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笑着对儿子说8个字,后来字字应验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笑着对儿子说8个字,后来字字应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87 更新时间:2024/1/4 12:41:43

连贬三级一度让众人认为圣恩尽失 ,却不料张廷玉并无半分哀伤,反而回到家后对儿子哈哈大笑,一向惜字如金的张廷玉更是对儿子说出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八个字,后来果真字字应验。

为何能让连贬三级的张廷玉背地里“偷着乐”,这八字又究竟是何字?

六年坎坷“进士路”康熙十一年,张廷玉出生于京师,为大学士张英之子。

张英我们自然也不陌生,我们所熟知的“桐城六尺巷”典故的主人公便是这位清朝名臣。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化解了两家多年来的邻里矛盾,其中度量可见一斑,康熙帝更是盛赞其“有古大臣风”。

有了父亲的言传身教,在良好家教的熏陶下,张廷玉自然也是“怎会平凡”。自小便专心在老家桐城闭门攻读诗书,满腹经纶,才华与品德更是与父亲张英一脉相承。

康熙三十九年,二十八岁的张廷玉早早入京准备参加会试,考取功名。其父张英也在同年又一次奉命担任总裁官,对于文人来说,担任主考官是莫大的殊荣,但此时的张英却开心不起来,心里有对儿子满满的愧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三年前的会试,张廷玉便由于父亲担任主考官,为了保证科举的公平性,以防有失公允,不得不回避补考。

如今又再次受到康熙皇帝的任命,这让张英感到十分为难,人生又复有几个六年呢?但君臣之道还是让张英没有推脱,对儿子唯有愧疚之意。

正当张英一筹莫展之际,同僚大学士李光向康熙说明了情况,赞其子张廷玉有大才,耽误六年实在惋惜。康熙听罢思索片刻后还是决定爱惜人才,为其破例一次,特许张廷玉参加科举,但最终试卷得由自己自己亲自审阅。

失而复得的机会也让张廷玉终于在二十八岁这年得以参加会试,凭借自己的才识,成功进入殿试。最终以第152名位列三甲成功考取进士,但这并不出彩的名次其实也大有来头。

当时的康熙看完试卷后直言张廷玉完全是一甲的水平,但父亲张英为了避嫌,引起旁人不必要的猜疑,便将儿子的成绩降低,列在了不高不低的152名。

按理说,张廷玉三甲的成绩,留京基本无望,但康熙帝深知他的才能,于是破格让他留在了翰林院任职,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与其父二人同朝为官。

崭露头角,冉冉新星入朝后的张廷玉并未倚仗父亲的身份,反而是一步步从底层干起。在初入仕途三年后,又被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主要负责文字上的编辑修撰等工作。

此时的清朝正处于"暴风雨的前夕",康熙盛世之下,是各个皇子和背后势力的暗潮涌动。身居高位的张英久居朝堂,自然也发觉了这些端倪,于是找了个"身体不济"的理由选择告老还乡,不愿趟这趟浑水。

康熙四十三年,张英告老还乡也有一段时日,由于思念张英,康熙这才想起其子张廷玉尚在翰林院任职,于是便召他至畅春园,询问其父张英的近况。

也是这一次御前召见,让张廷玉的仕途有了新的转折。张廷玉得体而又不失分寸的回答令康熙十分满意,后又为了考验其才能,命张廷玉当场赋诗。

张廷玉也并未让他失望,作的七言律诗两首令他颇为满意,这下张廷玉算是彻底在康熙皇帝这里“过了关”,成功获得青睐。

当日便入职南书房,更是被特旨数珠并著四品官府色,可见康熙皇帝的“偏爱之意”值得一提的是,南书房名义上是康熙的书房,但给康熙皇帝当秘书,无疑也相当于进入了权力中枢。

此后的时间里,张廷玉每日都“辰入戌出”,这种早七晚九的工作时间,可以说终日都陪在康熙左右。不仅如此,不论是在夏天避暑热河,还是秋天塞外狩猎,张廷玉都是康熙皇帝带在身边的“常驻嘉宾”。

