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词的第四个里程碑--辛词

宋词的第四个里程碑--辛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99 更新时间:2024/1/6 0:20:32

辛弃疾曾是一位跃马疆场、冲锋杀敌的武将,并终生以报国为己任,所以他的词作很多都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战斗精神,勃勃生气,无论是描绘人物或景物,都具有强烈的气势,富有跳跃突兀的动感。他笔下驰骋疆场的勇士“气吞万里如虎”、“坐断东南战未休”,充满勇敢顽强、一往无前的气概,洋溢着一股英雄豪气。继苏轼稳健旷达的豪放词之后,他开创了慷慨激昂的豪放词,扩大了词的境界。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外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是一首“壮词”,是辛弃疾写给好友陈亮的。词的上片到下片结句前,都写梦境,虚构了一支威武雄壮的队伍,描绘与敌人进行激战的场面,表达了词人与好友重返抗金战场的强烈意愿。结句从梦境跌回现实,对理想无法实现发出无可奈何的感叹。除了结句外,通篇洋溢着高涨的战斗豪情,突兀跳跃的气势,体现了辛词生气勃勃的特点。图片来源于网络他的写景词,往往运用拟人或拟物的手法将景物写活,并用充满动感的语言来写静止之景,使景物也灌注了词人的战斗精神,勃勃生气。如《沁园春》:“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群峰如同万马回旋,向东奔驰,静止的山峰变得气势雄峻且富有生气;小桥截断瀑布,新月拉弓,静谧的夜景变得动荡跳跃。再如《菩萨蛮》“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都赋予景物以人的灵性,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景物的态势,含蓄表达了辛弃疾对杀敌报国生活的向往。图片来源于网络辛弃疾豪放词的特色还表现在悲壮沉郁的风格上。辛弃疾生活在南北分裂的南宋时代,国势危急,人民强烈要求抗金,而南宋却只想苟且偷安,对抗战派百般阻扰,辛弃疾空有满腔热血、满腹经纶,却没有施展的机会,心情十分抑郁和悲愤。在面对祖国的雄伟江山,回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时,就油然而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因此他的登临怀古之作往往具有悲壮沉郁的风格,有别于苏轼豪放旷达的登临之作。如《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词的上片借景抒情,遥望祖国的大好河山,想到落入敌人的国土无法恢复,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下片应用三个典故,表达以身许国、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末句仍归结在理想难以实现的悲愤中。全词笔力雄健,又以悲壮为基调,是新词风格的代表词作。图片来源于网络以前的词作,或豪放或婉约,大都界限分明,互不混淆,到李清照开始有柔中带刚之作,但还是以婉约词为主。而辛弃疾的部分词作却有刚柔合一的倾向。这类词,表明上运用婉约词惯用的绮丽词句,缠绵情调,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词人壮烈的情怀,沉痛的感情,具有豪放词的强健骨力,外柔内刚,刚柔并济。之所以有这类词的诞生,是因为辛弃疾力主抗战,又是北方回来到南方的官吏,倍受投降派的猜忌大吉,在南宋朝廷中处于孤危的地位,不得不借鉴屈原用香草美人抒写君臣之事的手法,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爱国热忱,从而使词具有外柔内刚的特殊风格。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他的农村词心平气和,清新明快,描绘出农村生活的宁静优美,与他的爱国词风格大不相同。

辛弃疾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创新精神,不但以诗为词,而且以文为词,以俚语入词,将经、史、诗、文熔为一炉,运用多种文学手段自由抒写怀抱,大大增强了词的表现力。他还大量运用典故、成语,以典雅精练的语言叙事抒情,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永遇乐千古江山》用刘裕刘义隆的典故,《水龙吟等健康赏心亭》用张翰、许汜、桓温的典故等等,都是借古喻今,并符合登高临远的情景,增添了词的苍凉之感。他受“江西诗派”影响,也喜欢将前人诗文语句加以改造,化入词中,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上片化用杜甫《登高》诗句,下片引用《三国志》中曹操的话,都贴切自如,如同己出。图片来源于网络同时,辛弃疾的部分词作完全不用典,而用市井俗语进行创作。这些词多模仿柳永、李清照的写法。如辛弃疾很推崇李清照的词作,所以他词中有“骤雨一霎儿价”、“风景怎生画?”都是用自然质朴的俗语,描画出心的意境,很像李清照“化俗为雅”的语言风格。另有一部分用“妆晃子”、“巴巴”、“些些”等宋代市井口语,则近似柳永一些浅白的词作。辛词以文为词。运用散文笔法写词,可以更酣畅地倾泻感情,较少受词律的影响。但在感情上抒发横肆强烈,同时失去了词特有的音乐美感,直露而少韵味。如《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师勿近》: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於知已,真少恩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有名歌妓,宴会上一位名将为她赎身,后来她蜕变为巾帼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真实存在的女将,宋朝巾帼英雄梁红玉,古代歌妓的美貌

    其实梁红玉的出身并不差,她的祖上都是武将,父亲、兄长都是宋徽宗年间的官军武将。宋徽宗年间,江南爆发了方腊起义,父亲、兄长被派往镇压,不过由于父兄怠慢了战机,令官军损失惨重,被昏庸无能的宋徽宗下令处死并抄家,还下令后代不得再入朝为将,梁家因此家道中落,梁红玉被强迫卖身成为歌姬,此时梁红玉才18岁。后来

