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辟谣:宋朝文人地位真的很高吗?宋代文人:宝宝心里有苦说不出

辟谣:宋朝文人地位真的很高吗?宋代文人:宝宝心里有苦说不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62 更新时间:2024/1/23 10:03:21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文轻武的社会时代,虽说太祖、太宗出身武将,但是由于晚唐五代的衰微,让统治者意识到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威胁之大,因此宋朝大力推行“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在这样的国策之下,人人皆以为文人迎来了政治生活的黄金时期。然而又有几人知,这个最重视文人的朝代,文人也因其基本国策而深受其苦。宋朝文人社会地位相较于前几个朝代明明有大幅度提高,为何会有人说他们深受国策之苦呢?宋文人在宋朝究竟又有怎样的社会地位?

宋代文人的地位提高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来,宋皇室就以三个世代相传的家训来安邦治国:第一,不让军人掌权;第二,收复北方失地;第三,优待文人。这些家训的核心点其实就是“文人士大夫”,赵匡胤经历陈桥兵变之后,他吸取历史教训,为了不让宋朝王室重蹈覆辙,他决定将兵权紧紧握于自己手中,自此以后,文臣代替武将之职掌握军队,重文轻武国策以此形成。文人集团的政治、军事权利,都要远胜于旧朝,文人地位获得大幅度提高。

为了继续扩大文人集团,宋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以此来吸收更多的优秀文人。宋朝最典型的科举改革就是增加了殿试,这场考试由皇帝主持,凡是考中者皆称之为“天子门生”。此种做法,切断了考官与考生之间的密切关系;如若能状元及第,将有可能享受到比收复失地凯旋而归更高级的荣耀。如此一来,皇帝对这些文人集团就拥有着更强的控制权利,由于受皇帝恩宠享受过至高无上的荣耀,进士及第者也会加强对皇帝的效忠之心,再加上科举制度的革新,文人地位的提高,让宋朝文人找到了人生成功的最佳捷径。

更何况宋朝为了杜绝前朝科举考试中所出现的弊端,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保证科举的公平性。设誊录院,以防徇私者通过辨认自己的方法对考生徇私枉法;建立弥封制,避免考生的姓名与学号被考官查到;取消公荐,宫廷大臣无法通过自己的地位,为自己的亲信求取科名。科举制度的改进,无疑为宋朝选拔了一批中下阶层的优秀文人,他们可以凭借自己寒窗苦读多年所练就的一身本事,成为社会上层人。

宋代文人深受精神之苦

单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没有哪个时代的文人可以像宋代文人一样高居社会上层。但是当人们注视到宋朝文人的社会地位的时候,经常会忽略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纵然他们的身份高高在上,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宋朝文人精神状态一直呈现出“滑坡”趋势,这样的历史事实简直令人惊讶,更值得读者玩味。宋文人虽然社会地位的提高,但是他们精神世界却呈现出一个低落的状态。

想要获悉宋文人地位高,而精神低的原因,要从以下几个原因去分析。首先,宋文人是“天子门生”,也是天子“玩物”。对于宋朝文人社会阶层地位的提高,这是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但是宋朝天子与文人之间的地位,其实与前朝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君臣名分让文人在天子面前显得愈发卑微。文人能够拥有这一切,其根本就源于统治者所制定的国策,所以当文人通过科举试图走上朝堂之时,他们势必要对皇帝言听必行,如此一来,大多数文人心中曾经怀有的家国大志,就被皇帝的言行而禁锢,精神世界的不满足,让文人备受煎熬。

其次,宋朝文人的追求与审美,与唐代文人相比全然不同。繁华大唐能让李白诵出“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样豪迈无比的诗句,然后无论南宋还是北宋,整个宋代文人都缺乏唐朝文人的自信。宋朝前期确实也有一部分文人追求豪迈气概,渴望建功立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豪迈逐渐被哀怨所替代。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让大批文人为参加科举而趋之若鹜,只可惜想要彻底杜绝、根除考弊之风谈何容易,所以宋朝文人落榜失意、怀才不遇者要远胜于前朝,庞大的落榜人数,反而让文人看不到仕途光明。

再者,北宋年间出现变法派与保守派的斗争,南宋年间主战派与主和派更是相持不下,朝堂上党派之间的斗争,其实就是文人集团的斗争。一旦某一方文人集团遭遇失败,就意味着这一些在文人集团中身居要职的士大夫,必然要面对被弹劾谪贬的事实。因此,宋代文人的荣辱福祸皆在朝夕之间,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反而成为了他们追求事业,追求理想世界的绊脚石。因此读宋词,总是感受到一种“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之情常见一些孤寂、幽冷、凄畅的意象,这种文人的悲凉心境,弥漫于宋词之间。

最后,宋代所引起的程朱理学,以极高的道德标准将文人限制于狭窄的空间之中。朱熹所推崇的“灭人欲,存天理”这一目标,让文人成为了许多个互相矛盾的个体。第一种文人,为了真正达到“天理”,他们逐渐失去了文人浪漫洒脱的天性,一生都活在天理之中;第二种文人,他们表面上满口的仁义道德,俨然一幅“天理”的集大成者,然而背地里却是干着鸡鸣狗盗之事的伪君子;第三种文人,在“人欲”与“天理”之中挣扎不休,这导致他们找不到一个正确的精神规范。

藤树先生说:

宋代的文人社会集团,纵然在社会地位上拥有崇高地位,然而,因为他们的崇高地位乃天子所赐,受中央集权控制的这批文人集团,反而深受其苦。精神上的束缚,让文人成为社会与天子控制之下的“天理”遵循者。他们许唐朝文人相比,缺乏生命力与创新性,取而代之的是表现在他们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悲凉与压抑之感,如若真正追求自由浪漫的文人生活在宋代,其煎熬成分远胜于社会地位给他们所带来的荣耀,这是无比悲哀的一种表现。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重文轻武与精神衰微——论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及精神状态》

