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轼过惶恐滩,因为感慨“二毛人”而想当水手,二毛人是谁?

苏轼过惶恐滩,因为感慨“二毛人”而想当水手,二毛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65 更新时间:2024/1/15 11:41:07

按说,苏轼反对司马光废除新法,又算是站到了变法派的阵营了,但是人家不认。这不,保守派总头目高太后一死,小皇帝宋哲宗正式听政,就重新用办变法派章惇等人。东坡呢,还是哲宗的老师呢,也没高看一眼,直接贬黜。高太后临死时预料到苏轼在汴京肯定不行,所以给他安排了好的去处,定州知州,离汴京很近,但又不在朝廷,可以避免遭人打击。

不过,高太后说的不算,因为她已经死了,宋哲宗说了才算。小皇帝直接把老师贬去了英州,接着又贬去广东惠州。苏轼去惠州上任途中,要乘船入赣江,经过惶恐滩。看着这地名,面对险滩,苏轼不仅感慨万分,就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还是不小的,提到惶恐滩,很多人立马会想到文天祥的两句诗: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文天祥这首诗太出名了,惶恐滩也跟着出了名。而实际上,文天祥是读了苏轼的这首诗,得到了启发,才写出这么好的名句来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苏轼的这首诗: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诗的开头一句说,七千里外二毛人,在惶恐滩,怎么想到了七千里外这个二毛人了呢,二毛人是谁呢?其实这二毛人啊,就是苏轼自己。这七千里外呢,是说惶恐滩离他的家乡眉州约七千里。

那么,苏轼怎么又变成二毛人了呢?二毛,可不是二毛钱的意思哦。二毛,是两种颜色的毛,这里指头发。苏轼去惠州时,已经59岁了,头上白发已经不少了。头发黑白相间,这不就是二毛人吗?

知道这二毛人说的是苏轼自己,下面的诗句就容易理解了。我这个头发花白的人,家乡在七千里之外,现在,如一叶孤舟飘零在十八滩头。

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使我每天都不断做梦,我那故乡的山山水水啊,在我的心中萦绕。惶恐滩这个地名,让我增加了更多的忧伤。

风大浪急,鼓起长帆,雨水暴涨,淹没了石上的波纹。我觉得我应该当官府的水手,我这一生经历的风浪实在太多太多,也不知道熟悉多少渡口,因为我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

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前四句写自己屡遭陷害,心中不免悲伤,格调低沉。如果按照这样的调子下去,这首诗也就是非常平庸之作了,因为这样的诗一抓一大把,都看腻了。苏轼实在是大手笔,后四句一改前四句的悲凉,虽然还有凄苦,但开始转为豪放了。而由险滩和船,想到了自己多年的仕途风浪,但没有抱怨而是幽了一默,说自己真该去当水手,因为经历的风浪太多了。这风浪显然不是真正的河流里的风浪,而是人生的风浪。

在如此险境之下,想到自己抱负不能实现,而屡屡遭到打击,无论是变法派还是保守派,都这样对待自己,换了别人,恐怕郁闷就郁闷死了,不得抑郁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真的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苏轼这般的达观。这就是苏轼,无论处于什么样的逆境,从来都不抱怨什么,随遇而安,拥抱生活,成就了其除了诗词外的人格上的伟大!

现代社会里,很多人稍不如意便牢骚满腹,叫屈抱怨,然后坏了心态,抑郁了,自闭了,然后就把宝贵的生命不当回事,走上了不归之路。其实你遇到那些,跟苏轼就没办法相提并论。所以,我们希望那些脆弱的朋友,多读读苏轼的诗词,真的可以专治抱怨症甚至抑郁症。生活学东坡,越活越开心!

更多文章

  • 涑水先生司马光,如何立于朝堂,少年成名动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光自称涑水先生,涑水纪闻,涑水先生来历

    司马光人称为涑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及史学家。在宋仁宗统治期间,他通过科举考试最终取得进士及第的成绩被授任为龙图阁直学士。后来在宋神宗统治时期,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被迫离开朝堂十五年之久。 在这十五年里,他也没有荒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主持编撰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对后世研究

  • 拜答尔:成吉思汗的孙子,被捷克骑兵射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拜答尔,蒙古名将,成吉思汗的孙子,察合台的次子,骁勇善战。1235年,窝阔台大汗决定发起西征,点兵15万,由拔都、速不台率领。此次出征,主要将领都是长子,故而叫“长子从征”,目标是横扫欧洲。成吉思汗的4个儿子,无缘继承汗位的术赤、拖雷关系密切;察合台、窝阔台为了抗衡术赤、拖雷,也结成同盟,关系非常好

