始到结束,短暂的1

  • 见不得光的“还资“,为何在东晋南朝可以“重见天日“,合法贪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最大的贪污案件,东晋南朝经济对比,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历史

    一、何谓“还资”?“还资”,又称“还装”“归资”“归装”“资财”,是东晋南朝时期地方官离职返京时一同带回的钱财或物资。一般情况下,还资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官员在任职期间所应得的俸禄,其二是原官府在官员离任时为其准备的钱、物,其三是官员在任上通过各种形式搜刮、盘剥的钱财和物资。《晋书·谢安传》中就曾有

  • 被言官怼、被将相联合逼上战场……当北宋的皇帝有多“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想象之中的最高统治者应该是一言九鼎,霸气十足。比如这样↓也或许是杀伐决断,任性妄为。比如这样↓可是有一个朝代的皇帝,历史上对他们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们软弱无能,也有人说他们创造了最好的时期。这个朝代,就是北宋。他们就像是被黄金笼子困住的金丝雀,虽然是九五至尊,但完全没有自由。《清平

  • 给两任皇帝戴绿帽,喜欢玩花样的女皇帝,讲讲武则天和她的情夫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因为从小就貌美如花,14岁就被选进宫服侍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李世民看她美艳无比,特赐名“媚”品阶为才人。但是唐太宗步入中年以后就对房事的兴趣不是很大了,武才人的品阶也一直没有提升过,但她是个很有野心的女人,她盯上了储君李治,这位小太子血气方刚哪经得过她的挑逗,两人甚至在李世

  • 草根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对两个儿媳痛下杀手?其中秘密不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草根皇帝朱元璋有多狠,朱元璋处死儿媳完整版,朱元璋的儿媳都有谁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时期当中,出现过很多非常优秀的皇帝,他们其中有一些是体谅民众的贤君,有一些是开疆拓土的明君,也有一些二者兼备的贤明帝王,但是这些地方基本都让我们感觉没有那么大的亲和感,唯独有一位帝王是例外。这一位帝王就是朱元璋了,大家之所以对于朱元璋有着很大的亲和感,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在这么多的

  • 西安市长安区发现现存唯一经考古发掘的柳公权晚年撰书墓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1月12日上午,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在陕西省文物局召开。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陈徐玮介绍,为配合该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凤林北路与文苑南路交接处东部的凤林北路东延伸段项目清理发掘了3座唐墓。最重要的发现是在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的一方墓志,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 脸不黑的包青天,让皇帝头痛的谏臣,而真实的包拯到底是什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对包拯的评价,历史上的包拯真的很黑吗,现在的包拯有多厉害

    但其实据记载,包拯的面色虽然算不上白皙,却也只是微黑。而且在包公祠二殿的石碑上有一幅包公的画像,上面的包公是白脸形象,五官端正,眉目清秀,身高一米六左右。戏曲舞台和屏幕上之所以会选择脸黑如炭、头顶月牙的形象来演绎包公:一是为了把包公的形象与戏曲舞台上代表奸臣的白脸鲜明区分开来二则是为了凸显他的刚正不

  • 淝水之战中前秦皇帝苻坚的失败的原因其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淝水之战是前秦皇帝苻坚为了统一南方而发起的战争。前秦一百多万军队,东晋兵力不过七万。前秦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最后竟然鬼使神差地打了败仗,十分蹊跷。很多人都认为是当时前锋部队总指挥苻融为了给渡河的晋军腾出列阵的位置而后撤,从而给了晋军可乘之机以制造混乱。这固然是一个导致失败的原因,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本来

  • 首次发现!陕西首次考古出土柳公权真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陕西考古人员在西安长安区发掘出土了一方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为他的堂妹夫严公貺撰文并书写的墓志。这方墓志是现存唯一经考古发掘,有明确出土地点的柳公权晚年撰书的墓志。柳公权撰书墓志首次考古发现,也为研究柳公权书法艺术提供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