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能存在一百九十年,其军队究竟如何?西夏军队是否强大?

西夏能存在一百九十年,其军队究竟如何?西夏军队是否强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15 更新时间:2024/1/21 21:10:45

首先来看西夏的军事制度与军队组成。

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一个政权,而党项族本身是游牧民族,但是在唐朝时期开始接受汉化,所以在军事制度方面,既保留了游牧民族的印记,也吸收借鉴了中原王朝的一些制度。

首先,党项人,或者是西夏实行的是征兵制,在最初,凡是年龄在15岁至60岁之间的健康男性都是征兵的对象。同时,征兵的原则为二丁抽一,即一家如果有两的男丁,那么其中一个必须参军,而另一个则要去军队中担任负赡兵,即军中的杂役。

另一种征兵方式则是以部族为单位,没有战事的时候进行农业牧业的生产,而一旦有战争,这些部族受到征召,就成为军队。而在出征前,西夏的皇帝和各部族的组长要进行刺血盟誓,共同商讨计划,这体现了其游牧民族的印记。

而这些都是常备军的征召方式,除此之外,西夏基本上可以说是全民皆兵。宋朝人滕甫如是评价西夏的军事制度:“无复兵民之别,有事则举国皆来”。这里头说的就是西夏的非常备军。这些西夏人平时从事生产,当需要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上阵。

在具体的军事管理体系上,西夏更多地借鉴了当时中原的北宋王朝。比如设置枢密院作为调兵机构,在地方的军事体系构建上,将西夏全境分为左、右两厢,共设十二监军司,各立军名,驻防在各军事要地。

所以,可以看出,西夏的军事制度中,游牧民族的特点和中原王朝的元素,兼而有之。

在军队方面,西夏军队的精锐是重装骑兵和山地步兵,再辅以一般的作战部队和皇帝的禁卫军,这主要是西夏国内的地形决定的。西夏地处于西北地区,其内部地形复杂既有贺兰山,祁连山等山地,也有河套平原等平原地形,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作战需要,所以发展出了这种军队建设方式。其主要军队有这么几种:

其一,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铁鹞子。

铁鹞子是重甲骑兵,具体的装备如下:士兵和战马都身披重甲,数十匹战马用铁链连接起来。铁鹞子由于是精锐部队,所以人数并不多,一共十个小队,一个小队三百人,一共三千人。在作战时,这支部队主要任务就是冲阵,因为重甲刀枪不入,加上十几匹战马连在一起,这一冲击的威力可想而知。

其二,山地部队步跋子。这支部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山地作战,其特点就是来去如风,身手敏捷。这支部队的主要对手就是宋军,宋军在与之作战的过程中没少吃苦头。

其三,就是远程攻击部队,泼喜军。这支部队建立的时间比较晚,据推测应该是在和宋朝作战的过程中,从宋朝学来了黑科技从而建立的。这支部队的人数不多,只有二百人,但是其武器却是杀伤力很大的投石机和旋风砲。而且西夏人将宋朝的投石机改小尺寸,便于携带,用骆驼运输。

其四,专门抓俘虏的军队,擒生军。这支军队的实力很强,由十万精锐组成,主要负责在战场上抓俘虏,抓回来之后将之作为奴隶。

其五,禁卫军质子军。质子军,顾名思义,是由质子组成。所谓质子,就是西夏贵族和各个部落的首领之子。李元昊将其统一编制为禁军,一来这些人的素养较高,服从命令,二来是为了控制各个部落的酋长,使之不敢造反,因为其子侄相当于李元昊的人质。

除此之外,西夏的军队还包括所谓的强弩军,即专门以弩为武器的军队,以及撞令郎,即被俘虏的异族组成的部队,利用其打头阵以减少党项军队的伤亡,还有其他的常规步兵骑兵。

西夏的军队种类大抵就是以上这些。分析历史上王朝军队的水平,自然不能只看其装备情况,还要看其具体的战绩。西夏一共和北宋,辽国,金国,蒙古以及吐蕃交过手。由于吐蕃人在当时已经没落,和西夏交手的河湟地区的吐蕃人都是零散的部落而不是统一的政权,所以在此不列举。下面,笔者将简略地列举西夏与除吐蕃以外的其他军队交手的情况。

首先是西夏与宋朝

宋夏战争,严格意义上应该从李元昊建立西夏,正式称帝算起,而此时西夏的军队建设也逐渐趋于完善。李元昊称帝时,宋朝正处于宋仁宗在位时期。当时宋夏战争的主要形势是宋朝处于绝对的被动。

在宋仁宗时期,宋朝与西夏最著名的战争就是三川口之战和好水川之战。三川口之战,是由于李元昊兵围延州,宋朝派大将刘平、石元孙救援,但是却遭到了李元昊重兵的围困,最终两位大将被俘身死,宋军损失惨重,但是宋朝保住了延州。

