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入关之初,为何将长白山封禁,还不准汉人进入?

清朝入关之初,为何将长白山封禁,还不准汉人进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32 更新时间:2024/1/25 9:29:25

长白山是清朝的龙脉

作为满清发源地的长白山,也被满清称之为神山,圣山,也是清朝的龙脉。对长白山的敬畏是发自内心的,一代雄主康熙帝也专门祭祀过着这座神圣的山脉。所以清朝的皇帝们觉得长白山作为龙脉必须保护起来,因为历史上有不少朝代的更替就是因为龙脉被挖断了。所以为了清朝可以统治得更久,社会发展更好,为了子孙后代能治理得更好,必须确保龙脉万无一失。

当然这也是风水上的问题,关键古代帝都非信这个龙脉学说,因此清政府入关后头等大事就是将长白山封禁了,这也是最容易解释得通的原因。除此之外,另外还有些推断或许也是封山的原因。

体现满族高人一等的特点

提起长白山就会想到人参,乾隆时期一斤人参可以卖到800两左右,近似现在20000元人民币,价值千金。为什么长白山的人参这么贵?因为人参在清朝时期属于特供皇室的奢侈品,是垄断开发。除此之外,人参是在龙脉上生长的,充满着王者之气,所以作为普通人根本是吃不到的。长白山禁封后,人参的产出量非常小。尤其是所有的资源都让其自然生长,200年过去,可想而知整个长白山的资源有多丰富。

这也是满足皇家私欲的一种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区别满族跟汉族人。毕竟满族比汉族人少的太多了,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区分社会阶级确实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时将人参这一暴利行业紧紧控制在手里,大大地实现了满族高人一等的地位。

给清朝留下希望的火种,居安思危

自满清入关以来,汉人远远多于满族。而且当时还是有不少民间反抗组织,比如张献忠等,可以说朝堂动荡不安。顺治帝将长白山封禁除了保证上面提到的物质供应以外,还可以给清朝留条后路。因为长白山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易守难攻,如果就算被困在长白山,几年都不会有问题。这样就可以为清朝留下希望的火种,终有一天,还会入主中原。同时据民间传言,清朝还埋藏了宝藏在长白山,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清朝的前几代帝王估计都是抱着这个理念,勤政的同时还偷偷的给子孙留条后路。

清朝将长白山封禁了200年,或许很多人都不会感觉到有多少变化,毕竟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从清政府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封山或许是满清留下的一个后手,一个退路。当然也许只是皇帝的一时兴起也未可知。

更多文章

  • 年羹尧为何不听劝诫执意血洗江夏镇?雍正怒道:你这是在找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让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吗,雍正灭江夏镇完整版,雍正在江夏镇治刘八女那段

    江夏镇的杀戮屠城,就注定了他要走上绝路。从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他是多么的冷酷残忍,当时他还把此事归结到雍亲王的身上,说全是有他指使,其实他只是会错了意,就烦了无法挽回的错误。因为此时他既得罪了八爷党,又违抗了四爷的命令,闹得两面不讨好。认为最为不堪的是牺牲的都是无辜的平头百姓性命。因为一场政治斗争,

  • 古代皇帝的特殊癖好,乾隆最逗,汉灵帝做买卖葬送了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爱好,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看书,还有人喜欢旅游,各有各的兴趣。古代皇帝也是如此,他们除了处理朝政,关心国家大事之外,同样会有自己的兴趣。不过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皇帝的兴趣往往会给其他人、物甚至国家带来巨大的影响。梁武帝:佛教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前期可谓是雄才

  • 隐姓埋名的“朱三太子”,为何76岁高龄依然被康熙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三太子被康熙处死,历史上康熙怎么处置朱三太子,康熙杀朱四太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君,在康熙四十七年却下令凌迟处死一位76岁的教书先生,还不分老幼将其满门处斩。这位老先生不是别人,就是已经隐姓埋名数十年的“朱三太子”朱慈焕。此时,距离大明朝灭亡已经60余年,那为何康熙还要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先生下此狠手呢?这还得从清兵入关后,民间此起彼伏的反清浪潮说起很多人

