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临死之前,问了三句“燕王来否”,为何没有一个人敢回答?

朱元璋临死之前,问了三句“燕王来否”,为何没有一个人敢回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93 更新时间:2024/1/19 21:12:22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初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低微的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亦是历史唯一一位由南向北讨伐统一全国王朝的开创者。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在位31年。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传位其孙建文帝朱允炆

朱元璋在传帝位这个问题上,他十分的纠结,他一开始是想传给他的大儿子朱标的,并且一直都在培养着他。但是不幸的是朱标英年早逝,这把朱元璋一切的计划都打乱了。但是,朱元璋并没有灰心丧气,他重整旗鼓,准备培养朱标的儿子,他的孙子朱允炆。但是朱允炆的性格与他的父亲朱标很相似,都是敦厚中有丝丝的软弱。朱元璋又把对长子的感情转向朱允炆,对朱允炆很是喜爱,并且想把位置传给他。他的儿子对朱元璋这一安排很不满意。一个个都想着能取而代之,燕王朱棣是其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朱棣自幼文才武略无所不通,并且英勇善战很得军心。但是命不好,他不是长子。好不容易等到太子死了,自己说不定就有机会了,没想到朱元璋却二话没话把太子之位给了朱允炆。

其实,朱元璋在选择朱允炆继任皇位时,就已经考虑到了朱允炆将会面临的威胁。于是,朱元璋在生前,已经授意朱允炆要进行“削藩”,并为他铲除了一些威胁,给他留下了自保的手段。而最让朱元璋拿捏不准的,还是燕王朱棣。所以,在朱元璋临死之前,就连问了3句“燕王来否”,但当时的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敢回答他。那么,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朱元璋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为了能让自己的孙子朱允炆顺利登上皇位,排除了一切隐患,不惜把自己的儿子们都分封在外,甚至在自己的遗诏中,也曾命令自己死后,各地藩王皇子只能在自己的封地祭拜,不得来京。

但是朱元璋对于燕王朱棣十分忌惮,害怕他在自己死后逆谋造反。不过,在生命垂危之际,朱元璋又下达让朱棣立刻回京,想好好敲打朱棣一番。但是呢,朱元璋的这一举动却把朱允炆吓了个半死,朱允炆心想难道是朱元璋改变了心意,想要传位给朱棣。于是朱允炆的心腹齐泰出了个馊主意,那就是假借圣旨,把朱棣给赶回去。于是他们大胆起草了一道假圣旨,命人快马加鞭送给朱棣。此时的朱棣已经在返京的路上,已经到了江苏境内。这时接到了朱允炆的假圣旨,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作罢,掉头离去。

病若游丝的朱元璋在清醒之际仍询问身边的大臣:“燕王来否?”只是对于这样的问题,所有人都不敢应对,“凡三问,无敢对者”,朱元璋最终在遗憾中合上了双眼。

更多文章

  • 辛柏青出演《王阳明》获赞,原来圣人小时候也是个“熊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辛柏青王阳明剧照,王阳明辛柏青在线播放,辛柏青王阳明纪录片在线观看

    纪录片中,辛柏青娓娓道来,声音悠扬,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同于历史书上的王阳明。阳明先生出身不俗,可以用书香门第,世家大族来形容。王家是王羲之一族的后人。阳明先生能够有成就,离不开祖父、父亲的教诲。祖父王伦是名士,他在院子的前前后后都种上竹子,把竹子当作自己的朋友。他是当地的大儒,品行高洁。阳明先生的

  • 辛弃疾,李清照,穿越56年来见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弃疾李清照资料,辛弃疾与李清照认识么,辛弃疾李清照经典诗词

    相遇在那个明媚的下午北宋的济南府历城县,一位闺中少女在自家的庭院中荡着秋千,那日春和景明。在明媚的阳光下,花儿在树上含苞待放,一位美丽的少女,她穿着薄薄的纱衣,也许是运动的缘故,他的香腮上慢慢的渗出了不少汗珠,他自顾自的荡着秋千,全然不顾摇摆起来的衣衫。同在济南府历城县,另一处府邸,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 以八千破十万打破了金军不败神话,与岳飞齐名的名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岳飞最后怎么打败金军,岳飞在哪打败金军主力,南宋比岳飞还强的将领

