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终埋葬强大的大唐王朝的人是谁?“五代十国”第一代是哪一个?

最终埋葬强大的大唐王朝的人是谁?“五代十国”第一代是哪一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88 更新时间:2024/2/14 23:47:09

唐懿宗死后,他儿子唐僖宗李儇(862-888年,唐朝的倒数第三个皇帝)即位时才12岁,贪玩游戏,委政于宦官田令孜,田令孜纳贿贪残,政治益加腐败了。上行下效,官吏无不贪赃,吏治坏到了极点,人民痛苦不堪,广大人民生活贫困悲苦在死亡边缘挣扎。

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了。波澜壮阔的唐未农民大起义爆发了。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黄巢领导农民起义军,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攻城掠地,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这时,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小人物成为埋葬大唐王朝的人。

朱温(852-912年),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是学者和教师,但从未当过官。他有兄弟三人,朱温排行三。由于父亲早死,家贫,其母王氏就带着他们兄弟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长大成人后,不从事生产,以豪雄英雄自许,乡里人多数对他很反感。黄巢农民起义军来到砀山后,朱温与二兄朱存一起参加黄巢起义。不久朱温就多次立下战功,独当一面,当上了几千人的队长,跟随黄超大军转战全国。

唐中和二年(882年),朱温听说黄巢军队势力窘迫困厄,将帅们军心涣散,朱温推知他必将失败。于是同心腹计议,杀了黄巢的监军使严实,率领全军投降朝廷。之后,他与唐朝大将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义军。朱温因镇压义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

不久,朱温然攻占了东都洛阳,于是军事局势和政治格局同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意味着朱温在藩镇势力中有了一枝独秀的迹象,同时打破了当时暂时平衡的藩镇局面,于是导致了曾经打得头破血流的两派势力李茂贞、韩建军阀与李克用军阀组成了“抗温联盟”,以对付军事新贵朱温。

接着,朱温大军打到了关中,先灭了军阀韩建,夺取了华州,再浩浩荡荡进入长安。藩镇的另一个军阀李茂贞当时挟持唐昭宗李晔((867-904年,唐朝的倒数第二个皇帝)在自己的老巢凤翔城中。朱温为了夺取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92年又率领大军包围了凤翔城。这一次围城一直围困了一年多,弄得困守孤城的李茂贞手下军队弹尽粮绝,没有一点出路。当时城里每天都有很多人饿死,连唐昭宗都只能喝点稀粥,最后还发展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史曰“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每日进奉御膳,就把此肉充当。”明码标价,十分可怕,那个惨状就如人间地狱。

到了公元93年正月,粮草奇缺的李茂贞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向朱温举白旗投降。朱温开出的条件也不是太苛刻,也就是要李茂贞尽杀依附他的宦官以及送还皇帝唐昭宗而已。李茂贞没有了讨价还价的筹码,于是就和同样倒霉透顶的唐昭宗简单商量了一下,便将朱温指定的几个仇人和宦官首领共十六人斩杀,将他们的首级送予朱温“检示”,然后把皇帝也同时交给朱温。

朱温入城之后又掀起一轮杀宦官的狂潮,继续捕杀宦官七十余人,他自己带着皇帝回京之后,又命令将剩下的几百宦官赶到内侍省,一个不剩地全都干掉,包括在外的诸道监军也不能幸免,忽喇喇一个清爽世界,困惑唐朝政治多时的宦官问题终于被藩镇军阀朱温给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可惜这也并未给唐朝带来转机和福音,唐朝以前是大权旁落给家奴,现在还是旁落给军阀朱温,而且还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回京的唐昭宗完全落入了朱温的严格监控之下,非常屈辱地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完全成了朱温的“应声虫”,动弹不得。或许是为了报答朱温的“救命之恩”,唐昭宗最终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却是事实上的统军元帅),还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再造唐朝”的牌匾给他,还写诗肉麻吹捧他。不过,即使如此,早有谋唐之心的朱温却是不领情,最终还是弑杀了唐昭宗。

天佑元年(904)八月十一日壬寅夜,唐昭宗正在皇宫安歇,朱温的手下军队根据朱温的命令深夜来到宫殿,要面见皇帝。唐昭宗由于内心苦闷,喝了些酒,正在睡觉,听到有人入宫寻他,暗觉不妙,急忙起身,只穿着单衣绕柱躲藏,士兵逼近,不由分说将唐昭宗杀害,时年三十七岁。昭仪李渐荣为了保护昭宗,伏在昭宗身上,也被杀害,共葬于和陵。

接着朱温立未成年的李柷(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最后一位皇帝)为皇帝,也就是唐昭宣帝。三年后唐昭宣帝被朱温废掉,次年被鸩杀,葬于温陵,年仅17岁。

天佑四年(907年)四月,朱温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开始“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代王朝--梁朝。朱温是梁朝的第一位皇帝。

就这样,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大唐王朝从公元618年建立,持续到公元907年灭亡,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朝代,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更多文章

  • 杨玉环集唐玄宗三千宠爱于一身,为什么当不了皇后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唐玄宗从儿子李茂手中夺走了杨玉环,尽管唐玄宗想要他,但还是得先让他做了一段时间的女道士,但毕竟杨玉环,确确实实嫁与寿王为妻。等这段时间过去以后,在地位上会发上变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玄宗没有任命杨贵妃为皇后的原因是从万寿王的角度来看的。带走皇妃给万寿王留下了情感创伤。与此同时它还安放了一枚不合时

