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公主为何最难出嫁?最后一个原因不可思议

唐朝的公主为何最难出嫁?最后一个原因不可思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25 更新时间:2024/2/28 23:51:47

相信大家突然一看到这句话,就会觉得很纳闷,公主历来被认为是千金之躯,是世间所有男人都想竞逐的对象,一旦成为公主的驸马,那就和“鲤鱼跃龙门”一般,身价立马翻好几十倍,那为何唐朝的公主却是如此的特例呢?经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本人进行了总结,归纳为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门第观念根深蒂固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门第观念不论在哪朝哪代都是十分流行的话题,然而历史上真正的门第观并非像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那样,要有多么显赫的家世多么富可敌国的背景。在唐朝,大部分士子之中流传的门第观被统一化,优良的家族文化传统和家风门风才是当时众人所推崇备至的正确门第观。众所周知,李氏皇族的家风是比较开放不羁的,所以按照正常的门第标准来看,李氏皇族尽管拥有天下第一的显赫地位,但其源于五胡十六国西凉政权的家族渊源却被中原的世家大族所轻视,他们认为李氏皇族的家风根本和中原望族的家风不能相提并论。

更有甚者,根据史料《新唐书》记载得知,唐朝公主改嫁过的人数高达26人,其中唐中宗李显第三女定安公主和唐玄宗李隆基第八女齐国公主更是嫁过三次,对于当时很看重“从一而终”的世家大族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但这种现象仿佛在唐朝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不光公主,咱们看看皇帝们的“快乐”生活,唐太宗纳弟妹齐王妃杨氏入后宫,唐高宗更是将自己的后妈武媚娘纳为皇后,唐玄宗将儿媳杨玉环纳为贵妃,武周时期武则天广招面首,件件摆在明面上的事实引起了世家大族的不满,因此他们不愿娶唐朝的公主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个人教养,太任

这第二个原因,就要说到唐朝公主们基本都具有的通病,就是她们本身缺少个人素养,这个问题别看只是个人的问题,但是作为千金之躯的公主,要是影响起来也会起到极其广泛的作用。根据史料的记载,唐朝的公主“豪侈、骄纵、专横、妒悍、残暴”,这在历代史书中确实是一个独立而罕见的现象,唐朝公主的不受待见是当时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唐高宗女太平公主和唐中宗女安乐公主,将上述史料中记载的形容词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种现状下,试问世家大族们的公子们,主动躲避唐朝公主还来不及,又怎么敢娶她们过门呢?

第三,服丧礼仪令人称奇

这第三点,要说到唐朝独有的服丧之礼,在唐朝,仿佛女子的权力得到了无限放大一般,根据《新唐书》等史料的记载,如果妻子去世,丈夫必须为其行“齐衰杖周”之礼,也就是必须得身穿丧服手执丧杖满一年。这只是民间的规定,如果妻子要是公主这样的千金之躯,那么丈夫必须为其服斩衰满三年,这在一般人眼里,是只有自己父母去世后才会有的重孝之礼,如今却要为了自己的妻子行此大礼,就是别朝的公主也没有这样的特例,于是这令人闻所未闻、不可思议的规定也成为了豪门士子不愿娶唐朝公主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本人经过查阅资料后总结的一些粗浅见解,如果大家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或观点,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更多文章

  • 如果朱棣学习李世民逼父退位,明朝历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就功绩而言他仅次于父亲朱元璋,政治上他设立内阁与东厂,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他五次亲征蒙,为王朝开疆拓土;文化上他编修《永乐大典》,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朱棣统治期间,国富民强,文化昌盛,史称“永乐盛世”,这一切都展现出朱棣的雄才伟略。不过比起唐太宗李世民,朱棣还是略逊

  • 杨玉环受唐玄宗专宠,为何一直没有子嗣?都是这两个习惯害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34年7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应邀参加。期间,咸宜公主的弟弟寿王看上了她,唐玄宗当年就下旨册封她为寿王妃。后来,唐玄宗也看上了她的美貌,将其纳为己有。事实上,杨玉环为了保持美貌,一直在吃各种能美容养颜的东西。除了常见的荔枝和人参等东西外,她还吃一种叫“息肌丸”的东西。息

  • 唐朝最狂妄的太监,不仅睡了皇帝的女人,还顺势灭掉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十大太监排名,唐朝太监刘克明,唐朝有太监吗