  • 岳飞命令杀40个逃兵,心软留下的一人,成为了世界瞩目的一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李宝原是草根出身,他的家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所以李宝也没有什么习武的经验。但是由于他是一个十分有侠义之心的人,在宋朝遭遇金军的入侵后,李宝便立刻挺身而出,号召乡里的民众联合抗敌,并且组建了一支小规模的队伍。在听到岳飞的英雄事迹后,李宝心生向往,便组织了40余人前去投奔。等到李宝找到岳飞的军队之后,

  • 毛忠:明朝悍将,历经8代帝王,75岁阵亡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毛忠将军,明代铁血将领,毛忠是怎么死的

    毛忠,蒙古人,洪武年间,毛忠与祖父、父亲从塞外投奔明朝。洪武九年,毛忠的祖父在西北与蒙古骑兵交战,力战而亡。从小在军营中长大,毛忠对行军打仗尤其感兴趣。毛忠力大无穷,善于骑射,在永乐年间崭露头角,经常率骑兵冲杀,充当“敢死队”。洪武、建文、永乐、洪熙时代,毛忠以小兵身份参战,屡立奇功。宣德皇帝朱瞻基

  • 虎毒尚不食子,可朱元璋为何要对亲儿子处以髡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实行侮辱性极强的髡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说朱元璋恶毒到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放过?郭氏一族的发迹史被实行髡刑的是朱元璋第十个儿子鲁王朱檀。朱檀的母亲是郭宁莲,郭宁莲的父亲是郭山甫,这个郭山甫其他本事没有,就是擅长面相,朱元璋还没发迹之前偶然路过郭家,郭山甫看到

  • 崇祯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崇祯是怎么当上皇帝的,陈圆圆和崇祯皇帝,崇祯皇帝音频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自即位以来兢兢业业勤于政务,企图改变王朝的颓势,拯救明朝于大厦将倾之际,可怎奈何他心有余而力不足,终究还是无力回天,最后以自尽的方式保留仅剩的一丝尊严,自此明朝烟消云散。或许所站立场不同,世人对于崇祯皇帝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下面就让笔者谈谈自己眼中的崇祯是何

  • 如果蓝玉还活着,燕王朱棣敢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允炆:蓝玉!朕命你即刻出兵,迎击燕王朱棣的部队,但不准伤了他的性命。蓝玉:谨遵陛下旨意!几天后,蓝玉:陛下,微臣替您将逆贼朱棣的人头砍下来了,作为交换,你把皇位禅让给朱允熥吧!朱允炆:我********你********!明朝时期最可惜的事情我想某过于朱标英年早逝,朱标算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不

  • 最传奇的末代皇帝,做了忽必烈驸马,生个儿子还成了元朝末代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两宋历史,都是在别的政权的阴影下谨小慎微的度过了319年的时间。从各个朝代的国祚来看,这300多年还算不错的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南宋的末代皇帝宋恭宗赵显这屈辱而又传奇的一生。宋恭宗赵显出生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时候,大厦将倾。在他出生后蒙古骑兵基本上已经夺得了天下。南宋的灭亡也是个时间问题。他的命运

  • “国难民愁,王不出头谁是主”明成祖听到高僧这十一字马上怒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成祖 欣赏的宋代高僧,明成祖事迹,明成祖几岁死的

    虽然这是两父子,可是成祖的皇位却不是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的,而是从自己的亲侄子手里抢来的,那么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会明朝刚刚建立,很多制度其实都不是那么的完善,而且朱重八还老顾着收拾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那么就还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天下给谁继承呢?当然是嫡子

  • 地方县志记录了什么?难怪郭沫若要执着挖明朝皇帝陵墓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沫若为什么执意要发掘明朝皇陵,崇左县志明朝,郭沫若陵墓视频完整版

    1955年,在郭沫若的一再坚持下,明定陵被打开。此次打开的目的是为了更直接的了解历史,但因保护不当和没有提前制定好考古发掘计划,明定陵遭到了严重的损失。文物在见到阳光的那一刻就被氧化,大量文物因此受损。虽然此次考古发掘是因为郭沫若等史学家没有提前采取保护措施而受损,但此次盲目考古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