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暴政只是假象,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后代史官不想写也不敢写

暴政只是假象,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后代史官不想写也不敢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540 更新时间:2024/2/8 19:42:41

秦朝灭亡真的是因为暴政吗?今天我们就透过历史的迷雾,揭开秦亡的谜底,而这个真相绝对是后代史官不想写也敢写的。

始皇陨落

秦始皇的去世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各地。车队来到平原津的时候,秦始皇突然病重。自感凶多吉少的始皇帝,立即写信给公子扶苏,让他过来护送灵柩回咸阳下葬。

这封信却被野心勃勃的赵高压了下来,并没有发出去。等秦始皇死后,赵高又勾结丞相李斯隐瞒皇帝的死讯。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胡亥当上皇帝,自己就可以拥有无上的权势和无尽的荣华富贵。

赵高伙同李斯、胡亥,先销毁了秦始皇赐给扶苏的诏书,又写了一封假诏书给公子扶苏、蒙恬,让他们自杀。公子扶苏和蒙恬虽然不解诏书的意思,不明白皇帝父亲为什么要赐死自己。

但君要臣死,臣焉能不死?两个人先后自裁而死。公子扶苏、蒙恬死后,巡游队伍回到咸阳,秦始皇的死讯才公布出来。胡亥承袭帝位,成为二世皇帝。

秦始皇的突然驾崩让曾经强大无比、稳定无比的秦朝一下子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赵高和李斯的勾结,让这个不确定性滑向了不好的一端,帝国大厦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昏庸无能的秦二世

如果秦二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收回赵高、李斯手中的权力,甚至将他们处以极刑,秦朝还有希望。可惜胡亥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是一个既昏庸又无能的傀儡。

刚刚即位的秦二世就将屠刀挥向了大臣和自己的兄弟。他毫无理由的诛杀了很多大臣,还把自己的六个兄弟全部杀光。整个朝堂人人自危,惶惶不安,再没有大臣敢向皇帝说实话了。

秦二世不仅效仿秦始皇巡游各地,而且大兴土木,强征百姓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他推行严苛的法令,用严酷的刑罚镇压百姓。在处理朝政上,他完全听命于赵高。

为了更好的控制秦二世,赵高劝说秦二世深居简出,尽量不要面见大臣,这样就可以让自己显得深不可测,就能更好的控制大臣们。秦二世听从了赵高的建议。从此,皇宫外的真实情况他就很少知道了。

为了满足其无限膨胀的权力欲望,赵高甚至公然在朝廷之上指鹿为马。

那些敢于说出真相的大臣都被他暗中治罪。自此以后,赵高彻底把持了朝政大权。

正是因为秦二世的昏庸无能,赵高的嚣张跋扈,秦朝的朝政一片混乱,民怨越积越深,各地的反叛力量风起云涌。秦朝离崩溃只有一步之遥了。

反秦联盟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兵反秦,项羽和叔父项梁杀掉会稽太守带着8000人响应,沛县的亭长刘邦也加入了这个反秦联盟。

如果这个时候,秦二世能够清醒过来,依靠秦朝强大的军力,趁义军还不成气候的时候对他们发起致命一击,形势是完全可以扭转的。至少短时间内秦朝是灭不了国的。

但秦二世注定是一个灭秦的重要推手。他深居内宫,并不知道外面的真实情形,更没有意识到秦朝面临的危险。他只是一味地宠信赵高。有人向他报告反叛的消息,他便把报告的人治罪;有人向他报告反叛者被抓的消息,他就很高兴。

试问哪一个朝代碰上这样的皇帝,能不灭亡呢?昏庸无能、无才无德的二世不仅保不住祖宗的江山,就连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全国的局势一步步恶化,起义军的队伍离咸阳已经越来越近了。

二世没有看到危险,赵高却看到了危险。他偷偷与刘邦的军队联系,为自己铺好后路,却又担心被二世知道后会杀掉自己。于是跟自己的女婿阎乐密谋杀掉二世。

赵高先欺骗二世说,盗贼已经打进宫里来了,后来便让阎乐带兵杀进宫中。二世想让侍卫反抗,侍卫们却都不听他的话。只有一个宦官陪他逃到了内室。二世对他说,事情都这样了,你们之前为什么不告诉我啊?