  • 历史大揭秘,建宁公主竟然是康熙的姑姑,还和吴应熊生儿育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应熊建宁,吴应熊和建宁结婚视频,鹿鼎记建宁废掉吴应熊

    一、太宗之女,世祖之妹历史上的建宁公主大多被人称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公元1641年(清崇德六年)出生,是清太宗皇太极最小的女儿,母亲是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也就是说建宁是满蒙混血儿,比世祖皇帝顺治还要小4岁,刚出生时被封和硕公主。按辈分算建宁公主是康熙的小姑,而后来的额附吴应熊则是康熙的小姑夫。二、下嫁

  • 清史:德格类病逝,皇太极吞并正蓝旗,八旗变“七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621年,德格类追随努尔哈赤出征,攻打奉集堡,率先杀入敌阵,夺取首功。班师途中,明军来突袭,德格类与岳托、硕托断后。德格类很勇猛,身受几处伤,依然不退缩,深受努尔哈赤赏识。奉集堡之战后,德格类先后追随莽古尔泰、代善出征喀尔喀蒙古,俘获人口数万,册封多罗贝勒。1626年,努尔哈赤郁郁而终,德格类与兄

  • 雍正皇帝的心腹大臣李卫,在乾隆时期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时期的李卫的结局,李卫查考场雍正大怒,雍正李卫摊丁入亩

    李卫仕途巅峰:封疆大吏李卫出生在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富裕人家,用现在的水平来说,他就是一个富二代。在康熙五十六年,靠捐官当上员外郎,官阶从五品。雍正即位后,他严格按照雍正的旨意执行,在雍正五年,做到直隶总督,官阶正一品,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据《清史稿·李卫传》记载:五年,寻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李卫大

  • 宠冠六宫长达十年的令妃,为乾隆诞育4子2女,何以生前无缘后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令妃死后谁最得宠,令妃和乾隆后宫的关系,乾隆时的令妃怎么死的

    可同时观众们还伴随着这样一个疑问,令妃如此受宠而且儿子还在其生前定为了储君,那为何作为皇太子的生母却未能如愿生前母仪天下,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的出身问题吗?其实不然,关于孝仪纯皇后(令妃)为何在宠冠后宫的前提下却未能如愿登临后位,直到其去世20年之后才被追封为后。在我看来,主要受乾隆朝中后期立后“窘境”

  • 四处碰壁的洪秀全,为何能在广西搞得风生水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洪秀全真人照片,洪秀全听到石达开死讯有什么反应,广西蒙山县洪秀全

    1864年,随着天京的沦陷,延绵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缓缓落下帷幕。虽然最终以失败结束,但太平天国制定的诸多制度还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太平天国直接动摇了大清的根基、以及权力结构,使得曾国藩、李鸿章等一大批汉人官员开始走向历史舞台,这也间接加速了封建王朝的灭亡过程。因此,太平天国运动

  • 湘军精锐被陈玉成全歼,为何8个月后可以追着石达开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哪一年,石达开在何地大败湘军,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真实原因

    湘军崛起后,与太平军多次交战,胜利很多,失败也不少。其中,最大惨败要属三河之战:数千精兵被“包饺子”,第一悍将李续宾阵亡。有意思的是,三河之战后8个月,也就是1859年7月,湘军却能击败石达开十余万大军,并追着他吊打,搞得翼王威望扫地。湘军精锐在皖北被陈玉成全歼,为何8个月后可以追着石达开吊打呢?三

  • 清代四川籍全能型名臣,康熙眼里的第一廉吏,雍正口中的一代完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的“第一廉吏”,大家可能第一印象中都会想到于成龙。确实,作为大公无私敢作敢为的北溟公(于成龙字北溟),从44岁开始便将自己的后半生投入在为大清鞠躬尽瘁的道路当中,从罗城的革新利弊到武昌协平“三藩之乱”,再到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的以身许国,20多年的仕途生涯中有三次被举“卓异”,他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