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辛弃疾率50骑闯入5万敌方大营,结局让皇帝大喜,自己却抱憾终身

辛弃疾率50骑闯入5万敌方大营,结局让皇帝大喜,自己却抱憾终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04 更新时间:2024/1/8 2:02:41

他就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嫁轩,1140年出生,1207年病逝,卒年68岁。

少年: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年少时,家乡济南早已被攻占,他们一家屈辱而又痛苦地活着。在这种环境长大的辛弃疾原本热爱诗词歌赋,但是看到身边百姓的苦难后,便一边从文,一边学武,用心钻研兵书,刻苦锻炼自身,立下此生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宏愿。

公元1161年,完颜亮率领金军再次进攻南宋。21岁的辛弃疾趁势起义,召集两千热血男儿,共同参加耿京所领导的抗金部队。

在耿京的任用下,辛弃疾负责机要工作,掌管义军军印。同时接到命令去往南宋达成同盟,共同对抗金军。

就在辛弃疾完成任务返回义军部队的路上,耿京在海州抵抗敌军时被叛将张安国设计杀死。消息传来时,辛弃疾气愤不已,率领50名精锐士兵连夜偷袭有5万人的敌方大营,在金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活捉张安国,并狂奔千里将其送回到南宋朝廷,以待处置。

这是辛弃疾最后一次上阵杀敌,以至于在中年回归深山的时候,每每回想起之前的战斗过往,不由内心苦闷,遂写下千古名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青年:栏杆拍遍无人会

由于辛弃疾在战场上表现出的英明神武,令宋高宗另眼相看,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25岁正式步入仕途。在此期间,辛弃疾感觉到南宋朝廷并不想和金进行战斗,便将自己收复失地的志向转换成文字表达出来,提出了《美芹十论》、《九议》等主战文章。

但是宋高宗忽视他领兵打仗的本事,只看中他管理地方的实际才干。于是,从25岁到42年这段时间,他并不能上阵杀敌,只能听从朝廷安排,先后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担任安抚使等地方官职。

公元1168年,出任建康通判。任职期间,心情苦闷的辛弃疾登上建康赏心亭,回想起自己在沙场上的种种事迹,感叹道自己如今只能在地方做官,悲愤地写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41岁的时候,又被调任为知隆兴府,在明白自身已无法亲临战场的情况下,在上饶修筑了“带湖庄园”,打算长期隐居下去。随后为之取名为“稼轩”,自号稼轩居士。

中年:笑富贵千钧如发

公元1182年,42岁的辛弃疾被王蔺诬陷,以“用钱如泥沙”的罪名弹劾,随后被免去“知隆兴府”职位。

自此,辛弃疾在“带湖庄园”隐居,归隐时间长达二十多年时间。在这段时间,辛弃疾创下了大量的词作,一跃成为文坛一代大家,与苏轼并称“苏辛”。

1188年冬天,第二次“鹅湖之会”如期举行,辛弃疾与好友陈亮二人在鹅湖畅谈天下,一共持续了十多天,史称“辛陈会”。在此期间,辛弃疾创作了《贺新郎·同父同和·再用韵达之》。

晚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203年,因“主战派”朝侘胄和宋宁宗赵扩举荐,64岁的辛弃疾再次披上战甲,前往战场北伐抗金。临到晚年,辛弃疾遇此机会,心情自然格外舒畅,便准备在战场上一展手脚。

他在登上北固亭时,心生感慨,写下脍炙人口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内心强烈上阵杀敌的决心。可未曾想到,这只是黄粱一梦,在朝中奸臣的进谏下,辛弃疾又被皇帝贬谪,自己的“主战”梦想终成一场空。

1207年9月,辛弃疾病逝于江西铅山,临终前,他仍大喊“杀贼!杀贼!”。宋宁宗追封他为“龙图阁待制”,宋理宗加赠“光禄大夫”,宋恭帝追赠为少师,谥号“忠敏”。

可惜的是,辛弃疾一生都想要上阵杀敌、报答国家,却因为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最后只得抱憾终身。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更多文章

  • 慈禧为了让自己舒服,竟然让太监用嘴干这事,太无耻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清代的慈禧太后位高权重,一生可谓是奢华至极,腐败不堪。慈禧的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的一切,用现在的壕字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她除了如厕前非常麻烦外,如厕用的纸巾也是相当讲究的,慈禧用的纸必须裁剪整齐。慈禧上厕所的时分,竟然有一个步骤就是需要宫女太监们用嘴。因为白棉纸造出来的时分都是一大捆的,必须要有专人裁剪

  • 大清亡于叶赫那拉,这诅咒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叶赫那拉氏成就了大清,亡清者叶赫那拉氏,清朝灭亡后叶赫那拉氏结局