随着康熙的不断器重,先是担任司经局洗马,后又担任读卷官何刑部左侍郎等职,虽然涉政不久,但他的才干早已崭露头角,俨然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连贬三级,为何不悲而喜但正当众人羡慕其深得圣宠,认为日后张廷玉一定能官至宰相之际,发生了一件让众人傻眼的事情。

康熙六十一年,此时的康熙皇帝身体情况早已大不如从前,在临终之际,却一纸诏书,将张廷玉连降三级,同时被贬的还有书房大臣马齐等人,但与愁眉苦脸的其他人不同,张廷玉脸色不改,更是在回家后不禁面露喜色。

儿子担心父亲是不愿接受现实,但张廷玉却笑着道出了:“为父须待新君赐恩”八个大字。

张廷玉自然知晓康熙皇帝此番的意图,不悲反喜的背后是深知帝心。康熙皇帝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临走之际如何为下一代继任者铺路成了他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为了能让张廷玉为首的这些大臣再次得到重用,康熙皇帝决定自己当回“恶人”。先是将其贬职,日后继任者上位后才好名正言顺的提拨人才,此外还能更好笼络人心。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皇四子胤禛历经“九龙夺嫡“,成功继承大统,改年号为“雍正”。

雍正登极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张廷玉复职南书房,兼学士衔。新帝上位,最重要的便是培养自己的“政治内阁”,才能卓越又是恩师之子的张廷玉显然是不二人选。

“精敏详瞻,悉当圣意”,张廷玉又尽心辅佐雍正皇帝,历任吏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等职,跻身枢臣之列,深受雍正帝的倚重,位极人臣。雍正更是对其说过“你我义故君臣,情同密友”,在临终之际,特意留下圣旨,特允张廷玉可以配享太庙。

后辅佐乾隆帝,渐生嫌隙,晚景十分坎坷,但去世后乾隆帝仍决定按照遗诏,命其配享太庙。三朝名臣,也就此结束了自己不凡的一生。

作为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位极人臣,张廷玉自有其配享太庙的“高明之道”。连贬三级,在旁人看起来仕途无望,也只有他深谙帝王之心。

老成谋国,简在帝心,辅佐三代帝王期间,更是整治吏治,完善军机制度,称得上“一代名臣”之美誉。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头条创作挑战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八旗旗主权力有多大?《雍正王朝》里的八旗议政,真能架空皇上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八旗议政视频,八旗议政全过程,雍正王朝八旗议政全集

    面对八爷党和旗主老爷们的逼宫,雍正皇帝被吓的满头冷汗,几近瘫倒。不要说他们想实行八王议政,就是想废掉雍正皇帝之位的能力都有了。那么问题来了,做为铁帽子王的八旗旗主,他们在现实历史中,真能有逼宫威胁皇帝,甚至废立皇帝的能力吗?影视资料:八旗旗主议政逼宫其实,电视剧里的还是比较接近现实的,但又不全对。虽

  • 光绪帝,是位蛮有志向的年轻皇帝,为何摆脱不了慈禧的控制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光绪帝是个好皇帝吗,光绪帝被慈禧囚禁,慈禧带着光绪帝逃跑

    今天给大家讲讲:光绪皇帝是位蛮有志向的年轻皇帝,但他的一生始终摆脱不了慈禧太后的控制,这是为何呢?一.年幼幸运即位,故被垂帘听政爱新觉罗·载湉4岁时,同治帝英年早逝,且没有留下子女。慈禧为了能自己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在选接班人时,就亲自指定醇亲王奕譞(光绪的父亲)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过继于

  • 他本可以成为清朝开国皇帝,却因杀害亲生母亲,最终与皇位失之交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开国皇帝是皇太极,而皇太极的父亲是努尔哈赤,清朝的建立离不开努尔哈赤。在皇太极之前,努尔哈赤建立的王朝叫做后金,后金的建立为清朝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军队基础以及人心基础,是清朝建立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在努尔哈赤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也是多有曲折的。相传,努尔哈赤死时并没有明确交代到底是谁

