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朝廷的高光时刻!和蒙古合力灭亡金国,洗刷靖康之耻!

南宋朝廷的高光时刻!和蒙古合力灭亡金国,洗刷靖康之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84 更新时间:2024/1/17 6:52:15

蒙古的南北夹击,让已经腐败不堪的金国走到了最后灭亡的一刻。公元1234年的初春,南宋将军孟珙和蒙古大将塔察儿顺利会师,攻破了金国的最后一个堡垒蔡州,金国的皇帝完颜守绪身亡。在灭亡金国的过程中,南宋大军的确表现更加勇猛,蒙古的骑兵并不擅长攻城战。此时的蒙古和南宋还算表面兄弟,在处理完颜守绪的遗骸问题上,双方达成了默契。

为了彰显战功,蒙古骑兵得到了完颜守绪的一只手臂,而他的大部分遗骸都被送到了临安,在太庙举行祭祀活动,祭拜宋徽宗宋钦宗,算是对靖康之耻的洗刷。然而,这也是南宋最后的高光时刻了,从此南宋就陷入了蒙古骑兵的威胁之下,并最终灭亡。

实际上,南宋朝廷一开始打算的并不是灭亡金国,而是与其联合一起对付蒙古人,但金哀宗的表现让南宋十分失望,他并没有跟南宋真正结盟,只是表面敷衍,在军事指挥上,宋哀宗更是葬送了自己的15万主力,以15万兵力竟然打不过只有4万人的蒙古骑兵,也算是奇耻大辱了。

南宋看到这种情况,也知道金国气数已尽,这才跟蒙古联合给了完颜守绪一个痛快的。大家怎么看?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让太子朱标到西安考察,考虑迁都西安,为何最终放弃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朱标的原因以外,还有什么导致朱元璋放弃了西安呢?作为关中首屈一指的城市,西安从周朝开始就是都城,一直到唐朝,建都历史1100多年,也是四大古都之首。但是从唐朝以后,再也没有帝王选择在西安建都了。朱元璋之所以也放弃了西安,其实有他自己的考虑。首先,朱元璋本身就是在江南起家,长江中下游地区才是他最稳

  • 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他的亲哥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登基后对待哥哥姐姐怎么样,传奇皇帝朱元璋40集,朱元璋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朱元璋这个人其实很重感情,尤其是亲情。只要是朱家自己人,朱元璋都无条件的信任。这成为了最后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朱元璋小时候家里贫穷,它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朱元璋还有两个姐姐和三个哥哥,朱元璋的三个哥哥名字很简单,朱重四、朱重六和朱重七。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苦,家里人大部分都死绝

  • 北宋的公务员太多,导致的冗员问题,如何让部队战斗力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公务员冗员,宋朝军队编制知乎,冗员对北宋的影响

    北宋王朝重视文职人员,并且设置了许多可有可无的职能部门,每一个部门还细分出不少分支,这导致北宋的公务员数量大大增加,比如有专门盖章的职员,也有专门审批的职员,这就导致衙门的办事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出事的话各个部门相互推诿。公务员数量太多,也导致形成了许多小团体。冗员相比冗兵和冗费问题,是更加根本性的问

  • 宋朝的国民级美食:皇帝半夜在想它,东坡居士吃了十年都不嫌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舌尖上的宋朝100种美食,宋朝美食介绍,舌尖上的宋朝美食

    宋朝人为何偏爱羊肉?羊,作为已知的、人类最早养殖以及食用的家畜。它一直是世界各国古代人民最重要的肉食来源之一,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马——首先宋朝中原本来缺少马匹的,就算有,也是作为战备要储备起来的。再加上马肉中有一股酸味,常人难以下咽,所以很少有人去吃它。牛——牛在古代的地位是不低的,宋

  • 开封城破,北宋随之灭亡,为何杨家将没有出来救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灭亡后的杨家将去哪了,穿越到北宋杨家将的小说,91版北宋杨家将

    于是后代出现了许多关于宋朝名将的小说和评书,不管是《岳飞传》、《狄青传》等等都是人们最想见到的人物形象,因为他们给民众来自名族的自信。而今天小李子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宋朝有名的武将家族,不管是正史还是小说都对他们推崇至极。他们就是闻名遐迩的杨家将。但小李子今天要聊的,不是他们的英勇,而是他们为什么在北

  • 明朝快灭亡前,左良玉手握大军不救崇祯,为何还被认为是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围困京师,崇祯竟然连一个士兵都无法调动。此时他能够指挥的,只有手下的几个宫女和太监。明朝危亡之际,左良玉无疑是可以改变局势的人,他手中的兵力多达七八十万,或许足以战胜李自成和清军,但是左良玉却选择了按兵不动,坐看明朝灭亡。左良玉这个大明忠臣,是否徒有虚名?其实,左良玉本身就是一个军事投机分子,

  •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契丹和北宋的复杂关系,北宋和契丹的背景音乐,为啥北宋打契丹杨家将只有杨延昭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送自己的弟弟出使时所作的一首诗,题为《送子由使契丹》。这首诗堪称是千古名作之一,即便是在现代的一些语文教材中,我们也时常能看到它的身影。而在此诗中,苏轼借对弟弟的谆谆教诲,既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不舍与思念,又流露出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之心。但

  • 朱元璋吃出头发要杀人,厨子深谙厚黑学,六个字化解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和尚出身的朱元璋绝对算不上仁慈,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之后,朱元璋逐渐拉起了自己的队伍,最后翻身做主人,成为起义军首领。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诸多大战,朱元璋杀人绝对不少,君王一怒,流血漂橹不是说着玩的。朱元璋不算残暴,但他易怒,杀人也和玩一样,他在位期间,杀的官员都超过了十万。朱元璋对外虽然残酷,但对内

  • 朱元璋临死之前,问了三句“燕王来否”,为何没有一个人敢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为何宁愿传位给燕王,朱元璋演义1至185集燕王扫北,朱元璋和燕王的关系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初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低微的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亦是历史唯一一位由南向北讨伐统一全国王朝的开创者。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在

  • 辛柏青出演《王阳明》获赞,原来圣人小时候也是个“熊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辛柏青王阳明剧照,王阳明辛柏青在线播放,辛柏青王阳明纪录片在线观看

    纪录片中,辛柏青娓娓道来,声音悠扬,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同于历史书上的王阳明。阳明先生出身不俗,可以用书香门第,世家大族来形容。王家是王羲之一族的后人。阳明先生能够有成就,离不开祖父、父亲的教诲。祖父王伦是名士,他在院子的前前后后都种上竹子,把竹子当作自己的朋友。他是当地的大儒,品行高洁。阳明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