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巨鹿之战:四十万大军兵败巨鹿,秦朝轰然倒塌,这个责任该谁担?

巨鹿之战:四十万大军兵败巨鹿,秦朝轰然倒塌,这个责任该谁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41 更新时间:2024/1/21 23:41:58

在赵高的作祟之下,秦二世对混乱的局势一无所知,仍然在歌舞升平的幻梦中醉生梦死。

随着起义大军势力的不断壮大,农民军甚至于攻破函谷关,将战火烧到了秦王朝的老家关中。这时候,秦二世终于回过神来,开始组织军队对起义军队进行镇压。

在少府章邯率领的刑徒军的打击之下,局势终于有所缓和,陈胜吴广归于覆灭,楚将项梁兵败被杀。

随后,秦朝屯驻在边塞的北方军团也增援关内,秦军以四十万之众围攻赵国,并攻破邯郸,迫使赵王歇退守巨鹿,此时的赵国在秦军的围攻之下已经岌岌可危,但六国军队无以敢救。

巨鹿之战

楚将项梁之侄项羽带领四万大军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对秦军展开猛攻,最终一举击败十倍于己的秦军,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

孙子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就是说如果有十倍于敌方的军队,打仗都不用和对手硬拼。那么,秦军究竟是怎么输掉这一拥有绝对优势的战役的?

一、大难临头,靠刑徒救场

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军队在战国时代一直是强悍的代名词,六国称秦国为“尚首功之国”,就是指秦国通过斩获的人头来评定军功,以此激励秦国士兵勇猛杀敌。

在这一制度激励下,秦国的军队作战勇猛,被称为“虎狼之师”,正是这样一支强悍的军队帮助秦始皇在统一战争中仅用十年就扫平天下。

秦军影视形象

在天下统一后,秦朝的军队也并没有就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继续奔波在南北两个战场之上。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军队北击匈奴,攻占河南地,并修筑长城,就此镇守在帝国的北部边境。

此外,秦始皇还派大将屠睢率领五十万军队南征百越,为帝国开拓南部边境,将如今的广西、广东等中原政权从未涉足的南方地区纳入帝国的版图。

也就是说,秦朝至少有八十万军队在秦始皇时代就远离中原,长期驻守在帝国的南北两个边疆。

秦始皇的突然崩逝以及农民起义的突然爆发对于彼时的秦王朝来说极为不利,秦朝一大半的主力部队都不在中原,难以及时应对这一突发状况。再加上赵高闭塞圣听,陈胜吴广的起义部队才能顺利的在天下掀起一场风暴。

大泽乡起义

在秦二世终于清楚的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之后,秦朝却面临两个尴尬的境地,其一是无兵可用,其二是无将可用。

无兵是因为主力不在中原,剩余的部队应付大规模的起义部队时力不从心。

无将是因为秦始皇统一战争中培养起来的一大批优秀将领要么已经告老还乡,比如王翦父子;要么被秦二世诛杀,比如蒙氏兄弟;要么就是不在中原,比如南北两个军团的将领此时都带兵在外。

这时候,身为少府的章邯站了出来,少府是秦国的九卿之一,职责是管理皇室财政,本非武将。章邯提出利用骊山的刑徒来组织军队,以抵抗叛军。

一个以武立国的王朝,此时却到了要依靠一个财政官员以及刑徒的地步,不得不说此时的秦王朝确实是窘迫至极。

章邯影视形象

然而,尽管是“非专业人士”以及“业余军队”,章邯和他的刑徒军却表现十分出色。

章邯带军首先击败周文,一直打到对方兵败自杀,然后杀田臧于敖仓、败李归于荥阳、破伍徐于许、败邓说于剡、杀房君、诛张贺、斩魏咎,即使是名将项梁也死于章邯之手。

章邯绝对可以说是秦末最出色的将领之一,而其刑徒军历经战火淬炼,不断淘汰补充,也已经是一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精兵,其规模达到了二十万。

而就在巨鹿之战的前夕,一直驻守在北方边境防备匈奴的北方军团在王离的带领下终于回到了关内,尽管只回来了二十万左右的部队,但对于六国军队来说,这支曾有着赫赫战功的秦军绝对是一个强大的对手。

王翦影视形象

统帅这支秦军的将领是王离,而王离正是在统一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王氏之子。

王离的爷爷就是王翦,父亲是王贲,这父子二人合在一起率军灭亡了燕、赵、楚、魏、齐五个诸侯国。

作为将门之后,王离有着很高的资历,又曾追随蒙恬北击匈奴,在蒙恬之后执掌北方军团。

按道理来说,王离的军事才能就算赶不上自己的父辈,也不会太差。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王离回关后却战绩平平,甚至败给了刘邦。

