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曹操如何治魏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曹操如何治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68 更新时间:2024/1/26 5:00:00

曹魏政局的发展

“唯才是举”,整饬吏治吴、蜀夷陵之战和魂、蜀、吴的相继称帝,为三国时期的历史划分出两个不同的阶段。

三国的第一阶段,主要是三个领导集团为了打下自己的基业而进行了各种活动。

第二阶段,则是各自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活动。

在第二阶段中,各国内部的矛盾比较复杂,有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殊情况。

曹操是魏国的奠基人。他破格用人、整饬吏治的政策,创造了魏国的活泼有生气的政治局面。

后来,曹丕继他执政并作了皇帝,魏国的政治局面就有了变化。

曹操主张只有整饬吏治,才能打击那些目无法纪的人,使百姓安心,社会秩序得到保证。

他在指责袁绍在冀州时吏治的败坏时说过:“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速逃主。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

取得冀州后,曹操特别强调“重豪强兼并之法”下令“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曹操对于地方官中注意整饬吏治、打击豪强者多加以鼓励和支持。

加王脩任魏郡太守,“抑强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三国志•魏志•王脩传》)。王脩曾前随孔融,后随袁绍,都有好的声名。杨沛为长社长,曹洪宾客在县界,征调不肯如法,沛杀之,曹操“以为能”(《三国志•翻志•贾逵传》注引《魏略》)。司马芝为管长。豪族刘节为郡主薄,宾客千余家多不奉法,包庇宾客不服兵役,司马芝即以刘节为兵。满宠为许令,曹洪的宾客犯法,满宠依法治罪。曹洪向曹操求情。满宠知道后,未等曹操说话,就把曹洪的宾客杀掉了。

曹操听到后,高兴地说:“当事不当尔邪?”(《三国志•魏志•满宠传》)

曹操用人,注重真才实学。他甚至不问品行如何,只要有才能,都任用。

有名的举才三令,鲜明他说出了他的这种主张。

建安十五年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十九年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二十二年令:“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汗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汗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遗。”

中心思想只有一句话:“唯才是举”。

在用人的具体行动上,曹操曾“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秦汉以来,地主阶级上层有世家、豪族、高资等不同成分。

他们虽属于一个阶级,但属于不同等级。在同一等级中,又有各种区别。

他们的社会身份又各不相同。东汉中叶以后,有机会登入仕途者,更多为世家子弟。

曹操唯才是举,打破了这种压抑人才的仕途积习。

他既任用世家子弟,也选拔豪族俊秀。

李典,山阳巨野人,他的从父李乾有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李乾以众随曹操征战。李乾死后,李典代领其众。官渡之战时,李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

臧霸,泰山华人,先随吕布,后归曹操,曹操使他领青、徐两州。

又如许褚,谯国谯县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坚壁以御寇。后归曹操,为操的宿卫,很见亲信,官至武卫中郎将。

李典等都显然是豪族中人物,曹操任用他们,得到他们的效力。

曹操的主要助手,智囊团中的核心人物,也主要是来自世家的名士。

曹操所用的士人中,最器重的一位是荀彧,是颍川人,父祖都是“知名当世”的人物。叔父位至司空。他们可能是颍川世家的第一流门第。

荀彧又向曹操推举了许多人,《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注引《彧别传》,称荀彧“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锺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严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

取士不以一揆。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荀攸后为魏尚书令,亦推贤进士。

太祖曰:“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

这些人物成了建安年间曹操集团的骨干,在曹操左右居于重要地位。

曹操所用的地方官,也多是名士。

《魏书》载:“自刘备叛后,东南多变。太祖以陈群为酂令,(何)夔为城父令,诸县皆用名士以镇抚之,其后吏民稍定。”(《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注引)

荀彧所推举的,多是中原汝颍地区的人,系荀彧的家乡人士。

曹操取得冀州后,网罗了一些冀州的人才,取得荆州后,又网罗了一些荆州人才。

曹操到荆州时,王粲向他祝酒,说:“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此三王之举也。”(《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官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的官渡现在的哪里,官渡 之战孙策,郭嘉是官渡之战后死的吗

    官渡之战,是由三个战役组成的:一是解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之围,二是延津(今河南延津县北)之战,三是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主力决战。自马和延津之战,又可看作官渡主力决战的序幕。袁绍驻黎阳,派大将颜良攻曹操别将刘延于白马。曹操谋士荀攸建议曹操领兵趋延津,虚张声势,好像要从延津渡河袭击绍军的后路,引诱袁

