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毛忠:明朝悍将,历经8代帝王,75岁阵亡沙场

毛忠:明朝悍将,历经8代帝王,75岁阵亡沙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4/1/20 20:04:49

毛忠,蒙古人,洪武年间,毛忠与祖父、父亲从塞外投奔明朝。洪武九年,毛忠的祖父在西北与蒙古骑兵交战,力战而亡。

从小在军营中长大,毛忠对行军打仗尤其感兴趣。毛忠力大无穷,善于骑射,在永乐年间崭露头角,经常率骑兵冲杀,充当“敢死队”。

洪武、建文、永乐、洪熙时代,毛忠以小兵身份参战,屡立奇功。宣德皇帝朱瞻基继位后,毛忠的表现机会更多。

朱瞻基继位,实行“收缩”政策,撤销长城外面的许多卫所。鞑靼、瓦剌、兀良哈等蒙古骑兵乘势南下,边境战火连天。

长城附近交战,毛忠主要打埋伏,斩杀敌军众多。宣德时代,毛忠前后斩杀蒙古兵两万余人,俘虏将领数十人,北元少师、太师等官员十几人。

宣德皇帝的“收缩”政策,让蒙古草原再次闹腾,成为中原的大患。朱祁镇继位后,改变祖父、父亲的策略,决定主动出击,深入漠北作战。

1438年,朱祁镇刚继位三年,便派王骥、蒋贵等率兵远征鞑靼,力图要消灭阿台汗。

蒋贵与王骥分两路出兵,蒋贵率2500骑兵充当前锋,毛忠则是蒋贵的先锋官。

明军采取奔袭战术,蒙古大将朵儿之伯猝不及防,毛忠率先冲入营内,在狼山下击败敌军,斩杀数百人。

朵儿只伯投奔阿台汗,毛忠建议蒋贵奔袭,不给敌军喘息之机。阿台汗在数百里之外,对明军而言是个挑战,但毛忠力劝蒋贵袭击。

毛忠看来,明军十几年没有深入草原作战,蒙古军都习以为常了,阿台汗不会料到明军的行动,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蒋贵觉得很有道理,便率两千兵马从镇夷出发,抄袭小路,走了三天三夜,抵达阿台汗的营垒,而对方却没有发觉。

毛忠率7个骑兵充当敢死队,突然冲入马群。毛忠用马鞭打弓袋,让蒙古的马匹受惊,全部伏在地上。

阿台汗惊慌失措,只能仓促指挥士兵迎战,但马匹不听指挥,只能步行与明军战斗。蒋贵、毛忠率骑兵纵横驰骋,挥舞着马刀砍杀,阿台汗夺路而逃。

蒋贵、毛忠继续追击一百余里,三战三捷,在黑泉边歼敌数千。阿台汗、朵儿只伯只身逃走,鞑靼部元气大伤。《明史》记载:“出沙漠千里,东西夹击,敌几尽。”

亦集乃路之战,王骥、蒋贵、毛忠威震塞北。此战表明,朱祁镇时期的明军依然很强悍,具备长途奔袭作战的能力;如果指挥得当,也不会出现“土木堡之变”。

亦集乃路之战后,鞑靼部元气大伤,蒙古草原失去了平原。也先率领的瓦剌部崛起,成为明朝新的威胁,瓦剌经常袭击西北。

毛忠对战瓦剌,从未败绩,也先奈何不了他。1449年,也先分兵南下,英宗在土木堡之战惨败,毛忠却在西北击败瓦剌,守住了甘肃。

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虏,朱祁钰继位,是为景泰帝。此时,有人说毛忠与瓦剌有联系,想跟瓦剌里应外合,图谋西北。朱祁钰将其贬谪,让毛忠去福建呆着。