  • 百姓爱戴狄仁杰为其建生祠,之后又亲手砸毁,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狄仁杰死后为啥身败名裂,历史上建生祠的都有谁,武则天为什么爱戴狄仁杰

    到了当地之后因为契丹人员作乱攻陷了翼周,使得当地老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狄仁杰通过各种办法周旋了乱军,同时也保证了农作物能够一直种植下去,也使得每个人有口饭吃有好日子过了,正是因为这样的变化才使得人们特别的拥戴狄仁杰,不管是治理魏州事项还是支援前线,狄仁杰都是做的非常到位的,也因此赢得了比较好的名声,

  • 武则天的手段有多狠?升级版“人彘”吓坏皇帝,吕雉都要甘拜下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雉和武则天的政治手腕,武则天与芈月吕雉,武则天最狠毒的下场

    女皇帝武则天手段之狠辣,使人闻风丧胆,升级版的‘‘人彘’’就连吕后都要甘拜下风,那这到底是什么刑罚?又是为了惩罚谁呢?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王皇后 很多人听说过人彘,相传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发明的,是为了惩治威胁到自己的戚夫人,这种刑法简单来说,就是砍去人的四肢,割掉耳朵和鼻子,用药物使人耳聋、摧毁

  • 狄仁杰贵为宰相,却被表弟看不起,他不明原因,他小姨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狄仁杰是不是宰相,武则天封狄仁杰宰相,梁王张柬之狄仁杰谁的宰相权力大

    狄仁杰有德有能,忠诚直谏,对安定武则天时代的天下和保护李氏宗族起了重大作用,并且,武则天对他也信任有加,两度拜他为相,重大国事常将他的主张作为依赖,欣然采纳。在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还痛哭着说:“朝堂空矣!”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不能决断时,武则天都会想起狄仁杰,常感叹地说:“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早夺走我的

  • 黎阳童山之战,秦琼从宇文化及兵锋下救了李密和瓦岗军,徐世勣单雄信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黎阳童山,徐世勣离开过黎阳吗,李密为啥打不过单雄信

    唐朝最高军衔为天策上将,那是李世民的专属称号,基本相当于大元帅,秦琼受封十六卫大将军和上柱国、开国公,已经达到异姓功臣的巅峰了。小说把秦琼描写为“双料大元帅”也不是没有历史依据,秦琼不仅武艺高强,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而且指挥能力超强,他曾在最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救了瓦岗(大魏)之主李密,也

  • 为什么唐代,吐蕃的势力如此强大?最主要的一点是地形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代时吐蕃很强吗,吐蕃到底读fan还是读bo,吐蕃族

    了解我们国家古代史的人都知道,大多数都王朝都是由汉族人建立起来的。就像是十分的鼎盛的汉代和唐代。相对来说,这两个朝代的存在还是比较的有实力的。不过在历史上,以和亲的名义嫁公主的,好像也是只有这两个朝代了。汉代是与匈奴和亲,而唐朝则是与吐蕃和亲。 其实按理来说,匈奴是因为自身是游牧民族,本身的能力也是

  • 诸葛亮的“野心”:看看管仲乐毅就明白了,难怪不投靠曹操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比管仲乐毅强吗,管仲与乐毅,管仲乐毅过人之处

    论文,除了管仲之外,历史上还有名相蔺相如、萧何、曹参等人,名气不下于管仲。论武,孙武、孙膑、吴起、白起、韩信等战功显赫,青史留名,比乐毅名气还要大。那么,诸葛亮为何偏偏推崇管仲、乐毅?其实,诸葛亮推崇这两个人,不是因为忠诚,不是因为才华,而是因为他们的功绩。搞清楚诸葛亮的真实追求,就能明白诸葛亮的某

  • 令人发指!这部票房冠军片看的我快窒息了,也只有韩国敢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国影史票房第一电影,海盗电影韩国票房,倩女幽魂韩国票房

    古来时常吃人。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全篇共有4700字,其中,有24处提到了“吃人”,有5处提到了“吃我”。他顶着压力,忍痛疾呼“救救孩子”。[v

  • 李牧和于谦:结局无比凄惨的“文臣”和“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官于谦比较李牧,李牧哪年死的,李牧为什么被赵王处决

    [var1]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坐镇塞北,让匈奴几十年不敢对赵国有丝毫觊觎。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在这种危难的时刻,李牧率领兵团回归救援,把当时不可一世的秦军打得满地找牙,很快帮助赵国夺回了丢失的土地。赵王对李牧十分信任,封李牧为武安君。此时的李牧可以说是赵国的最强壁垒,让秦军不敢轻举妄动

  • 战国第一干饭人廉颇:将相和流传千古,最后却客死他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廉颇,廉颇客死他乡,廉颇战国十大名将

    [var1]廉颇的故事,其实我们更加熟悉将相和。在将相和事件后,蔺相如早早离开人世,廉颇则以老迈之躯,继续为赵国发光发热。但廉颇的结局却是客死他乡,没能回到他一生守护的赵国。[var1]将相和的故事,发生在长平之战前,蔺相如完璧归赵,又在渑池之会上给赵国夺回了面子,官职一下子比廉颇还要高。廉颇看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