好水川之战,是李元昊派十万大军南下佯攻宋朝的怀远城,而大军埋伏在好水川。韩琦不听范仲淹的劝阻,派大将任福带领五万人去援救。最终任福的军队被李元昊诱敌深入,进入埋伏,全军覆没,任福本人也战死。此役宋朝损失巨大。

虽然宋朝也在对西夏的作战中取得过一些胜利,比如张亢解麟州之围,击退李元昊十万大军,但是这都不足以改变整体局势。后来由于两国在战争中的损耗都不小,所以最终议和。

后来在宋神宗时期,由于王安石变法,使得宋朝的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宋神宗先是派大将王韶攻取的河湟之地,从南方包围西夏。后来又发兵五路,意图一举将西夏剿灭。但由于在永乐城之战中,宋军大败,两万宋军全军覆没,导致了这次行动的失败。

宋哲宗,宋徽宗时期,北宋对西夏进行了全面的战略出击。公元1114年,种师道等人攻下了横山,西夏国都屏障尽失,宋朝本可趁此机会一举灭掉西夏,但是由于宋徽宗决议联合金国消灭辽国,于是西北的军事行动停止。后来北宋被金国灭亡,西夏趁机收复了被北宋夺取的土地。

宋夏战争初期,由于宋朝对于李元昊的实力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加上西北本身就不是防御的重点,由此导致了对西夏的战争屡战屡败。随着宋军与西夏战争频率的增高,北宋的西北军队逐渐适应了西夏的战争方式,加上西军在与西夏的对抗中战斗力逐渐提高,所以宋夏战争后期,可以说宋朝握有绝对的优势。

接下来是西夏与辽国的战争

辽国与西夏的战争一共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辽兴宗耶律宗真时期。这场战争的起因有三个:其一,耶律宗真的姐姐兴平公主被许配给李元昊,但李元昊对兴平公主冷落。公主重病时,李元昊不闻不问,直到公主去世,李元昊才向辽兴宗汇报;其二,辽国境内辽夏交界处的党项部族,经常叛逃到西夏,辽国要求西夏交还回这些叛逃的党项人,但李元昊不肯;其三,重熙增币后,由于辽兴宗,每年多敲诈了宋朝二十万岁币,于是开始命令李元昊,让他停止攻击宋朝,李元昊不听。

基于以上原因,两国正式撕破脸皮。

公元1044年,辽兴宗亲自率领十万辽军渡过黄河杀入西夏境内。李元昊自知不是对手,于是一路坚壁清野。而辽军本身就是以战养战,即通过对被侵略国的抢劫来维持军需,李元昊的坚壁清野导致了辽军补给不足,因此战马也大量死亡。最后,在河曲之战中,李元昊突袭辽军,再加上风沙的缘故,辽军大败,辽兴宗仅以身免,逃回云州。

而第二次则是在李元昊死后,辽国讨伐西夏。这次战争初期比较顺利,但后来也是被反攻,总体而言可以说是平手。

西夏与周边国家的作战大抵如此。至于和金国,则是在金灭辽时,西夏派兵支援辽国,被金军大败而归;对蒙古的作战,更是惨不忍睹,基本上没有胜利过。最终,西夏被蒙古灭国。

最后总结一下:西夏的军队纸面实力的确不错,但是实战并没有能够体现出其应有的战斗力。比如后期对北宋的西军,对金国的骑兵,对蒙古的骑兵,基本上没有优势,均是处于劣势。而对契丹的两次大胜,也主要是由于契丹指挥不力。

综上,总结而言,西夏的军事实力看起来很华丽,但实战并不是很强势。

更多文章

  • 被称为明朝最贤能的皇帝,他不纳宫女不要妃子,一生只爱皇后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最废物的皇帝,明朝皇帝娶大17岁宫女,大明朝灭亡后宫女去了哪里

    和天下有史以来的所有皇帝都不一样,明孝宗贵为九五之尊,自己从来不纳妃子,是完完全全纯纯粹粹地爱着一个人,真正做到了一个平民百姓都没有做到的忠诚的宠爱自己的老婆一生一世。至于他为什么会形成一个不纳妾的观念了,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早年生活影响 恶毒的万贵妃 孝宗虽然即位之前贵为皇家子弟,但是在之前的

  • 被朱元璋下令鞭死的永嘉侯朱亮祖,其实在投靠他之前已经有预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是如何抓朱亮祖的,永嘉侯朱亮祖之死,朱亮祖有几个儿子