宦官说:“正是因为没有告诉你,我才活到现在啊,如果告诉你了,我早就被杀掉了。”真是既可悲又可叹!也许死到临头的二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愚蠢。之后,二世便在阎乐的逼迫下自杀身亡。他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

秦三世子婴

祸国殃民的秦二世死了,权欲熏心的赵高也被杀了,但摇摇欲坠的秦朝已经无可救药了。赵高逼死二世之后,便立子婴为秦王。赵高本想换一个傀儡,自己继续作威作福。

没想到,子婴也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还没上任,他就跟两个儿子将赵高刺杀于宫室之内,并灭了赵高的三族。子婴的果决可以诛灭赵高,却挽救不了气数已尽的秦朝。

四十六天后,刘邦带兵攻入了武关,直逼咸阳。子婴用丝绳系住脖子,乘坐白马素车,捧着天子的印玺,向刘邦投降。一个月后,攻入咸阳的项羽将子婴和秦国的王室全部杀光,并放火焚烧了咸阳。

小结:

秦朝灭亡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从上面的史料可以看出,秦始皇意外驾崩后,本来的太子扶苏没有继承皇位,继承皇位的胡亥又昏庸无能,这才是秦亡的关键。

如果秦始皇不是突然驾崩,如果太子扶苏继承了皇位,如果胡亥不那么昏庸无能,只要有一个“如果”成立,秦朝都不会如此快速的覆亡。对于这个真正的原因,为什么历代的史官们都讳莫如深呢?

原因可能有三个,一个是有些史官因循守旧、人云亦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另外一个是即使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害怕遭到胡亥的报复,也不好说的太过直白,反而把责任都推到了秦始皇头上;

此外,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些大儒难免对“焚书坑儒”仍抱有怨恨,那给秦的灭亡定下暴政的论调也是有可能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真正的接班人,悉心培养20年,若不早逝将挽救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刚刚见到姜维时,就给予了姜维很高的评价,称马谡的哥哥马良都不如姜维,并且忠肝义胆,深知兵法,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姜维投靠蜀汉后,诸葛亮对姜维极为器重,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也顺利接过了诸葛亮手中的大旗,继承丞相遗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可惜的是,姜维最终没能成功,并且死后还被人五马分尸,他的胆

  • 三国中蜀汉最厉害的十位猛将,诸葛亮孙子上榜,第一位毫无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蜀汉媲美诸葛亮的将领,诸葛亮儿子孙子战死,诸葛亮的两个孙子

    三国演义中的蜀汉一直是全书的正头戏,蜀汉阵容不仅囊括的武圣关羽、智圣诸葛亮、还有哭圣刘备、莽圣张飞、枪圣赵云等等,因此纵观全书,蜀汉方面绝顶武将的数量和质量,都要高出魏吴不少,仅仅是蜀汉五虎将就可以占据三国演义前十中的五个名额,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三国演义蜀汉战斗力最高的十大猛将。这里主要讲三国演

  • 同为蜀汉猛将,赵云和魏延的关系怎么样?你看诸葛亮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延赵云诸葛亮,三国志3赵云和魏延,赵云和魏延的吻戏

    赵云和魏延三国演义中,赵云和魏延都是蜀汉名将,其中的赵云,是从北方一直跟随刘备起兵的老人,深受刘备的器重。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凭借过人的武力以及无比的忠心,赢得了天下人的敬仰,自此名扬天下。之后在跟随刘备的作战过程中,赵云多次立下大功,最终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之一。相比于赵云,魏延加入刘备的时间晚一些,