毛忠被贬官,也没啥怨言,在福建继续率军作战,征讨各路起义军,扭转了福建的局势。

1457年,朱祁镇再次继位,将毛忠从福建调回来,让他担任总兵官,继续镇守甘肃,防御蒙古骑兵。

1461年,孛来率数万蒙古骑兵南下,劫掠西宁、庄浪、甘肃,前锋直抵凉州城下,西北告急。

毛忠率兵在城外设伏,以弓箭、火铳射杀,与孛来血战一昼夜。弓箭、弹药耗尽后,毛忠手持弯刀,率兵搏杀,进行白刃战。

毛忠勇猛,悍不畏死,孛来很畏惧他。孛类来害怕肉搏战,蒙古兵围而不打,毛忠则经常搞夜袭,让孛来坐卧不安。明军主力增援后,孛来焚毁营垒,退回草原。

成化四年(1468年),满四在固原起兵造反,率兵劫掠附近各州县。朱见深让毛忠率兵讨伐,直奔固原贼营,捉拿满四。

此时,毛忠已经75岁,英勇却不减当年。毛忠率兵冲杀,亲自操刀上阵,连续夺取北山、南山,摧毁敌军营垒十几座,靠近石城。

毛忠让士兵前去喊话,建议满四投降,遭到拒绝。毛忠下令炮击,猛轰石城内的敌军,满四陷入绝境。

明军即将得手时,突然起了大雾,视线受到阻碍。毛忠继续进攻,亲自督战,鼓舞士气,被箭雨射中,阵亡沙场,年75岁。

毛忠被围攻时,儿子毛海、孙子毛铠赶来增援,与敌军血战。毛海勇猛,手持数十斤铁鞭冲阵,斩杀数十人,将毛忠的尸体抢回来。

无奈大雾阻挡,视线不佳,毛海、毛铠“走错路”,被敌军反包围。毛海、毛铠面无惧色,继续血战厮杀,全部阵亡沙场。

毛忠阵亡,都督项忠继续增兵,调来众多火炮,摧毁了石城。满四走投无路,出城投降,被斩首示众,其余士兵赦免。

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毛忠历经明朝8代帝王,9任皇帝,可谓是一员老将。

洪武年间,毛忠与祖父从塞外归来,为明朝效力。1468年,75岁的毛忠还亲自上阵杀敌,阵亡沙场,着实令人敬佩。

参考书目:《明史》

更多文章

  • 虎毒尚不食子,可朱元璋为何要对亲儿子处以髡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实行侮辱性极强的髡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说朱元璋恶毒到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放过?郭氏一族的发迹史被实行髡刑的是朱元璋第十个儿子鲁王朱檀。朱檀的母亲是郭宁莲,郭宁莲的父亲是郭山甫,这个郭山甫其他本事没有,就是擅长面相,朱元璋还没发迹之前偶然路过郭家,郭山甫看到

  • 崇祯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崇祯是怎么当上皇帝的,陈圆圆和崇祯皇帝,崇祯皇帝音频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自即位以来兢兢业业勤于政务,企图改变王朝的颓势,拯救明朝于大厦将倾之际,可怎奈何他心有余而力不足,终究还是无力回天,最后以自尽的方式保留仅剩的一丝尊严,自此明朝烟消云散。或许所站立场不同,世人对于崇祯皇帝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下面就让笔者谈谈自己眼中的崇祯是何

  • 如果蓝玉还活着,燕王朱棣敢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允炆:蓝玉!朕命你即刻出兵,迎击燕王朱棣的部队,但不准伤了他的性命。蓝玉:谨遵陛下旨意!几天后,蓝玉:陛下,微臣替您将逆贼朱棣的人头砍下来了,作为交换,你把皇位禅让给朱允熥吧!朱允炆:我********你********!明朝时期最可惜的事情我想某过于朱标英年早逝,朱标算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不

  • 最传奇的末代皇帝,做了忽必烈驸马,生个儿子还成了元朝末代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两宋历史,都是在别的政权的阴影下谨小慎微的度过了319年的时间。从各个朝代的国祚来看,这300多年还算不错的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南宋的末代皇帝宋恭宗赵显这屈辱而又传奇的一生。宋恭宗赵显出生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时候,大厦将倾。在他出生后蒙古骑兵基本上已经夺得了天下。南宋的灭亡也是个时间问题。他的命运

  • “国难民愁,王不出头谁是主”明成祖听到高僧这十一字马上怒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成祖 欣赏的宋代高僧,明成祖事迹,明成祖几岁死的

    虽然这是两父子,可是成祖的皇位却不是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的,而是从自己的亲侄子手里抢来的,那么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会明朝刚刚建立,很多制度其实都不是那么的完善,而且朱重八还老顾着收拾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那么就还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天下给谁继承呢?当然是嫡子

  • 地方县志记录了什么?难怪郭沫若要执着挖明朝皇帝陵墓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沫若为什么执意要发掘明朝皇陵,崇左县志明朝,郭沫若陵墓视频完整版

    1955年,在郭沫若的一再坚持下,明定陵被打开。此次打开的目的是为了更直接的了解历史,但因保护不当和没有提前制定好考古发掘计划,明定陵遭到了严重的损失。文物在见到阳光的那一刻就被氧化,大量文物因此受损。虽然此次考古发掘是因为郭沫若等史学家没有提前采取保护措施而受损,但此次盲目考古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考

  • 《水浒传》家喻户晓,“水浒”二字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水浒两个字是指啥意思,新版水浒传和老版水浒,水浒讲的什么意思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元末明初有个文人叫施耐庵,考进士屡考不中,不是因为他没有才华,而是当时社会腐败,科举制度已经毫无公平可言。所以施耐庵一直郁郁不得志,但是他还是非常渴望能够走上仕途之路。施耐庵的才华无处安放,他就开始着手搜集整理北宋年间宋江起义的各种民间传说,写成了一本书——《江湖豪客传》。这本书

  • 千斤石狮飞天、百年大树连根拔起,明朝“天启大爆炸”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代千斤石狮大全,历史上的巨大诡异怪事,千斤石狮完整版

    明朝最大的灾变,我想莫过于发生在天启六年的“天启大爆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变以京师王恭厂火药库为中心,席卷方圆750米的地区,给受灾地区带来近两万人的伤亡。最离奇的是,对于“天启大爆炸”产生的原因及过程中出现的怪异形象至今仍然没有合理的解释,这场大灾变也因过于神秘被列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与“死丘事件

  • 刘伯温去世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为何朱元璋17年后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而题主同样给予了我们一个故事模板:刘伯温去世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十七年以后才明白,真的有怎么一回事吗?我们先来看看故事的来龙去脉。1375年,已经病入膏肓的刘伯温在临死前派人给朱元璋送去一筐鱼,朱元璋自己这个大臣智谋过人,他这么做一定别有深意,但是任由朱元璋如何冥思苦想也无法参透其中的奥妙。等

  • 兔死狗烹!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为什么对功臣大打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平定云南的时间,明朝初朱元璋发兵平定贵州吗,朱元璋平定贵州

    明太祖朱元璋在起事之时人格魅力极度突出,不仅求贤若渴,而且性格慷慨豪爽,吸引了无数贤人志士前来投奔。然而一统天下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将屠刀挥向那些开国大臣,致使无数功臣惨死,幸存的功臣寥寥无几。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为什么要肆意杀害开国功臣呢?笔者认为这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朱元璋性格自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