  •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率三十六人发动起义,一生从未真心接受过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真正的宋江,老梁讲宋江招安完整版,宋江的招安是对是错

    (梦归秋辰:第511期)公元1119年,由于宋徽宗荒废朝政和任用蔡京、杨戬、高俅等六贼,整个北宋王朝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里。当时宦官杨戬打着北宋王朝的旗号以收归“公有”为口号,大肆掠夺百姓的土地,而且他们还给百姓巧立名目来敛财。整个北宋瞬间变得民怨沸腾起来,市井之中呈现一派暴戾和昏暗的气息。宋徽宗

  • 宋江吴用应该知道:李逵武功与鲁智深武松不相上下,是否比朱仝雷横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仝与雷横系列电影,雷横与朱仝,武松宋江吴用谁厉害

    很多人都认为李逵的排名虚高,他连三十六天罡中排名最末的浪子燕青都打不过,地煞七十二副将中的前十名至少有八个能撂倒李逵,只有不以武功见长的神机军师朱武、圣手书生萧让可能不是他的对手。李逵果真那么弱吗?恐怕事实未必如此,起码在宋江和吴用眼里,李逵的武功,至少能跟鲁智深武松不相上下,比朱仝和雷横还要更胜一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到底是无尽的权力欲望,还是真切地为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是怎么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生死抉择,赵匡胤输掉半壁江山

    从古到今往往受人们尊敬的都是拼一代,拼一代们刻苦努力,不断的开拓发展,为后世带来了很多的福利。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里,最优秀的拼一代应该是每一个王朝开国的皇帝,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使得一个王朝可以建立,在每一个开国皇帝的时代里,对于和他们一起拼搏的兄弟,态度并不一样,这其中有些国主的做法是令人赞叹

  • 苏轼过惶恐滩,因为感慨“二毛人”而想当水手,二毛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苏轼8月7日初入赣过惶恐滩,惶恐滩,水调歌头表现苏轼怎样的情感

    按说,苏轼反对司马光废除新法,又算是站到了变法派的阵营了,但是人家不认。这不,保守派总头目高太后一死,小皇帝宋哲宗正式听政,就重新启用办变法派章惇等人。东坡呢,还是哲宗的老师呢,也没高看一眼,直接贬黜。高太后临死时预料到苏轼在汴京肯定不行,所以给他安排了好的去处,定州知州,离汴京很近,但又不在朝廷

  • 涑水先生司马光,如何立于朝堂,少年成名动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光自称涑水先生,涑水纪闻,涑水先生来历

    司马光人称为涑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及史学家。在宋仁宗统治期间,他通过科举考试最终取得进士及第的成绩被授任为龙图阁直学士。后来在宋神宗统治时期,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被迫离开朝堂十五年之久。 在这十五年里,他也没有荒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主持编撰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对后世研究

  • 拜答尔:成吉思汗的孙子,被捷克骑兵射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拜答尔,蒙古名将,成吉思汗的孙子,察合台的次子,骁勇善战。1235年,窝阔台大汗决定发起西征,点兵15万,由拔都、速不台率领。此次出征,主要将领都是长子,故而叫“长子从征”,目标是横扫欧洲。成吉思汗的4个儿子,无缘继承汗位的术赤、拖雷关系密切;察合台、窝阔台为了抗衡术赤、拖雷,也结成同盟,关系非常好

  • 岳飞命令杀40个逃兵,心软留下的一人,成为了世界瞩目的一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李宝原是草根出身,他的家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所以李宝也没有什么习武的经验。但是由于他是一个十分有侠义之心的人,在宋朝遭遇金军的入侵后,李宝便立刻挺身而出,号召乡里的民众联合抗敌,并且组建了一支小规模的队伍。在听到岳飞的英雄事迹后,李宝心生向往,便组织了40余人前去投奔。等到李宝找到岳飞的军队之后,

  • 毛忠:明朝悍将,历经8代帝王,75岁阵亡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毛忠将军,明代铁血将领,毛忠是怎么死的

    毛忠,蒙古人,洪武年间,毛忠与祖父、父亲从塞外投奔明朝。洪武九年,毛忠的祖父在西北与蒙古骑兵交战,力战而亡。从小在军营中长大,毛忠对行军打仗尤其感兴趣。毛忠力大无穷,善于骑射,在永乐年间崭露头角,经常率骑兵冲杀,充当“敢死队”。洪武、建文、永乐、洪熙时代,毛忠以小兵身份参战,屡立奇功。宣德皇帝朱瞻基

  • 虎毒尚不食子,可朱元璋为何要对亲儿子处以髡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实行侮辱性极强的髡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说朱元璋恶毒到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放过?郭氏一族的发迹史被实行髡刑的是朱元璋第十个儿子鲁王朱檀。朱檀的母亲是郭宁莲,郭宁莲的父亲是郭山甫,这个郭山甫其他本事没有,就是擅长面相,朱元璋还没发迹之前偶然路过郭家,郭山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