    朱亮祖,安徽六安人。元末江淮一带是起义军爆发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朱亮祖当时与当时很多义兵一样,为了保护族人跟乡里,聚集当地百姓,形成一些简单的武装力量。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乡梓,一方面也是有一种想要通过镇压起义军建功立业的意图。他的目的很容易就达到了。当时元朝在南方各地的兵力并不是很足,所以大规模地收

  • 后宫嫔妃人数太多,皇帝怎么应付,明朝朱元璋是这样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下令殉葬的嫔妃,明朝秦升冤死朱元璋悔过,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是有着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的,简单的来说就是要对新朝代进行一个系统的规定,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后世皇帝的典范。在后宫嫔妃制度之中,朱元璋在开国没有多久就下令让儒臣制定了详细的规定,采用东汉时期的《女诫》对后宫妃子进行制度上的规定。女诫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女诫》产

  • 明朝朱元璋的脸被复原了,不信请看复原图,朱元璋竟还有点小清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朱元璋电视剧朱元璋登基,朱元璋假降元朝刘伯温归顺朱元璋

    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南京的古城墙在众多古都里都是另类的代言。到底有多奇葩呢?且看下图。然后你再看看北京和开封的。这是什么仇什么怨,堂堂的一个国家的都城,居然修成了那个样子,完全违背了古代都城四方城的格局。然后,有学者就经过观察,发现,南京古城的外形很像朱元璋的头像啊。然后笔者就对南京古城图大胆的

  • 被人认为是“童年最不幸的皇帝”,朱元璋的童年,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明皇帝胡军版朱元璋,朱元璋怎样当上皇帝的,传奇皇帝朱元璋苏坦妹

    对于朱元璋其人,大多数人的印象只怕还停留在他那标志性的“鞋拔子脸”上,至于其他的生平往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个一手建立了大明王朝的血性男儿,连带着明朝的过往,在历史的迷雾中渐行渐远。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明朝,那我们就不得不将时间调回到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明史》对于这一天的记录可谓传奇,“母

  • 为什么元朝明朝地图北方上面都是一条直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朝和明朝地图,古代帝王群聊合集元朝和明朝,元朝跟明朝哪个地图大

    元朝版图过于庞大,很多时候占领的地区没有太大用处。我们中国历史五千年以来,要数面积最大的王朝还是要元朝第一,他是一个真正的世界线大帝国。但是这个元帝国占领的很多地方都是没有用处的,虽然说蒙古人靠着骑兵和火炮征服了亚洲和欧洲,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是在北方由于气候严寒,很多土地都不能种植东西,

  • 宋江身为梁山老大,本可逍遥快活,为何执意想要招安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江为什么要一心招安,老梁讲宋江招安完整版,宋江被哪个皇帝招安

    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朝代将中原统一,而在这众多统一的朝代当中,宋朝的疆域可以说是最小的,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到统一中原。并且当时朝廷重文轻武,大力发展国家经济文化,所以宋朝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富庶朝代。但在那时候起义的人却很少,当时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不愿意出兵打仗,本身朝中武将就少,所以自然不愿打仗

  • 蔡京既能受到王安石的青睐,也讨得司马光的欢心,确实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安石 蔡京,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原话,司马光女儿王安石儿子

    与范仲淹、王安石相比,吕惠卿、曾布、吕嘉问、章惇和蔡京等人在个人操守和政治信念上有很大的差距。范仲淹和王安石虽然也是皇帝的臣子,但他们主动向皇帝上书要求变法,主要考虑的是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尽管这其中也包括皇室的利益。 为了使国家国运昌盛、长治久安,范仲淹和王安石二人在相隔15年的时间里,先后指出北

  • 蓝玉究竟挑动了朱元璋的哪根神经,使他成为兴起大案的突破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陈宝国版朱元璋杀蓝玉,蓝玉真的能打过朱元璋吗

    朱元璋在针对蓝玉案颁发的《逆臣录》中讲到,大将奉君主之命率领大军出征,之所以能够成功是靠众将领与兵卒的共同努力,而乱臣贼子作为大将,却将功劳归于自己,“以为己能”,于是便有了异志。古代皇帝信奉天授皇权。皇帝的权力来自于上天,大臣、将领的权力又来自于帝王。所以将领出征有功,上天在其中占有最大的功劳。

  • 皇帝都被俘虏了,作为靖康之耻被掳走的公主,她们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靖康之乱的资料,靖康最惨公主是谁,靖康有多耻

    自古以来,战争带来女性带来残酷的迫害,而封建王朝的女性就算是在没有战争的年代也是毫无权利可言的,更何况是当时靖康之耻中,两任皇帝都成了金国的阶下囚,那么被同时掳走的北宋整个后宫的女人有这样两种下场。 一种是在被掳走的路途上冻饿而死,北宋末年,除了北宋统治者的腐朽统治,致使国力衰落,当时的辽国境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