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夜读《史记》,秦穆公和使者的对话,让我窥破了秦国崛起的秘密

夜读《史记》,秦穆公和使者的对话,让我窥破了秦国崛起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5 更新时间:2024/1/18 8:39:19

如今秦始皇已死,秦朝已亡,所以我们也可以大胆的说秦国其实是一个“蛮夷化”程度相当深厚的国家。

西周初期的时候,甚至没有秦国这个国家,东周建立之后,秦国刚刚走出部落国家没有多久,所以中原诸侯国认为秦国是一群蛮夷建立起来的国家。

那个时候对于秦国的称呼是“秦夷”;更为直接的则是叫秦国为夷狄,叫楚国为南蛮。

因为楚国和秦国的地理位置一个在最西边,一个在最南边。再加上中原诸侯国家自诩为先进文明,所以每一次中原诸侯开会都不叫秦国和楚国。

[var1]

说秦国完全是一个蛮夷建立的国家,这是一个极大错误的说法。因为秦国地理位置的原因接触不到最为先进的西周文化这到是一个事实。

要知道在商朝的时候,秦国祖先可是最文明先进的诸侯大臣,直接就在商朝都城担任商纣王的宠臣,比后来周时代的诸侯国地位要高过了,但之后就是江河日下了。

秦国很多地方和中原诸侯的情况的确是不一样的,这些不一样的地方主要就是体现在秦国的确是一个没文化的国家。整个春秋到战国时期,秦国都没有出现多少人才,本国家的人才尚且不够用,更不用说“人才对外输出”了。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战国中后期都没有很大的改变,最为有力的证据就是战国中后期李斯来到秦国之后的所见所闻,他看到秦国的文化教育之后开始感叹“士不产于秦”。

[var1]

而在李斯之前,他的师傅荀子曾经也周游列国,来秦国的中央和地方转了一圈之后感叹“秦国无儒”。

不管是荀子还是李斯的所见所闻,总结起来就是当时的秦国没有深厚的“礼乐文化传统”。秦国从变法强大以来的主要人才,商鞅韩非子、李斯等人都是从外面招聘过来的。

这些人在他们本地没有出土的机会,卷不过本土精英,到了秦国之后反而是有了很大的发展机会。

秦国内部之中的规矩虽然是周朝那一套嫡长子继承制。但到了真正实行的时候却不是很彻底。到处都是选择勇猛合适,智慧超群的人继承王位。

[var1]

秦国和楚国两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是截然相反的,楚国在不断的“中原文明化”,最后成功的转型成为了礼乐之邦,甚至在很多地方必中原诸侯国家都要讲究很多。

可秦国就不一样了,秦国的路线在历史之中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从东周初年开始被封为诸侯,有了独立发展的机会,这个时候的秦国开始努力的朝着中原礼乐文明靠近;

但历史似乎给秦国和未来的中国开了一个玩笑,秦国在不断中原化的道路之上,突然掉了一个头,而引导秦国掉头的人正是秦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秦穆公”。

[var1]

史书之中记载秦穆公时候,西戎地区派遣使者“由余”前来拜访秦国,秦穆公为了展示自己的国力强大,带着使者由余参观了秦国的宫殿和收藏的宝物。

由余看了之后感叹说这些宝物的丰富程度,即使使用鬼神之力来营造也会花费很大的力气,更何况是如此贫苦的秦国百姓呢?

当秦穆公问到由余西戎酋长的宝物的时候,由余回答的是上下精诚团结,一致对外,不用积累金银财宝作为宝物,有老百姓的效忠就是最好的宝物。

这个时候的秦穆公一下子猛然的惊醒,在这次谈话期间发现了中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差距问题。

[var1]

秦穆公询问:“中国创造了诗书礼乐作为法度来治理国家,为何天下依旧大乱?西方戎狄没有这些,靠什么来治理国家呢?”

由余自己是晋国人的后代,后来投靠西戎有了出头之日,前半生生活在中原礼乐文化最鼎盛的中原晋国,后半生生活在蛮荒落后的西戎,所以没有比他更了解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之间的优劣所在了。

后来由余笑着回答了秦穆公的问题,他说从中国上古黄帝创造礼乐法度治理天下开始,仅仅是“小治而已”;

到了后世君主没有黄帝那样的胸怀才能,下面的人不服上面的人,上面的人想要约束下面的人却没有那个能力,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篡位和弑君”。

[var1]

东周以来诸侯国家内部灭亡和外部灭亡就是这个道理导致,但戎狄国家却是不一样,他们没有礼乐法度这些条条框框,而是遵循最为简朴的原则,上位者以纯德对待下属。

下属服从上位者的强势,戎狄君主的产生往往都是以强者为尊,这样下来。一个国家就好像一个整体一样,这才是最符合上古真实圣人的治理原则。

这一次的谈话让秦穆公大梦方醒,觉得由余真是一个人才,便聘请由余作为宾客来指导自己治理国家。对于西戎则是送去美女和金银财物蛊惑他们国王的心智。

秦国的分水岭从这个时候开始,立国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秦国不再致力于向中原发展,而是向戎狄发展,后来秦穆公灭掉十二个戎狄小国,为秦国增加土地一千多里,从此称霸西方,号称西伯,周天子送来贺礼,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战国七雄之中秦国的文化无疑是最为特别的,秦国的百姓和在秦穆公转变国策之后停留在了“淳朴忠厚”的半野蛮状态。

