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将岳父满门抄斩,六年后说出原因,百官们听后噤若寒蝉

朱元璋将岳父满门抄斩,六年后说出原因,百官们听后噤若寒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17 更新时间:2024/1/28 22:07:18

而历史上最多疑的帝王,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因为他卑微的出生,所以导致他的疑心病特别重,动不动就搞个文字狱,弄得文人们是心惊胆战。

大臣们在他手下做事,那真的是小心再小心,最可怕的是连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在明朝洪武17年时,发生一件震惊了朝野上下的事件。当时临川侯胡美突然被打进监狱,紧接着就被判死刑,他的家人也无一幸免。

可是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直到六年后,朱元璋才说出来原因并揭开了这件事的真相!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降臣胡美

胡美原名胡廷瑞,为避朱元璋字,只能将廷瑞改成美。在元末明初时期,胡美可以说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将领,最初是在陈友谅的部下,陈友谅称帝后,被任命为江西丞相。

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征伐陈友谅取得胜利。攻下江州后,朱元璋听闻胡美的英雄战绩,便想招降胡廷瑞。

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胡美想过尽忠而死,不过他手下还有众多战士,不能让他们也丧失性命,于是思虑再三后,胡美向朱元璋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我投降可以,我手下的军队不能解散,我要全部带走。

朱元璋面露难色,因为胡美毕竟是个降将,还带着众多的军队,如此要求自然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觉得他早晚是个隐患。

此时,机警的刘伯温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向朱元璋说了关于胡美的种种,终究朱元璋因爱才之心难舍,接受了胡廷瑞的条件。

就这样,胡廷瑞,为了避讳朱元璋的字,正式改名为胡美,成了朱元璋手下的大将。

在胡美归降当日,朱元璋就给予了胡美极大的重视和殊荣,不仅让军师刘伯温率领军师亲自去迎接,还为胡美安排了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

当然,胡美为了向朱元璋表示自己是诚心投降,于是当场将自己的丞相印玺以及记载军民、储粮数量的机密文件献于朱元璋。

后来事实证明,朱元璋选择对了。胡美虽然是个降将,但是在追随朱元璋以后,先是率领原部属为朱元璋攻城掠地。

紧接着,又为朱元璋攻取武昌,并且围剿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至正25年,他又攻下了淮东。

次年,胡美又率军攻打朱元璋的死对头张士诚,接连拿下了湖州、平江、无锡等十多座城池。

之后又担任征南将军,剑指福建,一口气攻下了杉关、建宁、兴化等多座城池,成为了朱元璋的开国功臣。

被封豫章侯

洪武三年,朱元璋搞了一个封赏大会,对为明朝立下功劳的大臣们进行,胡美也因此被封为豫章侯,食禄1500石。

也是在这一年,胡美的大女儿进宫为妃,并为朱元璋生下了皇子,后母凭子贵加封顺贵妃。

十年后,朱元璋再度品评、封赏功臣,其中就有胡美。当时胡美被改封为临川侯,封赏更胜从前。至此,胡美的地位和权势达到顶峰。

但是拥有降将,功臣,外戚三个身份的胡美,后来并没有受到朱元璋的重用,甚至因为这三个身份引得朱元璋对他更多的猜疑。

因为是降将,曾经出卖过主子,也不能保证在后面会不会出卖自己,所以朱元璋对他的人品和忠诚度是深度怀疑的。

因为是功臣,又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手底下还有一批誓死追随的强军部署,所以朱元璋又担心他后面会举兵谋反。

因为是外戚,而且是一个势力庞大的外戚,朱元璋更担心他将来要拥立自己的亲外孙称帝,阻碍太子朱标(那时候还没死)的顺利登基。

果不其然,在胡美被封为临川侯的第四年,他就被朱元璋关进大牢,更是很快朱元璋便亲自下令锦衣卫将胡美一家满门抄斩。

当时众大臣也是摸不到头脑,这是犯了什么罪?朱元璋也没有给出任何的说法。直到6年后,朱元璋才说出当时处死胡美的原因。

满门抄斩

不过,这件事情要从洪武13年说起,那是明朝尚在发展中,左丞相胡惟庸却密谋谋反,不知怎么被朱元璋知道了。

朱元璋很是生气,直接杀了胡惟庸,更是直接废掉了一千多年以来的宰相制度。后来,没过多久,又有人举报和胡惟庸有亲戚关系的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俩是当年胡惟庸的余党。

