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宗之女,世祖之妹
历史上的建宁公主大多被人称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公元1641年(清崇德六年)出生,是清太宗皇太极最小的女儿,母亲是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也就是说建宁是满蒙混血儿,比世祖皇帝顺治还要小4岁,刚出生时被封和硕公主。按辈分算建宁公主是康熙的小姑,而后来的额附吴应熊则是康熙的小姑夫。
二、下嫁世子,生儿育女
公元1653年(清顺治十年),因时事需要,13岁的建宁公主下嫁于当时的平西王世子吴应熊,也就是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公元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两年后(1659),18岁的和硕长公主晋封和硕建宁长公主,在同年又改称和硕恪纯长公主。公元1661年,20岁的建宁公主生下了她与额附吴应熊的第一个孩子吴世霖,因为自己公主的关系,额附吴应熊也累升为三等子、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初年更是晋升太傅兼太子太傅。
三、三藩事起,世子被诛
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著名的三藩之乱爆发,在京的吴应熊受到牵连,被康熙下令于第二年(1674)处死吴应熊及其长子吴世霖,而建宁公主则和两名幼子被幽禁起来。康熙二十年(1682)攻陷昆明,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就此宣告结束,而建宁公主的两个幼子和吴应熊的其他庶子并未有那么好的运气,依旧被康熙帝处死。只留建宁公主一人寡居了21年之久。公元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63岁的和硕恪纯长公主去世。北京现在的堂子胡同和石虎胡同之间的民族大世界,前身就是建宁公主的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