《史记》曾记载:“(曹参)击王离军成阳南,复攻之杠里,大破之。”但仅凭一场小规模战役的失利还不足以评判一个人,而接下来的巨鹿之战就是对王离的终极检验了。

二、心理战摧毁秦朝最后的希望

巨鹿之战中,秦军总数四十万,王离和章邯各一半,王离负责围攻巨鹿,章邯屯兵于棘原,负责为王离保护甬道。

甬道是秦军修建的用以保护粮草运输线路的一条通道,两侧筑有高墙,用来防备敌人袭击。

而在巨鹿之战中,甬道成为了项羽的重点攻击目标,战斗一打响项羽就派人夺取了秦军的甬道,使得“王离军乏食”。然后,项羽才率领军队破釜沉舟,九战九捷,最终大破王离军。

巨鹿之战过程示意图

在这里有很多的疑点,首先是项羽派当阳君、蒲将军二人率领两万大军先行渡过漳水进攻甬道,章邯的二十万大军屯驻在棘原,楚军哪里来的自信敢于渡河作战,渡河之后又轻易的就夺取了甬道。

在巨鹿之战时,面对秦军的盛大威势以及百战之将章邯,诸侯军早已被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去救巨鹿,这才有了项羽杀宋义而夺军的事情发生。

当阳君等人只有两万部队,却率先渡河作战,他们就不怕被秦军“半渡而击”吗?项羽之所以这么做是有足够的自信的,或者说这本身就是他的谋略。

派去攻击甬道的楚军只是项羽用来“问路”的石头,项羽想要知道章邯当前的真实心态,那就是他到底还想不想保卫秦王朝?

李斯之死

巨鹿之战前夕,秦王朝的中央发生了一件大事,丞相李斯被赵高诬陷入狱,随后被腰斩于市,随后赵高成为了秦王朝的丞相。随同李斯一起死于非命的还有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

李斯等人的死讯传到前线,极大的震动了章邯,章邯之所以能带领这么强大的军队在前线全力作战是和李斯的支持分不开的,可以说,章邯与李斯属于同一阵营。而如今,李斯被赵高所杀,朝中大权被赵高掌握,使得章邯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前途。

同时撩动章邯心弦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赵国丞相陈余,还有一个是章邯的下属司马欣和董翳。陈余派人来给章邯送了一封信,在信里说:“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竟斩阳周......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从,约共攻秦......”。

陈余这一做法明显是在和章邯打心理战,也许白起和蒙恬的死不足以让章邯转变立场,但结合当下李斯等人的死,章邯的心理防线其实已经在松动了。

司马欣影视形象

而司马欣和董翳可以说就是“秦奸”,早在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司马欣就曾私放项羽等人,其立场从来就没在秦朝这边。而此时,司马欣再次充当项羽的内应,给章邯吹耳边风,一点点瓦解章邯的斗志。

按结果来看,章邯明显已经动摇,但没有下最后的决心,因此在巨鹿之战中章邯选择消极避战。

项羽攻打甬道,章邯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这使得项羽有了进一步作战的底气,因而率领军队渡过漳水。而因为先头部队已经立足于河对岸,楚军的将士也有了一定的信心,楚军将士终于放下恐惧,渡河作战。

在项羽率领大军挑战王离的时候,章邯也一直按兵不动,坐视了王离军团的灭亡。

巨鹿之战

在巨鹿之战结束后,章邯与项羽隔河对峙长达六个月,这说明章邯此时还在犹豫。巨鹿战败的消息震动了秦廷,章邯又一直对楚军避而不战,秦二世派人过来责问。

章邯派司马欣到咸阳去解释,但司马欣根本见不到秦二世,司马欣在回来之后向章邯透露了赵高想要对章邯不利的消息,这进一步瓦解了章邯的心理堡垒。

而后,在项羽的劝说下,章邯在对峙六个月之后终于投降了项羽。项羽留了章邯一命,却将其军队尽数坑杀。

在项羽灭秦之后,章邯和司马欣、董翳一起被项羽分封在了秦地,后来这三个势力都被刘邦击败,章邯自杀于废丘。而司马欣和董翳跑去投奔项羽,在成皋之战后,二人“自刎于泾上”,最终殉楚。

成皋之战

结语

巨鹿之战是秦朝末年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战役,秦王朝当时能够派上战场的两支主力部队都集中到了巨鹿。此时的秦朝如果能够拿下巨鹿之战的胜利,诸国的实力就会被极大的削弱,秦朝或许还有可能在这场危机中脱身。

但是,由于秦王朝内部的政治倾轧,以李斯为首的一批实干家最终在赵高的打击下纷纷死于非命,秦王朝的政治完全落到了昏君佞臣的手中。

而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给前方的章邯施加压力,使得章邯最终萌生了背弃秦王朝的想法。在巨鹿之战中,章邯按兵不动,消极作战,使得王离军团置身险境。

巨鹿之战

王离本身并不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军事将领,其粮草补给线被切断之后,其处境十分凶险。而项羽在这场战役中所表现出优秀的指挥才能以及善于洞察人心的能力,在瓦解了秦军的内部团结之后,最终一举击溃王离军团,并在随后收服了章邯,秦末乱世之中最为突出的两位将领的交锋就这么淡然收场。