但是朱元璋当时看在李李善长的面子上,并没有杀掉他们。直到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的侄子被抓。

当时,他告诉朱元璋,李善长在胡惟庸生前经常一起喝茶,两人还曾一起讨论过谋反的事情,朱元璋听了之后暴怒,随后将李善长家满门抄斩。

早年胡美看朱元璋杀了很多降将,便开始担心朱元璋后面会不会也杀了自己,于是就想着讨好一下朱元璋身边的红人。

说巧不巧,胡美讨好的人正好就是后来谋反的胡惟庸李善长,虽然胡美没有直接参与叛乱,但这件事也使朱元璋对他充满了猜疑。

后来,胡美觉得自己劳苦功高,又带着家里人去看一看身为贵妃的女儿,在很多人看来应该不算什么事儿,可是朱元璋并不这么想。

因为自朱元璋自登基后,就制定了严格的后宫管理制度就是"非命妇不得入觐后宫",也就是除了皇上都不能进入后宫。

哪怕嫔妃生病要宣太医,也要经皇上的同意,所以就算你是皇上的岳父又怎样,你就是不能进后宫。

而胡美作为朝中重臣明知道有这一制度,还带着儿子和另一个女婿进宫看女儿,就算胡美是真的只是想和女儿唠家常。

但是朱元璋对胡美是完全不相信的,再加上之前他曾讨好胡惟庸、李善长两个谋反贼,便认为他们有所密谋、意图不轨、企图造反,于是将胡美一家满门抄崭。

知道原因后,大臣们无不庆幸,幸亏当时没有因为好奇而去询问皇上,更没有替胡美说情,否则以皇上多疑的性格,一定会受到牵连啊。

其实,朱元璋以这一点借口,着实有点牵强。奈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胡美的结局,在朱元璋心中早就有了结果,"擅闯后宫"只不过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罢了!

更多文章

  • 《大宋宫词》口碑反转,“澶渊之战”高燃,铁马冰河气吞万里如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宋宫词宋军打败辽军,澶渊之战视频,澶渊在现在的哪里

    除此之外,战术战略上,辽宋两军各有千秋。杨延昭阵前御敌,铁马冰河之间,尽显将军百战死的凛然之态。萧挞凛死于床子弩,萧太后以刘娥为筹码,换回萧挞凛尸身,亦尽显王者之风。各为其国,家国之下,让人肃然起敬。王钦若虽胆小怕事,倒也不战而屈人之兵,美人计加上离间计,王超的二十万大军,于声色之间易主,让人刮目相

  • “澶渊之盟”实现了宋辽之间的双赢,结束了持续25年之久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澶渊之盟宋和辽的关系,澶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吗,澶渊之盟后宋辽真的和平了吗

    北宋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但北宋在军事上很少有所建树。公元979年,刚登基不久的宋太宗赵光义雄心勃勃,想要在军事上有所作为,对北方的辽国发起了战争。试图收回燕云十六州,但不幸的是宋军在高粱河遭遇大败,损失惨重。此后,宋朝的对外战争由战略进攻转向了战略防御,这也为今后宋辽战争签订“

  • 重庆挖出4件龙袍,翻出元朝旧事,却引数万韩国人来认祖归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代龙袍复原,重庆出土的龙袍,北京挖出清龙袍

    按古墓规格来看,龙袍并不应该出现在墓中,于是专家猜测古墓主人身份显赫,是皇家流落在外的贵人,可是在历史上并没有哪位正统皇帝的坟墓是葬在重庆的。更让人震惊的事情,是在古墓之人身份查明之后,竟引得数万韩国人跑来这里潜心参拜,认祖归宗。古墓主人究竟是谁,生前又有怎样的传奇经历,死后还被人牢牢铭记?古墓主人