    或许每一个看过大清朝影视剧的人,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即使叶赫那拉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亡了大清朝”。而清朝,最终也在慈禧的宣战中,在慈禧侄女隆裕太后的手里。灭国,灭亡。而慈禧和隆裕太后,就是叶赫那拉家的姑娘。这个结局,似乎是佐证了这个诅咒。那么,这个诅咒,有根据吗?在历史上,没有被任何的记载。并且清

  • 大清最美混血公主,看慈禧洗澡竟意外发现清朝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慈禧生活作风,慈禧秘史电影完整版免费看,经典传奇慈禧

    德龄公主是个笔名,她见多识广,跟父亲漂洋过海去了发过日本留学。所以她虽是一介女子却精通西方语言。慈禧为了与侵略我国的外国大使沟通,便让裕德龄进宫了。慈禧可是把裕德龄当成了宝贝,这个拥有多国血统的混血公主便进了宫。宫中险象环生,处处是阴谋诡计,不过还好她被慈禧当成翻译,免于迫害,甚至窥探到了皇室的秘密

  • 辽宋《澶渊之盟》是北宋违约在先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澶渊之盟就是这么个情况。辽朝萧太后出兵深入宋境,想吃掉北宋,但孤军深入,领军大将萧挞凛又阵亡,心中没底。北宋真宗在寇准的力劝下,亲赴前线澶州鼓舞士气。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对方,于是“谈和吧”!辽宋各有顾忌,谈判很顺利,讨价还价后,北宋岁贡三十万绢银了事。如果追根究底,还真不是北宋违约在先。宋仁宗时,

  • 骑影刀声、西夏弓、瘊子甲,西夏兵器很精良,两宋、蒙古都学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存在即合理”,我们这篇就重点来介绍的西夏的军队、武器装备、武器制造技术,通过对它们的介绍,我们也来了解一下这个游牧民族政权值得借鉴、学习的厉害之处。首先介绍西夏的军队。连年战争需要充足的兵源,西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西夏时期著名的法典《天盛律令》规定:西夏男子十五岁以上就到了参军年龄,家中有两个男孩

  • 辽宁有个村庄,村民全都是清朝皇室后代,至今不与外族通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辽宁农村,客家人能与外族通婚吗,辽宁发现皇族后裔

    虽然,大清朝早已走下了历史的舞台,爱新觉罗家也不再是天下之主,但是,在辽宁的这个村庄,却聚集了一大批爱新觉罗家的子孙。除此之外,他们还相当排外,为保证血统的纯正性,至今不与外族结婚。那么,这个村子又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流传了下来?腰站村这个村名叫“腰站”村,单纯这名字的起源,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 清朝知府上任途中遇害,假如拿着他的官印,是否可以顶替他做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灵官印为什么不可以随便掐,知府官印,清朝哪个巡抚上任被杀

    古代官员的档案资料一般都存放在朝廷枢纽机构,比如清朝时期是保存在吏部。从古至今,官吏每隔数年就会调动,由于信息传递比较困难,如何验证官吏的身份也成为问题。清朝官方出具的钦差身份证明清朝时期,官吏走马上任需要出示两样东西,一个是吏部颁发的委任状,上面简要说明被委任者的档案资料,委任状是一式两份,上任官

  • 蓝玉案的背后,是大明皇权的不可藐视与威严的不可触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蓝玉案斩杀的大臣名单,蓝玉案完整版,历史上蓝玉案真实事件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他的被杀,而牵扯出了洪武四大案的最后一案,蓝玉案。如果说胡惟庸案是朝中文官的末日的话,那么蓝玉案就是军中武将的末日了,受此牵连者不计其数。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蓝玉下狱处死,并借此将众多军中武将牵扯进来,因此案被杀者数目多达1万五千人。对于此案,很多人都认为蓝玉案是冤案

  • 辟谣:宋朝文人地位真的很高吗?宋代文人:宝宝心里有苦说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代文人地位有多高,蒋勋讲述宋代文人生活,宋朝文人实力排行榜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文轻武的社会时代,虽说太祖、太宗出身武将,但是由于晚唐五代的衰微,让统治者意识到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威胁之大,因此宋王朝大力推行“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在这样的国策之下,人人皆以为文人迎来了政治生活的黄金时期。然而又有几人知,这个最重视文人的朝代,文人也因其基本国策而深受其

  • 多尔衮死后,他的后代境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多尔衮虽前后娶了六位福晋,并有妾侍十人,但人丁不旺,只有一个独生女,名唤东莪,生于崇德三年(1638),是侧福晋李爱淑所生。李氏来自朝鲜宗室,父亲为李世绪,封义顺公主。东莪这个名字,是多尔衮为纪念其长姐东果公主所取的名字。在多尔衮死后,东莪被顺治帝交于信郡王多尼看管。此后不知所踪,史册上再无记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