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南宋,我们就觉得蒙古人最能打,其次女真,其次契丹。其实呢,这个说法在当时的环境并没有错。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从单一个体来讲,某个人能打并不是因为他是某个种族而更具有天赋,而是某个时代某个环境造就的他们能打。
众所周知,游牧民族在历史的很多时期,保持着强有力的战斗力,为什么,因为游牧是他们的生存技能,一旦失去游牧的战斗力,他们的生存会受到很大考验。
而汉人呢,因为是农耕民族,农耕文化发达,也可以说先进,只要社会稳定,就立刻可以恢复生产,不会因为为生存问题而去愁,但是,有一个历史的怪圈,全人类都如此,就是稳定久了,就变得麻木,安于现状。包括现在也是,你我之辈都如此,包括我小时候家庭,困难的时候,每个人奋发图强,努力种地也好,拼搏也好,精神上会奋发向上,可是一旦后来生活好了,就不想再拼,再奋斗。想着享受。人一旦如此,整个斗志就没了,就失去战斗力了,放大到整个国家民族也是如此。
关宁铁骑也好,女真也好,谁的战斗力强就看谁的精气神足,谁更为了生存而不安于现状。
这也是为什么往往,汉人败了,还能打败游牧民族的原因游牧民族也一样,占领中原就安逸了,就逐渐丧失战斗力,这是全人类的一个历史规律。
至于某一个时代,比如问题所说的明末清初,关宁铁骑是否是汉化的女真,我觉得里面有这些人,但不是主力,当时女真跟明朝比,国力落后,但战力很强,女真人很少,如果明朝能有支军队的汉化女真的人数能够对抗女真,那么女真也就没必要再进攻明朝了,毕竟女真人数有限。
这个问题,就是忽略了汉人打仗并不比女真差,只是因为安逸久了,明朝人多不善战了,但并非没有善战的,只是说,总体上,不善战的多了。