  • 北宋的靖康之耻:宋徽宗将女儿灌醉送入金营,受尽侮辱22岁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靖康之耻宋徽宗死得有多惨,北宋靖康之耻怎么灭亡的,北宋时期靖康之耻到底有多耻

    中华上下五千年,出现过许多朝代,宋朝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朝代,文人盛行的朝代,从“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开始,“杯酒释兵权”之后,宋朝皇帝就对武将十分谨慎,不敢重用他们,导致当时满朝重文轻武,直到宋徽宗时代,此风气更甚。宋徽宗本来就是一个艺术家,哪有治国的本领,把国家搞得一团乱麻,以致民怨四起,最终导致

  • 最后一个守墓人去世!守候名将袁崇焕390年,了不起的佘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崇焕墓十七代守墓人,佘家人帮袁崇焕守墓,袁崇焕墓第17代守墓人去世新闻

    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是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生于公元1584年,1619年考中进士,担任福建邵武县知县,后来做到兵部尚书,督师蓟、辽的军务,屡次打败进犯的后金军,在抗击清军的战斗中取得宁远和宁锦大捷,但因得罪魏忠贤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登基后重新启用袁崇焕,1629年袁崇焕率军击退皇太极,解除京师的危难

  • 此人手握80万军队却不愿救驾,崇祯殉国后,他大喊5个字吐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崇祯杀救驾将领,崇祯破城时几个人殉国,被崇祯杀死的大将

    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真正的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帝。他登基之时朝廷已经摇摇欲坠,即便一心想要挽回局势,最终也无力回天,只能被李自成攻破北京。不过崇祯并未选择投降,而是在后山上吊自杀,保留了明朝皇室最后的脸面。事实上有一人手握八十万军队,却不愿前去救驾,他知道崇祯殉国的消息后,大喊了五个字,

  • 麓川曾是中国领土,为何被明朝三次平叛后,还反倒宣告脱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麓川和安南之战,明朝麓川贡献,麓川王国最新消息

    麓川原本就是我国的领土,自从1441年开始到1449年为止,明朝派兵连续三次征伐麓川才彻底平叛,也因为这三次平叛,让明朝元气大伤。明朝三次派兵平叛麓川麓川是在1311年由思可法建立,位于我国云南西部,元朝末年,全国各地势力组织纷纷揭竿而起,云南当地的土司也都集结在麓川,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此时的元

  • 朱棣当了22年皇帝,为何没生下一儿半女?一宫女临死前说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为什么把皇位不传给儿子,朱棣为何一生只立一个皇后,朱棣为什么选他的长子做皇帝

    在古代孩子生得越多,说明后代越旺盛,自古皇帝后宫妻妾成群,后代更不用说了,繁衍子嗣是后宫女人们要做的事情,俗话说“多子多福”,皇上之所以要子嗣众多是为了让自己的后代继承皇位。几乎每位皇帝都会有众多子嗣,因为古人认为皇室的血脉是十分尊贵的,子嗣越多,优秀的皇位继承人选择就越多,毕竟谁也不想把皇位传给别

  • 奸臣蔡京的另一面:臭名昭著,却推行让千万百姓受惠的福利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是北宋的最后一任君主,在他即位之后,因重用蔡京等人致使北宋的政治面貌大不如前,经济形势也一落千丈。百姓怨声载道,各地起义不断,最终北方的金兵攻破了开封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随后北宋正式宣告灭亡。而以蔡京为首的深受宋徽宗宠信的六大奸臣,又被时人称之为“六贼”。他们手握国家最高权力却不

  • 元朝覆灭后,朱元璋是如何处置10万蒙古姑娘的?比关押她们还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灭掉元朝数万女子的下场,朱元璋杀元朝后蒙古人,元朝被朱元璋灭后俘虏怎么办

    出身布衣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传奇人物,但他的起点却很低。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因家里排第四,兄弟里排第八而得名,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他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据了解,他的父亲及祖父、曾祖父等都是之前拖欠政府税款的‘常客’,经常在淮河流域等地到处躲债。同时,也想去找个佃户的活计来做,过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