    这个太监名叫刘克明,他的父亲叫做刘光,熟读唐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大太监,在唐穆宗时期,刘光权力熏天,他利用自己的权力让自己的养子刘克明成功混入皇宫之中,在刘光的指示下,刘克明并没有经历宫刑,毕竟他自己有过那种悲惨的经历,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经历。刘克明被刘光安排到了皇子李湛的身边,两个人年纪相仿,自

  • 身为唐玄宗的儿子、杨玉环的前夫,李瑁的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玉环与李瑁有无子女,唐玄宗跟杨玉环的故事,李瑁杨玉环秀恩爱

    世人对于唐玄宗李隆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李隆基是个明君,因为他曾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守护住李氏的江山,上位后又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有的人认为李隆基是个昏君,因为他在执政后期慵懒懈怠,并且宠信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奸佞之臣,致使“安史之乱”爆发,唐朝

  • 武则天代儿子李旦摄政,下令改元换旗,这背后藏着什么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为啥不立李旦,武则天杀李旦两个妃子,李旦武则天关系

    昔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曾言“崤涵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以表明他抛弃鲜卑传承、融入中原文明的决心。武则天用“光宅”作为新年号,这是表明要和大唐延续了66年的国祚割裂啊!如果说选用“光宅”二字只是巧合,可是,大唐的旗帜是按照“五行德运”来的。除非大唐被取代才会换旗帜,武则天要换龙旗

  • 渤海国古城在俄罗斯发掘,唐朝诗人温庭钧有诗为证,这里曾是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温庭钧九皇子知乎,宋安然温庭钧,温庭钧宋安颜免费阅读

    唐朝诗人温庭钧本人是花间派诗词的创始人之一,他诗词大部分都是以记录宫廷之中贵族生活为主,讲究的就是一个奢侈浮华艳丽无双。根据历史记载他曾经担任过唐朝朝廷之中的国子祭酒,到今天就是大学校长的位置。当时他曾经负责送渤海国王子回到故土,一首诗词远隔千年,但依旧表明了在7世纪的时候,位于海参崴以北地区的渤海

  • 西安发现隋朝墓葬,石棺刻着“开者即死”,专家打开后惊喜万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安隋朝石棺图,九岁女孩石棺开启视频,洛阳市白马寺董村石棺

    因此,李静训从小在宫中过着锦衣玉食、人上人的生活。虽然杨丽华溺爱她,但该学的规矩一样不能少。在宫女的教导下,李静训从小行为举止有礼,气质跟后宫中的公主差不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之骄女,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8岁。她去世后,杨丽华十分悲痛,下令厚葬李静训。为了保护李静训的墓,不让盗墓贼光顾,杨太后

  • 安史之乱虽被平定,却留下“后遗症”,以至于唐王朝成了空架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安史之乱相关资料,朱温灭唐和安史之乱有什么关联,安史之乱最终被谁平定

    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一个表面原因,就算没有这一个安禄山,也会有下一个“安禄山”,其根本原因是一个制度的缺陷,唐朝直到灭亡都无法平衡内重臣与外重臣之间的关系。拿节度使来说,军政大权揽于一身,一个节度使就相当于一方军阀,越到后面势力越强大,朝廷根本压不住。可以说安史之乱是唐朝制度缺陷的外在表现

  • 上官婉儿是才女还是妖女,武则天为何让其终身未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与婉儿吻戏,武则天让婉儿穿龙袍,武则天秘史婉儿被杀

    此外上官婉儿之所以终身未婚,可能是武则天重用她不想她嫁人之外,或许也是她自己不愿意。要知道她虽无宰相之名,但手里握有实权,因此也被称为“巾帼宰相”。而武则天虽然做皇帝了,但是封建社会女子地位并没有提高多少,受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约束,如果嫁人了就得相夫教子,这样她又怎么能在朝堂政局中呼风唤雨呢?上官婉儿

  • 武则天死后,李显为何要力排众议达成她归陵的愿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废李显为什么,李显李旦武则天的关系,武则天儿子李显

    公元705年12月16日,霸占李唐江山数十年的女帝武则天在上阳宫病逝,李氏家族终于得到解放。站在皇室的角度,武则天显然是罪无可恕的逆贼,她不但篡唐立周,还肆意杀害李氏子孙,使得后者几十年内抬不起头了。既然武则天病逝,按理来说这些李氏子孙会将曾经受过的侮辱全部还给她,可为何唐中宗李显要力排众议,将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