  • 他是乾隆看好的皇帝人选,才华横溢却有一毛病,导致与皇位无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永瑆的生母淑嘉皇贵妃金氏,也就是《如懿传》中金玉妍的历史原型,在剧中她因为美貌过人而深得圣心。历史上的金氏虽然出身不高,但一生却为乾隆帝生育了四个儿子,从这个惊人的子嗣数量中我们就能看出,乾隆对这位金氏还是很上心的。既然乾隆与金氏见面的频率很高,那永瑆和父皇相处的时间应该也是比一般的皇子多的。因为永

  • 孝庄秘史:大玉儿嫁给皇太极,为何多铎会暴跳如雷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孝庄秘史皇太极和大玉儿,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实力,皇太极多铎

    很多人自然会说,多铎的暴跳如雷,是为了哥哥鸣不平,因为多尔衮那时候的死讯刚刚传来,这边大玉儿就要忙着嫁给皇太极。关于大玉儿跟多尔衮之间的事情,多铎是最清楚的,所以他为哥哥多尔衮暴跳如雷。这个原因倒也能说得通,但仅仅是这个原因吗?不见得!多铎是个非常容易冲动的人,在战场上他是一员勇猛的武将,但却是个有

  • 她是清朝最后的格格,嫁给平民为妻,临终前代表家族向国家道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最后一位格格,清朝最后一个格格罕见旧照,清朝最后一个格格的历史

    作为幼女,韫欢很受父亲的宠爱,而她的父亲也是末代皇族里少有的明白人,哪怕过去那般的显赫尊贵,但是在晚清覆灭之后他却表现的异常低调,也从来不会参与任何复辟的活动,因为他已经清楚的认知到清朝覆灭之后他们这些皇族的处境有多么危险,一不小心就要沦为棋子身不由己。 或许正是因为有载沣的教导,加上从小远离兄

  • 她是李鸿章最美的女儿,却被许配给44岁大臣,生下的孙女无人不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原配就是由老师父母做主娶的,两人婚后十分和睦,欧阳氏在家替他操持,而曾国藩才能安心在官场打拼。欧阳氏的父亲看中曾国藩的才华,两人年龄相仿,将女儿许配给他可以理解。但是李鸿章却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男人,这是为什么?李鸿章此人虽然有颇多的争议,但他是聪明人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他

  • 她是大清的建宁公主,本该万千宠爱,为何却遭到康熙软禁7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建宁公主在她一出生就受到了宫中众人的宠爱,可就算如此,她长大后还是被沦为了朝廷上政治联姻的公主。建宁公主的出身不高,生母身份低微,但是皇宫中的人并不在意,反而还特别喜欢她,她一出生就得到了许多人的宠爱,特别是她的哥哥顺治帝。 可以说,在建宁公主幼年时,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帝王的宠爱,从来都是

  •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中,全文976字尽显愚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写给英国女王的信全文,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圣旨图片,乾隆给英国国王的信图片

    当时的英国统治者乔治三世派人充当使者前往中国,最终得到乾隆皇帝写给当时英国国王的一封信,这封信并非展现着中国的友好,通篇足有976字的信反而显得愚昧。英国访华《停止的帝国》详细地描述了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来到中国所在的一切,讲述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纠纷与碰撞,以及产生碰撞的两个国家最终是怎么进行回应。让人不

  • 清穆宗载淳:清朝可以灭亡于任何人,但绝对跟我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穆宗载淳简介,假如清朝2021年没有灭亡,清朝灭亡前的七个征兆

    (幼年的同治皇帝)公元1861年,大清王朝最为悲情的皇帝咸丰,龙驭上宾,大行而去。咸丰皇帝子嗣不多,存活在世的,只有一个六岁的儿子,名字叫做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皇帝)由于是先皇独苗,所以载淳小朋友毫无疑问,是皇位的唯一指定继承人。六岁登基,主少国疑,皇帝不能亲政,就需要别人来帮他管理国家。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