《宋代宫廷藏书及其对宋代文人地位影响略论》

更多文章

  • 多尔衮死后,他的后代境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多尔衮虽前后娶了六位福晋,并有妾侍十人,但人丁不旺,只有一个独生女,名唤东莪,生于崇德三年(1638),是侧福晋李爱淑所生。李氏来自朝鲜宗室,父亲为李世绪,封义顺公主。东莪这个名字,是多尔衮为纪念其长姐东果公主所取的名字。在多尔衮死后,东莪被顺治帝交于信郡王多尼看管。此后不知所踪,史册上再无记录。但

  • 号称北宋第一国舅,几次三番战胜辽军,他却五六十岁就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战场上常胜将军寥寥无几。北宋虽然屡战屡败,但也有人打败耶律休哥,不止一次,而是三次。那么这位北宋名将究竟是谁呢?此人名叫李继隆,山西长治人,出生于江门世家。李继隆的父亲李处耘曾参与陈桥兵变,也被认为是北宋开国元勋。因此,李继隆成年后由父亲携入仕。但李处耘因与权臣不和而被排挤,导致李继隆打压,穷

  • 大清最克子的皇帝:克死皇子11个,无奈选择一皇子,却不是满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大清朝,归根结底,是外族入侵中原,这个时候,已经不能称得上是大汉王朝的时代,反而是满族人称霸中国,所以,满族的地位比汉人的地位要高非常多,清朝的统治者虽然宣称满汉一家,但实际上,依旧对汉族官员有各种限制,清军也对汉人民众进行了残酷的屠杀,从北杀到南,制造弥天大罪,导致人口锐减,社会经济文化倒退。清代

  • 左宗棠故居为什么叫“柳庄”?在这里,读懂湖湘文化的风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左宗棠故居柳庄扩建,柳庄简介,左宗棠湘潭故居

    柳庄,是左宗棠的旧居,位于湖南省湘阴县樟树镇巡山村柳家冲。1843年,左宗棠用教书所得积蓄在柳家冲置田70亩,亲自设计建造了一座占地4.29亩、有48间房屋的砖木住宅。因挚爱柳树不折性格,起名“柳庄”。在柳庄居住的14年间,他除研习农事、钻研农桑外,还广泛研究天文、军事、历史、时事,通晓治道,通观国

  • 展览速递:乾隆的刀、雍正的箭,或者重塑流行的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精品100幅图片,雍正乾隆,康熙雍正乾隆哪个厉害

    或许我们更需要看场展览让身心的浮躁,在一件件文物前得到诉说般的治愈本周,为大家精选的10个展览但愿能让你沉浸其中找到内心的安定之处主题:《崇威耀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武备展》腰刀、盔胄、甲衣弓箭、马鞍、马鞭……清代皇家吉礼、狩猎、行军等都有什么装备?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武备文物,基本为清代宫廷遗留下来,

  • 说到黄袍加身,赵匡胤并非历史第一人,有个人比他早了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郭威出身贫寒,但是从小便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十八岁的时候,无所事事的郭威参了军,投奔到泽潞节度使李继韬的手下,后来李继韬被后堂李存瑁所灭,郭威便加入后唐军,成了李存瑁亲军中的一员。公元947年,刘知远称帝,建立了后汉,为了嘉奖郭威在帮助他称帝时立下的功劳,刘知远将郭威封为枢密副使,后来刘知远去世,郭

  • 左宗棠诞辰210周年专家学者“论道”左宗棠思想文化与湖湘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左宗棠简介资料,为什么说左宗棠是千古第一人,左宗棠生平事迹介绍

    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代表人物,左宗棠在他所处的时代变局中忧国忧民、勇于担当,他所倡导的“经世致用、修身齐家”与湖湘文化“心忧天下、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兼容并蓄”的精髓一脉相承。“左宗棠精神文化可以概括为‘忠勇报国、清正恤民’。”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党

  • 边境发现一个岛,洋人想命名,清朝官员:这是我国领土,我取名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代北方四岛,清朝30万骑兵打不过洋人,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的标志

    清雍正五年,也就是1727年,中国和俄国的勘界大臣为勘察满洲里段中俄边界,一同来到了这里,走得累了,便选择在河边休息,当时他们远远看到这座岛屿,放眼望去一片绿色,岛上还时时有飞鸟珍禽盘绕,便得知这是一个丰饶美丽、物产丰富的岛屿,因为它面积广阔,实在不应该和其他河上的小岛一样,没有名字,所以,俄国人兴

  • 蒙古与西夏国大决战,为何西夏拥有三十万大军仍然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蒙古铁骑几乎是战无不胜的存在,在历史上,蒙古帝国征战的脚步从未停止,即使是在成吉思汗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是在征战的路途中。忽必烈根据蒙古帝国的基础,建立了历史上的元朝,在元朝时期,开创了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话说回来,蒙古帝国能够建立,肯定是与成吉思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与此同时,蒙古帝国时期,存在一

  • 曾国藩:欲成大事者,“为人处世”要记住这一点!否则很难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曾国藩的四条处世法则,曾国藩教人处世全文,曾国藩处世最高境界

    而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与他的做人做事之道是分不开的。在曾国藩的学生幕僚里,有一位叫李鸿裔的幕僚,曾国藩对他特别的钟爱,并且允许只有他才能自由出入自己的密室。有一次曾国潘在密室与李鸿裔闲聊的时候,碰巧来了一个客人求见,于是他便留下李鸿裔一人在密室,出去会见客人。这时,李鸿裔觉得没事无聊,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