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的第一眼,朱元璋就感觉遇到了爱情,心跳加速,对汤和说:“我一定要娶她!”
汤和却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凉水:“你就别想了,胡氏是濠州城中数一数二的绝色女子,虽然刚刚死了丈夫,但想娶她的人,从东城能排到西城,大人物比比皆是。”
2年前,朱元璋刚刚在汤和的邀请下,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去年,他因立了大功,被郭子兴封为镇抚将军,手下有几百兵。这让朱元璋胸中充满了豪气,认为自己前途不可限量,眼界也高了很多,一来就看上了倾城绝色的胡氏。
汤和的话让朱元璋有些不服气,说:“以朱某的能力和前途,难道还配不上她?”
看到这个小老乡如此自命不凡,汤和忍不住打击道:“朱重八,你知道胡氏的爹是谁吗?她爹胡泉是元帅孙德崖的心腹,部下有上万人马,你认为自己还有机会吗?”
朱元璋一听,脸上露出绝望之色。
原来,来濠州才两年的朱元璋,渐渐也摸清了“红巾军”内部的一些情况,并非如外界传言的那样只是打土豪、均分田,而是同样充满了尔虞吾诈、勾心斗角。
红巾军有五位元帅,郭子兴势力最大,其他四帅以孙德崖为主,和郭子兴暗中抗衡,争权夺势。
当时,萧县“芝麻李”在徐州起义失败,其部下逃到濠州,大部分人追随孙德崖。为了排挤郭子兴,孙德崖利用“芝麻李”的旧部绑架郭子兴,准备害了他的性命,胡泉就是参与谋划的主要将领之一。
为表忠心,彼时只是小小的伍长的朱元璋冲锋在前,带着一群悍不畏死的兵丁,冲破胡泉的包围,成功救出郭子兴。此那之后,郭子兴便对朱元璋另眼相看,并封他为镇抚将军。当然,朱元璋也跟胡泉结下了梁子!
不过,朱元璋依旧不死心,鬼迷心窍的他竟然亲自上门提亲。
胡泉当然不会理睬一个小小的镇抚将军,何况他还是自己的仇人!
至于胡氏的母亲,一听说有个满脸麻子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仅拒绝他登门,还派人告诉他,以后见一次打一次,保证绝了他的“痴人梦”!
无奈,朱元璋只好带着部下的800兵马前来滁州一带,独自发展。
1年后,郭子兴被孙德崖、赵均用等人逼出濠州,前往滁州投奔昔日的部下朱元璋。让郭子兴惊讶的是,这个一年前的小小镇抚,在短短时间内竟然拥兵20000人,成为不可小觑的一股义军势力。
1355年,孙德崖的大军遇到饥荒,路过滁州,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求助于坐拥雄兵数万的朱元璋。
不料,朱元璋竟然不计前嫌,爽快地接纳了他!
当然,朱元璋这样做是有目的的!他打听到自己朝思慕想的胡氏,就在孙德崖的军中。为了这个让他一眼心动的女人,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朱元璋,竟然瞒着郭子兴救下了孙德崖。
尽管胡泉和女儿胡氏都不乐意,但大帅孙德崖发话了,形势比人强,也只能屈服。
终于抱得美人归,朱元璋心满意足,对汤和说:“昔日,我与你言必娶此女,今应验否?”汤和唯唯诺诺,笑着恭维他。
可是,乐极生悲!
老上司郭子兴听说仇人孙德崖前来投奔,而干女婿和老部下朱元璋,竟然因为一个女子而接纳了他,气不打一处来,当即领兵前来问罪。
孙德崖以为这是郭子兴和朱元璋联手做的局,命人抓住正在和胡氏欢好的朱元璋,以作要挟。不料,他自己却因为晚了一步,被郭子兴拿住。
尽管气恼朱元璋见色起意,可郭子兴还是放了孙德崖,拿他来换朱元璋的性命。
为了一个女人,竟然差点被杀!面对老上司的指责,朱元璋唯有垂首听训。
此后,朱元璋听从部下的建议,“广积粮、缓称王”,势力再次扩大。而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才把冷落了数年的胡氏接到身边,宠爱有加。
1364年,陈友谅的儿子陈里主动投降,恰逢胡氏给朱元璋生下一个儿子!
朱元璋大喜,认为胡氏吉祥,便为这个儿子起名为“朱桢”,寓意为“能胜重任的人”!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胡氏是何等地宠爱了。
1370年,朱桢到了启蒙的年纪,朱元璋为他找来徐达做启蒙老师,并封他为“楚王”。朱桢成了大明朝第一个封王的皇子,其母胡氏也被立为“充妃”,寓意“最受宠爱的妃子”。
后来马皇后去世,朱元璋甚至还打算把胡氏册封为皇后,只因为遭到文武百官的一致反对,才不得不作罢,并发誓不再立后。
不过,胡氏因为受宠,让其他妃子十分不满。
1380年,有人在皇宫廷内河中发现一个被遗弃的婴儿,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
贴身太监云奇怀疑是胡氏所为,朱元璋因此震怒,妒火中烧,竟下令将胡氏处死,抛尸宫墙之外。
当年,胡惟庸谋反案爆发,云奇忠心护主,当街阻拦朱元璋前往胡府赴宴,反被杀。
胡氏死后,朱元璋深知当初行事鲁莽,十分后悔。楚王朱桢入京求见,请父皇朱元璋归还其母遗骸,最后只在宫墙外找到母亲的一条衣带。
不可否认,朱元璋对胡氏十分宠爱,甚至动过立她为皇后的念头。
可惜的是,自古伴君如伴虎。
胡氏因受宠而遭人嫉妒陷害,朱元璋不问青红皂白就滥杀无辜,在权力面前,一切美好的初衷都可以被轻易抛弃!
试问,曾经的“宠爱”又有几分是出于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