  • 咸阳博物院:参观杨家湾彩绘兵马俑,感受浴火重生的西汉军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咸阳杨家湾兵马俑在哪里展览,西汉兵马俑博物馆,杨家湾汉墓

    1975年12月,在咸阳博物馆内,杨家湾西汉兵马俑陈列室对外开放。1978年5月,美国旧金山文化中心孙小玲博士在这里拍摄《杨家湾兵马俑》专题片。1980年11月,在咸阳博物馆西北角的院落内,模仿原本出土兵马俑土坑的位置,重新建成的西汉兵马俑馆对外开放。2004年5月6日中午,我第一次走进咸阳博物馆,

  • 董卓集团分为三大派系:帮助其篡夺朝政,也带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貂蝉怀了董卓的孩子吗,董卓火烧洛阳,董卓和皇后吻戏

    西凉军首先,西凉军可以说是董卓集团的第一大派系,也是董卓的嫡系部队。董卓成长于凉州,喜欢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在护匈奴中郎将张奂部下任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作战粗猛有谋,屡建战功。董卓长期在凉州一带作战,所以其部下也是以凉州人士为主。对于凉州军来说,代表人物包括牛辅、段煨、董

  • 三国时期,三位大臣谥号为“靖侯”,除了庞统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忠靖侯,忠靖这个谥号如何,庞统死后封什么侯

    一、庞统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庞统初任郡功曹,后跟随周瑜,被周瑜任以大事。公元210年,周瑜病逝于巴丘,庞统为其吊丧至东吴,与陆绩、顾劭、全琮等人结交而还。南郡借给刘备后,庞统担任从事署理、耒阳令等官职,因为不治理事务而被免职。鲁肃、诸葛亮以庞统“非百里

  • 三国最失败的托孤,两位托孤大臣相继篡权,最后江山易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十大托孤大臣,永安托孤和白帝城托孤,三国最失败的皇帝托孤

    彼时,李严留下来镇守永安,而诸葛亮则负责处理朝政,这促使蜀汉成功走出了低谷。并且,诸葛亮平定南中后,还通过北伐中原延长了蜀汉的存在时间。由此,在三国时期,白帝城托孤可以说是最成功的托孤。与此相对应的是,就三国时期的最失败的托孤,笔者认为是曹叡托孤。一具体来说,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

  • 他是唯一可以让项羽低头流泪的人,不是韩信,更不是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和韩信还有谁把项羽打败了,刘邦项羽韩信电视剧,刘邦项羽韩信多大年纪

    项梁世代为楚国贵族,项梁之父项燕是名将,在秦灭楚的战争中被杀,其祖先项氏多人也是楚国将领。项梁是项羽的叔父,项羽非常尊敬他。项羽早期的武术和兵法都是项梁交的,项梁算是项羽的启蒙老师,两个人关系非常好,如同父子。项梁的父亲项燕非常厉害,是楚国的大将。李信带着20万大军,让项燕杀的怀疑人生,后来王翦在人

  • 鬼谷子:关羽义薄云天其实徒有虚名,有位伟人看穿他是“大草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常常在香港电影中看到警察和黑社会供奉关公的情景,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是蜀国五虎上将之首,因为义薄云天而闻名。他死后被中国人过度神话,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被尊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用鬼谷子的处世哲学来分析:关羽之所以受人尊崇,就是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而《三国演义》杜撰出关羽奇

  • 官渡之战时,曹操听闻孙策偷袭许都,为何不肯回师防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谁向曹操报告孙策袭许都,官渡没枪兵可以选孙策吗,曹操为什么放弃许都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北方实力最大的袁绍看曹操不顺眼,公元199年集结十万精锐,意图剿灭曹操,曹操立即北上迎敌。袁绍和曹操在北边作战,牵制了曹操大部分兵力,这时,如果南面有人趁机同时攻打曹操,曹操必然夹在中间腹背受敌,非常危险。南方有实力的诸侯一个是刘表,另一个就是孙策。刘表胸无大志,也不敢得罪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