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中的河阳之战,胜利的天平重新倒向大唐

安史之乱中的河阳之战,胜利的天平重新倒向大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849 更新时间:2024/1/25 15:55:34

河阳之战的爆发,是唐军跟安史之乱叛军的又一次正面较量。

因为邺城的失利,唐军退守黄河以南,作为背锅侠的郭子仪被撤职,李光弼成为唐军实际意义上的统帅。为了收拢人马,李光弼以洛阳为基地,开始以朔方、河东、河西三个藩镇的兵力为核心积蓄力量。而唐肃宗对李光弼非常信任,把幽州长史跟河北节度使的职务又给了李光弼。此时的李已经可以调动唐军的所有野战兵力,堪称天下兵马大元帅。

汴州是洛阳的门户,汴州的石首直接威胁到洛阳的安全。为此,唐军决定放弃洛阳,在黄河北岸的河阳构筑坚固工事,威胁史思明的老巢范阳和粮草运输线河阳四通八达,是叛军西进的必经之路。

李光弼以河阳为依托,构筑了横跨黄河两岸的坚固防线,甚至在黄河中间的沙洲上都修筑了堡垒。为了方便调动兵力,李光弼用船只相连组成浮桥,联系各个阵地,便于相互支援。史思明很快面临粮草不足的困境,为此必须拿下河阳。

759年10月,史思明亲自率领5万余精锐兵出洛阳,兵锋直指河阳南城,这里的唐军防御相对薄弱。同时史思明还派遣了一支小部队作为佯攻,从北岸发起牵制行动。史思明甚至还准备了大量的船只,上附燃烧物,打算烧毁唐军的浮桥。面对史思明的疑兵之计,李光弼不为所动,继续加固城防,以逸待劳,同时用一些小策略袭扰对手。

此时史思明如果发起全面进攻,唐军应该会陷入被动,但史思明此人过于工于心计,擅长虚张声势,以至于贻误了宝贵的战机。安史之乱叛军迟迟无法取得突破,让史思明火冒三丈,经过再三犹豫后,史思明终于决定重兵进攻南城,结果攻城战很轻易地就被唐军瓦解了。

河阳之战以史思明的失败而告终,只能率领残部撤回洛阳,这也决定了史思明最后的结局。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唐代之后,洛阳就被冷落了?开封成为建都首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洛阳和开封几朝古都啊,洛阳开封最新消息,开封和洛阳地图位置

    为什么会是开封?其实不是开封的条件有多好,而是洛阳已经不行了,矮子里面挑中锋,开封这才成为了新的建都候选的城市。洛阳原本拥有黄河作为黄金水道,但是唐朝时期黄土高原的荒漠化加速发展,黄河航运价值降低,而且唐朝时期,我们已经失去了河西走廊,洛阳作为天下之中,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洛阳城曾经无比繁华,但是

  • 将军多到数不清,杨广很生气,西魏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到底是啥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广的大将军是谁,西魏八柱国排名,柱国大将军简介

    先引述一段《周书.列传第八.赵贵独孤信侯莫陈崇》中关于西魏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早期历史的一段记载:“初,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荣败后,此官遂废。大统三年,魏文帝复以太祖建中兴之业,始命为之。其后功参佐命,望实俱重者,亦居此职。自大统十六年以前,任者凡有八人。太祖位总百揆

  • 唐玄宗专宠杨贵妃11年,她到底好在哪?3大优势使其欲罢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长恨歌》白居易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两人的故事可谓是大唐时期一段传奇的过往,而杨贵妃也是被唐玄宗宠爱了11年之久,享尽了帝王的独宠,那段日子也是两人一生之中最快乐、最自在的时光。只不过乐极生悲,因为唐玄宗过于沉醉美色,不理朝

  • 唐太宗最喜欢的女人是谁,武则天都排不上,是这个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太宗武则天简历,唐太宗死时武则天几岁,唐太宗为啥没杀武则天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人。她的祖先为北魏宗室,父亲名长孙晟,为隋朝的右骁卫将军,母亲也是名门闺秀,为扬州刺史高敬德之女。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是贞观时代的名士。长孙皇后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长大。长孙皇后小时候遇一个算命的人,就预言她将来“贵不可言”。长孙在十三岁时嫁李世民为秦王妃,她性格

  • 她是拥有丈夫最多的皇后,48岁时还迷倒小15岁的唐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太宗最爱的三个女人,唐太宗的两个皇后,唐太宗的皇后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本文要介绍的萧皇后,在她的一生中,足足跟随过6个丈夫,而且每个丈夫都是帝王或者准帝王。这不得不说是个传奇,要是摆在现在,完全可以入选吉尼斯纪录。萧皇后的第一任丈夫便是历史上颇具争议的隋炀帝,由于萧皇后是南梁皇室之后,且生辰八字和杨广比较合,于是,她在13岁的时候被许配给了大她

  • 突厥人不是维吾尔族先民,维吾尔族先民是回鹘人,与唐一起灭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回鹘人与突厥,高昌回鹘世系,突厥回鹘究竟是啥关系

    科普一下,什么是匈奴、什么是突厥为什么要科普?这是因为我们现在实在有太多人的将他们当成一个民族,这是不对的。首先申明的是,匈奴和突厥是中国北方民族集团。什么是集团?这个我们现代人应该非常好理解,即是由好多股份公司组成的大公司,匈奴人和突厥人就是这个大公司或者大集团的董事长,他们的股东并不见得是匈奴人

  • 历史上真实的西晋-西晋太康时期的小康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晋短暂统一西晋的主要历史脉络,太康小康,西晋太康徐逊祠堂

    晋武帝在位的二十五年,是西晋皇朝相对安定时期。这期间,从太康元年(280)到十年(289),是西晋比较繁荣的时期,保持了一个小康的局面。平吴以前,晋就重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据《晋书•食货志》载:“是时江南未平,朝廷励精干稼穑。”泰始二年(266),武帝诏:“今者省徭务本,并力垦殖,欲全农功益登,耕者

  • 历史上真实的淝水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淝水在今天哪里,淝水一战,淝水之战的淝水是什么支流

    淝水战前,苻坚曾与他的王公大臣们讨论伐晋问题。他首先吐露自己思想,说:“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通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略计兵仗精卒,可有九十七万。吾将躬先启行,薄伐南裔,于诸卿意何如?”(《晋书•苻坚载记下》)参与朝议的王公大臣,几

  • 历史上真实的晋朝-贾后专政和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朝八王之乱八王关系,贾后之死,贾后专权八王乱读后感200字

    惠帝是一个近乎白痴的庸人,而皇后贾后,却怀有政治野心,并手段毒辣。晋武帝时,外戚贾氏和杨氏都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武帝死后,外戚杨骏和杨太后,父女合谋,掌握了朝廷大权。惠帝无康元年(291),贾后联络楚王司马玮,杀了杨峻及其家属和党羽数千人,命汝南王司马亮与太保卫瓘共录尚书事以辅政;楚王司马玮为卫将军,

  • 历史上真实的晋朝-西秦和大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西秦鲜卑族乞伏国仁所建立。鲜卑族从北方向漠南迁徙时,有一支南出阴山,迁往陇西。这一支里有乞伏、如弗斯、出连、叱卢四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其中,乞伏部落比较强,其首长被推为统主。这支鲜卑部落在陇西一带辗转迁徙,后来居住在苑川水(今甘肃榆中东北)一带。据《水经•河水注》,这一带地方“为龙马之沃土”。王莽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