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古国-随国,“汉阳诸姬”大家长,楚国崛起第一个障碍

西周古国-随国,“汉阳诸姬”大家长,楚国崛起第一个障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56 更新时间:2024/1/27 9:57:19

[var1]

出土于随州市文峰塔“曾侯舆编钟”

随国的来历史籍缺载,但考古为我们解开了它的起源之谜。出土于随州文峰塔墓地的春秋晚期铜器“曾侯舆编钟”,有铭文“遣命南公,营宅汭(ruì)土,君庀(pǐ)淮夷,临有江夏”的记载,这是器主曾侯舆在追述先祖“南公”时的记事,说得是当年南公追随文、武,讨伐殷商,平定天下,武功盖世,被周王封于南疆淮夷,镇守江夏的那段历史。南公,即周初被誉为“文王四友”之一的南宫适(括),与周王同姓,是与姜太公、周公旦平起平坐的大功臣。学界认为,这位南宫适便是随国的开国君主。

[var1]

随大司马戲有戈

根据汉字结构,“随”来自“迶,遀”,“遀”字带“肉”,来源于祭祀,“遀”是用作祭祀的“裂肉”。《周礼·守祧( tiāo)》说:“既祭,则藏其隋。”即祭毕,把残余的祭肉埋于土下。但据2013年随州境内有史以来首件出土带“随”铜器“随大司马戲有之行戈”之金文“随”字并没有“月(肉)”形,此随器年代经鉴定为春秋晚期,那么至少在春秋时代,“随”作“裂肉”的祭祀之说应该尚未形成。那么“随”字作何本义?看金文,“随大司马戲有戈”之“随(隋)”字带“系(丝)”,上下有“土”,右边上下两只手,酷似一个正在“埋丝(地下)”的状态。《礼记·礼运》中记载了一种叫做“瘗(yì)缯”的祭祀,就是把祭祀所用的上面写满祷辞的缯帛埋于地底下,这与“隋”之埋藏裂肉的祭祀涵义相同。随、曾属于一国两名,两字的变化可能来源于不同时代祭祀方式的演变。

[var1]

随字金文

提起曾国之“曾”,其实并不陌生,殷墟卜辞中就有曾方,西周时也有曾国,史书中记载最多的当属在今山东苍山县境之夏禹后裔的姒姓鄫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曾国也在史书中时隐时现,形踪十分诡秘,那就是在西周末年与(西)申国勾结引犬戎入关的缯国。以上曾国都来自上古曾氏,一个擅长制作甑器的部族,族群庞大,支系众多,后世带“曾”国族当皆从该曾氏演变而来。

东周之初,熊通称王后,开东进北伐的进程,这对汉东老大随国而言无疑将迎来严峻挑战。从公元前706年开始,楚国频频对随国实施军事行为,但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当时随国有个贤臣叫季梁,主张与周边邻国结盟,兼修内政,达成以随国为中心的兄弟同盟,牢牢扼制楚国施展,迫使楚国不得不改弦更张将矛头指向周边小国,以削其羽翼来瓦解强大的汉东联盟集团。楚武王终其一生,曾数次大规模征伐随国,皆以失败告终。《史记·楚世家》载:“周召随侯,数以立楚为王。”前690年,周王召见随侯,责备他让楚国称王(指楚武王让随侯向周王请求称王一事)。这事被楚武王得知后,已入耄耋之年的他准备以此为借口再次发兵攻随,以完成平生立志吞并随国的宿愿,但天不假年,楚武王病死于行军途中,但终因楚国兵强马壮随国被迫与楚签订不平等条约。

[var1]

曾器出土地址

十八年后,随国迎来了一次翻身的机会。《史记·楚世家》载:“(楚堵敖)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庄敖代立,是为成王。”楚堵敖、楚成王熊恽都是楚文王和息夫人的儿子,前672年,哥哥楚堵敖欲杀弟弟熊恽,熊恽在亲信的掩护下出逃随国。多年受到楚国压制的随国紧扼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出兵扶持熊恽夺得王位,自此,楚随结好。此盟约延续了三十余年,《左传·僖公二十年》载:“冬,楚人伐随。”前640年,随国连同汉水以东诸国一起叛楚,遭到楚国的严厉讨伐。面对楚军压境,随国不得不向楚国求和,从此彻底成为楚之附庸,再无机会重振旗鼓。

到春秋末年,随国已逐渐被楚国同化。吴楚争霸期间,柏举一战,楚国大败,随国收留落难的楚昭王时,吴国曾书信警告随国,让随国把楚王交出来,但随侯并没有那样做,对吴王说:“楚随世有盟誓,至今未改,若难而弃之,何以事君?”表明随国不抛弃楚国的立场。可见随国经过一百多年的楚文化洗涤,随人已经认同自己楚国附庸的身份,已从抗楚变成了亲楚。随国亡国时间不确,大约到战国时被楚文化彻底融合。