    评书和民间故事中广泛流传着“大战黄天荡”的传说,韩世忠也成了金兀术的克星。那么,历史上的韩世忠是一位怎样的将领,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呢?韩世忠出身贫寒,早年在北宋“西军”中效力,因为骁勇善战胆略过人而立下战功。金军南下灭北宋,韩世忠率领少量部队守备滹沱河,以少胜多击败了金军,逐渐声名鹊起,成为宋军中闻名

  •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除了李清照剩下那几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四大才女之李清照,我心目中的才女李清照,千古才女李清照为骂丈夫作一首诗

    东汉末曹魏初,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悲愤和痛苦的时代,诗人们把这血和泪、悲愤和痛苦坚忍地收藏起来酿造了一曲憎恨悲凉的时代悲歌。曹操、曹丕、王粲……都是这个时代里产生的优秀男歌唱家,就在这雄浑、高亢、悲凉的时代合唱队伍里,一个激情澎湃的女高音格外地引人注目,她便是一生饱尝战乱别离之苦的女文

  • 靖难之役过后,建文帝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引火自焚还是出逃海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建文新世界,万历为什么承认建文,建文朱棣晚年照片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身处何处?他是真的死在了京城火灾里,还是如传闻一样逃出京城,隐姓埋名成了和尚?根据明文历史记载,朱棣进城时,京城早已乱成一锅粥。他的大舅子徐达的大儿子徐辉祖,正带人与朱棣的军队巷战。监狱里还几个被建文帝关押的亲王等待释放,朱棣分身乏术,只能派人前去‘‘保护’’建文帝。自己先行

  • 大明朝的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锦衣卫抄家落泪,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锦衣卫抄家,于谦锦衣卫抄家完整版,明朝于谦简要资料

    整个北京城阴云密布,全城百姓都在为于谦哭泣,可即便如此,他今天必须得死。巧合的是,315年前,那个因“莫须有”罪名而遭遇千古奇冤的岳飞,就葬在他的出生地杭州。而现在,要轮到于谦了。他的罪名,是为“意欲”,也就是说,仅凭猜测一个人想要做什么,就能定他的死罪,实乃千古荒唐。土木堡之变,大明的耻辱与笑话1

  • 宋钦宗赵桓:别人生来都是坑爹的,而他生来是被爹坑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钦宗赵桓下场,赵桓朱凤英,关于宋钦宗赵桓的小说

    (梦归秋辰:第512期)公元1125年,金军在宋金灭辽时看到了北宋战五渣的战力,于是他们出兵南下攻打北宋。而北宋在白银买和平的思维下,北宋君臣很难有经历战争的魄力和雄心,尤其是宋徽宗直接被这一消息吓晕了。然后大臣们掐人中的掐人中,灌汤药的灌汤药,最终在一番抢救下宋徽宗才醒了过来。宋金灭辽宋徽宗醒了以

  • 宋代最隐忍的皇后,受到皇帝嫔妃儿子欺负,都能宽容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后,宋代嫔妃列表,宋代的宽容

    虽然他们是神化故事中的人物,但实际上是有历史原型的,其中曹国舅,就是北宋名将曹彬的孙子,太师曹玘的儿子,名叫曹佾。曹佾的姐姐曹氏嫁给了宋仁宗后,他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国舅爷了,但曹国舅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他的姐姐功不可没。曹氏作为周武惠王的后人,虽然出身名门,但早年与李植有过婚约,因此在嫁给宋仁宗之

  • 戚继光《送崔刺史之广德》中的崔刺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崔广德视频,戚继光路,戚继光抗倭简介

    横山西去近皇都,十载青云羡壮图。起草旧从金虎署,行春初领玉麟符。尊前离别蝉声满,天外憔幨海气孤。独倚辕门听过雁,上林秋色待骊驹。戚继光笔下的崔刺史是谁呢?结合相关史料,这个“崔刺史”原来就是荣州刺史崔吉。崔吉(1523-?),字子修,南海郡(今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诸大绶

  • 姬昌以仁治国,将八卦演化成六十四卦,他为何还要去寻访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姬昌酒后失言,说纣王死于自焚。纣王恼怒,要杀了姬昌,可姬昌说道,先天神农、伏羲演成八卦,定人事之吉凶休咎。基本上,姬昌是把责任推到了伏羲的身上。纣王知道姬昌给自己算卦是寿终正寝,为了让他算卦不准,纣王当时就要杀了他。可随后,比干、黄飞虎等七位大臣上奏,要纣王放了姬昌。在奏折中,有一句话,姬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