随后,秦朝覆灭,章邯受封为雍王,统治秦国故地。在楚汉争霸战争中,韩信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击败章邯,迫使章邯自杀。章邯也算是一代名将,可惜他生不逢时,遇上了项羽和韩信这两个对手,也是可叹。

参考资料:

《巨鹿之战中章邯消极避战及其原因新探》

更多文章

  • 秦朝末年,起兵反秦的六国贵族,为何几年后到了汉朝就不再复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末六国贵族复国,为什么汉朝能够复国,秦朝灭亡后的百万大军去哪了

    尤其是在陈胜吴广失败后,以为项梁、项羽为代表的六国旧臣们成为了天下反秦的主力,他们纷纷拥立原先六国的王族后裔,以此收聚人心,扩大势力。[var1]项梁和项羽起义所以,与其说是秦亡于秦末的农民起义,不如说是秦亡于六国贵族们的复国运动。然而神奇的是,短短几年后,刘邦也效仿秦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汉

  • 刘备错过的名将,实力不输赵云,投靠曹操后大放异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张飞赵云怎么用最强,刘备曾错过的十大猛将,赵云刘备姜维

    这个将军叫做田豫,他也是频繁跳槽,后来遇到了能赏识自己的主公。第一次跳槽是因为个人的家庭原因,本来田豫在刘备手下做事,刘备此时依附于公孙瓒,当初刘备的班底也是仅有关羽张飞等人,所以对田豫比较看好,后来田豫母亲病重,刘备也在此时调任豫州,两人不得不分别。后来回来之后,田豫跟着公孙瓒做事,但是公孙瓒没有

  • 皇帝克星-匈奴呼韩邪,连续三任汉朝皇帝死在匈奴单于的进京朝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呼韩邪单于为了加强与汉朝的联系,前往长安去朝见大汉天子刘询,刘询亲自到甘泉宫迎接呼韩邪,呼韩邪待遇非常之高,并且刘询赏赐了大量财物,其中就包括匈奴单于玺,呼韩邪与刘询的顺利谈判,让北匈奴的郅支单于与呼韩邪的关系更加破裂,以至于呼韩邪不得不第二次再度前往长安,寻求庇护。双方之间终于停止了战争,呼韩邪的

  • 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奏表中,诸葛亮仅排名第五,前四位大臣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对诸葛亮说过可自立为王吗,诸葛亮驻守汉中,刘备在三顾诸葛亮时的身份地位

    一、马超首先,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马超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马超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对于马超来说,出自名门,而且有东汉王朝册封的官职和爵位,比如操担任丞相时

  • 这个考古发现,告诉你秦始皇如何排兵布阵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取得了多项突破!2009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大型陪葬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目前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以及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申茂盛介绍一号坑的建筑结构为框架式与厢

  • 游离在秦汉之间的历史-楚国,诠释了“亡秦必楚”的真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哪个省是正宗楚国人,楚国47位君主列表,楚国vs秦国

    就像后来范增游说项羽的叔叔项梁时所说: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也。话中所说的南宫是楚国的一位智者,善于阴阳预言之术。这句话代表了一种被情绪化了的楚国民众坚定信念,又不可思议地与历史演进的过程吻合,我们就来看看这句“亡秦必楚”的历史进程。

  • 蜀汉有两位“安南将军”:镇守南中,确保蜀国后方安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马忠马忠是益州本地人士,他和东吴的马忠只是同名,也即二者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刘备夺取益州后,马忠被推举为孝廉,担任巴西郡下汉昌县的县令。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在此背景下,马忠率领巴西郡的士兵去支援刘备。来到永安白帝城后,马忠和刘备进行了一番交谈,之后,刘备向身边的人称赞马忠是

  • 河南信阳楚国将军墓,青铜宝剑泛蓝光,还挖出一碗骨头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离奇事件信阳地区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发掘了两座大型的楚国贵族墓,其中出土的编钟还曾在1970年跟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演奏了《东方红》。2016年公安机关又发现了一处新的墓葬,为防止盗墓贼再次下手,信阳当地联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一起对古墓进行了保护性的发掘,将棺材运送到了研究中心

  • ​秦始皇兵马俑考古新突破!甬道被人挖开过!可能是项羽干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兵马俑考古新突破! 初步厘清秦军军阵排列规律 甬道被人挖开过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12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共清理陶俑220余件,初步厘清军阵的排列规律,明确了陶俑的制作程序,甬道迹象可为项羽破坏秦始皇陵园和兵马俑坑提供非常有力的佐证。扫荡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军如何排兵布

  • 汉末到三国的乱世,与秦灭六国从人口损失来说到底哪个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末三国十大乱世之谜,秦灭六国前各国兵力及人口,汉末人口有多少

    [var1]而等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之后的人口数量,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持两千万左右说, 此说多为现当代各种版本的中国通史所沿用。从战国中期的公元前248年到公元前221年这27年里,人口减少了一千万之多,这27年里“人口减少率”为1.2%。[var1]而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乱世----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