  •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孙吴对江南的开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孙吴定位哪里,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三国全面战争后期孙吴

    灭亡赤壁之战后,孙权占有江东,又占有荆州一部分,江南广大疆域都在他控制之下。自公元200年孙策死,孙权代他领兵,到公元252年孙权死,孙权统治江南前后达五十二年。这五十多年,基本上是江南的开发时期。东汉末年,先有镇压黄巾起义,后有军阀混战,北方遭受破坏,人民大批南逃避乱,对于江南耕地面积的扩大和经济

  •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孙、刘联合和赤壁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孙刘联合抗曹谁促成的,孙刘赤壁,孙刘联合能赢曹操吗

    曹操征荆州和刘表死的消息传到江东后,鲁肃清孙权派他以吊丧为名去荆州察探军情。鲁肃到荆州时,曹操已驱军南下。鲁肃与刘备会于当阳,同至夏口,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去吴,商议联合破曹,同时由夏口移住樊口(今湖北鄂城县西北)。时孙权在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诸葛亮见到孙权,陈说孙、刘联合破曹之计:“豫州(指刘备,

  •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司马氏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曹丕所重视的世家名门中,他重用了一个日后跟曹家夺权的司马懿。司马懿在曹操时并没有受到重用,终曹操之世,他位不过军司马。曹丕为魏国王太子时,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大为曹丕所亲任,与陈群、吴质、朱铄号称“四友”。曹丕称帝,司马懿的地位渐渐重要起来,由尚书、督军、御史中丞起官至抚军将军,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刘焉、刘璋在益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取得荆州四郡,初步站住了脚步,但形势仍是很困难的。诸葛亮后来曾形容在荆州时的形势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三国志•蜀志•法正传》)而且取得荆州,只是实现了刘备雄图的第一步。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方略,是要“跨有荆、益”

  •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刘孙失和、关羽被杀与荆州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入蜀后,留关羽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间,关羽以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率大军攻曹仁于樊城。曹仁派于禁、庞德屯樊北,与樊城为犄角之势。八月间,大霖雨汉水泛滥,于禁等七军被淹。于禁等登高避水。关羽乘大船进攻。于禁降,庞德被擒,不降而死。樊城发发可危。陆浑人民杀县吏,南附关羽,关羽

  • 周瑜早死,貌美如花的小乔与谁共度下半生?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瑜死后貌美的小乔跟谁过了,赤壁小乔周瑜吻戏,小乔被周瑜打二十军棍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牧的《赤壁》,意思是说,如果在三国时期的一场战争中,东风没有按照周瑜的心意到来,那么恐怕大乔和小乔这两位绝色美人就会在铜雀台中流泪终生了。众所周知,大乔和小乔是当时颇具盛名的一对姐妹花。姐妹二人长的都是天香国色,分别嫁给了东吴的孙策和周瑜。尤其是风

  • 诸葛亮死前写下“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这12字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死前12字预言,诸葛亮临死前写的话,诸葛亮死前留下五个字

    首先,我们来破解这个哑谜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水月主”,水一般都是作三点水的偏旁部首,青上半部分和主很像,下半部分是月,三个加起来就是清,代表当时处于清王朝。“庚不大”,不大的意思就是小,庚和小比较难组建新的字,把小字放在上、下、左、右,都组不成一个汉字。这也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读书人,如果把小和庚重叠,

  •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还是没能逃过死后被清算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肯定是忠心的,但是刘婵也肯定不怎么喜欢诸葛亮。当年诸葛亮在一份奏折中,提到“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养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奏章中诸葛亮告诉刘婵,我的家产只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

  • 惨遭“胯下之辱”,韩信得势后,却如此对待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胯下之辱韩信是从谁的胯下钻过,韩信死前大喊三个字是什么,爱江山更爱美人韩信

    韩信在年少时,家境非常的贫困,基本是上就是吃不上一顿饱饭,幸好住在附近的一位善良的老婆婆时常过来给他送吃送喝,这才让年少的韩信侥幸活了下来,而韩信也是对老婆婆心存感激,说道“若有一日我韩信发达了,一定报答你!”善良的老婆婆也没有要求韩信可以报答自己。不久,婆婆生病了,对婆婆心存感激的韩信便想着给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