文/堰风

西周古国——戎族丰国,与周王分庭抗礼,周王借秦国灭丰

更多文章

  • 荆轲是山东大汉,刺杀秦始皇并非单纯替太子丹复仇,还有更大使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荆轲刺杀的是秦始皇吗,荆轲刺秦王秦王是秦始皇吗,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始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千古,但也可能被误读了!太子丹和荆轲的终极目的并不是暗杀秦王,而且荆轲刺秦的基本目标已经达成,并未完全失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很多都知道,荆轲刺杀未遂,而且死的很惨,以至于苏轼还写诗批判燕太子急于求成,不能忍耐,

  • 巨鹿之战:四十万大军兵败巨鹿,秦朝轰然倒塌,这个责任该谁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巨鹿之战秦军全军覆没,巨鹿之战的巨鹿是现在的巨鹿吗,秦朝巨鹿郡资料

    在赵高的作祟之下,秦二世对混乱的局势一无所知,仍然在歌舞升平的幻梦中醉生梦死。随着起义大军势力的不断壮大,农民军甚至于攻破函谷关,将战火烧到了秦王朝的老家关中。这时候,秦二世终于回过神来,开始组织军队对起义军队进行镇压。在少府章邯率领的刑徒军的打击之下,局势终于有所缓和,陈胜吴广归于覆灭,楚将项梁兵

  • 秦朝末年,起兵反秦的六国贵族,为何几年后到了汉朝就不再复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末六国贵族复国,为什么汉朝能够复国,秦朝灭亡后的百万大军去哪了

    尤其是在陈胜吴广失败后,以为项梁、项羽为代表的六国旧臣们成为了天下反秦的主力,他们纷纷拥立原先六国的王族后裔,以此收聚人心,扩大势力。[var1]项梁和项羽起义所以,与其说是秦亡于秦末的农民起义,不如说是秦亡于六国贵族们的复国运动。然而神奇的是,短短几年后,刘邦也效仿秦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汉

  • 刘备错过的名将,实力不输赵云,投靠曹操后大放异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张飞赵云怎么用最强,刘备曾错过的十大猛将,赵云刘备姜维

    这个将军叫做田豫,他也是频繁跳槽,后来遇到了能赏识自己的主公。第一次跳槽是因为个人的家庭原因,本来田豫在刘备手下做事,刘备此时依附于公孙瓒,当初刘备的班底也是仅有关羽张飞等人,所以对田豫比较看好,后来田豫母亲病重,刘备也在此时调任豫州,两人不得不分别。后来回来之后,田豫跟着公孙瓒做事,但是公孙瓒没有

  • 皇帝克星-匈奴呼韩邪,连续三任汉朝皇帝死在匈奴单于的进京朝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呼韩邪单于为了加强与汉朝的联系,前往长安去朝见大汉天子刘询,刘询亲自到甘泉宫迎接呼韩邪,呼韩邪待遇非常之高,并且刘询赏赐了大量财物,其中就包括匈奴单于玺,呼韩邪与刘询的顺利谈判,让北匈奴的郅支单于与呼韩邪的关系更加破裂,以至于呼韩邪不得不第二次再度前往长安,寻求庇护。双方之间终于停止了战争,呼韩邪的

  • 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奏表中,诸葛亮仅排名第五,前四位大臣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对诸葛亮说过可自立为王吗,诸葛亮驻守汉中,刘备在三顾诸葛亮时的身份地位

    一、马超首先,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马超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马超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对于马超来说,出自名门,而且有东汉王朝册封的官职和爵位,比如操担任丞相时

  • 这个考古发现,告诉你秦始皇如何排兵布阵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取得了多项突破!2009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大型陪葬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目前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以及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申茂盛介绍一号坑的建筑结构为框架式与厢

  • 游离在秦汉之间的历史-楚国,诠释了“亡秦必楚”的真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哪个省是正宗楚国人,楚国47位君主列表,楚国vs秦国

    就像后来范增游说项羽的叔叔项梁时所说: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也。话中所说的南宫是楚国的一位智者,善于阴阳预言之术。这句话代表了一种被情绪化了的楚国民众坚定信念,又不可思议地与历史演进的过程吻合,我们就来看看这句“亡秦必楚”的历史进程。

  • 蜀汉有两位“安南将军”:镇守南中,确保蜀国后方安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马忠马忠是益州本地人士,他和东吴的马忠只是同名,也即二者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刘备夺取益州后,马忠被推举为孝廉,担任巴西郡下汉昌县的县令。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在此背景下,马忠率领巴西郡的士兵去支援刘备。来到永安白帝城后,马忠和刘备进行了一番交谈,之后,刘备向身边的人称赞马忠是

  • 河南信阳楚国将军墓,青铜宝剑泛蓝光,还挖出一碗骨头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离奇事件信阳地区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发掘了两座大型的楚国贵族墓,其中出土的编钟还曾在1970年跟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演奏了《东方红》。2016年公安机关又发现了一处新的墓葬,为防止盗墓贼再次下手,信阳当地联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一起对古墓进行了保护性的发掘,将棺材运送到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