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首次为官,30岁成为翰林院实缺检讨后,还是豪情万丈,欣喜了很长时间。可随着时间一长,他发现翰林院的人际关系太复杂了。而自己始终无法融入进去。
后来,曾国藩不仅因为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受到上司打击和同事排挤,还被人在道光皇帝面前狠狠地告了一状,导致七品芝麻官都被罢了。
在翰林院工作以来,曾国藩最头疼的就是同事们的各种酒宴。翰林院有四百多人,几乎每月都有很多大小官员举办酒宴。曾国藩最开始时,也觉得是同事之间的事情,低头不见抬头见,每逢接到请帖,都会出一份份子钱,凑凑人气。
可本来就很穷的曾国藩发现,这样下去,完全承受不起。作为七品官员,曾国藩的俸禄是每年33两银子,可他发现,有时一年仅参加同事们的宴席,就要花费100余两银子。
最可恨的是,同事们举办的酒宴名目繁多,花样百出。有的为了敛财,居然在一年时间里举办了两次生日。
有一天,曾国藩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只有一百多个铜板了,可湖南老家给他寄的生活费还迟迟未到。正准备去借高利贷过日子的曾国藩,却再次接到了一份请帖。
请帖是自己的直接上司——翰林院侍读学士赵楫送来的。赵楫的父亲来京城看望儿子,于是特意准备了酒宴,请了翰林院的大小官员赴宴。
曾国藩看到这份请帖就十分气恼,赵楫当官不怎么样,可一心巴结满人官员,并想着方法大肆敛财后贿赂满人官员,短短一个月时间,就举办了好几次酒宴了。
曾国藩一气之下,不仅拒绝参加赵楫的酒宴,还特意写了一份告示张贴在翰林院的大门上。
曾国藩的告示写的十分直白:本人曾国藩,长相丑陋,俸禄有限,箱无存银,凡各种酒宴等应酬之事,一概不参加。望见谅。
曾国藩写的这个告示瞬间传遍了翰林院,赵楫等上司更是说他荒唐。礼尚往来之事,曾国藩怎么就如此不懂人情世故呢?翰林院里,不管大小官员,见到曾国藩后,也都投来鄙夷的目光。
人脉关系有多重要?初入仕途的曾国藩,也似乎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重用性。从此以后,曾国藩在翰林院的日子十分不好过了,不仅被同事们私下骂他是“蟒蛇精”,工作上也处处受到排挤,尤其是他的上司赵楫,更是对他看不入眼。
不久,曾国藩就被上司在道光皇帝面前狠狠告了一状,说他办事敷衍了事,处事糊里糊涂,不谙人情世故。
没想到道光皇帝一道圣旨,居然将曾国藩无情革职。就这样,曾国藩当了两年多七品官后,降为翰林院一名没有俸禄的候补检讨了。
此时,曾国藩才明白,人心险恶,不搞好人际关系,要想做一番事业太难了。
郁闷和穷困中的曾国藩,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他决定重先理清自己的人脉资源,找到一个靠山。
“人和人之间最难相处的是心,人心不在一条脉搏上,无论如何巴结,都不会交融。因此,得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脉。”曾国藩猛然双眼发亮。(未完待续。图片为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