和中原散漫自由的农业文明相比,秦国文化之中具有纪律严格、上下一心的军事化特点。

秦人参军之后以军队为家,以将帅为父母,追求物质利益,不看重精神价值,文化简单直接,民众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生下来就是“耕和战”。

更多文章

  • 孔子骂人不带脏字,一句脏话流传2000多年,损人的典范之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讽刺孔子的经典语录,孔子骂学生语录,孔子骂过的一句话

    孔子在中国古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身处高位2000多年,其思想基本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孔子作为老师,面对不听话学生,也会口不择言,损人功力让现在老师望尘莫及。有一次,孔子因为和学生宰予意见相左,情急之下便说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此话一出,便流传2000多年,堪称骂人典范。宰予生

  • 那块令蔺相如功成名就的璧,如今尚在何处?它还价值十五座城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蔺相如墓地在哪,史记蔺相如,蔺相如也不曾身经百战

    当年卞和即时被不识货的楚人打断双腿,也依然苦苦哀嚎,为世人有眼无珠,不识宝贝而痛哭,终于让楚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国士之礼待卞和,又把和氏璧纳为国宝。[var1]又过了几百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并且演绎出了蔺相如舌战秦王、又最后令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var1]后来被灭赵的秦军带回了咸阳,被丞

  • 战国首霸的魏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时期的魏国在何时做过盟主,战国风云纪录片魏国,主角穿越到战国时期的魏国

    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战争次数的不断增多,哪怕是国力强大如战国七雄也渐渐吃不消了。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各国之间都在寻求一种新的治国模式以图强兵富国。[var1] 好在,诸侯们终于找到了这种方式,那就是变法。而魏国就是最早施行变法的国家。因此,魏国也很快的强大起来,并成为了战国初期的首位霸主。 按理

  • 战国策说赵高是嬴政族人,为登基大杀四方;清史学家悄悄为他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嬴政赵高简介,男主是赵高女主是嬴政,赵高不是要害嬴政吗

    对于赵高的身份,史学家一直在追索。原因就在于,曾有史书记载,秦始皇一直认为赵高是他的本家,所以才信任他。可到了清朝,史学家却发现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有考证发现:赵高竟然是赵国的王族,他祸害秦国是为赵国报仇!这到底是,还是有人存心为赵高“洗地”呢?[var1] 赵高的身世之谜? 《战国策》的作者刘向

  • 战国时期的楚国和齐国实力很强大,为什么最后都没有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时期齐国与楚国文化隔阂,楚国vs齐国大作战,爱笑会议室楚国打齐国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楚国和齐国在最鼎盛的时候相继跌下神坛,导致秦国再无顾忌,实力急剧膨胀,最后统一天下。下面我就来讲讲齐、楚两国是如何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的。当楚王之礼遇上秦王之诈张仪,战国时期出了名的纵横家,他一生都在致力于破坏六国合纵。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於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 战国时期改革家吴起和商鞅为何都死得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起为啥没有商鞅有名,李悝吴起商鞅怎么死的,吴起和商鞅谁更厉害

    法家思想的内容法家思想分三派,分别是“术”、“势”、“法”。“法”乃变法之法,讲究赏罚分明,法不徇私,代表人物就是商鞅、吴起。“术”乃术为法用,强调君王的驭下能力,中心点在君王,代表人物申不害。“势”乃讲法兼势,主张看准势的变法,从而达到强兵富国的目的,代表人物慎到。这三种流派,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各

  • 嬴政为何一纸书信逼吕不韦自杀?其实结局早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嬴政看到吕不韦留下书信,秦王嬴政50集全完整版,嬴政30字书信

    吕不韦,卫国人,战国末期大商人,家财万贯,富甲一方。《史记》记载,“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可见吕不韦在做生意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而此时我们的“奇货可居”中的“货”,嬴子楚尚在赵国为质。要知道,战国时期,质子作为一种外交手段甚为流行,秦国也不例外,嬴子楚就是秦国送往赵国的质

  •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惨败秦国,只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赵括纸上谈兵对赵国的影响,纸上谈兵赵国名将赵括

    最近《大秦赋》的热播,使大秦热再一次回到了了人们的视野中心。秦始皇通过六世国君积累下的国力,再加上自己和秦国君臣十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在战国末年,各国都有变法改革。其中赵国通过胡服骑射成为了最后一个可以和秦国在军事上有一战之力的国家。然发生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便再也

  • 刘邦入秦王宫后表现十分荒唐,张良巧计制止,传授三法定大汉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先入咸阳张良却说大事不妙,张良刘邦cp,刘邦项羽陈平张良图片

    可以说,刘邦是一个最贴近平民的皇帝,他的出身、性格和登上帝位的种种传闻都为人津津乐道。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刘邦之所以能创建大汉王朝,却源于一次荒唐之后被张良制止的反省!公元前206年10月,秦王子婴脖子上挂着一条绳,自缚于刘邦面前,有人建议杀了他,刘邦没有同意。可进入秦王宫后,当刘邦见到宫女们个个国

  • 他究竟做了哪些事,才让齐国脱颖而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国士兵,齐国有多强大,阿海说历史齐国合集

    春秋时期。周朝衰落,周朝下面的诸侯国就开始强大起来,这里面第一个崛起的就是齐国。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非常能干的大臣,管仲。管仲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就从他炒作卖货的事情说起吧。[var1] 在楚国炒作活鹿 有一天,齐桓公正在为如何举兵讨伐善于格斗的楚国犯愁,就让管仲献计献谋。管仲说:“大王您出高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